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在繁忙的政务和无声的博弈中悄然流逝。
阴铁市人大会议如期召开,其中最受关注的议程,便是审议通过李毅飞去“代”转“正”,正式担任阴铁市市长。
会议当天,气氛庄重而微妙。
主席台上,赵国强居中而坐,脸上挂着惯常的、颇具亲和力的笑容。
他对着话筒,声音洪亮地宣读着对李毅飞代理市长期间工作的评价:
“同志们,李毅飞同志自代理市长以来,政治坚定,勤勉务实,展现了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推动矿业改革、谋划长远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路,得到了省里的充分肯定……”
赵国强的措辞无可挑剔,该肯定的都肯定了,该提及的成绩也都提到了,甚至特意点出了矿改方案获得省里认可,显得十分大度。
然而,台下坐着的许多人大代表,特别是那些消息灵通、了解市委市政府内部近期暗流涌动的人,都能从这份“完美”的评价中,听出一种公式化的背书和难以言说的勉强。
谁都清楚,李毅飞那份获得伊春济省长支持的矿改方案,曾让赵国强何等被动。
推动李毅飞转正,对赵国强而言,绝非本意,而是权衡各方压力后不得不做出的姿态。
李毅飞端坐在台下第一排,身着深色西装,白色衬衫熨帖平整,神情沉稳如山。
他平静地聆听着赵国强的讲话,目光扫过台下的人大代表们,与其中几位有过深入交流、理解他施政理念的代表眼神有过短暂的、不易察觉的交汇。
投票环节毫无悬念,李毅飞以接近全票的高票当选。
当大会主席宣布结果时,会场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李毅飞起身,向主席台和台下代表分别鞠躬致意,然后步履稳健地走上主席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我宣誓: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李毅飞的声音清晰、坚定,在会场中回荡,标志着阴铁市正式进入了“李毅飞市长”的时代。
权力的法理基础,在这一刻得以夯实。
宣誓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有简短的庆祝和合影,但李毅飞婉拒了所有宴请和进一步的恭贺。
他知道,形式上的转正只是拿到了“名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份法理权威,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施政能力和对政府机器的有效掌控,他必须争分夺秒。
回到市政府办公室,李毅飞甚至没有多做休息,立即召开了首次以正式市长身份主持的市长办公会。
与会者包括所有副市长、秘书长以及主要政府组成部门的一把手。
“感谢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也感谢人大代表和阴铁人民的重托。”
李毅飞的开场白简洁有力,没有过多客套,“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战斗集体,目标只有一个:推动阴铁高质量发展,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群众的期盼。”
李毅飞没有沉浸在当选的喜悦中,而是直接切入实质工作,首先对副市长分工进行了微调。
“刘副市长继续分管发改、财政、审计,同时要加强对全市重大战略项目,特别是矿改和未来可能落地的重大民生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估。”
“王副市长,除了原有的工业、国资监管,矿改方案的具体落地实施,由你牵头负责,生态修复和矿工安置这两大块,必须每周向我直接汇报进展。”
“张副市长,城建、交通、自然资源和规划是你的主责,同时,我之前提过的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前期规划、选址论证工作,也请你亲自抓起来,尽快拿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
这些调整看似细微,却意味深长。
李毅飞将最具战略意义的项目监管权和最核心的矿改执行权,明确交给了相对务实且与自己理念相近的副市长,并将自己最为关注的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项目前置工作,提升了优先级和领导层级。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宣布建立“市长周例会”制度。
“从下周一开始,每周一上午,固定召开市长办公例会,所有副市长、秘书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只聚焦三件事:上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本周重点工作计划、需要跨部门协调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
李毅飞目光扫过全场,语气不容置疑,“我要的不是各自为政的工作简报,而是协同作战的任务清单和问题销号表,效率,是政府执行力的生命线。”
会场一片寂静,不少人暗自凛然。
这个制度看似平常,却极大地强化了市长对政府全局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和信息掌控度,改变了以往各部门主要向分管市领导汇报、信息可能被过滤或分散的局面。
会议一结束,李毅飞立刻叫来秘书小刘。
“两件事,抓紧办。”李毅飞语速很快,“第一,安排时间,我要在一周内,与发改委、财政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所有政府组成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一对一工作谈话,听取他们最真实的情况汇报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第二,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牵头起草一份《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和工作效能的若干意见》,重点明确督查督办机制和问责问效程序,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小刘迅速记录,心领神会。
新市长这是在以最快的速度,搭建直接指挥体系,并树立起强调执行、注重实效的工作导向。
李毅飞的雷厉风行,很快传到了赵国强耳中。
转正程序完成后的第三天,赵国强以市委名义,召集了一个“全市重点工作协调推进会”,主题依然是矿改。
毅飞同志现在正式当选市长了,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干了。
赵国强笑容满面,语气热络,“矿改工作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必须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速度。
我考虑,为了加强领导,成立‘矿改工作指挥部’,由我亲自担任总指挥,毅飞市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相关市委常委和副市长参与,统筹解决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安排。
如果此议通过,矿改工作的最高决策权和指挥权,又将名正言顺地收归市委,具体负责的市政府和李毅飞本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赵国强可以借此继续施加决定性影响。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李毅飞身上。
李毅飞神色不变,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放下杯子后才不紧不慢地回应:“书记的考虑非常周全,体现了市委对矿改工作的高度重视。
不过,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李毅飞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矿改实施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备案认可,并明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实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决策和落实效率,避免多头指挥。
是否可以考虑成立‘矿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您担任组长,把握方向、定盘掌舵;
我担任副组长,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市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也符合政府主抓落实的职能定位,权责更加清晰。”
李毅飞看向赵国强,语气诚恳却带着不容反驳的逻辑力量:“而且,根据省政府最新关于重大改革事项推行‘组长负责制’的要求,如果书记您亲自担任指挥部的总指挥或领导小组的组长,恐怕就需要承担更多具体的工作责任和直接的问责风险。
我认为,这个执行层面的责任和风险,还是由我这个具体负责的市长来承担更为合适,也便于省里考核。
您坐镇市委,为我们把握大局、协调各方,更能确保矿改工作行稳致远。”
这番话,既充分维护了赵国强作为市委书记的权威和面子,将他置于“把握方向”的更高层级,又巧妙地以“问责风险”和“省里要求”为理由,合情合理地拒绝了赵国强直接介入具体指挥的意图。
赵国强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但很快恢复如常,呵呵一笑:“毅飞同志考虑得很细致,也很替我分担啊。
那就按你说的办吧,成立领导小组,我挂个组长,具体工作你放手去干,市委全力支持!”
第二个回合,李毅飞再次凭借清晰的权责界定和对上层规则的熟稔运用,巩固了在核心改革领域的主导权。
接下来的日子,李毅飞充分利用市长周例会这个平台,以极高的效率推动工作。
数个久拖不决的问题被摆上台面,并在李毅飞的强力协调下取得突破:停滞多年的新城区地下管网综合改造项目重新启动并明确了时间表;
困扰市民多年的公交线路优化和场站建设方案快速通过论证;
与省发改委对接的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申报材料,也在他亲自把关下提前完成并报送……
与此同时,李毅飞开始在关键岗位上进行人事布局,这是掌握权力的实质性步骤。
市卫健委一位分管疾控工作的副主任到龄退休,在酝酿接任人选时,出现了不同意见。
李毅飞力排众议,坚决提拔了一位年富力强、专业背景扎实、且在基层疫情防控和组织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干部。
李毅飞强调:“卫健委是重要的民生部门,专业性、责任心和执行力缺一不可。”
随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缪江强被交流到市委担任副秘书长。
李毅飞出人意料地提拔了自己的秘书小刘为办公室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这一安排既让小刘获得了关键岗位的历练,也确保了市政府中枢机构的运转能更直接、高效地贯彻市长的意图。
最具风向标意义的,是在一次书记碰头会上,李毅飞提出了调整市财政局局长的动议。
“现任局长工作经验丰富,作风稳健,但在新形势下,观念趋于保守,创新突破意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资金在支持转型发展、保障重大战略方面的效能。”
李毅飞直言不讳,“我建议,由现任副局长,也是财政业务专家王建军同志接任局长。
王建军同志熟悉全市财政状况,思路开阔,敢于担当,更符合我们当前攻坚克难的需要。”
赵国强对此表示了强烈反对:“财政局长位置关键,关系到全市资金安全和大局稳定,怎么能轻易调整?
老局长稳重可靠,经验就是宝贵的财富!”
“书记,正是因为财政位置关键,我们才更需要一个能与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同频共振、敢于主动作为的掌舵人。”
李毅飞据理力争,“现在我们要推进矿改转型、要谋划医疗中心、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都需要财政更加积极主动地谋划、更加灵活高效地运作。
一个过于保守、习惯于‘等靠要’的财政局长,将会成为制约我们发展步伐的瓶颈。”
这场争论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气氛一度有些紧张。
最终,在李毅飞的坚持下,以及纪委书记刘一昆,政法委书记等人的支持下,赵国强权衡利弊,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王建军顺利出任财政局长。
此举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李毅飞已经基本掌握了市政府的核心权力,其施政理念将获得坚实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