1955年4月23日,李崇文及随行团队来到谅山防线的马扣山堡垒视察。
谅山防线(东段)西起高平、广渊两郡,经过中部的同登郡和谅山郡,东至先安郡。
谅山防线保护了南华共和国在北方的重工业基地,广陵、广宁、长安(河内)、海防等重要工业区和城市,保护了南华共和国的经济命脉。
就像兔子选择中原的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一样,南华共和国的北方地区(越北/红河三角洲)是南华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的基地,北重南轻的局面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改变。
所以,南华共和国的高层对谅山防线都无比的重视。
李崇文看着眼前已经和山脉融为一体的要塞,知道这道东方的马奇诺防线的威慑和心理安慰作用已经完全实现了。
谅山防线的坚固程度已经让兔子意识到硬碰硬的代价极高,迫使兔子调整对南华共和国的外交态度。
谅山防线带来的中南和平相处,被南华共和国的部分中高层的人认为防线是不可突破的,缓解了他们对兔子军队的恐惧。
李崇文一行人走进了堡垒的内部,说道。
“志远,说说谅山防线的情况和北方的动静,还有在谅山防线驻扎的军队情况。”
赵志远向李崇文敬礼后,说道:“好的,总统阁下!”
“总统你现在看到的是谅山防线的第一期工程,经过五年时间的修建改造和完善,已经全面竣工。”
“谅山防线可以说是一道地下长城,它是地面与地下结合、攻防一体的综合工事群。”
赵志远带着李崇文一行人,仔细观察堡垒内部的每一个部分。
谅山防线的防守能力并非依赖单一工事,而是通过地下设施+地面火力+障碍系统形成的立体防御网络,完全可以实现坚守数月、消耗敌军的战略目标。
李崇文看完主要的内部设施后,受到的震撼远比图纸上感受的要深,马扣山这座堡垒完全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地下城市。
防线的核心是地下工事群,深度达30米,部分地段更深,内部设施完善,可支持士兵长期驻守。
堡垒内部设有地下指挥所,通过电话、潜望镜与地面工事联系,确保指挥畅通。
在生活保障方面,还配备了食堂、宿舍、医院、停尸间、水井、食品仓库等,甚至有牙医诊所,满足士兵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物资和能源方面,马扣山堡垒内储存了可供3个月使用的弹药、粮食及燃油,依赖地下发电站供电,通风系统可过滤毒气,确保空气质量。
马扣山堡垒的每公里正面都会构筑15个永备工事,都是用钢筋混凝构筑的工事,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可抵御420毫米臼炮的直接命中。
地面上也修建了大量工事,包括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火炮工事,配备大口径火炮,就马扣山这座堡垒内部,就有344门155mm以上的大口径火炮,还有大量的机枪和防坦克武器。
防线的核心部位均采用装甲防护,装甲炮塔采用合金钢制造,厚度达300毫米,可抵御敌方坦克炮的直接射击。
装甲钟形炮塔的顶部装甲厚度达100毫米,可防止敌方机枪或迫击炮的攻击。
地下工事的入口设有7吨重的钢门,而且有反坦克炮守卫,防止敌方强行突破。
地下工事还配备过滤通风系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毒气,确保士兵安全。
地下工事设有排水系统,防止洪水淹没。每个大型工事都有垂直紧急出口,洞口伪装巧妙,即使被敌方发现,也难以轻易攻入。
李崇文来到一处展望台上,通过望远镜依稀可以看到边境线上密密麻麻的铁丝网。
“总统,那边是我们布置的障碍系统。”
“放线的前沿我们设置了多重障碍物,主要作用是延缓敌方的进攻速度,为己方火力打击争取时间。”
“反坦克壕沟的深度达5米,宽约10米,主要是阻止敌方坦克推进。”
“密集的铁丝网可阻碍步兵前进,地雷区则用于杀伤敌方有生力量。”
“那些钢筋混凝土桩,主要破坏敌方装甲车辆的底盘或履带。”
“这些障碍物与火力系统配合,形成层层阻击的防御体系,使敌方难以快速突破。”
李崇文点了点头,说道:“有没有移民不小心跨越边境线来到铁丝网那边?”
赵志远说道:“以前确实发生过移民擅自越过铁丝网的事情,不过现在这些事情已经很少了。”
“我们对华人移民一向都是持欢迎的态度,再加上政府将同登县作为移民接收地后,就很少有移民试图跨过铁丝网了。”
“而且,北方现在的经济和老百姓的生活也好起来了,和我们的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差别不是很大。
“所有,想要移民南华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过,我们还是会组织巡逻队在边境地区巡逻,防止有山民不小心过境,遇到危险。”
李崇文说道:“不错!”
在李崇文身后的一众将领都松了一口气。
“北边现在有什么动静吗?”
赵志远立刻回答道:“没有任何异动!”
“除了在代表团坠机当天,北方的部队紧急集合外,便没有任何动作。”
“他们没有做出任何进攻的姿势,而且昨天北方部队的紧急状态也解除了,恢复日常驻守的状态。”
李崇文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兔子不想发生冲突,就让我们的部队也解除戒严吧!”
“是!”
李崇文突然看向堡垒上那一根根透露着危险气息的炮管,问道:“有没有考虑过出现意外的可能?”
赵志远看到总统望向这些重炮,便明白总统担心什么了。
“总统你放心,这些重炮都是我们专门订购的,不仅是马扣山这里的重炮,谅山防线的所有重炮射程均严格控制在10-15公里范围内。”
“够得着、不越界!”
10公里到15公里的重炮射程刚好覆盖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能够在敌军的装甲部队或者步兵集结阶段实施远程压制,阻止敌军接近谅山防线的核心区域。
同时,刻意将重炮的射程限制在边境10公里内,可以避免炮弹落入境外,引发不必要的外交纠纷。
这正是南华共和国防御性战争的政治诉求,即不主动挑衅,但坚决捍卫领土。
李崇文拍了拍赵志远的肩膀,高兴的说道。
“志远,你做的非常不错!”
“带我去食堂和士兵的宿舍看看,在边境地区驻守,想必士兵的生活一定过得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