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阴铁市的李毅飞,并没有急着去找赵国强,也没有立刻在公开场合抛出自己的矿改方案。
李毅飞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棋手,深知贸然出击只会暴露自己的意图。
他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下一手让对手无法拒绝的棋。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三天后,是省长伊春济下来调研的日子。
原本的行程主要是考察阴铁市的几个重点工业项目,这些都是赵国强精心准备的“面子工程”。
李毅飞作为市长,自然要全程陪同。
调研途中,伊春济看似随意地对并肩走在身边的李毅飞说:“毅飞啊,上次你在电话里跟我提了一嘴的矿改思路,我觉得有点意思。
找个时间,你再给我详细说说?”
声音不大,但足够让落后半步的赵国强听得清清楚楚。
赵国强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脸上那标志性的热情笑容瞬间有些僵硬。
他完全不知道李毅飞什么时候跟伊省长汇报过矿改思路!
李毅飞心中了然,知道老师这是在给自己递话头,创造机会。
李毅飞立刻恭敬地回应:“省长,您事务繁忙,我本来打算形成书面材料再向您正式汇报的。
既然您问起,那我简单跟您汇报一下初步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正好请您批评指正。”
李毅飞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就在考察车间的走廊上,用短短几分钟,将自己那份着眼于长远发展、生态修复和矿工根本出路的矿改方案核心要点,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一遍。
李毅飞刻意突出了与当前市里主流思路的“差异性”,比如更严格的环保门槛、更彻底的转型安置、以及引入替代产业而非单纯依赖矿产的思路。
伊春济听得频频点头,不时插话问一两个关键细节,显得兴致很高。
“嗯,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那点GDP和税收。
特别是矿工安置,这是稳定的大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要有温度,也要有长效保障机制。”伊春济这话,既是对李毅飞说的,更像是说给身后的赵国强听。
赵国强脸上的笑容已经有些挂不住了,只能勉强附和:“省长指示得很对,我们一定认真研究。”
伊春济仿佛没注意到赵国强的尴尬,拍了拍李毅飞的肩膀,用周围几个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你这个思路不错,很有前瞻性。
这样,你尽快把这个方案完善一下,形成正式报告报给我。
我觉得,可以在你们阴铁搞个试点嘛!如果成功了,对全省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有借鉴意义!”
“试点”两个字,像一把重锤,敲在了赵国强心上。
这意味着,李毅飞的方案,已经获得了省长的初步认可,甚至可能被提升到省级战略层面!
“谢谢省长信任,我们一定抓紧完善方案”李毅飞声音沉稳,但内心知道,老师这步棋,帮他打开了局面。
考察结束,送走伊省长一行后,赵国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他看了一眼李毅飞,语气听不出喜怒:“毅飞市长,看来你对矿改工作,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啊。
怎么之前没在常委会上详细谈谈?”
李毅飞早已准备好说辞,他苦笑一下,表情拿捏得恰到好处:“书记,您也知道,我之前一些关于医疗卫生、民生保障的想法,总被有些同志认为是不务正业、好高骛远。
这份矿改方案,涉及面更广,触动利益更深,我担心贸然提出来,讨论不起来不说,还可能影响班子团结,干扰了您主导的矿改大局。
所以想着先自己琢磨透一点,有机会向省里领导请教一下,看看方向对不对。”
这番话,既点明了自己之前受压制的处境,又把姿态放得很低,显得是为了维护班子团结而隐忍,最后抬出向省里领导“请教”,更是让赵国强无法指责——难道向省长汇报工作还有错?
赵国强被噎了一下,脸色变幻,最终挤出一丝笑容:“呵呵,向领导汇报是对的。
不过,以后这种关乎全市发展的大事,还是要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嘛。
这样,你尽快把方案完善好,下次常委会,我们专题讨论一下。”
他知道,伊省长已经发了话,这个方案不讨论是不行了。
李毅飞这一手“借势”,玩得漂亮,逼得他不得不接招。
“好的,书记,我尽快准备。”李毅飞恭敬地回答。
回到办公室,李毅飞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赵国强绝不会轻易放弃矿改的主导权。他立刻叫来秘书小刘和两位信得过的笔杆子,关起门来,连夜奋战,将那份矿改方案细化、完善,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对,每一项政策建议都力求有据可循,有成功案例支撑。
李毅飞要确保这份方案在常委会上无懈可击。
同时,李毅飞做了一件看似不起眼,却极具政治智慧的事情。
他让办公室将方案(征求意见稿),不仅发给了每一位市委常委,也发给了市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以及几位在矿工中威望很高的老劳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这一手,堪称阳谋的典范。
一方面,他尊重了市委的领导,程序上无可挑剔。
另一方面,李毅飞将讨论的范围扩大了。
赵国强或许能在常委会上施加影响力,但他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吗?
那些真正关心矿工命运、关心阴铁长远发展的人,在看到这份远比现有方案更负责任、更具远见的计划后,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果然,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发下去,立刻在一定的圈子里引起了震动。
市人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直接给赵国强打电话:“国强同志,我看毅飞市长这个方案很有见地啊!
特别是对老矿工安置和生态修复的考虑,比现在那个光知道卖矿、引资本的方案强多了!
我们人大这边,支持这种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方案!”
政协那边,也有委员开始联名准备提案,呼吁市委市政府采纳更科学、更可持续的矿改方案。
甚至矿区所在的镇党委书记,也壮着胆子向市委反映,基层干部和矿工群体中,对李市长方案中提出的“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的安置模式,抱有很高的期待。
舆论在悄然转向。
李毅飞没有去鼓动任何人,他只是把一份更优的方案摆在了大家面前。
这就是阳谋的力量——用堂堂正正的优势,逼对手不得不跟着你的节奏走。
赵国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如果强行否定李毅飞的方案,就是公然违背伊省长的意向,也会得罪一大批支持该方案的人,显得自己狭隘短视;
如果接受,那么矿改的主导权和功劳,就会大部分落到李毅飞头上,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常委会前一天晚上,赵国强把李毅飞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毅飞啊,坐。”赵国强亲自给他倒了杯茶,笑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诚”,你的方案我仔细看了,确实花了心思。
不过,有些地方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比如这个生态修复基金,标准定得这么高,哪个企业愿意来投资?
还有矿工培训,投入巨大,效果如何保证?”
李毅飞知道,这是最后的摊牌和试探。
李毅飞从容不迫地一一解答:“书记,高标准的生态修复,看似增加了成本,实则是我们阴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能吸引真正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质量企业。
至于矿工培训,我们可以引入专业机构,与企业签订用工订单,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就业率。
这些,在报告中都有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和省内外成功案例参考。”
顿了顿,李毅飞看着赵国强,语气诚恳却带着力量:“书记,我知道,推进这个方案会遇到困难,甚至可能短期内看不到耀眼的政绩。
但是,如果我们只为了快速出成绩,而牺牲环境、忽视矿工的长远生计,那我们就是在透支阴铁的未来,是对不起信任我们的百万市民。
伊省长也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我相信,只要方案是对的,是为阴铁好,再难,我们也应该坚持下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国强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李毅飞搬出了伊省长,占据了道德和政策的制高点,而且通过扩大征求意见范围,赢得了相当的支持。
如果他再强行反对,不仅会得罪上级,还会在班子和干部中留下极坏的印象。
第二天常委会上,关于矿改方案的讨论,出乎意料地“顺利”。
赵国强率先表态,肯定了李毅飞市长方案的前瞻性和为民情怀,认为这代表了阴铁矿改的“更高水平”和“更优方向”。
他提出,将两个方案(他之前的和李毅飞的)进行“融合”,但在具体表述和后续工作分工上,明显倾向于以李毅飞的方案为蓝本,并成立由李毅飞担任组长的“矿改深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方案的细化与实施。
李毅飞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他知道,所谓的“融合”不过是赵国强维护面子的说法,实质上的主导权,已经通过这次阳谋,稳稳地落入了自己的手中。
李毅飞没有表现出任何得意,反而在表态时,再次强调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推进工作,感谢赵国强书记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信任。
常委会结束后,消息很快传开。
市政府大楼里,许多人看李毅飞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
这位年轻的市长,不声不响,就用一份扎实的方案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从国强书记手中,夺下了一个重大改革事项的主导权。
坐在办公室里,李毅飞看着窗外,这仅仅是第一步。
矿改的推进依然充满挑战,赵国强也绝不会就此罢休。
而且,李毅飞心中那份关于流感疫情的深重忧虑,像一块巨石,始终压在心头上。
时不待我啊,以前时间充足,但位置不行,现在位置到了,时间却不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