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四九岁怕寒。
中秋节一过,转眼就到年底。
腊月十五,鹤山书院举行了岁末考。
正意斋中,依然还是年初的那班同窗。
鹤山书院已经取消了三斋升降法,周山长宣布明年起改用三斋等第法。
一方面现在朱琉成了朱传胪,两人之间已经不存在竞争了。周山长反而要大力推广朱山长留下的‘宝贵遗产’,当然不会再敝帚自珍。
但只是这样的话,三斋升降法不会半途而废,怎么也得有始有终。这种尴尬局面,还是正意斋学生造成的。
客观上,他们的成绩一直突飞猛进——
二月月考,四名学生进入前三十。
三月月考,八名学生进入前三十。
四月,十一名学生前三十。
五月月考,十三名学生。
六月月考,十五名……
两个斋前三十名的学生直接一半一半了,而且有苏录和朱子和两匹头马压阵,正意斋在高名次上也不输诚心斋。
这时候,书院还想按规则给正意斋的十五名学生升斋,却遭到了他们的集体抵制。
学生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有的说,不愿意从一个欣欣向荣的班集体,转进一个不断走下坡路的班里……
有的说,我们考得好,不是惩罚我们的理由。
有的说,我们刘先生教得更好,怕去了那边会退步……
当时国丧期间,稳定压倒一切,书院也不敢硬来。万一闹出点什么事儿来,没人敢怪罪老山长,周山长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最后只好捏着鼻子宣布,因为国丧,暂缓升降斋……
结果一直到年底,书院都没再提这茬。直到昨天才正式宣布,升降法作古,等第法当立的决定!
受此振奋,正意斋的学生士气大振,纷纷笔下生花,考出了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
当天傍晚下班前,刘先生拿到了岁末考的成绩单,难以相信自己的双眼。
前三十名里,有整整二十一个他的学生!其中前十名里,整整八个!
更让他欣慰的是,另外九名学生,六个在前四十名里,三个在前四十五名里……
他知道学生们会考得好,没想到会好成这样,刘先生捧着成绩单看了又看,泪水噙满眼眶,喃喃道:
“你们真的做到了,太好了,太好了……”
说着他忽然哽咽了一下,低声道:
“原来我也不是废物……”
眼泪便再也止不住,吧嗒吧嗒落在成绩单上。
刘大川赶紧擦擦泪,用袖子去蘸那张成绩单,虽然这只是一份抄件,他也依然不想弄花。
他迫不及待想跟学生们分享这个好消息,但拿着成绩单快步走进讲堂时,却看到三十把椅子整齐倒扣在桌子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刘先生不禁失笑,自己真是乐昏了头,居然连已经放假都忘了。
这种好消息也没法跟同事分享,你的好成绩只会让别人心里不舒服。刘先生是厚道人,虽然别人总让他不舒服,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家里也是空无一人,刘先生忽然发现自己居然无人分享了,不禁又有些低落起来。
“唉,可悲啊……”他叹息一声,便回去备课耳房,把手头的工作全都做完才离开。
踅出书院时暮色渐沉,大街上华灯初绽,街上的店铺却没有关门。年根下是有夜市的,卖爆仗、卖春联、卖各种年货的摊子次第亮起灯笼来。
卖炒货的老汉敲着竹梆子,吆喝声拖着川南特有的尾音。“糖炒栗哎——盐爆豆嘞——新炒的核桃脆生生哟……”
炒锅里的栗子正噼啪作响,浓浓的焦香在空气里漫开,引得跟着父母买年货的孩子走不动道。
刘先生看不得这个,这会提醒他,自己是个孤家寡人。
而孤家寡人最难熬的春节,眼看就到了……
刘先生本来还想在路边摊吃点好的,这下也没心情庆祝了,便在面食摊上买了把碱水面,胡乱塞到怀里,逃离了这片和乐的夜市。
一口气逃回自家巷子,刘先生便闻到了浓郁的炖羊肉味。他感觉这香味如此熟悉,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发现竟是自己最爱的红汤羊肉。
以往这时节,妻子总会给他炖一锅解解馋……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自家的烟囱冒着烟,好像妻子从未离开过。
刘先生不禁自嘲一笑,他去年这时候,觉得了无生趣,想要结束生命,硬是把妻子撵回了娘家。
这一年他孤零零一个人,家里冷灶清锅,自作自受,怎么可能还有人为他炖那锅羊肉?
然而当他走到自家门口,却见门缝里漏出了暖黄的光……
刘先生心头猛地一跳,赶紧推开院门,便见伙房里灶火明亮,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围着灶台忙碌。
刘大川使劲揉揉眼,又拧了自己大腿一把,才确定不是在做梦。他喉头颤抖了好一会儿,方艰难地唤出那个名字:
“阿梅……”
忙碌的夫人习惯性地应了一声:“哎。”
这才忽然僵住了身子,手攥着蓝布围裙背对着他。
“阿梅,你怎么回来了?”刘先生上前两步。
“你要是觉得我不该回来,做完这顿饭我就走。”妻子没好气道。
“不不,千万别走了,我,我……”刘先生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双手却撑住了伙房门,好像怕她再跑掉一样。
“你怎么了?”妻子的语气柔和下来。
“我每天都在盼着你回来……”刘大川终于坦诚了一把,鼓足勇气问道:“能不能不走?”
“看你表现。”师母这才转过身来,愤愤讨伐他道:“你这个绝情的人,陪你相濡以沫这么多年,不过唠叨你几句,说翻脸就翻脸。”
“是是,我当时太混蛋了。”刘先生一个劲儿地服软道:“其实我早就想去老丈人家里请你回来,可又怕让舅子们骂。”
“骂你都是轻的,要不是我拦着,他们早来揍你了。”师母噗嗤一笑,又板下脸道:“要不是你学生们三番几次去请我,我一辈子都不回来。”
“我的学生们?”刘先生大吃一惊。“他们在哪儿?”
“我们在这儿呢!”四面八方便响起了那些他熟悉的声音,学生们嘻嘻哈哈,从堂屋里、厢房里涌出来,一起朝着两人作揖道:
“恭喜先生师母冰释前嫌、白头到老!”
“你们……”刘先生眼窝子一热,又想掉泪了。
“你真是好福气,有群这么好的学生。”师母感慨道:“他们不光把我接回来,还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个干净,连家什都帮你换了新的,说是从新开始。”
“唉,那当然了。”刘先生别过头去,擦擦泪水,这才红着眼睛笑道:“他们是世上最好的学生。”
“先生是世上最好的先生!”学生们便异口同声道。
“不不,我不是。”刘先生想起那个得了癔症的学生,就依然难以自安,“是我害得子华得了癔症……”
“噔噔噔!先生看这是谁!”邓登瀛便一挥手。
众同窗分开左右,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人走到了刘先生面前,深深一揖道:“王子华拜见先生。”
“子华,真的是你!”今天的惊喜太多,刘先生已经不知所措了,赶紧扶住那年轻人,上下打量道:“你还好吗?”
“先生放心,其实当时我只是痰迷了心窍,”王子华笑道:“在家里休养了一阵子,就恢复过来了。”
说着黯然道:“只是家里心有余悸,不让我再回书院,请了先生让我自己在家读书。”
“你没事就好,这比什么都强!”刘先生终于放下心头大石,高兴地拉着他,直抹泪道:“你不知道我当时什么心情,真想把这条老命赔给你算了。”
“先生这不怪你,是我自己意志太薄弱。”王子华也流着泪摇头道:“这一年我也想明白了,人要动心忍性,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所以我想有所作为,头一件事就是先让自己坚强起来,不能轻易被击垮!”
说着朝刘先生深深一揖道:“求先生再接纳学生一次吧!”
“好好。”刘先生毫不犹豫地点头道:“每个好孩子,都值得有第二次机会。”
“多谢先生!”王子华高兴地笑了。
“但以后你得管我们叫前辈了!”众同窗嘻嘻哈哈打趣道。
“好了好了,快来搭把手!”这时,师母在伙房大声招呼道:“红汤羊肉出锅咯!”
说着她掀开锅盖,白色的蒸汽窜起,红亮的汤汁裹着羊肉块块咕嘟冒泡,腐乳的酱香混着芋头的甜香,直接让所有人口水哗哗。
~~
羊是学生们用膏火银凑起来买的。
鹤山书院人均富哥,苏录就算最穷的了,当然不靠膏火银吃饭。
但他们都很看重这点钱,因为这可是他们用成绩换来的。于是不约而同都存了起来,年底凑了十几两,买了这头羊,又把先生家里的破烂都换了一遍。
再给先生买些腊味酱货,熏鱼猪头之类过年的硬菜,便花了个精光……
师母也是大气的人,把他们买的年货拿出来一半摆上桌,又把一整只大羊全都下了锅。
得亏土灶够大,不至于一锅炖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