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134章 威能电池的百亿估值(融资与全员持股细节,可跳过,下章晚点)

第134章 威能电池的百亿估值(融资与全员持股细节,可跳过,下章晚点)

    次日。

    线下的热度已经网上对星辰汽车的讨论度姑且不谈。

    投资圈和大A也迎来了一波大震动。

    首先便是投资圈的各类小作文,在一夜之间横空出世。

    在此前。

    科技界大部分的论调,都是认为三元锂未来发展空间要完全压过磷酸铁锂电芯,这也不是没依据的。

    就当下而言。

    国内头部的一批三元锂电芯制造厂商,类似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芯,最高能量密度就已达到250Wh/kg,再看磷酸铁锂电芯能量密度还处于110Wh/kg-120Wh/kg。

    能量密度差了一半不止,且一致性和耐低温性能还差。

    安全性方面,毕竟磷酸铁锂电池也不能保证撞击破损后完全不自燃。

    而现在。

    他们看到了什么。

    160Wh/kg的磷酸铁锂电芯横空出世,全新的大单体技术和ctp一体化装车思路!!

    震惊新能源行业的多点针刺实验。

    虽然。

    论能量密度和一致性、放电性能,还是赶不上三元锂电芯。

    可磷酸铁锂电芯成本,是比三元锂低多了!

    能达到这个水平,霸占将来的中低端装车市场完全不成问题。

    太疯狂了!!

    当日。

    磷酸铁锂上下游板块,迎来一波疯狂上涨趋势,各路机构资本疯狂加注。

    ……

    威能电池高层议事厅。

    许易抵达会议厅,多家投资代表、以及星辰科技的一众高管、威能董事会成员、双方律师团队都已经全部到场。

    这一次的融资谈判,气氛明显有了重大区别,可以看到很多资本人士刚一到场,态度都相当热烈,脸色涨红的在谈论。

    同时,经过筛选加入本轮融资又多了新的人选。

    “许总,我是顺为资本程天,很高兴和你见面…”带着半框眼镜西装男子面带微笑,主动的走过来。

    说起顺为资本,很多普通人或许没听说过,但要说起创始人,那很多人都耳熟了。

    没错,就是雷总,在顺为资本持股51%,也是背后实际的控制人。

    较为出名的小米战略投资部,其实主要负责的是小米集团相关产业链的布局与投资。

    而顺为资本这个投资机构,专门主导国内互联网与新兴科技产业的投资,代表了于雷总个人与顺为机构合伙人的投资意向。

    “贵方的发布会我看了,极星电池在磷酸铁锂的技术方向上的领先程度,令人惊叹,雷总看完发布会,就马上让我过来了……”

    程天笑着说道。

    这一次,顺为资本的CEO许达来没有亲自到场,而是作为投资合伙人的程天,代表顺为资本前来谈判。

    当然。

    这也不意味着对方就不重视了。

    术业有专攻,程天作为合伙人还有其管理的团队,本身就是以硬科技投资为主,特别是新能源这一块,光这几年就主导投资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禾赛科技这些公司。

    在电池能源这一块,不光眼光很毒辣,也算得上“关系广阔”。

    “什么,雷总已经看完发布会啦?这真是我们一家初创车企的荣幸。”

    得知被大佬关注,许易表示出恰到好处的惊讶。

    “是,雷总说最近行程太满,否则一定亲自过来交流。”

    程天心情哭笑不得,表情微微怪异。

    他都忘不了,雷总看完发布会,给他打视频电话那个神情。

    好像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刚开始他还有点纳闷。

    直到挂断电话,他点开星辰汽车发布会的录像,整个表情就立刻变得抽象了。

    这风格——竟能如此神似?!

    没错。

    他用的是神似,而不是相似。

    因为整场发布会看下来,给人的感觉,也不是完整的照抄或是模仿,那种其实反而落了下乘。

    而是有自己的东西,关键有些话术的运用,似乎比他们小米发布会还要高级和成熟。

    很诡异啊!!

    他查过星辰汽车这个创始人的资料。

    自学成才,居然可以到这种地步吗?!

    …

    双方交流了一番。

    很快就各自落座了,今天想要与许易交流的投资人实在太多了。

    而威能电池作为拆分上市的电池子公司,估值和之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必须要说明的一点。

    目前的威能电池,虽然和星辰汽车是“技术绑定关系”。

    但无论是从业务能力还是盈利的比例,都是符合融资上市的标准。

    客运车那边的订单,威能电池虽然有所减少,但也不是全然放弃了。

    等到这轮大融资完成,威能电池将正式大规模扩产,对外供应自己的电池体系。

    走上为星辰汽车代工+对外盈利的双重道路。

    整个融资会议持续了数个小时,威能电池的这轮估值,也从最开始的三四十亿,一路飙升超过八十亿,甚至百亿!!

    这里面当然有许易的“据理力争”。

    股权分配方面,依然是AB股权的架构方案,投资者获得的是A类股,主要以经济收益权为主,1股= 1票;而许易持有的则是B类股,1股= 20票。

    90%的上市公司,常见倍数都是5-10票,1股达到20票的案例相当罕见。

    许易给出的理由则很简单,威能电池依然处于高速增长期,无论是技术路线还是对外发展,都需要的绝对集中决策。

    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那后续的融资也就免谈了。

    各家的投资人代表,也是人精级别,在来之前早就对极星大单体电池技术做了绝对专业的测算。

    甚至一些投资人,本就是像程天这样的,本就是投资电池行业的专精人士,自然也看得到威能电池未来的发展价值,而星辰科技与之已经签订了长期专利授权协议,在技术路线上也就有了保障。

    可以说在未来五年的磷酸铁锂市场,都能占据领先地位。

    最终,经过多轮蛮长时间的谈判,威能电池整体估值为150亿华夏币,稀释股份百分之十五,融资二十二亿。

    最终在律师团队和多方的协同下,签订了多份严谨详细的商业协议,这次盛大的融资会议圆满告一段落。

    ……

    处理完这些威能电池的融资事宜。

    回到公司,财务这边发来消息,汇报全员持股的进度。

    “许总,公司虚拟股池已经建立,虚拟股管理委员会人选都选好了,相关的章程也都全部走完。

    所有高管的期权按照比例全部兑换为虚拟股。

    目前股池规模,总量为1亿股。

    分配规则为每年10%,即 1000万股,用于新员工授予,剩余90%用于现有员工业绩递增奖励。

    若高管连续2年未完成业绩目标,公司可按当前估值的80%回购其50%虚拟股。

    普通职员连续2年未完成业绩目标同上。

    虚拟股按不同员工等级,每年分配设有额度上限,目前普通职位每年最高可分配一万分红股、骨干职员可分配两万分红股。

    核心研发成员、战略发展高管、每年持股最高分配50万分红股。

    每年12月由各部门提交“虚拟股申请名单”,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再由您最终审批。

    除增值收益外,虚拟股仅在员工退休和正常离职兑现,违纪离职则不享受增值收益。

    ……”

    一项项内部全员持股的规范细则。

    首先是虚拟股池来源。

    是由许易这个创始人,从实股中划转出20%作为虚拟股池。

    是的,是20%。

    可不是全部股份划分出去。

    并且虚拟股池的“法律所有权”仍归许易所有,全员仅享有分红权+增值权。

    除此之外。

    就是每年分配的分红股上限了。

    分红股的发放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满足业绩、资历要求,其二则是用工资购买。

    并不是说白发了。

    并且,普通职员到核心成员,持有的分红股依然是有严格上限的。

    并不是说一个普通的员工,通过大量购买虚拟分红股,就能躺平了。

    最后就是审核机制和退出机制了。

    躺平或摆烂完不成业绩的成员,无论是高管还是员工,公司都有权依据股池规则,对其虚拟股进行回购。

    总的来说。

    是精准绑定“价值贡献者”!

    对公司越有价值,自然越能获得公司的激励。

    且虚拟股分红分的是当年的净盈利,可不是公司的市值,这二者有本质区别。

    像那种公司市值翻了百倍,而虚拟股分红短期翻几百倍的现象,并不会出现,因为随着研发和各项开支的投入,公司的净利润可不会这么夸张。

    但毫无疑问,持有分红股的比例越多,那么每年所享有的收益也就越多。

    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净利润的上升,虚拟股的股价翻个几倍,几十倍也不是问题。

    许易看完后稍微点点头,便签署同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