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 第103章 别急,让他们先演完这出戏

第103章 别急,让他们先演完这出戏

    村委会议室的吊扇在头顶嗡鸣旋转,搅动着闷热的空气,叶片边缘泛着陈旧的铁锈色,在水泥地上投下晃动的光影。

    肖锋捏着那份折得方正的《调离申请书》走进门时,后颈沁出的汗珠正顺着衬衫领口缓缓滑落,湿漉漉地贴在脊背上,黏腻得像一层无形的网。

    他的膝盖在进门时重重磕了下门框,木屑飞溅,钝痛瞬间窜上神经,他眉头微蹙——

    这副“病秧子”模样,他在镜子前对着灯光反复练习了三晚,连咳嗽的节奏都掐着秒表校准。

    “肖书记来了!”老魏派来的联络员周明立刻起身,圆脸上堆着笑,可那双眼睛却像探照灯般扫过肖锋攥着申请书的手背,指节因用力泛白,青筋微微凸起。

    这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是县财政局办公室副主任,肖锋记得他上周来村里时,皮鞋擦得锃亮,能照见人影,连袖扣都一丝不苟地扣着。

    此刻他却松了松领带,动作随意得近乎刻意,仿佛在表演一种“体贴的亲近”。

    “身体实在扛不住了。”肖锋把申请书轻轻放在会议桌上,声音比平时低了两度,沙哑中带着一丝疲惫的颤音,像是说给自己听,“驻村这半年,总想着给村民多办点实事,可这腿……”

    他低头揉了揉膝盖,指尖用力按压,触感是皮肉下的僵硬与酸胀,“再拖下去,怕要耽误柳河村的发展。”

    周明的目光在申请书上多停了半秒,嘴角微微上扬,喉结轻轻滑动了一下,像是吞下了一颗早已准备好的棋子。

    “理解理解,肖书记这半年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他转头看向列席的村支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既然肖书记身体有恙,咱们得替他分担。我提议,暂时由乡会计站接管村级账目,确保村民报销、补贴发放不受影响。”

    “这样行么?”村主任老周搓着粗粝的手掌,指缝里还嵌着昨夜修水管留下的泥垢,脸上写满犹豫,“小陈干报账员三年了,熟门熟路的……”

    “老周啊,这是规范化管理。”周明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微烫,他舌尖轻抵上颚,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响,“乡会计站派专业人员来,流程更严谨,对肖书记、对村民,都是好事。”

    他眼角余光扫向缩在角落的小陈,那姑娘正盯着自己的脚尖,手指绞着蓝布衫的衣角,布料已被揉得发毛,活像只受了惊的麻雀,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肖锋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胸腔震动,手撑着桌沿直不起腰,掌心传来木纹的粗糙感。

    等缓过气,他抬头时眼眶泛红,像是被咳出了泪意:“只要不耽误村民报销……就按周主任说的办。”他的指尖轻轻划过申请书边缘,纸张的毛边刮过皮肤,像是在和自己的决定做最后的拉扯。

    周明的喉结又动了动。

    三天前他还在老魏办公室听领导分析:“肖锋那书呆子,被打压几次就蔫了。”此刻看着眼前这个连坐直都费劲的男人,他确信老魏的判断没错——这局,稳了。

    交接手续办得比预想中快。

    小陈抱着半人高的档案盒往乡会计站送时,周明派来的两个小伙子站在门口抽烟,烟灰簌簌落在她新买的胶鞋上,留下焦黑的斑点。

    她蹲下身捡掉出来的文件,指尖触到冰凉的水泥地,余光瞥见铁皮柜最底层有个蒙灰的U盘——那是三年前财务系统升级时,前报账员老王随手塞进去的,早被人忘在脑后。

    “快点啊!”其中一个小伙子踢了踢她脚边的纸箱,鞋尖撞上纸板,发出沉闷的“咚”声,“磨蹭什么呢?”

    小陈手忙脚乱把U盘塞进裤兜,金属外壳紧贴大腿,冰凉又沉重,心跳快得耳膜发疼,仿佛有根细线在颅内拉扯。

    她记得肖书记说过:“交接时多留意旧物,有些东西藏得久了,反而能说话。”此刻那U盘贴着皮肤,竟像一块烧红的铁,烫得她几乎要跳起来。

    深夜,村部办公室的台灯晕着一圈暖黄的光,像旧年油灯的余烬。

    小陈把U盘插进电脑时,手指还在微微发抖,指尖触到USB接口的瞬间,一阵轻微的电流感窜上手臂。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倒抽一口冷气——里面竟是系统升级前的原始日志,每笔转账都带着手工登记的备注,字迹潦草却清晰。

    她逐行往下翻,瞳孔逐渐收缩:2020年4月15日,“专项扶贫补贴50万”转入柳河村合作社账户;次日,50万分三笔转入62281234、62285678、62289012三个账号——而这三个卡号,她上周刚在县财政局信息科的外包合同里见过!

    “咚!”

    窗外传来老槐树被风刮动的声响,枯枝拍打墙面,像有人在敲门。

    小陈猛地合上电脑,机壳闭合的“咔哒”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她摸出手机给肖锋发消息,又删掉,再写:“肖书记,我好像找到东西了。”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后颈渗出冷汗,顺着脊椎滑下,凉得她打了个寒战——要是被周明他们发现……

    “叩叩叩。”

    门被轻轻推开,肖锋的身影映在地上,肩头还带着夜露的凉意,衣角微湿。

    他手里提着保温桶,揭开盖子时,药香混着姜味弥漫开来,苦涩中带着一丝暖意。

    “张伯刚熬了去痛的药,我顺道给你带了碗。”

    小陈盯着他眼里的笑意,突然就哭了:“肖书记,他们……他们不是简单的交接,是要把脏账都洗白!”她拽着他的袖子把U盘递过去,布料在她手中皱成一团,“三年前的补贴根本没到合作社,全进了信息科外包人员的卡里!”

    肖锋的手指在U盘上摩挲片刻,金属外壳的冰凉触感让他眼神一凝。

    他转身把办公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布料摩擦的“沙沙”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他打开电脑时,屏幕蓝光映得他眼底发亮:“你做得对,没急着上报。”他调出小陈整理的比对表,钢笔尖点在三个卡号上,笔尖与纸面摩擦发出细微的“沙”声,“这不是偶然,是条产业链。”

    “叮——”

    肖锋的手机亮了,是赵科的加密消息:“省纪委锁定县财政局IP异常访问,但缺资金闭环证据。”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抬头时目光灼灼:“小陈,你现在是猎人了。”

    老魏的动作比肖锋预想中更快。

    第三天上午,他亲自带着县财政局的人杀到柳河村,西装革履地站在村委门口发表讲话:“我们要打造阳光财政样板村!”他身后的投影仪上,“智能审核模块”的宣传页闪着银光,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

    “有老领导操心,真是我们的福气。”肖锋弯着腰鼓掌,手掌相击发出沉闷的“啪啪”声,额头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衣领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就是这腿……”

    他扶着椅子慢慢坐下,木椅发出吱呀的**,模样要多虚弱有多虚弱。

    老魏扫了他一眼,嘴角勾起:“肖书记安心养病,村里的事交给我们。”他转身对技术员挥挥手,“演示一下智能模块。”

    屏幕上跳出审核流程动画时,肖锋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指腹传来细微的刺痛,血色从指尖褪去。

    所谓“智能审核”,不过是把人为操作的痕迹藏进算法里——他太清楚这些套路了,当年在企业做合规审查时,见过太多用技术掩盖贪腐的戏码。

    “小陈,把过程录下来。”他轻声说,声音低得几乎被风扇的嗡鸣吞没,“给村民留个纪念。”

    小陈握着手机的手稳了。

    她记得昨晚肖锋说的话:“他们越急着证明自己干净,越会留下更多尾巴。”此刻镜头里,老魏的镜片反着光,照出他嘴角的得意——这得意,很快就会变成催命符。

    傍晚,张伯背着药箱来村部送草药。

    他把陶瓮放在桌上时,发出一声沉闷的“咚”,药渣在瓮中轻响。

    他压低声音:“昨晚后半夜,有人翻了村委会的围墙。”他布满老茧的手指点了点窗外的监控支架,金属支架微微晃动,“线路被人动过,我装没看见。”

    肖锋倒了杯茶推过去,瓷杯与桌面轻碰,发出清脆的“叮”声:“张伯,要是看见卫生所附近有陌生车辆,能不能帮我记下车牌尾号?”

    他从口袋里摸出张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日期、时间、车牌格式,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刻意伪装过的,“不用多,记清楚就行。”

    张伯捏着纸条,指腹蹭过那些铅笔印,粗糙的纸面刮着皮肤。

    他想起二十年前,肖锋母亲作为社区调解员,蹲在他家门口帮他讨回被拖欠的村医工资时,也是这样,把每笔账都写得清清楚楚。

    “中。”他把纸条塞进药箱夹层,起身时腰板直了些,“我盯着。”

    深夜十一点,肖锋的手机准时震动。

    尾号7371的短信像根细针,扎进寂静里:“你不动刀,却让别人替你割肉。”

    他靠在椅背上轻笑,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他们本就是棋子,我只是帮他们看清谁在执棋。”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老槐树又沙沙作响,枯叶摩擦,像是在应和什么。

    突然,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肖锋竖起耳朵——是李婶的声音,带着哭腔:“小陈!小陈在吗?我家那口子……”

    他起身拉开窗户,晚风裹着李婶的抽噎飘上来:“孩子住院花了八千……报销的单子交上去半个月了,到现在没动静……”

    肖锋的手指在窗沿叩了两下,木纹的触感沉稳而坚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