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百叶窗洒进实验室,林晓揉了揉酸痛的脖颈。显微镜下的癌细胞样本依然顽固,最新一批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波动让她失眠了整整一周。手机震动,助理小吴发来消息:“林总,药监局的专家团提前到了,正在会议室等您。”
她快速将长发绾成髻,白大褂下露出半截浅灰色西装裤——这是母亲苏雨晴生前最爱的搭配。走廊里飘着消毒水味,路过标本室时,她瞥见父亲林启琛送来的那盆绿萝,藤蔓已悄悄爬满了半个窗台。
“关于疫苗的稳定性问题……”会议刚开场,首席审查员就抛出尖锐质疑。林晓点开全息投影,二十年前的实验日志在桌面铺开:“请各位看第37页,我母亲在2003年就解决了类似问题。”泛黄的笔记里,苏雨晴用铅笔绘制的分子模型,竟与最新论文里的结构惊人相似。
街角咖啡厅的爵士乐盖住了谈话声。林启琛用银勺搅动拿铁,对面的中年男人压低帽檐:“老赵在找当年的账本。”
“告诉他,建材公司的旧账都烧在2008年大火里了。”林启琛将U盘推过桌面,“这里面是新区商业街的招标方案,够他吃三年。”
玻璃窗外,林晓正带着药监局团队参观园区。林启琛看着女儿在阳光下比划讲解的侧影,忽然想起她五岁时用积木搭医院的稚气模样。对面男人突然咳嗽:“听说晓晓的疫苗要进医保目录?”
“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争。”林启琛起身系好西装扣,“劳烦转告老赵,再碰我女儿实验室的器材车——”他轻敲两下咖啡杯,杯底隐现的监听器红光一闪而逝。
儿童肿瘤科病房,林晓蹲在第三张病床前。七岁的朵朵(与母亲同名)正在画全家福,蜡笔下的爸爸戴着滑稽的领带。“这是林阿姨。”孩子指着画里的白大褂女人,“妈妈说你是仙女。”
护士长递来最新数据:“上周接种的十二个孩子,有两人出现过敏反应。”林晓握紧温度计形状的注射器——这是母亲设计的专利,此刻却像烙铁般灼手。突然,朵朵拉住她衣角:“仙女阿姨,我能活到看极光吗?”
当晚,实验室灯火通明。林晓翻出母亲1998年的工作笔记,在泛黄的纸页间发现夹着的北极明信片。背面是苏雨晴清秀的字迹:“等晓晓五岁,全家去看极光。”泪水晕开了墨迹。
起重机轰鸣声中,林启琛戴着安全帽视察工地。十年前这里是他发家的建材市场,如今要改建成生物科技孵化园。包工头老周瘸着腿过来:“林总,三号桩基有问题。”
他们蹲在基坑旁,林启琛抓起把沙土搓了搓:“沙粒太细,按原比例加水泥要裂。”三十年前在工地拌砂浆的经验突然苏醒。老周咧嘴笑:“还是当年那个林工头。”
手机震动,银行发来贷款预警。林启琛望着正在封顶的研发大楼,拨通瑞士账户经理电话:“把海外基金清仓,全部转回国内。”
深夜的实验室警报骤响。林晓冲进样本库时,冷藏柜门大开,三个月的心血不翼而飞。监控画面定格在凌晨两点十五分——清洁工老张的推车多出个黑色保温箱。
“他儿子上个月确诊白血病。”保安队长翻着记录本。林晓想起那个总在走廊擦地的佝偻身影,前日还塞给她老家带来的腌萝卜。药监局调查组进驻当天,老张从医院顶楼纵身跃下,怀里揣着未拆封的化疗药。
“为什么不告诉我安保漏洞?”林晓把事故报告摔在父亲办公桌上。林启琛正在给绿萝修剪枯叶:“你王叔打过招呼,这事不能闹大。”
“又是你们那套人情世故!”试管在掌心攥出裂痕,“知道那些被盗的样本多危险吗?如果流入黑市……”
“晓晓,”林启琛突然翻开相册,“这是你妈怀你七个月时还在实验室的照片。”发黄的影像里,苏雨晴的防护服绷得发亮,“她当年也遇到过试剂失窃。”
社区疫苗接种点排起长龙。张大妈扯着嗓门:“小林医生,给我孙子打那个贵的!”林晓边核对信息边解释:“免费疫苗效果一样,您留着钱买营养品。”
突然,人群骚动。上次过敏的小男孩被父亲拽来讨说法:“你们要害死我儿子!”林晓卷起男孩衣袖,露出正在消退的红斑:“这是免疫系统正常反应,您看这片是不是比昨天淡了?”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林启琛发来短信:“我在街口面馆,给你带了鸡汤。”
废弃的国营药厂焕然一新,林启琛在剪彩仪式上接过金剪刀。他特意选了母亲节这天重启苏雨晴工作过的车间,**台摆着妻子最爱的白玫瑰。
当市长问及转型经验,他指着锈迹斑斑的老反应釜:“三十年前这里生产四环素,现在造抗癌药。变的机器,不变的是……”掌声淹没了后半句。
后台,秘书递上举报信:“有人翻出2005年的土地批文。”林启琛将信纸折成飞机,从观景台掷向正在改建的职工幼儿园。
台风裹挟暴雨砸向沿海公路。林晓蜷缩在抛锚的车里,手机信号断断续续:“爸,冷链车的定位消失了……”
“呆在原地别动!”林启琛的越野车冲进雨幕。六十岁的男人硬是游过淹没的天桥,将女儿背到安全地带。急救灯下,他们发现丢失的疫苗车竟藏在防空洞,制冷系统因断电瘫痪多时。
“还有救。”林晓擦着镜片上的水雾,“把备用电源接在……”
“我来。”林启琛扯开配电箱,三十年前的电工证从钱包滑落。
冬至傍晚,林晓推开家门。玄关摆着新买的儿童棉拖鞋——父亲悄悄资助的病童们常来补课。厨房飘出焦糊味,林启琛围着苏雨晴的旧围裙,手忙脚乱地翻动煎饺。
“朵朵今天画了新的全家福。”林晓把画贴在冰箱上。蜡笔画的实验室里,穿白大褂的女人牵着穿病号服的孩子,窗外是漫天极光。
林启琛端出半焦的韭菜鸡蛋饺:“下周我陪你去北极。”
“先把疫苗三期数据整理完。”
“带着电脑去,你妈当年怀孕八个月还跑野外考察……”
新闻在背景音里播报:“我国首个原创抗癌疫苗通过国际认证。”风雪拍打窗户,父女俩的笑声混着煎饺的滋滋声,暖了一室灯火。
格陵兰岛的极光在舷窗外流淌,林晓裹着羽绒服蜷在科考站窗边。笔记本电脑的蓝光映着她疲惫的脸,三期临床试验数据在屏幕上滚动。父亲轻手轻脚放下一杯热可可,杯底压着苏雨晴在同样位置拍摄的老照片。
“你妈当年在这冻坏三台显微镜。”林启琛指着照片里结霜的仪器箱,“后来发现用暖宝宝裹着电池仓能续命。”
林晓忽然起身翻找行李箱,掏出随身带的疫苗样本。当她用暖宝宝包住冷藏盒时,持续报警的温度计终于稳定在2℃。父亲得意地挑眉,眼尾皱纹里藏着三十年前给妻子送饭时学会的生活智慧。
北京地下药品黑市的霓虹灯牌在雨夜里格外刺眼。便衣警察老刘蹲守三天,终于等到有人交易印着“林氏”字样的蓝瓶疫苗。他假装买家凑近,却见对方从保温箱夹层掏出真正的禁药——那是用林晓研发的抗原反向研制的基因兴奋剂。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后,林晓攥紧化验报告:“他们拆解了疫苗的mRNA序列。”
“黑市有高级生物工程师。”老刘调出监控,“但运输链经过你爸的新区物流园。”
当晚,林启琛带着二十年没用的电工钳,亲自剪断了物流园所有可疑仓库的电路。
拆迁区的老裁缝铺亮起“抗癌驿站”灯牌。林晓团队在此设临时接种点,七十岁的赵裁缝主动让出店面:“我老伴用了你们的药,多挣了半年光景。”
注射台是用老缝纫机改的,疫苗冷藏柜塞在古董衣橱里。当药监局的飞行检查突袭时,林晓正在教大妈们用血压计造型的注射器。检查组组长摸着樟木衣橱感叹:“我母亲也有同款,当年装嫁妆的……”
检查报告意外高分通过,林晓把荣誉证书挂在裁缝铺的试衣镜旁。镜框里还夹着赵裁缝老伴临终前绣的锦旗,针脚歪斜却温暖:“多活一天,多谢一天。”
林启琛把玩着抗癌药瓶走进股东大会,瓶身印着女儿的笑脸。七个股东集体发难:“股价跌了15%,还把钱砸在免费接种点上!”
“去年这个时候,”他打开投影仪,“各位在游艇上庆祝抗癌药毛利破80%。”画面切到社区接种站,骨癌女孩正用新长出的腿骨跳芭蕾。
会议室死寂中,最年轻的股**然鼓掌:“我女儿在视频里。”
散会后,林启琛将抗议最凶的李总堵在电梯口:“听说你在澳门有个私生子?巧了,他昨天刚接种我们的疫苗。”
林晓被焦糊味呛醒时,父亲正对着冒烟的炒锅手足无措。灶台上散落着抗癌食材大全,菠菜炒成了黑炭,三文鱼煎出致癌物苯并芘。
“您这是谋杀亲女啊。”她笑着接手锅铲。
林启琛讪讪地擦灶台:“你妈怀你那会儿,我能烧四菜一汤……”
旧相册滑落在地,泛黄的孕期食谱里夹着苏雨晴的便签:“今天启琛把盐当糖放,胎教音乐是锅碗瓢盆交响曲。”
实验室警报器尖叫时,林晓正在给朵朵视频辅导功课。黑客攻破了三期临床数据库,十万患者信息在暗网标价每条200美元。
“用你妈的老办法。”林启琛冲进机房,拔掉所有网线。
他们连夜把备份数据刻录到光盘,藏在二十年前苏雨晴设计的物理防火墙里——那是个伪装成老式收音机的铅盒。当网警追踪到海外IP时,林晓正用收音机听着母亲最爱的《夜来香》,沙沙电流声里混着数据光驱的嗡鸣。
生物科技园封顶那天,包工头老周的儿子在钢筋骨架间办婚礼。林启琛被拽上台证婚,安全帽都来不及摘。新娘捧着抗癌药瓶代替鲜花:“我爸多撑了三个月,才等到这场婚礼。”
宴席摆在未完工的大堂,起重机吊着红烧肉桶来回运送。林晓被工人家属围住敬酒,忽然有人塞来泛黄的笔记本——是母亲指导民工预防尘肺病的记录,最新一页添着歪扭的字迹:“2023年,林医生救了我爹。”
急救车呼啸着冲进园区时,林晓刚脱下白大褂。过敏休克的男孩全身紫斑,父亲挥舞菜刀要劈冷藏柜:“假药害人!”
“用这个!”林启琛突然闯入,抛来苏雨晴遗留的急救箱。肾上腺素笔尖扎进男孩大腿的瞬间,林晓瞥见箱内刻着:“给长大后的晓晓”。
男孩苏醒后,警察从菜刀柄里搜出微型摄像机——某竞争对手logo在镜头边缘反光。
林晓终于带父亲来到母亲标注的极光观测点。绿光在天幕流转时,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疫苗样本,任零下40℃的严寒将其冻成琥珀。
“你妈说过,极端环境是最好的质检员。”林启琛哈着白气,“当年她在这里……”
话音被卫星电话打断,南极科考站传来喜讯:冻存十年的原始抗原依然活性饱满。林晓把冰晶疫苗瓶埋进雪地,插上刻着全家名字的木牌。
除夕夜的实验室罕见熄了灯。林晓父女挤在值班室小沙发看春晚,保温饭盒里躺着赵裁缝送来的韭菜饺子。窗外突然升起烟花,新园区所有楼体亮起“抗癌新生”灯光秀。
“是你王叔搞的。”林启琛给女儿碗里添醋,“他老婆上个月进了试验组。”
林晓咬到枚硬币饺子,齿间轻响惊动了监控镜头。此刻,千里之外某个接种站里,朵朵正对着摄像头举起蜡笔画:“送给仙女阿姨的新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