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邦兴看过卦象,松了口气,说道:
“此乃既济卦,所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程邦兴听不懂,但从程邦兴的表情判断,这应该是个吉卦。
“军师,那便是能占据巴蜀了?”
陈谅欣喜,程邦兴笑道:
“不错,这卦象的意思,乃是说:殷高宗征伐鬼方国,费时三年而成,只是须选良将。”
陈谅喜道:
“我已选了良将,此战必成。”
程邦兴的卜卦之术从未错过,陈谅深信不疑。
就算死了甘泰、苏游,可武陵城确实攻破了,也不算错。
所以,陈谅以为此战也必胜的。
当下商议停当,陈谅便让庞斌、庞卫兄弟二人点兵十万,准备往西进发。
那些个从武陵城归来的军士,又要出征巴蜀,心中老大不愿意。
指挥使董承也在其中。
回到下处后,武松请董承、张翼两人吃酒。
赵惜月煮了一条鱼、一只鸡、一锅饭。
几人围着坐下吃酒。
董承唉声叹气,一边吃酒,一边抱怨。
说自己追随许久,此次又远征武陵城,却不得赏赐。
眼看着又要去巴蜀,实在不愿意走。
武松听着,说道:
“我与圣上去说,将你调到我麾下,不去巴蜀。”
“小的早想在将军麾下效力,只是不敢去说。”
董承非常乐意,因为武松仗义、有本事。
回来后,董承没有银钱给手下兄弟,武松给了他许多珠宝。
这些都是武松带来的,也有赵惜月兄妹的。
所谓有钱好办事。
董承手里有了钱,手下的兄弟也好带。
“明日我去说,免得又往巴蜀去。”
“多谢将军。”
董承心中大喜,给武松敬了一碗酒。
干了一碗,武松问庞斌、庞卫几人的底细。
董承放下酒碗,说道:
“那庞斌、庞卫是兄弟,原在大巴山里采药的。”
“圣上从蜀地贩卖私盐,因着官府在江面上查得厉害,便结识了庞斌兄弟两个。”
“他们兄弟手下有些山民,帮着贩运私盐,绕过江面上做公的。”
“后来,圣上起事,他二人聚集山民,帮着攻打州郡,立了功劳。”
“那庞斌采药是个好手,被唤作药郎庞斌;他兄弟庞卫能学山间百鸟鸣叫,被唤作鸟嘴庞卫。”
赵惜月听了,噗嗤笑出声来:
“那药郎便罢了,鸟嘴这绰号,着实笑煞人。”
董承笑道:
“山野村夫,哪管得许多,不管好听不好听,总之是个绰号。”
吃了一回酒,又说起熊四郎、何锦。
那熊四郎原本是监利一处庙里的僧人,因着六根不净,与女香客私会,被逐出山门,便跟着陈谅厮混。
因他做过和尚,会念经、爱吃酒,被人唤作酒和尚。
那何锦与熊四郎是同乡,因他长得白净清秀,年幼时在道观里做过道童。
长大后,何锦杀了他的师父,自己做起了道长,自称何半仙。
陈谅造反后,何锦也跟着造反,被人唤作半仙何锦。
赵惜月听了,掩口笑道:
“那何锦莫不是给他师父做了娈童?”
董承笑了笑,说道:
“是有这等说的,他也喜欢男子,不爱女子。”
听完几个人的情况,武松心中暗道:
庞斌兄弟二人可用,至于熊四郎、何锦,可杀!
吃酒到晚上,董承、张翼各自回去。
武松起身出了宅子,到了府衙,见到了陈谅,说想把董承调到自己麾下。
陈谅听了后,颇为不喜。
“你初来乍到,虽有灭袁鼎的功劳,却也折了我义子。”
“你如今问我要人,只怕不好与你。”
武松明白,陈谅本就不喜欢自己,现在又来要人,等于拉帮结派,他自然不高兴。
武松这样做,也不过是激怒董承而已 ,并非真的想要董承。
武松说道:
“是微臣唐突了。”
“退下吧。”
陈谅挥挥手,武松退出府衙。
消息很快到了董承那里,听说陈谅不愿意,董承越发不满。
接下来的几日,武松就是和城内的将领套近乎、拉关系。
大方请人吃酒肉,要银钱的给银钱,收拢人心。
...
京师。
天气暖和起来,徽宗脱掉了厚厚的冬装,在禁中蹴鞠踢球。
范老二、黄如意几个人陪着踢全场,徽宗连进两颗球,心情甚好。
等到踢累了,回到屋里坐下,宫女赶忙伺候着换衣裳。
中书侍郎蔡攸和枢密副使何正复进来,手里拿着战报。
“圣上,高俅被梁山贼寇捉了去!”
蔡攸挥舞着战报,看起来异常高兴。
徽宗听了,惊讶道:
“高俅也被捉了么?”
高俅从端王府时便跟着,是徽宗的心腹亲随。
就算高俅多为不法,他也不加责备。
听闻高俅被捉,徽宗是在意的。
“如何高太尉被捉了?”
太监杨戬颇为惊讶,徽宗接过战报看了。
原来,蔡京打算在梁山水泊打造战船,然后再进攻梁山。
却被李俊、张顺、阮小二一众水军头领烧了战船、码头。
失去了水军,蔡京、高俅支撑不住,退到山下,又被林冲、呼延灼一众将领夜袭,致使惨败。
乱军中,高俅被捉,连带许多将领也被活捉,投降了梁山泊。
看完后,徽宗大惊,问道:
“武爱卿如今何在?”
何正复回道:
“枢密使正在江陵府平乱。”
“哎呀,让他速速平定了江陵府,再让他去平定梁山泊。”
“微臣领旨。”
蔡攸趁机说道:
“圣上,蔡京那老狗损兵折将,将他斩了,还有那蔡德章,一并杀了。”
徽宗知道他们家里的矛盾多,不理会蔡攸的话。
“你且退下,我心烦意乱。”
蔡攸不好再说,只得与何正复退出。
徽宗长吁短叹,说道:
“朝中能用的,只有武松一人而已。”
“其余诸公,不过是尸位素餐罢了。”
杨戬听了,心中暗暗记住,想着该给蔡京送个信才是。
就在此时,太尉宿元景进来,拜道:
“圣上,老臣听闻高太尉兵败被捉了。”
徽宗问道:
“太尉有何要说?”
宿元景回道:
“老臣早说可招安梁山众人,那些个人原是官家的,只是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
“如那林冲,本是禁军教头,被高太尉逼死老婆,才上了梁山。”
“如今朝廷若肯招安,那梁山众人必定归降的。”
“老臣听闻那童贯虽被捉了,却不敢害他,那头领宋江也是个想招安的。”
徽宗想了想,说道:
“既如此,宿太尉往梁山泊走一遭,问那宋江可愿意招安?”
“老臣领旨。”
得了徽宗圣旨,宿元景当即准备人马,前往梁山泊商议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