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73章 视察(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73章 视察(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二天一早,随着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汇总到一起,陈秉文在办公室听取了各部门的汇报。

    顾永贤首先汇报道:“陈生,法律层面我们仔细研究过了。

    ‘劲能’的包装设计、商标注册和广告宣传语,虽然模仿的痕迹很重,但都巧妙地避开了直接侵权,目前看没有明显的法律漏洞可以抓。

    他们现在还处在一种‘打擦边球’的状态。”

    “意料之中。”陈秉文点点头,“淘化大同也是老牌厂商,法务上不会留下太明显的把柄。

    这事先记下,继续留意他们后续的动作,越是看似完美的模仿,越容易在后续扩张中露出马脚。”

    紧接着,李伟明汇报最新的市场调查数据:

    “‘劲能’上市头两天的铺货势头很猛,主要依靠淘化大同传统的士多店和部分连锁便利店渠道。

    但因为价格低,首波尝鲜购买确实有一些。

    不过从昨天下午开始,部分网点的动销速度似乎有放缓的迹象,复购率的数据还不明朗,需要再观察几天才能判断他们是否能留住客户。”

    听完顾永贤和李伟明汇报的情况,没等陈秉文表态,方文山插话道:“陈生,如果要针对性的开展促销活动,我建议不要用降价的方式。

    虽然,短期内可以靠压缩利润空间来应对竞品,但长期看会损害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不是好策略。

    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所有竞争对手都会指望我们降价。”

    陈秉文点点头,非常赞同方文山的说法。

    用降价的手段来应对市场上的竞品,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你说的对,价格战是七伤拳,绝不能轻易使用。”

    他顿了顿,冷笑一声道,“淘化大同想打价格战,我们不能跟着它的节奏走。

    我们要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脉动’坚决不降价。

    第二,不给渠道商额外增加提成或费用。”

    说着,他看向众人道:“一旦我们降价或者提高渠道费用,就等于向市场承认我们的产品需要靠价格来竞争,这会严重损害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

    而且,这会形成一个恶劣的先例。

    以后任何竞争对手出现,渠道都会期待我们再次让利,永无止境。”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劲能’抢占市场份额!”李伟明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然不能置之不管。”

    陈秉文沉声说道,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高管。

    “我们要采取主动,但不是用价格战的方式。李经理,市场部立刻策划一个‘盲测尝鲜’活动。”

    “盲测尝鲜?”李伟明有些疑惑。

    “对,就像百事可乐为了与可口可乐为了抢占北美碳酸饮料市场份额,专门弄的那个‘百事挑战’一样。”

    陈秉文解释道,“百事可乐就是通过大规模盲测,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品尝两种可乐,结果很多人都选择了百事。

    这帮助他们打破了可口可乐的神话,抢到了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在‘劲能’铺货最集中的区域,选择一些人流量大的街头或商圈,设立‘脉动’的免费试饮点。

    用不透明的纸杯装两种饮料,一杯是‘脉动’,一杯是‘劲能’,让消费者在不知道哪杯是哪杯的情况下品尝,然后让他们投票选择更喜欢哪一杯的口感。

    让消费者自己用嘴巴来感受品质差异,现场揭晓答案。”

    李伟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我明白了!这样既能避免直接攻击竞争对手引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又能最直观地让消费者体会到我们产品的优势!

    我马上就去安排!”

    “好!”陈秉文点点头,随即转向凌佩仪,“凌总监,屈臣氏的整合要再加快,尽快让‘脉动’全面入驻屈臣氏的所有门店,获得更好的陈列位置。”

    “陈生,关于这件事我正准备向你汇报!”

    陈秉文话音刚落,凌佩仪神情凝重的接话道。

    “哦?你说!”

    “屈臣氏的整合工作,第一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

    说着,凌佩仪将一份厚厚的文件夹放在陈秉文的办公桌上,“人员方面,核心管理层和门店、工厂的关键岗位员工都已经留任,情绪基本稳定。

    财务和资产的清点核对也完成了,这是详细的清单。”

    陈秉文点点头,翻开文件夹快速浏览着摘要部分:“做得不错,比预期要快。

    那么,有什么难题需要处理吗?”

    陈秉文之所以有此一问,刚才凌佩仪的神情,明显是屈臣氏出了什么问题。

    凌佩仪微微叹了口气:“最大的挑战不是人或者资产,而是产品本身。

    陈生,屈臣氏的产品线实在太繁杂了。”

    她指了指陈秉文桌上的文件:“经过我们初步统计,光是汽水饮料大类,算上不同口味和包装规格,就有超过五十个SKU。

    药妆、个护、自有品牌的日杂百货更是多达数百种。

    很多产品销量极低,但生产和供应链却一直在维持,牵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成本非常高。”

    陈秉文听了凌佩仪说的情况,眉头微微皱起:“具体说说看,哪些产品是明显的负担?”

    凌佩仪道:“最典型的是汽水厂的一些小众口味,比如樱桃味可乐、菠萝沙士,年产量不到十万瓶,但需要单独的生产线配置和原料采购,算上分摊的管理成本和仓储,每瓶都在亏损。

    还有药妆部门的一些自有品牌,比如这款‘梨牌’雪花膏,配方老旧,包装过时,在货架上几乎无人问津,但还在按计划生产。”

    “员工方面呢?”陈秉文追问道,“如果砍掉这些产品,会影响到多少人?”

    “直接涉及的流水线工人大约有两百多人,加上相关的采购、质检、仓储人员,总共接近三百人。”

    说完,凌佩仪有些担忧的看着陈秉文,“陈生,这些员工很多都是老师傅,技术熟练。

    如果直接裁员,恐怕.”

    陈秉文沉吟片刻,果断地说:“人不能裁。

    整合是为了提升效率,不是为了制造矛盾。

    这样,凌总监,你牵头和徐经理一起,尽快拿出一个产品线优化方案。

    原则是保留核心盈利产品,淘汰长期亏损且无市场前景的产品,对于有特色但销量小的产品,评估是否可以改进或寻找细分市场。”

    开玩笑,屈臣氏总共有680名员工,如果一下裁掉三百人,那不仅会引发巨大的劳资纠纷和社会舆论压力,更会严重打击留任员工的士气,彻底摧毁这家百年老店的人心根基。

    这种短视的做法,陈秉文绝不会考虑。

    “我和徐经理讨论过几次,”凌佩仪说道,“我们也认为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产品线梳理和优化,砍掉那些低效、无效的SKU,集中资源到核心产品上。

    但这关系到屈臣氏未来的经营方向,很多产品虽然不赚钱,但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甚至有一些老顾客。

    所以.”

    她停了一下,语气郑重地说:“我和徐经理都认为,需要陈生你亲自去屈臣氏各个关键点位看一看,尤其是汽水厂和几家有代表性的门店。

    只有你亲自看过实际情况,我们才能一起确定下一步深度整合的具体方案和尺度。”

    陈秉文听完凌佩仪的话,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纸上谈兵终觉浅。

    这样,你安排一下,明天上午我们就去屈臣氏的汽水厂和几家核心门店看看。

    叫上徐经理一起。”

    “好的,陈生。我马上安排。”

    凌佩仪立刻应下。

    第二天上午,陈秉文在凌佩仪和徐世文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香港仔的屈臣氏汽水厂。

    经过初步整合,厂区看起来整洁有序,工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比预想中要好。

    然而,一进入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陈秉文就被眼前的景象触动了。

    长长的生产线旁,流转着各式各样、包装各异的瓶装汽水,旁边的仓储区更是堆满了不同规格的货箱,显得有些拥挤。

    徐世文在一旁非常自豪的向陈秉文介绍:“陈生,这是我们销量最大的苏打汽水,主要是供应酒吧和西餐厅,用来调威士忌的,在港岛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位。

    旁边那条线是生产汤力水的,本地只有我们一家生产,还出口到东南亚。”

    说着,徐世文又指着另一条灌装线:“这是我们的姜汁汽水,国泰航空的指定饮品。

    那边是沙士,用本地梅片露配方还有这个,是我们77年推出的可乐味汽水,不含咖啡因,走健康路线.”

    徐世文如数家珍的介绍,让陈秉文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发现,仅仅汽水这一类,屈臣氏就拥有超过二十种不同的产品,每一种都针对一个特定的、有时甚至是极其狭小的细分市场。

    许多产品的生产线显然利用率不高,但依然在维持运转。

    “这些产品,盈利情况怎么样?”陈秉文打断徐世文的介绍,直接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徐世文和一旁的厂长脸上都露出一丝尴尬。

    没等他们开口,凌佩仪接过话头,平静地汇报道:“根据我们整合后的财务数据,除了苏打水、蒸馏水和汤力水等少数几个核心产品有稳定且不错的利润外,超过一半的汽水产品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尤其是那些小众口味的汽水和浓缩糖浆,产量低,生产线切换频繁,成本高企,几乎完全是依靠其他产品的利润在勉强维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