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20年打拼成就致富梦想;励精图治,争做行业标杆;回乡办企,赤子情怀感动父老乡亲。”面对群众的评价,老河口市欣高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波打趣地更正道:“我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想为家乡做点事儿的老河口人。”
1993年,20岁的王海波只身南下广东,在中山一家台资箱包企业打工。学徒、组长、班长、部门主管一步一个台阶。生产部、品管部、采购部、业务部多岗位历练。三年后,敢吃苦、头脑活的王海波顺利跻身公司高管,迈入金领阶层。
10年后,他的人生再次发生巨变。2003年,王海波决定自己干。他拿出多年积蓄,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注册成立了中山市欣高手袋有限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信心满满的王海波又组织了300多名工人,租下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成立了公司分厂。由于过度扩张,苦苦支撑了三年后,公司分厂最终宣告关停。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2006年,王海波将企业发展方向调整为外贸代工外销,眼光盯准国际市场。
这一次,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商业信誉,企业扭亏为盈,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一年后,王海波出任广东省皮具创意文化协会中山分会执行会长。
富而思源,富而思责。商海浮沉13年,王海波对家乡的思念越发强烈。“公司90%都是外地人,包括我自己。”王海波回忆回乡初衷,除了沿海劳动力成本提升,家乡优惠政策吸引外,浓浓的思乡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2010年,公司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可王海波却做出让大家意外的决定:回去干!当年,王海波回到老河口筹建老河口市欣高箱包有限公司,并缩减广东公司的规模。当年底,总投资3000万元的老河口市欣高箱包有限公司在仙人渡镇竣工投产。“都是乡里乡亲,来这儿干,我都欢迎。”王海波说,本地的100多名员工与沿海熟练工人相比还有差距。为了创造一个高效的生产环境,王海波积极申请国际BSCI认证(商业社会标准认证)。2012年,老河口市欣高箱包有限公司正式成为省内少数几个通过BSCI总则认证的企业之一。
这让老河口欣高箱包公司架起了直通国际一线品牌的桥梁。公司陆续收到国际一线品牌的订单。“彪马、新秀丽、阿迪等品牌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产品畅销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订单越多,企业效益越好,就能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王海波投资近100万元,引进8台电脑车床。设立8个代加工点,扩大生产能力。放宽招聘条件,吸纳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20多年在外漂泊,我深知在外打工的艰辛。”王海波动情地说,我不要求他们是熟练工,会有老员工手把手传帮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沿海企业的薪酬和福利,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回归,为家乡做点儿事儿。
先进的管理理念让欣高箱包公司发展迅速。如今,老河口欣高箱包公司年产箱包200万件,产值突破3000万元,订单已排到明年6月。“当前,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就是资金和用工缺口,如果能寻求到支持,将创立自己的品牌,采用‘互联网+’模式,打造行业标杆。”对该公司的发展,王海波正在酝酿新一轮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