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特定顾客群体,阶段性的事件奖励。
这本校刊很有纪念意义。
小师妹给两名同事念完之后,店里几人还都有些感慨。
赵仪琳想起当初上学时,经常和同学们吃的那家拉面,偶尔同学聚会,她们还想过去一趟呢。
可惜物是人非,改培训机构了。
“我们得好好做下去呀,师兄。”小师妹在鼓励老板,也在鼓励自己。
她从文中感受到了,餐饮行业带给人的一丝成就感。
还有点,日子一天天过去的那种,淡淡的忧伤。
陈舟跟她点点头,发现小师妹好像也成长了一点。
“那肯定,咱争取等康同学上了班之后,想起来吃包子时候,还能找到社区食堂。”
“加油~”小师妹笑道。
而她身旁的老阿姨,曾经在单店就干过将近十年。
郑秀芳想想当初看见那些顾客来来往往,各自经历新的人生旅程。
感受就更深了。
她对几个年轻人说道:
“我就感觉包包子这么些年,被人记住了,就证明我也没白干。”
陈舟鼓励:“大姨你就继续发挥余热,当然,这岁数,也悠着干。”
郑阿姨对自己的身子骨,很有信心。
她认为,自己不比年轻人差。
看着大姨坚毅的目光,陈舟也是摇头笑了笑,大姨就这性格。
员工体检,除了办理健康证的每年一次,基础套餐也可以安排上了。
至于小侯,身体磨练的很好,天天跑步训练。
今天,也有了点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
陈舟最近的体会是,厨师这一行,不仅靠经验,里面也蕴含很多的科学道理。
起码基础的生物化学物理知识,就很能用得上。
比如面团发酵的原理,锅气的本质,食材的特性,用科学解释之后,结合实际操作,相得益彰。
这就涉及到员工培训和养成了。
陈舟想起自己和小师妹的大学,还办了成人教育。
也推荐给了小侯。
侯文颇受感动。他虽然进入社会的年纪比较早,但经历还是相对较浅。吃了很多没文化的亏。
就着《我与社区食堂》这篇文章,店里几人聊了一会,话题就逐渐发散了。
总而言之,康同学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
二中校刊爬山虎,作为店里的一个小书签,也放进了社区食堂这本书上。
在老板的建议下,还即将贴到社区食堂的墙上。
小师妹笑道:
“那得贴在东边这面墙上,西边可以跟隔壁打通,贴这里的话,可能还得挪地方。”
店里几人又研究起,接下来,稍微扩大店面的事情。
当前店里是六张大桌子,分列前厅两侧。
三张小桌子在中间。
容纳堂食的顾客数量最多也就是三十人左右。
用餐高峰基本是找不到空座的,陈舟这里有情报的提示,知道未来的顾客还会更多。
租店的成本分摊到每天,占营业额的比重并不大。
属于当前切实需求下的合理扩张。
就跟当初摆摊到开店一样。
下班之际,陈舟也把郑阿姨帮忙买回来的柿子,又给几人分了分。
这玩意一天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吃。
取个应季节的彩头,就挺好的。
今天,租售中心仍然没人来上班。
陈舟直接联系了一下之前的张静小姑娘。
按小师妹的说法,这位姑娘离职也没办利索。所以店面租售的事情,竟然还是她在负责。
张静本人也是对离职的困难有点无语。
因为这份清闲到没边儿的工作,当初是她父母托人给找的。
所以辞职还要搭上一份莫名其妙的人情。
但她从陈舟这里了解到租店的意图之后,同样有点兴奋。
张静说道:“陈哥,这是我上班以来,租出去的第一套房子,好像还有业绩分红呢。这下,我离职也好办了。”
陈舟笑了笑:“这两天有时间的话,咱当面谈谈,我看租售中心天天都关着门。”
“因为我不在嘛。”张静有一点不好意思。
“明天我来一趟吧,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等你们中午生意结束之后?我先跟我领导汇报一下。”
“好。”
陈舟把见面时间约定下来。
想到之前托尼老师也问过她离职之后的打算,陈舟问道:
“正好我们店服务员也缺人,你要是离职了,干脆来我店里帮忙得了。”
“行啊,老板!”
张静的语气,听起来还挺乐意。
想必之前也了解了店里的待遇,以及伙食待遇。
“那我们也是明天面谈吧。”陈舟笑道。
张静回答:“好的,你放心老板,我肯定把租金的价格给打下来。”
“麻烦你啦。”
“没事的。”
入职前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快成社区食堂不成文的规定了。
陈舟笑着挂断电话。
拿起自己的那份柿子回家。
接孩子,准备晚饭。
陈舟的一天非常充实。
陈桃桃这次吃上了从未吃过的水果。
火红火红的,看上去很有食欲。她好奇地问道:“爸爸,这叫什么呀?”
“柿子。”
“嗷~”
陈舟给她拿来了一个小勺子,教起女儿如何体面地吃。
还给她分享了自己儿时的小故事。
老父亲记得自己小时候,爷爷家里有一棵柿子树来着。每到深秋,陈舟就拿着抄网跟两个堂哥一起摘柿子。
如果不及时摘下来,柿子就会噗叽噗叽地往下掉。
熟透的柿子,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掉下来就是一摊黄色的软泥。
吃肯定是没法吃了,清理也不好清理。
柿子树长得越来越大,结的柿子越来越多,掉下来的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
后来,柿子树就被放倒了。
讲完故事后,陈舟笑着问女儿,“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柿子是软哒!”
陈桃桃发现了故事中的关键问题。
她还上手摸了摸眼前的柿子。
完全成熟的软柿子,好捏。
似乎能感受到那层薄皮下,软软囊囊的果肉。
陈舟把柿子撕开一个小口,“用勺子舀出来,别吃皮。”
陈桃桃点点头,还是难免吃到嘴角有好多柿子的汁水。
情报上推荐的柿子很不错。
果肉成熟之后,饱满多汁,几乎是半流动的胶质。
“跟果冻一样,甜甜的。”陈桃桃评价道。
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陈舟和林女士也聊了聊即将跟隔壁商谈租店的事情。
人淡如菊的第二职业,让林女士比较关注网上的美食博主。
“今天下午,我刷到李老师的视频了。评论区好多说要来店里尝尝的。”
陈舟点点头,“现在正是个比较恰当的机会。估计也能在周围把小份菜宣传出去。”
餐桌上,当然也多了一本二中的校刊。
陈舟给老婆拿回来的原版。
林女士对此还是有点略微惊讶的。
“你还真找来了。”
“记着读后感啊。”陈舟提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