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法兰西之父 > 第一百八十章 印尼就是代价

第一百八十章 印尼就是代价

    同样在石油交易当中,苏联可能自己还没有恢复全部石油产能,但谁说苏联就只有自己的石油可以出口了?不是还有罗马尼亚?

    战前罗马尼亚在高峰时期,可以达到一年近千万吨的生产,现在就算是砍了一半,也有四五百万吨的产量,加上苏联自己的石油产能,做到一年一千五百万吨的出口问题不大。

    可反过来法国这边问题就很大了,苏联用芬兰的木材、罗马尼亚的石油来和法国交易。

    法国用法属印支的稻米进行交易看起来问题不大,可问题是法属印支的稻米已经消耗过一次了。

    “如果把这里的稻米抽空,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后果是无法承受的,考虑到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秩序,我们必须想办法把矛盾转移出去。”科曼权衡了半天倒还真的想到了办法,要进行一番产业优化。

    达尚留将军听到这番话疑惑的询问,“如果我们不能继续从这里拿到稻米,又能去哪解决这个问题?”

    “西贡和曼谷可以解决一部分,要是有缺口的话,还有一个地方。”

    科曼面带犹豫但考虑到法国的利益,还是说出了办法,“其实荷属东印度也十分适合稻米种植,只不过爪哇岛上的人口太多导致没什么出口能力。但是现在爪哇岛作为苏加诺抵抗荷兰的主战场,处在一片混乱当中,如果非要承担饥荒的风险,显然比我们自己的殖民地更为合适。现在还有一万多法军在爪哇岛,这就是一个介入的契机。”

    如果有选择的话,科曼也不想的,关键是人人都充满爱,世界才有美好的明天在此时不成立,必然要有人付出代价,他不想法属印支付出这个代价,法属印支不稳定代价还不是要法国来付?

    由印尼来付就算是影响也只会影响到荷兰,荷兰之前因为粮食短缺法国已经帮助了荷兰,现在荷兰应该感恩,帮助法国承担和苏联贸易的代价。科曼认为这很公平。

    “苏加诺和荷兰人的战斗,导致了爪哇岛的饥荒,我们只是应荷兰的邀请参战,我们能有什么责任?”达尚留几乎立刻就做出决定。

    达尚留将军面对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简单问题,轻而易举就做出了决定,也许是决定下的太容易,科曼还在这,达尚留将军不着痕迹的找补道,“这个决定十分的令人痛心,但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在艰难的处境当中做出取舍。”

    “我明白,将军。正好我们武装的越南国民军也需要积累实战经验,爪哇岛的战斗强度十分适合用来练兵。”

    科曼对达尚留将军的决定一点都不意外,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子的,代价这个东西你不付难道我付?

    那么就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行动借口,这倒也不难,比如说维护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团结,一旦法国增兵的话荷兰和英国,现在都有军队在爪哇岛部署,现在爪哇岛有三万英军和十万荷兰军队,法国军队倒是最少的只有一万多人。

    现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英荷军队总数为十三万人,已经可以进行一次掌控主动权的大规模进攻了。

    按照时间,荷兰马上就要积累足够的兵力,准备发起警察行动歼灭苏加诺的印尼独立势力。

    荷兰军队印尼共和国发动全面军事进攻。作战的目标,一是摧毁印尼共和国武装部队的主力,二是占领东、西爪哇,把印尼共和国压缩在中爪哇的尽可能狭小的地区之内。荷兰军队声称将在几星期内完全解决军事问题。

    但是么,面对荷兰的进攻,印度尼西亚各界号召在必要时将实行“焦土政策”。

    荷兰发动进攻后,印尼工人在荷军即将到达的地区,把工厂、农场、车站等能为敌人利用的重要企业和建筑物加以破坏,并将机器、运输工具等转移到内地。工人们还把制糖厂等改为军火工厂,生产武器,支援前线。

    战争开始后两星期内,荷兰凭借优势火力占领了印尼共和国境内的大部分重要城市、交通干线以及沿海的深水港口,但是,农村广大地区仍在印尼共和国控制之下。荷兰摧毁印尼共和国武装部队主力的企图未能实现。

    荷兰是否能够重新恢复荷属东印度的殖民,科曼当然是不关心了,不过既然印尼人豁得出去敢实行焦土政策,这就很好。

    “还有英国军队,就当是苏伊士运河战争的预演吧。”科曼离开总督府,按照达尚留的命令来到法军司令部,要求司令部的参谋制定一份进攻爪哇岛的计划,准备和英国、荷兰方面进行沟通。

    作战计划很快出炉,英国特混舰队建立对爪哇岛的全面海上封锁,切断印尼外部补给线。

    基于科伦坡、新加坡等基地的联军空军,对爪哇岛的机场、港口、铁路枢纽和可疑的军事集结点进行系统性轰炸,夺取绝对制空权。

    荷兰主力在孔雀港和雅加达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在强大的舰炮和空中支援下,迅速建立坚固的滩头阵地军装甲部队第一时间上岸,突破海岸防线,向内地快速推进,目标直指日惹——印尼共和国的临时首都。

    法军和一部分英国部队在泗水登陆,牵制东爪哇的印尼国民军主力,阻止其增援西线。

    在主力登陆的同时,西线联军完成对日惹的合围,在空袭和炮火准备后,发动总攻。计划在两周内攻克该市,摧毁印尼共和国的指挥核心。

    东线联军从泗水向内陆推进,与东进的西线主力形成钳形攻势,清扫中爪哇的敌军。

    随后主力师分散为营级、连级单位,在熟悉地形的法军外籍军团和荷印殖民军配合下,对撤退到山区和乡村的印尼残余及游击队进行清剿。

    法军司令部的参谋很快就拿出来一份作战计划,至少看上去像是这么回事,科曼也没有仔细看,这份作战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说服英国和荷兰开启对印尼共和国的围剿。

    法军要顺便在军事行动当中,对爪哇岛进行一次洗劫,找到足够的稻米和苏联进行贸易。

    至于爪哇岛的三千万人,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既然达尚留能够做到心无旁碍,科曼有什么做不到的。

    法国制定这一份计划的原因,可以向英荷两国解释为,法国想要迅速的解决荷属东印度群岛的问题,然后将法军从当地撤离。

    这个解释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也不会引起英美两国的芥蒂。

    要是作为一个占领计划的话,科曼可以断定不会成功,但如果作为一个可以洗劫印尼粮食储备的方案,那倒是可以试一试。

    反正那又不是法国的殖民地,真出了问题也影响不到法国,法国有什么错呢,不过是主动帮忙而已。

    在等待英国和荷兰回复的时间,法军司令部已经挑选好了三个师的越南国民军部队,作为爪哇岛法军的补充。

    这也将是越南国民军组建之后的首战,法军司令部明显是把爪哇岛当成了一个副本,用来判断越南国民军的战斗力。

    如果三个师的部队成功加入到行动当中,那么法国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后,就有一支五万规模的部队,可以执行法国的战略目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