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60章 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

第60章 做报告!马建泽带来的灵感……

    ‘最初始的评估,要把高阶定式近似转化的结果和原高阶定式进行对比。’

    ‘无论是高阶定式,还是转化结果都是线性的,可以用计算机带入大量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

    ‘计算可以在各个位置对比,还要联系高阶定式所在的方程或方程组……’

    ‘要调取转化后方程的数值计算,与各个不同数值位置进行对比……’

    “中途会有多因素的影响,可以参考他们的评分机制……”

    “……”

    在酒店房间的写字桌上,张明浩顺着思路认真研究起来。

    一做就是一个晚上。

    似乎只是晃个神的时间,窗外的天色都开始放亮。

    他理清了全部的逻辑,完成‘评分偏差修正系统’的运作机制,并做了一张完整的模块运作图。

    起身,长长伸了个懒腰。

    张明浩打开窗子,狠狠吸了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拉上窗帘,拿出手机给孟国庆发了条‘上午要补觉’的信息。

    下一步,呈大字形往床上一趴,闭上眼睛就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已经十点钟了。

    等收拾好东西,再赶到数学中心时都已经快到午餐时间。

    张明浩干脆直接去了餐厅,他打好了饭,正好等到孟国庆三人进门。

    四人又围了一桌。

    黄明关心的问道,“上午没来,是准备报告吧?准备的怎么样?”

    “额~”

    张明浩尴尬了一下,还是点头道,“应该没什么问题。”

    孟国庆笑道,“你是第一次公开做学术报告吧?紧张也正常。”

    “你的研究是已经发表了的,而且被好几个机构采纳,也不用紧张,大家就是听一下而已。”

    “没什么可紧张的。”

    薛凤柱也跟着说了句,“我第一次公开做报告,是在宾州法尼亚当访问学者的时候,下面都是一群不认识的外国人。”

    “我当时就想,说的好坏就这样了,走个过场的研究也没人在乎。”

    孟国庆和黄明都笑了出来。

    他们也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做报告时的情况,紧张是肯定有的,但做了报告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他们正说笑着,临近的一桌有几个人坐了下来。

    有个老教授一直看着这边。

    他梳了个大背头,戴着方框眼镜,中山装的打扮看起来一副领导的派头。

    张明浩朝旁边看了一眼,他的视线正好和老教授对上。

    对方有些不确定的喊了一声,“张明浩?”

    “您是?”

    张明浩转过身问了一下,见老教授站了起来,他也干脆礼貌的站了起来,干脆主动过去握了下手。

    同桌人帮着介绍了一下,“这是陈永辉院士,武城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陈院士,你好。”

    陈永辉拍了拍张明浩的胳膊,说道,“我听过你的名字,很好啊。”

    “昨天下午,你否了马建泽的研究,水平真的是很高,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啊。”

    “谢谢。”

    张明浩礼貌的表示感谢。

    陈永辉则是话音一转,继续开口道,“但是,年轻人做事也要多考虑考虑。”

    “您说……”

    张明浩犹豫着接了一句。

    陈永辉继续道,“你要仔细想一想,这种事对一个致力于做科学研究的学者打击有多大?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研究被否了。”

    “这还不是个小研究,是马建泽主导,他们一个团队做出来的。”

    张明浩听的一愣,他疑惑问道,“陈院士,按照您的想法,我发现了他的研究有问题,应该怎么办?”

    “可以私下里说!”

    陈永辉道,“这种事情可以私下里说,报告厅里要给人留点面子,老祖宗都说了,做人要留一线……”

    “你私下里去说,他有了面子,研究也能修正,对不对?”

    “你们还能交个朋友……”

    张明浩都听笑了。

    面对一个老院士,他本来不愿意多说什么,可对方还是巴拉巴拉不停的说教。

    他伸出小指掏了下耳朵,歪着头开口道,“陈院士,您的意思是说,报告厅里就算发现了问题也要私下里说,对吧?”

    “我怎么看情况不是这样呢?”

    他没等陈永辉开口,就继续道,“我是第一次参加数学会议,是个新人,也不太懂。您帮我解释解释,为什么我昨天看到评审以及其他人针对台上的报告人轮番的提问?”

    “昨天下午,首都大学的王军教授作报告,才刚说了个开头,就被陈明真教授打断问一个逻辑问题。”

    “如果王军教授没有回答出来,他的研究不就被证明是错的?”

    “按照您的逻辑来说,陈明珍教授很显然不会做人,他发现可能有问题的地方不能说,就应该私下里去问,对不对?”

    这一大套说下来,陈永辉都听愣了,他赶紧摆手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张明浩道,“或者说,其他人做的报告都可以打断,都可以质疑,马建泽高人一等,他做报告,有问题也不能说?”

    “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怎么做个学术报告还搞起特-权了?”

    “有的人,做的报告有问题也不能说,其他人的报告就可以随意打断?”

    “我是这个意思吗!”陈永辉瞪着眼盯着张明浩,气的呼呼直喘。

    旁边人都担心他气晕过去,赶紧上前过来搀扶了一下。

    陈永辉一挥袖子,甩开伸过来的手,一抖衣服转身离开了餐厅。

    临走时,还小声嘀咕一句,“年轻人,这么犟!”

    “早晚摔跟头……”

    几个人追着陈永辉过去了。

    有人朝张明浩比了个大拇指,随后小声讨论起来,“张明浩,是真行!”

    “也是真敢说啊,看把陈老院士气的……”

    “你还别说,说的可真解气,陈永辉说的什么话?学术报告有问题还不能说了,当小孩子过家家呢!”

    “他可不就把马建泽当孩子,嫡传弟子啊……”

    张明浩重新坐了回去。

    孟国庆也朝他竖起大拇指,苦笑道,“你来参加个学术报告,风头也出了,人也得罪了不少。”

    “陈永辉,这种级别的老院士……”

    他说着直摇头。

    张明浩都感觉有点委屈,无奈道,“我刚才是想忍一下,但他就在一直说、一直说,说个没完。”

    “那些大道理砸下来,我再见马建泽是不是要先磕一个,哭着喊着要跟他交朋友?”

    “这谁能忍得了!”

    ……

    按照主办方的安排,博士生报告是在数学中心主会场西侧小报告厅进行。

    会议邀请了三个博士生作报告,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不差于其他报告人,但因为是发表过的成果,学术期刊上能找到原版论文,来听报告的学者一般也不会很多。

    那是常规情况。

    张明浩就超出了常规情况,他在会议上的表现太突出了。

    他指出了张华研究中的问题,又现场找出反例否了马建泽的报告,让参加会议的学者们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临近报告十分钟,小报告厅里已经坐的满满当当。

    来的晚一些的薛凤柱和黄明,干脆就找不到座位,也只能站在后排看着。

    前来听报告的学者中,有的是专门为了听报告,更多则是好奇想见一下张明浩,还有人怀有其他目的。

    陈永辉来了。

    他就坐在第一排的评审席上,一直和杜彬笑说着什么,仿佛中午餐厅的事情不存在。

    马建泽也来了,他就坐在右侧角落位置,身边还有几个同来的教授、副教授,他们正小声讨论着,“高阶定式的近似转化,研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计算上很实用。”

    “但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近似度。他没有证明,也不知道在什么区域近似度是多少。”

    “这个我研究过,其中一个定式在一个特殊区间,偏差会比较大,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也很大……”

    “等一会儿,可以问一下他。”

    他们没打算否证张明浩的研究,那根本做不到。

    ‘高阶定式近似转化’是已经发表的成果,还被好多机构采纳应用了。

    至于近似度的证明,是纯数学领域的问题,计算数学是先要‘能做计算’,才会再研究‘结果偏差度’。

    对方的研究没问题,但他们只是想问住对方,也算是小小的出上一口气。

    距离报告开始五分钟,张明浩拿着资料走上了讲台。

    他研究了一下投屏、整理了下文件,还对着麦克风喊了一声。

    等一切调整好以后,张明浩摆出了标准的微笑,面对台下众人开口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明浩,江州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感谢会议邀请。”

    自我介绍结束,会场也变得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台上。

    当被如此多的学者注视,张明浩稍微有些紧张,他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要放松,继续开口道,“会议邀请我做高阶定式近似转化的研究报告。”

    “有些人可能知道这个研究,我发表在了《应用数学学报》上。”

    他说着操作鼠标,让投屏显示出七种高阶定式,边介绍道,“这七种定式可以做近似转化,具体的转换方法,可以参考《应用数学学报》上的论文。”

    “我本来准备的也是这个报告。”

    说完话音一转,“昨天马建泽教授在报告中,说了一种非常创新的评分机制,给我带来了灵感。”

    “昨天我回去就一直在想,怎么才能的利用这种评分机制,让完成定式转化后的计算结果更加精准。”

    “我想到了,还花了一晚上时间,把方法完善了。”

    “所以,我想利用这次报告的机会,说出来让大家来评判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