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风裹着雪沫子打在云澈脸上,他抹了把冻得发僵的脸颊,指腹触到一片冰凉——是刚才从家里门槛上沾的雪,雪底下压着半片青禾叶,叶尖带着点暗红的朱砂,是小棠每天给苗儿做标记时用的。
“云澈!”沈砚的声音从身后撞碎风雪,他怀里的药箱颠得哐哐响,棉袄前襟沾着些干草屑,“我刚去你家院墙外看了,西边篱笆有个豁口,豁口上挂着根蓝布条,是小棠袖口的料子。”他从药箱里翻出个小巧的铜制放大镜,镜片上蒙着层薄霜,“我爹说这能看清楚脚印里的泥,你看这铁掌印里混着的黑土,是灵植园那边才有的腐殖土。”
云淮川拎着盏油灯跑过来,灯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他裤脚卷着,露出沾雪的脚踝:“我娘让我去灵植园问了,看园的周叔说,今傍晚见小棠来浇过青禾苗,还说要给你带捆新苗回去。”他从怀里掏出张揉皱的纸,是小棠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着“地窖”两个字,“这是在周叔的工具棚捡的,压在浇水的木桶底下。”
苏晓晓踩着梯子刚从修联的墙头上跳下来,竹笔杆在手里转得飞快:“刘老说,今晌午有两个穿灰棉袄的人去修联打听,问谁家种青禾苗最上心。刘老没理他们,只说那两人靴底沾着铁屑,像是刚从锻坊出来的。”她蹲在雪地里,用竹笔杆勾勒着脚印的轮廓,“你看这鞋跟的磨损程度,内沿比外沿深三分,是常年扛重物的人才有的脚印——跟石墩大哥的脚印有点像,但轻得多,应该是两人抬着东西。”
林心怡抱着个竹编的簸箕匆匆赶来,簸箕里摆着些碎瓷片、麻绳头、半截木梳齿,都是从云澈家院里拾的:“我把你家院里的碎片拼了拼,这瓷片是小棠装朱砂的罐子,罐底刻着个‘北’字。还有这麻绳,比她平时绑苗儿的粗两倍,像是从什么重物上拆下来的。”她拿起那截木梳齿,齿尖沾着点墨,“梳齿上有墨痕,是她给青禾苗写标签用的松烟墨,说明她走得急,连木梳掉了都没捡。”
石墩的脚步声震得巷边的积雪簌簌落,他扛着根粗壮的凡铁撬棍,棍梢还沾着冰碴:“王师傅让我去查了最近出工的锻匠,说张记锻坊的两个帮工三天没上工了,两人都是左撇子——你看这雪地里的脚印,左脚掌的压力比右脚重,像是左撇子发力的习惯。”他往云澈手里塞了块温热的凡铁,是刚从锻炉里夹出来的边角料,“王师傅说用这个能焐热手,还能在冻地上画记号。”
“先去修联报官吧。”沈砚突然拽住云澈的胳膊,药箱上的铜锁撞出轻响,“他们有护卫队,比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管用。”
五人踩着雪往修联赶,路上的积雪被踩得咯吱响。修联的铜锤声比平时沉郁些,门檐下挂着的“公正”木匾积了层薄雪。刘老正坐在柜台后翻卷宗,案上摆着株蔫了的灵植,叶片上还沾着冰碴——是今早有人报的灵植失窃案,据说丢了半亩地的青禾苗。
“刘老!”苏晓晓人还没进门,声音先撞了进去,竹笔杆在手里攥得发白,“小棠被人掳走了!线索都指着旧锻坊!”
刘老抬起头,老花镜滑到鼻尖,他揉了揉眉心,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卷宗:“护卫队刚被派去城外追灵植贼了,就剩两个学徒守着,连锻体境都没到。”他拿起那株蔫灵植,叶片簌簌掉渣,“这案子比你们那事急——丢的青禾苗是要上供给灵修院的,误了时辰,修联担待不起。”
林心怡把簸箕往案上一放,碎瓷片、麻绳头在灯光下闪着冷光:“您看这些!小棠留下的记号,都指着旧锻坊,肯定是张记锻坊的帮工干的!石墩大哥说他们三天没上工了!”
刘老拿起那截带墨痕的木梳齿,对着光看了看:“凡修之间的纠纷,按规矩得双方家长到场对质。张记锻坊的老板是锻骨境修士,护卫队不在,我们这几个老骨头去了也是白搭。”他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摸出张旧地图,在桌上铺开,“旧锻坊的地窖有三条岔路,西边那条通着城外的废井,你们要是去,千万别往那边走。”
云澈指着地图上的标记:“您就不能派个人跟着?哪怕给个灵讯符也行啊。”
“灵讯符是给修士用的,你们几个真元都没过两百的凡修,捏碎了也引不来人。”刘老从怀里摸出个铜制罗盘,盘上的指针歪歪扭扭指着北方,“这是测灵罗盘,虽然旧了,但靠近灵铁器物会转得快——那两个帮工据说偷了张老板的灵铁凿子,你们或许能用得上。”
石墩忍不住捶了下柜台,震得案上的卷宗跳了跳:“就眼睁睁看着小棠出事?”
“不是不管。”刘老的声音沉了沉,指腹划过地图上的旧锻坊标记,“等护卫队回来,我亲自带队过去。但现在……你们得等。”他顿了顿,从袖袋里摸出枚生锈的铜哨,“这是老护卫队的联络哨,吹三声长音,要是附近有巡逻的学徒,或许能听见。”
苏晓晓急得直跺脚:“等?等他们回来,小棠说不定都被带出城了!”
刘老没再说话,只是把罗盘往云澈手里塞。窗外的铜锤声突然停了,有个学徒跑进来,手里举着张字条:“刘老,城外传来消息,灵植贼往旧锻坊方向跑了!”
刘老眼睛一亮,猛地站起身:“护卫队肯定会往那边追!你们现在去,说不定能遇上!”他抓起案上的铜铃,往云澈手里一塞,“摇这个,护卫队听见会停脚。”
五人冲出修联时,雪又大了些。沈砚举着罗盘跑在最前,指针果然开始打转,铜针撞着盘沿,发出细碎的“叮叮”声——比刘老说的要灵敏得多。
他们踩着雪往北边的旧锻坊赶,云澈握着那块凡铁,暖意顺着掌心往四肢漫。沈砚举着放大镜蹲在脚印旁,忽然“咦”了一声:“这脚印缝里夹着点青禾根须,是刚被踩断的,根须上还带着湿泥——他们走得不快,像是拖拽着什么。”
云淮川举着油灯照向路边的老树,树干上有处新鲜的划痕,像是被什么硬物蹭过:“这痕迹离地三尺高,正好是小棠的身高,你看这划痕里卡着点蓝布丝,跟她常穿的那件衫子一个色。”
苏晓晓突然停在一堵断墙前,墙根的积雪里露出半截竹片,片上用朱砂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箭头,指向旧锻坊的方向:“是小棠画的!她平时给灵植园的苗儿标方向就这么画!”
林心怡摸了摸断墙的砖石,指尖沾了点灰黑色的粉末:“这是锻坊里的焦炭灰,他们肯定从这儿翻过墙。”她从簸箕里拿出片碎瓷,往灰上一刮,粉末底下露出块暗红的印记,“是朱砂!她故意把瓷片往这儿蹭过。”
石墩走到旧锻坊的木门前,用撬棍敲了敲门板,发出空洞的回响:“门是从里面闩的,但门轴有新的磨损,像是被人从外面硬推过。”他凑近门缝闻了闻,“里面有淬火油的味,还有……青禾苗的腥气。”
云澈把那块凡铁按在门板上,铁的温度让门板上的冰碴化了点,露出个细微的孔洞。他往洞里看进去,院里的雪地上散落着些青禾苗的残叶,像是被人踩碎的,残叶旁有串浅浅的脚印,脚尖都朝着地窖的方向。
“地窖入口应该在东边。”沈砚突然指着院内那棵老槐树,“树影在雪地上的形状不对,像是被什么重物压过枝桠,枝桠底下的雪化得比别处快。”
云淮川已经踩着石墩的肩膀爬上墙头,他探出头看了看,回头时声音里带着点兴奋:“东边墙角有个铁环!被雪埋了一半,环上还缠着段麻绳,跟心怡捡的那截是一个绳结!”
沈砚突然停住脚,罗盘的指针猛地往西边偏,铜针几乎要扎进盘底:“他们带着灵铁器物!就在旧锻坊附近!”
风突然停了,雪片在半空悬了悬,轻轻落在云澈手背上。他握紧凡铁,指腹摸到王师傅敲的“韧胜锋”三个字,突然明白小棠留下的那些细碎线索——青禾叶的朱砂,瓷片的方向,麻绳的绳结,都是她平时侍弄苗儿时最熟悉的记号。刘老给的地图在怀里发烫,三条岔路的标记像三道伤疤,而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越来越清晰——是护卫队的方向,也是所有线索汇聚的终点。
“准备进去。”云澈摇了摇手里的铜铃,铃声在雪夜里荡开圈暖黄的涟漪,“她在给我们引路,护卫队也快到了。”
石墩举起撬棍对准门锁,沈砚打开药箱攥紧了银针,云淮川把油灯调亮了些,苏晓晓将竹笔杆别在袖口,林心怡握紧了那只刻着禾苗纹的铜哨。五人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在雪地上交叠成一片,像株紧紧扎根的青禾,根须在冻土下悄悄缠成了团。修联的铜锤声又响了起来,这次的节奏又急又稳,像在给这场风雪里的奔赴,敲着最有力的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