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红星轧钢厂的最高保密等级会议室内,空气像是凝固了一样。
郑政委端坐主位,神情肃穆。他左手边,是昨晚一夜未睡,眼眶却依旧清亮的李卫国。
而长条会议桌的另一侧,坐着以总工程师高建国为首的一众技术专家。
这些人个个双眼布满血丝,脸色蜡黄,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连续数月的失败,早已磨平了他们的锐气。
“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是宣布一个决定。”郑政委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高建国的脸上。
“经项目组慎重研究决定,‘东风-714’项目C6140车床的精度改造任务,从现在起,正式由李卫国同志全面接手总负责。”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炸雷在平静的湖面引爆!
高建国身后的团队瞬间炸开了锅,几个戴着眼镜的老技术员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和强烈的屈辱。
高建国本人,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他“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因为过度激动,身体都在微微发抖。
“郑政委!我不同意!”
他的声音又尖又利,像是一把生锈的锥子,刺得人耳膜生疼。
高建国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对面气定神闲的李卫国,语气中满是压抑不住的怒火和鄙夷。
“我承认,他在冲压机上是有点小聪明,可这是C6140!是咱们国家工业的心脏!轴承技术,那是皇冠上的明珠!是材料学、热处理、流体力学和精密加工的结晶!”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喷得老远。
“我们这几十个科班出身的专家,熬了几个月,连门都没摸到。他一个十八岁的学徒工,凭什么?就凭他那个所谓的‘技术攻坚队’?”
“恕我直言,”高建国冷笑一声,环视着众人,“一个八级工,一个书呆子,再加上一个街头混混,这种草台班子,能担此重任?”
“这已经不是儿戏了,这是在拿国家最重要的项目开玩笑!”
“我高建国,第一个不服!第一个反对!”
他身后的一众专家也纷纷附和。
“高工说得对!这太荒唐了!”
“闻所未闻,简直是胡闹!”
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李卫国的身上。
面对高建国近乎指着鼻子的羞辱,李卫国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他只是站起身,走到了会议桌前,将一份连夜赶制出来的,由赵东升完善了所有理论数据的方案,轻轻放在了高建国的面前。
“高总工,请过目。”
高建国一把抓过那几页薄薄的图纸,只扫了一眼标题,脸色就变得更加难看。
“复合热处理工艺总纲?”
他继续往下看,当“分区淬火”和“流体动压润滑”这几个从未见过的名词映入眼帘时,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
“啪!”
高建国狠狠一拍桌子,将那份方案重重地摔在桌面上。
“胡闹!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指着图纸,手指都在哆嗦。
“分区淬火?这是从哪个乡下土郎中那里听来的偏方?一个零件,还能分两半烧?我搞了一辈子热处理,就没听过这么离谱的说法!”
“还有这个,流体动压?让滚珠浮在油上?我查遍了国内外所有的资料,就从没见过这种理论!你这是在搞伪科学!”
“这是对科学的亵渎!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延误军工大事!我绝不同意拿这种东西去做实验!”
高建国的怒吼在会议室里回荡,他身后的专家们也个个义愤填膺,仿佛李卫国是什么十恶不赦的骗子。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直沉默的郑政委,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发火,只是平静地走到桌前,弯腰捡起了那份被摔在地上的方案,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高建国。
“高总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郑政委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们已经失败了九十八次,常规的道路,已经证明走不通了。”
“李卫国同志既然敢提出全新的方案,我们就应该让他试一试!”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必须抓住!这关系到我们的‘东风’能不能飞起来!”
他转向李卫国,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决断。
“卫国同志,你需要什么支持?”
李卫国看着他,只说了两个字。
“授权!”
“好!”郑政委猛地一拍桌子,做出最终决定。
“我批准了!从现在起,C6140保密车间所有人员,听从李卫国同志统一指挥!”
“实验所需的一切设备、材料、人力,全部开绿灯,优先供给!”
郑政委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视着高建国和他身后那群目瞪口呆的专家。
“谁敢以任何理由阻挠、拖延,一律按破坏军工项目论处!”
“破坏军工”这四个字,像四座大山,压得高建国一派人喘不过气来。
高建国脸色铁青,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敢再多说一个字,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一屁股坐回椅子里。
得到了最高授权,李卫国没有片刻耽搁,带着他的团队,立刻返回了那栋独立的二层小楼。
整个攻坚队,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开始了疯狂的运转!
“没有电脑控制的分区淬火设备?”
李卫国把问题抛给了王铁锤。
老工匠只是把图纸看了又看,抽了半根烟,就把烟头一掐。
“卫国,你就说,哪个地方要多高的火,哪个地方要多低的火就成!洋玩意儿咱没有,但咱有手艺!”
王铁锤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工人,直接在车间空地上忙活开了。
他们找来上好的耐火泥,像砌灶台一样,手动搭建了一个奇特的环形平台。
接着,二赖子不知道从哪弄来了十几个不同大小的喷灯,每一个都带着独立的阀门。
王铁锤亲自上手,将这些喷灯按照图纸上标注的角度和位置,一个个固定在泥台周围。
不到半天功夫,一个看起来像是古代炼丹炉的“多点温控加热台”,就这么硬生生被他们造了出来!
“卫国哥,你瞧瞧,这火苗子,要大就大,要小就小,保准听话!”王铁锤拍着胸脯,满脸自豪。
解决了加热问题,下一个难题是低温渗碳的真空环境。
“要一个密封性极好,又能耐压的容器……”赵东升扶着眼镜,苦苦思索。
“这我熟啊!”
还没等赵东升想出个所以然,二赖子一拍大腿,眼睛放光。
“卫国哥,要说密封,啥玩意儿能比得上咱食堂后厨那个蒸白面馒头的大高压锅?那盖子一扣,气都跑不出来一星半点!”
李卫国眼睛一亮:“去,弄来!”
半小时后,二赖子带着两个小青年,鬼鬼祟祟地从食堂后门,吭哧吭哧地抬回来一个能装下半个成人的巨大高压锅。
食堂大师傅胖厨子在后面追着骂:“二赖子你个兔崽子!偷高压锅!你这是要上天啊!”
二赖子头也不回地喊:“胖哥!借用一下,为国家做贡献!回头给你记一功!”
锅弄来了,赵东升则当起了化学家。他根据李卫国给的配方,用简单的化学试剂,现场搞了一个气体发生装置,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惰性气体,用来冲洗高压锅里的空气。
一个能抽成简易真空环境,并且能控制温度的“土法真空渗碳炉”,就这么诞生了!
整个攻坚队热火朝天,每一个人都像打了鸡血。
他们用最原始、最“土”的办法,去打造一件即将震惊整个华夏工业的“神装”!
车间外,高建国和几个老专家站在远处,看着里面叮叮当当、烟熏火燎的场面,脸上满是鄙夷和不屑。
“简直是胡闹!简直是瞎搞!”一个专家摇头叹气。
高建国冷哼一声,双手背在身后。
“由他们去折腾。”
“我倒要看看,他们这群跳大神的,最后能折腾出个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