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李峰拿过信件的那一刻,不用多说,陆七和冯明就已经追了出去,结果,便是扑了个空,连人影儿都没有见着。
想来,信件是早早就被放到了窗台上,张小梅打开窗户透气时才发现而已。
张小梅和她丈夫见李峰如此严肃,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保密,但还是小鸡啄米似地点着头,一个劲地说好。
县局领导亲自来家里走访,论办案,人家是专业的,自然轮不到他们这些门外汉来说三道四。
饭已上桌,还冒着热气,时间固然紧迫,但也不差这一顿饭的时间,李峰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继续吃饭。
冯明这一回,倒是真有些佩服李峰了,都火烧眉毛了,古人言“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别的不说,单说李政委这份处变不惊的沉稳吧,确实是不服不行。
换了他,如此案件收获如此重要的线索,早就飞似地赶回局里研究后续部署了,哪还有心思吃什么饭啊。
晚饭间,李峰和张招娣的一干亲属们简单聊了聊,可惜,并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亲戚们都说张招娣从小就过得苦,但她自己也争气,纺织厂是她靠自己的本事进的,没有蒙父辈的余荫,懂事、内向,有什么事都憋在心里,不喜欢和人说三道四。
听着这些话,李峰三人心中,逐渐勾勒出一个坚强、朴实的妇女形象,是生活塑造了这样一个女人,或者说,是生活把女人逼成如此。
其实,“招娣”二字便能反映张招娣在娘家的尴尬地位,现今,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普遍存在,诸如“招娣”“徕弟”“领弟”“盼弟”等名字层出不穷,大意,都是父母想下一胎再生一个男孩儿,给家里传宗接代。
张招娣十六岁就嫁了人,成婚时,她与彭冬强相差了十二岁,整整一轮的年龄,又是包办婚姻,两人间,说到底是没什么感情基础可言的。
听亲戚们说,结婚那天,是张招娣与彭冬强见的第一面。
这也是当时许多农村姑娘的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吧,是传统观念与匮乏的物质条件双重压迫的结果,令人扼腕,却又无可奈何。
李峰三人告辞的时候,张招娣的小叔叔张继军送他们出来,张继军是张家上上辈的人老来得子,他和张招娣虽然叔侄关系,但年龄却反倒比张招娣小两岁,张家的人也属他最有出息,现在是工商局行政管理科的科长,兼着“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也就是俗称的“打投办”下属执法监督大队的大队长。
只是,这位平时在家里素来说话最有分量的张科长,现在却是谨小慎微,跟在李峰三人身后,脚步放得很轻,脸上堆着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讨好:“李政委、冯所儿、陆队,这次真是麻烦你们了,招娣的案子,还得靠你们多费心。”
李峰点点头,说:“职责所在。”
张继军搓了搓手,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他偷偷瞥了一眼李峰的脸色,心里七上八下,他隐约听到些风声,张招娣的案子牵扯不小,甚至,已经惊动了县委。
他虽然也是体制内,还是科长,但工商与公安在业务上并不搭界,在这个案子上,张继军没有任何的特权。
张继军现在担心的,更多,或许是自己的前途吧,组织对干部的提拔任用,亲属成份是很重要的考察内容,侄女婿婚内出轨、杀人焚尸,这要是写进档案里,那也太不好看了,说不准,就要影响他一辈子,正因如此,他也不敢找关系瞎打听消息,万一被有心人曲解,那他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说起来,对侄女儿的这门亲事,当时张继军就不是很赞同,现在看来,这彭冬强还真是个畜生东西,大哥大嫂为了彩礼急着把招娣嫁人,这事儿,真是做的……很不地道。
当然,对彭冬强已经被抓捕“归案”这一点,张继军是不知道的,此前陈平东抓了人,就想对外宣布嫌疑人已经被抓获,还是李峰将此事压了下来,说在最终结果确定前,不宜对外张扬。
回到县局时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治安股倒是还有人在,李峰也懒得叫人,还是他、陆七和冯明,三个人关起门就开始研究那封信。
李峰认为,这封信里主要有四点有价值的信息。
一是通过字迹鉴定,这封信不是彭冬强写的,或者说,不是如信中所用的口吻那般,是彭冬强出差前所留。
二是送信人是个熟人,因为他知道张招娣娘家的位置,将信放在张母房屋的窗台上,而不是张招娣与彭冬强所住的供销社家属院。
三是送信人是知情人,他以彭冬强口吻写信,就是不想让事情闹得太大。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信中所提到的机械厂,就是前几日财务室遭劫的前进机械厂,更巧的是,彭冬强,就是前进机械厂丢失的那批关键加工件和备品备件的提货人!
按理说,彭冬强所在的供销社与机械厂并无业务往来,无故提走一批加工件和备品备件,其中定然有猫腻。
里应外合,前进机械厂里有内鬼,这是最有可能的一种推测。
“找到了,政委,您看!”陆七指着一份材料,一脸兴奋。
之前,李峰便让王志军把前进机械厂盗窃案的档案搬了过来,陆七现在找的,就是档案中关于当时调查过程与调查结果的记录。
虽然此案最后没能抓到犯人,但这些该有的程序却是不会少。
记录显示,当初查到这批加工件和备品备件的提货人是彭冬强后,负责调查的人就去他家了解情况,当时张招娣就说:
“彭冬强去广泉出差了,提货的事情,是王科长一手操办的,他家老彭顶多就算是跑腿打杂的。”
这位“王科长”是前进机械厂销售科的科长,而且前进机械厂方面,也一直都没有收到彭冬强开具的正式发票。
至此,前进机械厂加工件失窃案、河边焚尸案、前进机械厂财务数票据劫烧案,三起案件,算是串起来了。
冯明也很兴奋,说:“这下清楚了,杀人的,就是这个王科长,他怕偷卖加工件的事情暴露,干掉了张招娣这个知情人!”
李峰瞥了他一眼,反问道:“那他为什么不将彭冬强一起干掉?论对事情的了解程度,亲自经手这件事的彭冬强应该比张招娣更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