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曼同样点头致意,这位能和李承晚、马科斯、阿基诺等人放在一起的人物,还是被法国放出来了。
按照未来的轨迹,吴庭艳应该会尝试在法国和美国之间反复横跳寻找后盾,最终又一起把保大帝迎接回来。
然后又在法国势力消退之后结束了越南的帝制,做了一点袁大头的事情。
在相当一段长时间吴庭艳的政治投机性是相当明显的,他也谈不上什么坚持到底的理念,似乎除了越盟之外的理念都想要试试。
这种人要是科曼有把握保住法属印支的统治肯定不会搭理对方,但他不是想不出来保住法属印支的办法么?
既然迟早要撤离,科曼就不在乎吴庭艳未来是什么立场了,能用就顺便用一下,反正都是消耗品。
同坐一条船的科曼也和吴庭艳聊过几次,但没有深入对话过,就知道吴庭艳年轻时期做过图书馆管理员。
以此为仕途的开始,一步一步从知县、知府、巡抚,最终在三十年代成为保大帝的吏部尚书。
哪怕是明清时候的东方大国,也可以被称之为宰相了,吏部毕竟号称天官,虽然明清没有正式的相位,但不妨碍其他人可以这么叫。又不是哪个皇帝都是乾隆,几次三番的禁止一个称呼。
这一次法国邀请吴庭艳来请求保大帝出山,自然也允诺了高官厚禄,吴庭艳既然做过天官尚书,保大帝如果同意复辟的话,首相就是吴庭艳的。
科曼决定先让吴庭艳自由发挥,他是法国人不好直接出面。
“你现在的投资,未来几十年可以得到百倍的回报,一点也不比你在欧洲国家的首都购买房产收益小,甚至还要超过。”科曼用蛊惑的口吻对艾娃加德纳道,“而现在,则很少有国家注意到这里的价值,等到其他国家注意到了,你已经拿到了最优质的资产。”
科曼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周薪大明星的发家致富上面,现在这个时间段就极其合适,香江岛屿多山,可供开发的土地有限。中环作为最早发展的区域,其土地本身已是稀缺资源。
因为战争的关系,香江在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短短时间当中,人口翻了三倍多到了二百万人,庞大的人口增长是香江土地价格激增的核心原因。
而现在常公还能坚持两三年,香江的土地还没有开始暴涨,当然这个没有暴涨分对谁,从西贡离开之前科曼已经打听过了,现在香江的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约等于中环两平方英尺的房价,大概就是零点二平方米。
这个房价比直接震惊了艾娃加德纳,不管一个国家多么的发达,一个工人的月薪只相当于零点二平方米的房价也太过分了。
艾娃加德纳哪见过这种场面,更不知道香江有一个专属词汇千尺豪宅,换成平方米九十平米的豪宅。
现在就有这么大的潜力,着实震惊了没什么见识的艾娃加德纳,对科曼口中的百倍回报也有了相当大的期待。
科曼其实可以选择等两年,因为现在的英镑汇率存在高估,英镑和港币的汇率是固定的,就是一比十六,对港币不存在高估。但英镑兑美元是存在高估的,一英镑兑四美元,虽然英国的遗产丰厚,这个时间段算是除苏联之外的第三工业强国,可仍然不是真实的汇率。
按照历史在一九四九年左右,英镑会进行一次贬值,大概贬值百分之三十兑换美元的汇率也从一比四到了一比二点八。
这么考虑的话,那个时候在从香江投入房产,用美元计算可以节省百分之三十的资金。
可是从一九四九年开始,也是同时大量人口涌入香江的时候。
节省的汇率带来的百分之三十好处,和到时候因为人口涌入带来的土地价格上涨相比,也很那说是赔了还是赚了。
所以与其再等两年,还不如让英国人占一些便宜,在最适当的时候进来。
吴庭艳和科曼两人在一些法军士兵的保护下走下客轮,踩上了香江的石板路,叮叮作响的电车,不紧不慢地穿行于德辅道与皇后大道,车厢里挤着穿香云纱的太太、腋下夹着账本的先生、以及一身汗味的苦力。
更远处的寮屋区拥挤,底层民众为一口饭奔波,汗水和希望同样沉重。行人看到科曼这些明显不同于英国军人的装扮,忍不住多看两眼,但随着科曼和这种注视的目光对上,观望的目光立刻躲开。
也许这就是美国军人在日本韩国这些国家,所体会到的躲避目光。
科曼在西贡其实很少有类似的场合,他出门都是坐车的,也不怎么接触穷人。像是堤岸的华人富豪虽然刚开始有同样的目光,但后来都混熟了。
艾娃加德纳反而更加适应,她在东方大国几个月,已经对这种目光习以为常,“英国的殖民地和西贡差不多,比华人自己的国家繁荣多了。”
艾娃加德纳还是有发言权的,科曼却微微一笑道,“世界第五的经济体,不可能没有看得过去的城市。”
“世界第五?”艾娃加德纳的口吻充满惊讶,就算是她也去过几个城市,可也无法把世界第五和东方大国联系起来。
“对啊,不过仅限于这个时间,欧洲和日本已经被摧毁了。加拿大人口一千万出头,没有了。”
科曼煞有其事的解释道,至于印度,英属印度还没有独立,独立之后再说。法国殖民地包括一堆国家,英国殖民地又是一堆国家。
这个年代各国人口普遍都不多,真要是计算的话东方大国还真能排得上是世界前五。
可也就是现在,马歇尔计划一旦落实,东方大国就不可能排这么高,世界前五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的特殊现象,和四五亿人的赤贫生活不冲突。
知道二十一世纪美国是如何说明朝鲜战争的对手么?说法是美国在朝鲜半岛对抗了世界第二的苏联和世界第六的东方大国,成功保存了韩国的独立。
冷战的描述也把社会主义阵营描写的非常有分量,认为美国是战胜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以及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因为在冷战末期,东方大国在相当多领域的产能,已经是全世界三四名左右,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重要国家,产能这一块已经甩开除苏联的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追赶美苏以及日本。
所以统计学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学科,要是从国家性质上把中苏放在一起,美国在冷战当中的胜利不是变得无比光辉了吗。
香江此时也处在百废待兴的时期,总督麦道高得知法国代表来港,准备劝说保大帝回国,倒是没有这么重视,但一听说有美国商人想要在香江投资,就直接出面了。
去年香江的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三百万港币,还没有脱离日据的影响。
堂堂港英总督,本来应该是大英帝国高高在上的代表,却因为香江的艰难,不得不像是招商引资的官员那样,亲自出面来迎接美国商人的到来。
“和你沾光了。”和艾娃加德纳并肩而行的科曼笑着调侃道,他甚至有一种吃软饭的错觉,肯定是错觉。
“别说这种话。”艾娃加德纳还不知道科曼说话有多少水分么?比她的水都多。
全港一年的生产总值换算成英镑刚好一亿,只能提供五百万英镑的财政收入,导致了总督麦道高的重视,大英政务官也是有追求的,谁不知道现在美国人才是富得流油。
看到科曼的出现,总督麦道高甚至恶意的想着,是不是舔狗上位?不过么,也便宜这个法国人了。
为了这一场甚至可以改变香江未来发展命运的见面,总督麦道高做足了绅士风度,准备为未来的授勋履历上增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争严重摧毁了香江的经济,人口在战后迅速回流,但整体生活水平很低,商业活动也处于复苏初期。土地买卖并非一个活跃的投资市场。
因此在听到艾娃加德纳准备进行土地投资的意向之后,麦道高甚至对艾娃加德纳产生了一种人傻钱多的印象。
香江土地的所有权就在港英政府手中,目前为止这是不可触碰的,中环虽然此时就已经是香江的核心地段,但比起港英政府手中的土地而言,面积仍然不算大,可以谈。
“艾娃女士,我要请示一下伦敦方面,很快会给你答复。”这件事多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倒不是土地大小的问题,而是一千万美元的现金。
这几乎是香江半年的财政收入,如果到手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因此还是要向伦敦汇报一下。总督麦道高表现出来了对各方面的照顾。
在科曼和艾娃加德纳和港都讨论土地投资的同时,吴庭艳也已经和做寓公的保大帝见面了,法国人购买土地他找保大帝,大家彼此都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