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陈舟去了趟建材市场,找到那家木业店,买了两块银杏木。
木料确实很新鲜,还带着树皮。
陈舟麻烦店老板修圆,修平。
又加了个把手上去。
店里的工人师傅修整木材的过程,还让人挺舒服的。
陈舟不知不觉就盯着对方把活干完。
付钱,结账,买菜板的过程很顺利。
不过,情报上只说银杏木做的菜墩子好。
可没说这么沉。
陈舟这次买了一大一小两个。
大点的那个菜墩子,估计有四、五十斤,比陈桃桃还重。
陈舟果断放弃了把它们夹在两腿当中,骑电动车回去的想法。
稍有不慎就得不偿失了。
森林木业有送货的服务,陈舟掏点运费,让他们给送到了自己店里。
菜墩到店后,先高温蒸一遍。
然后再抹上食用油,等过两天就可以正式使用了。
晚上回家,因为昨天答应林女士要拍一期卤肉饭的视频,简要记录一下做法。
陈舟便购买了所有用得到的食材。
卤肉饭在店里卖的时候,出餐很方便:
盛出来卤肉、米饭,看个人喜好搭配上时令蔬菜、鸡蛋,这就可以了。
但是做的时候,稍微麻烦点。
得准备一会儿。
也不能让娘俩饿着肚子,可以再吃块公司发的五仁月饼,垫吧垫吧。
等林女士下班,一家人全部上阵,都参与了进来。
卤肉饭,从熬制葱油开始。
市场上正好能买到的红葱头,以及常见的小葱,生姜。
各自切丝、系结、切片。
放入锅中,用油煸出香味。
小丫头第一次见到红葱头,她有点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
“爸爸,那是什么呀。”
陈桃桃一边用身子不断拱着林女士,一边用手指了指案板上的新玩意。
个头没洋葱那么大,有点像紫皮大蒜。
“这是红葱头,”陈舟回道,“你妈妈录视频呢,你好好站着。”
“哦。”
虽然爸爸没有凶她,但刚才语气是有点强硬了。
陈桃桃有什么心思都摆在脸上。她停下了多余的动作,确实有点不太高兴。
陈舟见状,稍微哄了两句。
拿起一块红葱头,递给了她:“来,给你尝尝。”
小丫头这回乐了。
接到手里虽然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塞进了嘴里。
红葱头是辣的。
味道不怎么样。
“噗,不好吃!你骗我,爸爸!”
陈桃桃皱着眉,拿着手里的红葱头,去客厅找陈发财玩了。
熬完葱油,单独把炸至金黄酥脆的红葱头捞出来,抖擞抖擞,摊平放凉备用。
接下来就是卤肉饭的关键步骤——煎肉。
肉,还是用的带皮五花。
切成了小拇指粗细的长条。
煎肉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可以让卤肉形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口感。
肥而不腻,指的是让猪肉析出多余的油脂。
瘦而不柴,这就要保留住一部分水分。
煎的过程,锅里面的温度,会高于炖煮时的温度。
中大火快煎,就是析出油脂、锁住水分的过程。
高温下,蛋白质遇到油脂发生的美拉德反应,还会释放出独特的风味。
对这种风味的记忆,可能来源于人类祖先的烤肉。
闻起来确实很香。
前两天从黄料师那里买来的大料,在煎肉的时候也得丢进去两半。
猪肉和大料是非常般配的。
一般做饭的时候,陈舟都比较专注,大多数情况是沉默不语的。
小丫头刚刚去了客厅,以至于厨房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默。
林女士打趣道:
“陈老板,你也可以说两句。”
有点忘记老婆在拍视频了。陈舟想了想,说道:
“买肉的话,可以去菜市场买,让卖肉的老板拿喷枪把猪皮烧一下,超市里不让用火。我知道有家猪肉非常不错。”
“老张是吧?”林女士接上话:“上周六碰到他来着,说什么都要多给我一块肉。”
这就是枕边风陈舟笑了笑。
很快,陈桃桃在客厅里调皮捣蛋回来之后,高温下,锅里面的猪皮也开始调皮捣蛋了。
陈舟提醒道:“你带着桃桃站我远点啊。”
“嗯。”
陈桃桃知道哪里危险,哪里安全,躲到了林艺凡身后。
此时,温度上来,偶尔会有油脂迸溅到外面。
等猪肉炒到色泽金黄,肉块定型,油脂收缩。
关火。
家里也有个小砂锅。把肉转入砂锅,备用。
炒锅里面剩的猪油,再加上刚刚的葱油,共同熬制接下来的卤汤。
葱、姜、蒜,香叶、八角爆香,锅边烹入酱油,米酒,加水煮开。
转头到一旁的砂锅,
把刚才放凉的红葱酥也倒进去。
哗啦一下子,声音听起来还有点清脆。
少许香菇,提味,最后,倒入炒锅里面的卤汤。
酱油膏找找颜色,盐、冰糖、胡椒粉补充调味。
接下来就交给时间了。
小火慢炖一个小时,让猪皮中的胶原蛋白充分释放到汤汁当中,蒸锅卤肉,慢慢就会变得胶着,粘稠。
淘米,蒸饭。
等卤肉的时候,一家三口分一块五仁月饼。
陈舟跟老婆说道:“他这里面放的东西不行,而且还齁甜,这次中秋我自己做一下。”
林女士点点头,“那挺好的。”
炖煮一个小时的卤肉,没有辜负全家人的期待。
咸鲜的味道底色,入口后,有十分浓郁的肉香和卤香,最后,还有一丝回甘。
红葱酥炸过之后,它的辣味转化成了甜味。
卤肉块头比较小,每一块上面都挂上了汤汁,也入足了调味。
吃在嘴里,入口即化。
棕色的肉汤十分粘稠,和在米饭中的时候,甚至可以搅打上劲。
陈桃桃觉得好玩又好吃。
嘴角多少有点墨迹。
转过天来,店里也多准备了卤肉饭的食材。放在中午时段售卖。
规则系的卤肉饭开始发挥作用,陈舟真的看到了有很多骑手过来吃饭。
通常情况下,饭点的外卖员都会很忙。
但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午饭是哪里吃的。
陈舟在店门张贴了寻求配送合作的启事。有感兴趣的骑手小哥留下了姓名和联系方式。
其中几人也和店老板聊了起来。
“之前我们的调度就跟我说过,你这家包子店不错,说你这不做外卖,肯定是味道好,生意好。”
“不过平时都太忙了,经常没空过来。”
这两位身穿不同颜色的战袍,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社区食堂的位置。
不过他们平时干外卖,对陈舟店里配送包子的生意,并不感兴趣。
只是简单聊了聊。
又过一会儿,来了个跑同城闪送的小哥。
他其实是接到了社区食堂的包子订单,过来帮顾客买包子的。
感觉店里卤肉饭很好吃,准备打包一份带走。
在接到陈舟的配送邀请后,表示:
“麦香记那边我不太熟啊老板,有机会再合作吧。”
陈舟笑道:“那就有空过来吃饭。”
“这肯定的。”
虽然情报里给出了几十个骑手的信息,但到陈舟这里,明确有合作意向的人就没那么多了。
而想合作的,也有各种原因不太合适。
有的是对方路不熟。
有的是陈舟看情报里写,“该骑手获得差评太多。”
他自己也有点犹豫。
撤回了邀请。
等到将近一点,店里都快打烊的时候,总算有有一位比较靠谱的骑手出现了。
陈舟问了问他的名字。
还真是排在第一位的张健。
两人商量起具体的配送事宜。
时间是周五的中午,张健需要十一点半的时候,把社区食堂的包子,送进麦香记食堂。
预计数量在两三百个。
距离根据导航有十一公里,不算近。
至于价格张健表示:
“陈老板,咱还是通过平台吧,这样一来,你放心,我也放心。”
在陌生人社会,网络平台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一份信任。
出了什么差错,起码可以找平台兜底。
陈舟虽然确实通过情报知道对方的姓名和业务能力,但也他心里也是觉得走平台靠谱一点。
两人都不用太担心。
除了电话号码,张健还给了陈舟一个跑腿平台上的联系方式。
“指定我来下单就可以了。我周五给你留出时间来。”
陈舟答应下来:“行,到时候我会提前跟你联系的。”
商量过一些具体的细节之后,店里配送的问题,也暂时解决了。
只是张健本人,还有点个人温饱问题,悬而未决。
他看了眼店里已经空空如也,刷洗的一干二净的粥桶,又看了看厨房中正在收拾蒸锅的大姨。
担心地问道:
“老板,你店里还有啥吃的么?”
包子确实卖完了.陈舟邀请他:
“我们马上就下班了,你在我店里,一块跟我们吃顿员工餐吧,我炒个菜,这还剩点卤肉。”
张健有点不太好意思。
小师妹倒是热情地自来熟:
“赶紧一块吧,老板请客。我们店里的伙食不错哦,有时候会留点包子,但也不能天天吃,老板还会换换样,炒两个家常菜。你帮店里送包子,我们也算半个同事啦。”
张健就被拉着坐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陈舟有点好奇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这家店的。
张健笑笑:“我今天路过,感觉闻着挺香的,不知道怎么就走进来了。”
他看看眼前的卤肉:“应该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