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美食情报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传说情报,桃桃大师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传说情报,桃桃大师

    ——

    【厨道真解(传说)】:广福楼一代大师王燊,他生前最为人称道的,并非某道特定的菜品,而是他那神乎其技、化平凡为神奇的“锅气”。

    国外abc公司对他的烹饪技法专门拍摄过一期节目。“Breath of the wok”中文译名“锅之呼吸”——神秘的华夏料理:他的炒饭香透一条街,青菜能吃出肉味儿。

    王燊去世前,将他个人对火候与锅气的理解,升华成几乎是玄学的技法,并记录了下来。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相对科学,

    记载了如何通过火力调控与锅体温度结合,让食材在瞬间达到美拉德反应的极致,锁住水分,激发香气。

    下篇则更加玄妙,

    记载了如何与锅建立默契,用特定的翻炒节奏,引导锅内蒸汽与热油的流动来形成气旋。以求味道均匀渗透的同时,锅气十足。

    现如今,

    写在他的笔记本上的上篇,会于明天下午出现在和谐路的废品回收站。

    下篇刻于王燊生前使用的铁锅上,则由他的侄孙挂在转转奢侈品二手网站上。因为售价过高,无人问津。

    ——

    传说情报内容很长。陈舟仔细梳理了一下。

    首先,关键人物王燊。

    这个陈舟之前听余大爷说过。广福楼那位,从盒饭开始的一代名厨。上过国外的电视节目。

    陈舟本来还想拜访一下这位前辈的,但对方已经去世了。

    其次,大师级别的锅气技法。

    上篇贴近科学,那也就是可以通过练习掌握的技术。

    系统的积分兑换可以帮助缩短练习过程,不过因为大师这一等级的特殊限制,只有增加见闻才能提高经验条的上限。

    陈舟之前从杀鱼大姐那里提升过食材处理、从郑阿姨这里提升过面点水平。都在专业往上,但没到大师。

    这回,应该能提升的是火候控制。

    下篇,陈舟更愿意称之为烹饪的艺术,只不过,使用效果未知。估计也是跟大师技艺相关的内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获取方式。

    上篇的日记本被当成废纸,明天下午会出现在和谐路废品站。

    地点距离陈舟距离不远,待办事项+1。

    可能费些功夫。

    记载下篇的铁锅,挂在奢侈品二手平台上。

    情报上也说了因为价高无人问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被人买走,但怎么也得先跟卖方联系一下。

    拿到传说级情报之后,陈舟对眼前的生活有一种疏离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传说总感觉离人的生活很远,但是却真真切切藏在了这么真实的地方。有些荒诞。

    也可能,单纯是查看情报的时间过长。

    发呆久了,导致陈舟跟眼前的世界有些距离。

    他的心情,激动和好奇都有,毕竟他也不想错过大师级的烹饪手法。

    不过,看到对面埋头工作的郑阿姨,还是让陈舟很快回到了现实。

    他也包上几个包子,缓了一下。

    别的不谈,这次情报还是比较实用的。

    无论是自己在家里做菜,还是开店炒菜,烹饪技术都用得上。

    “对,就是一则比较实用的情报。”

    另一边,店里的三名员工,感觉老板今天心情很好。

    他们觉得,可能是生意好的原因。

    新推出的小份菜业务挺受欢迎。老板没有白费一番苦心。

    于是,他们也跟着陈舟心情都很不错。

    整个社区食堂,都笼罩在和谐快乐的氛围当中。

    顾客们呢,觉得这家店不仅口味好,用餐环境也好。

    无论是后厨打饭的阿姨,还是前厅的服务员小姐姐,都笑呵呵的。

    让人感觉,在这里吃饭很舒服。

    上午的生意愉快结束。

    到下午的时候,陈舟就先在二手奢侈站上,搜了一下王燊大师用过的那口铁锅。

    一搜就能找到。

    标价二十万九千八,也是真不便宜。

    陈舟想着,要是能从图片上看出来文字内容,那就省事了。

    可是锅底一片黢黑。图片也不老大清楚。

    看看日期倒是刚挂上去没多久。

    而且王燊前辈的名气,放到现在,也不大管用了。

    底下有几个好事的评论,根本不知道王燊是谁。

    “一口黑锅要价二十万九千八?我老板要是有这觉悟就好了。”

    “50等一手。”

    “50楼上先来。”

    陈舟跟评论区的想法,差不太多。

    大师技法虽好,但实在是有点太贵了。

    陈舟随后又点开卖家的主页。

    除了这口锅,还有些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的玩具娃娃。

    这些东西还真有成交的。

    陈舟抓紧先跟卖家,也就是那位王燊前辈的侄孙,联系了一下。

    王燊前辈的后人,倒是挺拿他老人家的锅当宝贝。

    私聊的时候,给陈舟发了长消息,

    介绍了一下这口锅:

    “锅之呼吸听说过吗?也就是锅气。我这二爷爷可是广福楼的大厨,他当初这门手艺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上过外国纪录片的。

    这口锅上面就写着怎么掌握锅气。我要不是因为缺钱还不卖呢。”

    可在陈舟发了“便宜点”之后,对方就一直没有回复。

    等到晚上,对方才肯降点价:

    “看你是真心实意的,我给你便宜十万。”

    陈舟看到对方的消息,觉得他是真有点缺钱,但即使便宜十万之后,陈舟还得跟林女士这要点。

    陈舟也缺钱啊。

    这个价位已经超出了陈舟对大师技巧的渴望了。

    所以陈舟更希望他能便宜个小数点。

    就当花一两万拜个师。

    这个价位还能接受。

    但卖家不肯让步,说道:“别跟我聊了啊。我是发现了,这平台就没有懂货的。”

    陈舟觉得自己算那个懂货的,但十万九千八实在有点贵。

    所以,双方的两次交涉,并不算愉快。

    让陈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不过无论是情报上,还是卖家,反复提及到纪录片的问题。

    让陈舟想起来自己结交的那位宝藏老头,余大爷。

    也不知道余大爷对这个故人的遗物有没有兴趣。

    陈舟把商品的链接,发给了他。

    “余大爷,您看看这个,我在奢侈品二手平台上看到的。这是不是您提到的那位广福楼的大厨朋友?”

    余少春虽然年纪大了。

    但也经常在网上冲浪,回复消息还挺及时。

    【点赞】

    “小陈费心了!”

    看到这,陈舟觉得有点眉目了。余大爷似乎对这口锅很感兴趣。

    可能真是各花入个眼。

    那几千块钱的娃娃都有人买,花点钱买口锅,在余大爷眼里估计也不叫事。

    但陈舟把之前跟这位卖家的聊天记录,也发了过去。

    “余大爷,他跟我聊的时候,肯降价到十万九千八,您用这个价格跟他聊聊。”

    余少春回道:

    “我知道了小陈,这个卖家小孩儿,按辈分还得管我喊爷爷呢,他应该是遇到事了。”

    陈舟:“感觉他有点缺钱,最近卖了不少二手东西。”

    余少春:“你甭管了,到时候我拿到这口锅,叫你过来看看。”

    陈舟看到余大爷的消息,心里踏实了些。

    他跟那个王燊的后辈,多少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对于陈舟来讲,只想观摩一下这口记载着“锅之呼吸”的铁锅就行。

    余大爷他老人家,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

    下篇落在此处,应该是可以告一段落了。等着余大爷的消息。

    “我有点像情报贩子。”陈舟心想。

    与此同时,就在陈舟不远处,林女士正带着陈桃桃识字、练字。

    小丫头其实对文字已经产生好奇了。

    无论是大街上看到的招牌,还是店里的菜谱,她经常要让爸爸妈妈给念一下。

    今天晚上,她正在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陈舟作为当初起名的人,也走到娘俩旁边,认真观摩了一下。

    陈这个姓氏,笔画不多,但耳刀旁有点难写好。

    对小孩子要求有点高。

    桃桃是个迭词,掌握第一个之后,剩下的那个字如法炮制就行。

    小丫头写起来虽然笔顺不对,但是照葫芦画瓢,也能让人认出来写得是什么了。

    在纸上跟画画一样。

    林女士看了看丈夫,淡淡一笑。

    “今天你好像挺忙的。”

    陈舟回道:“这不之前余大爷跟我讲过一个广福楼的厨师前辈,我翻到有个相关的老物件,给他发了过去。”

    “嗯。”林女士点了点头。

    有些事,她就不是那么关注了。

    随口跟丈夫聊了聊。

    这时候,陈桃桃把前几天从小朋友那里,收到的松果拿了出来。

    想要往上面写下来自己的名字。

    松果太小了,上面几个棕色的小薄片,对写字的要求有点高。

    陈桃桃尝试几次作罢。

    “妈妈,你帮我写吧,写陈桃桃。”

    林女士接过去,把几个小字写到了上面。

    铅笔的字迹在松果外壳上面,闪闪发亮。

    “还有刘天瑜。”陈桃桃继续要求道,“也就是天天。”

    她的好朋友。

    “是哪个yu啊,桃桃?”林女士笑着问了问她。

    “是金鱼的鱼!”

    林女士在旁边另找三个松果壳,把刘天鱼也写了上去。

    小丫头反正也认不全,开心极了。

    陈舟之前还在想,为什么那位大师要把锅气的技法记录在一口锅上。

    看看现在的陈桃桃,他多少能理解他的想法。

    这可能自打人类觉醒文字那天,就有在周围器物、墙壁记录的需求。

    陈舟笑道:“你有点大师风范。大师都爱往东西上面写字。”

    陈桃桃点头:“我就是桃桃大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