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世家集团前往保定府宣发那道“圣旨”后没过多久。
京城内的朱由检就通过派出去的耳目收到了情报。
面对着世家集团的这次反扑。
朱由检非但没有感到任何棘手,反而还觉得世家们的举动让事情变得更加好办了。
他去保定府的目的,本身就是煽动起民众继而招兵买马。
而现在世家集团在保定府内发银子的作为,虽然看上去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不小的作用。
但放在整个大局层面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后患无穷的决定。
自古以来。
每一场革命诞生的本质原因,其实都不是因为底层活不下去了才选择造反。
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这世界上真的存在着一个国家,其中每一个阶级都和另一个阶级过着完全相同的生活。
那这个国家内根本就不会发生任何有关革命的萌芽。
因为如果没有阶级的话就根本不会出现阶级革命。
虽然例子举的有些极端,但放在人性上来说大抵就是这个样子。
给保定府发了,要不要给顺天府发?
给顺天府发了,要不要给永平府发?
河北发完了,那大明其他布政司要不要发?
人不一定会为自己得到的东西感到喜悦,但一定会因为别人得到而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产生愤怒。
因此朱由检在听说了这件事后。
便让去佯攻天津的军队,沿路将这件事给好好宣传宣传。
算是帮了世家们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忙,等过段时间再连本带利找他们收笔帮忙费。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朱由检又交代了一些京城内的镇守工作,随即便在卫队的簇拥下动身前往保定府府城。
他要赶快前往保定府去招募兵员了。
新招募的士兵虽然无法立即征战,但简单训练后用来守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那时他才好带着一众亲军真正的去征战四方。
至于如何煽动起保定府内的民众。
这事在朱由检看来原本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老百姓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是不愿意去打仗的。
不过因为世家集团在保定府内发银子的举动,无形之中就让这件事变得好办了很多。
随随便便都能给保定府内每个百姓都发上十两银子。
那这些年里,他们那批人究竟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还是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
到时候只要围绕着这点猛攻即可。
舆论宣传方面根本用不着担心。
对于朱由检来说。
黑的可以说成白的,白的可以说成黄的。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总能将矛盾的矛头引向该对准的人。
而且世家们也没有心思去过多关注保定府内的状况,并对此做出应对。
因为很快,他们的重心就要被转移到天津了。
另一边。
顺天府府城内。
黄泽、孙斌等人在安排完保定府里的事情后,总算是闲下来稍稍喘了口气。
只不过几人还没歇多久呢,手下那边就又传来一个让几人心神猛一震的坏消息。
他们所有人都没料到。
伪帝竟然在这个时候还敢选择继续派兵出京。
而且据斥候传回来的情报得知,伪帝派出去的那队人马人数足有万余人,行军速度极快。
整支队伍看上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奔着东南方向进发的。
提起东南方向,四人瞬间便联想到天津。
因为离开京郊范围后,没过多远就是天津北部郊区,两者毗邻。
而且京城的东南方向除了天津之外,也没再有别的什么城池值得伪帝如此大动干戈了。
天津归于顺天府管辖,所以对于天津的重要性四人是再清楚不过的。
或者说。
只要是沿海城市,那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况且天津港离山东沿海城市的距离也不算不远。
伪帝又刚从山东回来。
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在山东境内留什么后手。
万一真让两者给联动起来,那很可能就会让本来赢面很大的局势转优为劣。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
那支军队是伪帝派去的。
如果说是其他某支军队仅凭一万多人就想将天津给攻占下来,那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在贻笑大方。
但伪帝军队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他们也是亲眼见证过的,这群人搞不好真有这个能力。
所以当几人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是大为上火,恨不得立马便将那支军队给阻止下来。
不过外行不要轻易指导内行的道理他们还是明白的。
尤其是这种战略决断上的事,一个决策没做好那可能就是满盘皆输的下场。
因此四人在合计一番后,还是将军队里的几名高层都给叫了过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刚刚晋升的卢象升。
如今在四个老头子眼里,卢象升那可是宝贵的紧。
甚至说他在四人心中的地位,都已经暗暗高过了这支军队的真正统帅。
毕竟事实已经证明了统帅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连伪帝军队的一次试探性冲阵都抵挡不住。
如果不是考虑到稳定因素,早他妈想把这废物给换掉了。
但卢象升,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用命打出了自己的统战价值。
于是乎。
在几名军队高层进屋,四个老头子将事情经过说完之后,便静静坐在位置上等待着卢象升的回应。
卢象升接下来提的建议他们接下来也许不会直接采纳,但是却会非常在意的。
卢象升眉头紧蹙,装出一副正在认真思考的样子。
但此时他的内心却在不断担忧着另一件事。
世家们派人去保定府内宣发那道“圣旨”的事他已经知道了。
对此他心中可谓是无力至极。
原本他就在担心京城里兵力不足的问题,结果现在事情变得更加棘手了。
究竟怎么办?!
就在卢象升焦急思索之时,房内突然走进一名世家嫡系将领,望着众人开口说道:
“方才又收到前方斥候传来的情报,伪帝带着大批人马离京了,看样子是要往保定府去。”
听着这个消息。
原本烦闷的四人瞬间如同炎热的夏天来上一口冰镇西瓜那般,爽了个透心凉。
终于。
他们终于算是领先伪帝一步了。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伪帝在这个时候前往保定府,必然是为了招兵买马。
而有了他们之前所做的那些准备工作。
伪帝去了保定府后只会两眼一抓瞎。
我们愿意给那些贱民发银子,你又能给他们什么?
难不成准备比着跟我们发银子?
打仗我们确实打不过你,可比钱就是再多十个你也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就算有那么些像孙承宗一般的蠢货因为所谓大义而投奔伪帝。
那人数归根到底也不会超过几千人。
这么点人根本连一点风浪都掀不起来,他们大可为之稳坐钓鱼台。
眼见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算计得逞,这让一直被压着打的四人不禁暗爽甚至于轻哼起来。
而卢象升听着这个,心中却是愈发烦躁。
但此刻他也顾不得再去多想这些了。
他非常清楚这些事以目前自己的能力,是根本解决不了的。
所以还是想想怎么更好的帮陛下把世家兵力给吸引到天津那边吧。
于是在来者汇报完情报之后。
屋内众人便开始对着这两件事不断分析起来。
卢象升自然是通过各种手段给其他人灌迷魂汤,让众人把兵力抽调去天津方向。
为此他还郑重其事的对着地图大谈特谈,引经据典的讲了一大堆为何要发兵去阻断伪帝袭兵的道理出来。
听的四位拥有着决定权的老头子是不断轻轻颔首,看向卢象升的目光也越来越欣赏。
有人提去天津阻击袭兵。
那自然也有人对此抱以不同的看法。
其他人有的说根本没必要阻击,就在府城内老老实实等着各府援兵和后金兵临京城就行。
也有说与其去阻击天津方向的军队,不如直接去保定府干皇帝的军队算球。
更有大聪明者。
说伪帝又是去天津又是去保定府的,那京城防备肯定虚浮不堪,干脆我们直接打向京城吧。
对于众人提的各种建议。
四名世家元老在思考片刻后,不禁更加偏向于卢象升所说的前去天津阻击。
主要原因就是伪帝军队的作战能力实在太强。
要是真不管不顾的话,那鬼知道那些人会不会真的在短时间内把天津给打下来。
至于直接前去保定府阻击伪帝.
四人都甚至开始怀疑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会不会他妈的是伪帝派过来的卧底了!
连他妈皇帝派过来的军队都抵抗不住,还想去跟皇帝亲自坐镇的军队去拼?!
这他妈不是包送吗?!
四人默默瞥了刚才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一眼,愈发肯定此人极大概率就是卧底,准备找个机会把其给弄死。
还有什么围攻京城更是扯淡。
皇权就算近百年来再颓败不堪,可京城那也是两百多年下来不断修缮完备的。
没有后金在前面带头去干这件事,他们是万万不敢去当先头部队的。
于是乎。
四人在又思考一会儿后便点头同意了卢象升的应对之策。
并下令让卢象升和另外一名军队主帅立即联手去操办此事。
卢象升在听到这个答复后,心中终于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陛下,臣的能力也只能为您做到这一步了。
接下来,便只能靠您自己了。
此时的卢象升虽然已经达成了目的,但他心中却仍然还是极为悲观的。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现在的卢象升甚至都开始思考起若是陛下真的无力回天,那自己要不要选择继续卧底下去。
等爬到足够高的位置后,再反手给世家们一记狠狠的背刺了。
一死了之固然是轻松,可这同样也会让陛下和大明的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烟消云散。
摸了摸腰间堂而皇之挂出来的那枚朴实无华的玉佩,卢象升心中思绪极为复杂。
黄泽看着卢象升抚摸玉佩的举动,只觉得这小子愈发好被自己掌控。
他走上前拍了拍卢象升的肩膀:“小子勉之,日后老夫为你寻一块不亚于和氏璧的玉佩出来。”
卢象升面上一番感恩戴德,心中却是愈发鄙夷。
果然是一群狗改不了吃屎、上不得台面的杂碎。
卢象升强忍住心中恶心,又说了几句表忠心的言语后。
便开始筹备起将附近士兵抽调去天津的事情来。
仅凭现在剩下的这万把人,黄泽等人是肯定不敢让这些人去跟朱由检亲军硬拼的。
所以在做完决定后,他便立马向周边几座城池下了一道“诏书”。
让各城内只留下部分战兵,其余人等全部虽自己一同前往天津。
府城附近的城池那肯定是级别较高的。
再加上最近这些天里,他们也在一直不断从各府征调人马赶往顺天府。
所以仅仅是半天时间而已,就聚集了一支大约两三万人的军队出来。
城墙上的黄泽等人看着这黑压压一片的士兵,忍不住想要以手抚额。
没办法,虽然这支军队看上去还不错。
但亲眼见识过了朱由检的那支亲军后,几人都知道这是纯纯的银样蜡枪头。
就在几人刚要下令让军队开拔时,手下亲信又突然传来情报。
说伪帝的军队刚刚已经攻下了途中一座防守不太严密的城池。
听着这个消息,几人面皮抽搐,摆摆手让军队赶紧出动。
虽然人数占据着近乎三倍的优势,但黄泽等人根本就没指望这支军队能把朱由检的亲军给歼灭在天津境内。
能用一半的战损换取对方一半的战损,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笔血赚的买卖。
反正他们这边死的都是耗材,说心疼吧,其实也没那么心疼。
毕竟耗材是可以源源不断补充的。
可朱由检那边就不一样了。
每死一个士兵,对他来说都是一次不可再生的损失。
想到这里。
四人思索片刻后在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顺天府府城,转而前往河北南部的其他州府。
趁其病要其命。
他们可不能给伪帝留下喘息的机会。
所以趁着现在这个可以削弱对方实力的大好机遇。
他们得亲自赶往各州府盯着各地增兵支援的事。
没办法。
世家们虽然不缺银子,但有一个极为令他们烦闷的弱点,就是他们这个庞大集团的行政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低到令人发指那种!
别说是令行禁止了。
他娘的有时候你就是吩咐下去一件十万火急的事情,底下那些满脑肥肠的饭桶都能给你拖上又拖。
就像现在从河北各府调兵支援一样。
敌人都已经发动两次奇袭了。
可除了附近的州府行动还稍微迅速些,再往南区的那些州府如今连个增兵的影子都还没见到。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只有他们亲自去杀一批人让底下那些人明白局势才行了。
还有后金那边,也得派人去催催。
说好了收到援助就立马发兵,怎么现在连一点后金要行动的风声都还没听见?
难不成这群贱奴还想拿了援助不办事不成?
必须得给他们点警告了,再不动手就直接给他们援助停了!
在四大巨室的统治者各自赶去操办自己该干的事时。
大明帝国的统治者朱由检,也几乎是同一时间,来到了他即将变得忠诚的河北保定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