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闻言陷入沉默,他在脑海中飞速权衡着利弊。
如果真如托马斯所言,可以一次性采购大量的药品,足以缓解前线药品紧缺的燃眉之急。
尽管托马斯提供的是未经备案的胶囊制剂,采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毕竟是利来公司的产品,质量应该有所保障。
只是对方无法以利好公司的名义签署协议,让他多少有些迟疑。
思虑再三,竹内最终开口:“我需要先看到样品!”
“当然可以,”托马斯爽快应道,“只要我的‘活动经费’到位,我立刻就能安排人将样品送到你们在纽约的办事处。”
竹内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今晚我会派人送来五千美元,希望托马斯先生能够信守承诺。”
托马斯笑容满面地伸出手,“您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相信我,这将是双方长期互利合作的开始。”
待竹内等人离开后,托马斯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强忍着兴奋,直到确认房门完全关闭后,才在房间里无声地挥舞着拳头。
来之前,詹台明承诺给予货款千分之五的提成,再加上日本人给的“活动经费”,这笔收入足以改变他的人生。
想起以前在好莱坞跑龙套时,每天不到五美元的收入,他不禁感慨万千。
当初詹台明找到他时,他曾犹豫过,奈何对方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过优厚。
况且只是让他扮演医药代表推销产品,这对他来说根本没有难度。既能赚取丰厚报酬,还能锻炼演技。
即便事后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日本人难道还能远渡重洋去美国抓他不成?
兴奋过后,他迅速冷静下来。这个房间很可能被日本人安装了窃听器,绝不能因一时忘形坏了大事。
他打电话给前台要了瓶威士忌,准备小酌几杯以示庆祝。
次日,三井在纽约的办事处便收到一个包裹。
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十几个药盒,每盒皆用蜡纸精心封装十粒胶囊制剂。
办事处的负责人不敢怠慢,立即派专人携带样品,搭乘最近一班泛美航空的客机飞往港岛,再转机抵达沪市。
当飞机降落在龙华机场时,竹内早已亲自带人在此等候。
拿到样品后,他立马驱车前往陆军野战医院,那里已提前收治了十余名疟疾患者。
他对迎上来的军医吩咐道:“立即安排试药。”
出于谨慎,竹内让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用这批胶囊,另一组则使用奎宁进行对照。
三天后,竹内拿到了初步的试验报告。
他迫不及待地翻阅着,眼中逐渐放出光彩,随即赶往泽田的办公室汇报情况。
“司令官阁下,”竹内将报告恭敬地呈上,“经过几天的观察,服用该款药的试验组,其疟疾症状,如高热、寒战等,均得到了有效控制。”
“虽然效果比奎宁稍微差了一些,但却要比石川商行提供的药品见效更快,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林致远提供的这批药,其中青蒿素的浓度要比供应给海军的高一些,药效自然也要好一些。
泽田接过报告仔细翻阅起来,而后凝视竹内:“你确定这样的药品可以大批量采购?”
“是的,司令官阁下。"竹内躬身应答,"根据托马斯先生的说法,这款药他们还未在FDA备案,利来公司的库存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如果能顺利达成交易,将极大缓解前线药品短缺的困境。”
“呦西!”泽田踱步到竹内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定要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即便美国真的实施药品管制,我们也要通过这个渠道确保药品供应。"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自己的药品渠道,无需再看那些海军马鹿的脸色。”
“嗨依!”竹内立正敬礼,继而请示:“只是阁下,我们应该购买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让泽田陷入沉思。
这款药毕竟是利好公司的新款药,肯定不能大批量采购,万一出了问题,他要承首要责任,可太少又难以满足短期需求。
"你先回避一下。"泽田叹了口气,"这件事必须请示东条大臣。"
竹内闻言,很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十几分钟后,泽田将竹内重新唤了进来:"东条大臣已经特批了一笔特别经费,你要趁这个机会,尽可能多的购买药品。你从租界找一家葡萄牙的贸易行,与他们签订采购协议。”
顿了顿,他补充道:“另外,你亲自去一趟美国,必须亲自验收这批药品,绝不可以出任何差错!”
“嗨依!”
离开泽田的办公室后,竹内径直前往礼查饭店,决定尽快敲定这笔交易。
这笔交易不仅关系到前线将士的生命,更关系到他在军部的前途。
托马斯再次见到竹内时,表现得相当不耐烦:“你们究竟买不买?我的行程已被耽搁太久,这已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
竹内欠身致歉:“托马斯先生息怒,不知贵公司最多可出售多少药品?”
托马斯佯作沉思,良久方道:“至多八百箱,公司还要留足库存,留作新品发布的时候用。”
竹内闻言暗喜,八百箱约含八万粒药剂,足供十万将士一年之用。
他连忙道:“我已找了租界的一家葡萄牙的商行代为采购,一切顺利的话,两日后我们便可一同返回美国。”
托马斯闻言心头一紧,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可以,但我们是私下交易,抵美后你必须听从我的安排,否则会给我带来大麻烦。”
“这是自然,”竹内恭敬回应,“我们还期待与托马斯先生建立长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