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城的暮色带着几分萧瑟,残阳的余晖洒在城头的垛口上,将蒙古兵的影子拉得老长。白日里的厮杀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连晚风都吹不散。
孟之继的营地里,灯火通明。他正站在沙盘前,手里捏着一根细木杆,仔细推演着攻城的路线。沙盘上,利州城的模型被标注得密密麻麻,哪里是箭楼,哪里是瓮城,哪里的城墙最为薄弱,都清晰可见。
“将军,城西的瓮城防御最严,阔端定然会重点布防。”木杰指着沙盘上的一处,眉头紧锁,“我们若从那里进攻,怕是会损失惨重。”
孟之继点点头,木杆指向城西北角:“这里的城墙虽矮,但城外有片开阔地,蒙古人的投石机能发挥最大威力。强行冲锋,不是明智之举。”
他沉吟片刻,目光转向城南:“城南靠近嘉陵江,取水方便,却是蒙古军的粮草囤积地。阔端为了护住粮草,定会在那里安排精锐。”
一圈看下来,竟处处是难关。利州城就像一只缩成一团的刺猬,浑身上下都是尖刺,让人无从下口。
“硬攻不行,只能智取。”孟之继放下木杆,眼神锐利,“阔端刚吃了败仗,士气受挫,必然急于找回场子。我们可以……”他压低声音,对张诚低语了几句。
张诚越听眼睛越亮,最后一拍大腿:“将军妙计!这样一来,保管能让阔端方寸大乱!”
孟之继微微一笑,眼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阔端绝非等闲之辈,这样的计策或许能奏效一时,却不能保证必胜。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与此同时,利州城内的帅府里,气氛却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阔端坐在主位上,面前的矮桌上摆满了酒坛,他已经喝得半醉,通红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白日里的惨败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头,让他坐立难安。
他从未想过,自己引以为傲的蒙古铁骑,会在与宋军的正面交锋中输得如此狼狈。那八千蛮龙军的尸体,仿佛就在眼前堆成了山,而两万蒙古勇士的鲜血,染红了利州城外的土地。
“废物!都是废物!”阔端猛地将手中的酒碗砸在地上,瓷片四溅,“五万铁骑,竟然拿不下三万宋军!还赔上了两万人!”
站在一旁的阿答赤和李莫愁噤若寒蝉,不敢出声。阿答赤白日里率军冲锋,折损了不少亲信,此刻更是垂头丧气,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莫愁则微微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底的情绪。她穿着一身杏黄道袍,衬得肌肤胜雪,身段婀娜,在这满是血腥气的帅府里,显得格外扎眼。白日里阔端拒绝了她的提议,她心中本就有些不快,此刻见他借酒撒疯,更是懒得理会。
阔端骂了一阵,见没人敢接话,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深深的烦闷。他又抱起一坛酒,仰头猛灌,酒液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胸前的衣襟。
半坛酒下肚,他的眼神渐渐变得迷离,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李莫愁身上。
这女子虽说是宋人,却生得一副好皮囊。柳叶眉,杏核眼,鼻梁挺1翘,唇红齿白,尤其是那身段,凹凸有致,裹在道袍里,更添了几分禁欲的诱惑。白日里他一心想着战事,倒没留意,此刻酒意上涌,竟越看越觉得心动。
蒙古人本就性情奔放,不拘小节,加上阔端又是王爷身份,向来想要什么便要得到什么。此刻被酒意催得心头火热,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君子协定,什么战场规矩。
他猛地放下酒坛,一把抓住李莫愁的手腕,将她硬生生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啊!”李莫愁猝不及防,惊呼一声,想要挣脱,却发现阔端的力气极大,手腕被他捏得生疼。
“王爷请自重!”李莫愁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和警惕。她虽在江湖上名声不佳,手段狠辣,却也从未被人如此轻薄过。
阔端却像是没听到她的话,反而将一坛酒递到她面前,咧嘴笑道:“美人儿,陪本王喝一杯!”他的呼吸里带着浓重的酒气,喷在李莫愁脸上,让她一阵反胃。
“贫道不胜酒力,还请王爷放开。”李莫愁强压下心中的不快,语气冰冷。她知道此刻不宜与阔端硬碰硬,这蒙古王爷喝醉了酒,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不胜酒力?”阔端哈哈大笑,眼中的欲念毫不掩饰,“本王看你不是不胜酒力,是不给本王面子!”他将酒坛往桌上一墩,酒液溅了出来,“你投靠本王,不就是想借助本王的势力吗?陪本王喝杯酒,又算得了什么?”
李莫愁的脸色更加难看。她投靠蒙古,确实是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对付仇家,却没想过要付出这样的代价。
“王爷说笑了,贫道投靠王爷,是因为看不惯宋人的虚伪懦弱,想助王爷一统天下,绝非为了……”
“少废话!”阔端不耐烦地打断她,另一只手竟直接抚上了她的腰肢,“本王看你顺眼,是你的福气!乖乖陪本王喝酒,不然……”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别怪本王不客气!”
李莫愁只觉得一阵恶心,腰间传来的触感让她浑身发毛。她猛地侧身,避开阔端的手,眼神冰冷如刀:“王爷若再如此,休怪贫道不客气!”
她虽不敢真的对阔端动手,却也不想任人摆布。手中的拂尘悄然握紧,只要阔端再敢有过分举动,她不介意给这醉鬼一点教训。
阔端被她眼中的冷意看得一愣,酒意竟醒了几分。他这才想起,眼前这女子可不是普通的柔弱女子,而是江湖上杀人不眨眼的“赤练仙子”,手段狠辣得很。
他讪讪地收回手,心中却有些恼怒。一个宋人女子,竟敢如此对他?若不是还需要她对付孟之继,他早就把她拖出去斩了。
“哼,不识抬举!”阔端冷哼一声,重新抱起酒坛,却没再为难李莫愁,“滚吧!”
李莫愁如蒙大赦,立刻站起身,转身就走。走到门口时,她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一眼醉眼朦胧的阔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快步离去。
帅府里只剩下阔端一人,他看着李莫愁离去的背影,狠狠灌了一口酒,心中的烦闷更甚。
城外有孟之继虎视眈眈,城内有将士士气低落,连一个女子都敢对他不敬……他猛地将酒坛摔在地上,怒吼道:“孟之继!本王定要将你打败!”
夜色渐深,利州城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城头的蒙古兵缩着脖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谁也不知道明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而孟之继的营地里,依旧灯火通明。他已经完善了攻城计划,正闭目养神,养精蓄锐,等待着明日的决战。
一场围绕着利州城的智谋较量,即将在寂静的夜里,悄然拉开序幕。而帅府里的这场龌龊,或许会成为影响战局的一个意外变数。
利州城下的风带着寒意,卷起地上的尘土,扑在蛮龙军将士的甲胄上。孟之继勒马立于阵前,目光再次扫过城头的防御工事,眉头微微蹙起。
昨日的骑兵交锋虽胜,却未能撼动利州城分毫。此刻城头上旌旗林立,蒙古兵弓上弦、刀出鞘,严阵以待,显然是抱定了死守的决心。
“将军,要不要再叫阵试试?”木杰在一旁问道,手中的长枪紧握,跃跃欲试。
孟之继摇摇头:“不必了。阔端是沙场老将,吃了一次亏,绝不会再轻易出战。”他看得清楚,城头上的防御比昨日又严密了几分,瓮城处增派了弓箭手,城墙拐角多了几处望楼,连护城河的吊桥都收了起来,显然是做足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他策马上前几步,扬声道:“阔端王爷!昨日一战,你我各有损伤,却未能分出生死。今日孟某再来讨教,王爷难道要做缩头乌龟,不敢应战吗?”
城头上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声音。阔端显然是铁了心要避战,任凭孟之继如何挑衅,都不予理会。
孟之继又喊了几句,见城上依旧毫无动静,便知今日再难有战事。他勒转马头,对身后的将士们道:“收兵回营。”
蛮龙军将士虽有些不甘,却还是整齐地转身,撤离了城下。
回到营地,孟之继立刻让人将沙盘搬了出来。他脱下沉重的甲胄,只穿着一身轻便的战袍,站在沙盘前,目光专注地盯着利州城的模型。
孟之继不停的点点头,手指划过沙盘上的每一处细节。阔端的守城布置确实无懈可击,将利州城的地形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既护住了要害,又堵住了所有可能的突破口。
“果然是名将啊。”孟之继低声感叹。他与阔端交手不多,却已深知此人的厉害。昨日的骑兵战或许占了些先机,可到了守城战,阔端的经验与沉稳便显露无疑。
他在沙盘前徘徊着,眉头紧锁,脑中不断思索着破城之策。强攻显然不行,只会徒增伤亡;偷袭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与地点;围城更非良策,蛮龙军的粮草本就紧张,耗不起。
一时间,竟无计可施。
营地外传来操练的呐喊声,将士们正在抓紧时间休整备战,可孟之继的心中却泛起一丝烦躁。他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山间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散了些许焦躁,却也吹来了一丝莫名的怅然。不知怎的,他的脑海中竟浮现出黄蓉的身影。
想起第一次在洞庭湖畔见到她,她穿着一身鹅黄衣裙,笑靥如花,与郭靖并肩而立,说不出的般配。那时的她,灵动聪慧,几句话便点醒了陷入僵局的军务,让他暗自佩服。
后来在襄樊的月下渡口,她独自坐着发呆,眉宇间带着几分愁绪,与平日里的精明干练判若两人。他递上一壶米酒,她没有拒绝,只是默默地喝着,偶尔说几句话,却总能说到点子上。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这位名满天下的黄帮主,也有不为人知的疲惫与脆弱。
黑龙潭那次,她为了救郭靖,不顾危险闯入禁地,脸上沾着泥土,衣裙被树枝划破,却依旧眼神坚定,指挥若定。他替她挡了一箭,自己都不曾在意,却见她眼中闪过的焦急与感激,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郭夫人……”孟之继低声呢喃,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浅笑。那位女子,就像一本读不尽的书,聪慧、坚韧、灵动,偶尔还有几分小女儿家的娇俏,总能在不经意间让人眼前一亮。
若是她在这里,会想出什么破城的法子呢?孟之继忍不住想。以黄蓉的智计,或许能从这看似无懈可击的城防中,找到一丝破绽。
他甚至能想象出她站在沙盘前的样子,手指轻点,眼神灵动,三言两语便能道出关键,然后笑着说:“孟将军,这利州城看似坚固,其实……”
想到这里,孟之继的心中竟生出几分暖意,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躁也消散了不少。他转身回到帐内,再次看向沙盘,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木杰,”他开口道,“去把利州城周边的地形图拿来,越详细越好。尤其是附近的山林、溪流,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
“将军有头绪了?”木杰惊喜地问道。
孟之继摇摇头,却笑了笑:“还没有,但总会有的。阔端能守住城防,却未必能堵住所有的路。”他想起黄蓉常说的一句话:“世间没有破不了的局,只有想不到的法子。”
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里。
木杰应声而去,帐内只剩下孟之继一人。他重新站在沙盘前,目光变得更加专注。黄蓉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那抹鹅黄的色彩,像一道光,照亮了眼前的迷雾。
他不知道黄蓉此刻在蔡州过得如何,王大用的情况是否好转,蔡州的防御是否稳固。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攻破利州城,不仅是为了光复四川,也是为了不让远方的牵挂白费。
“利州城,我定要拿下。”孟之继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帐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篝火再次燃起,映着沙盘上的城池模型,也映着年轻将军眼中不灭的信念。破城之策或许尚未明朗,但那份因思念而生的力量,却让他重新找到了方向。
而远在蔡州的黄蓉,此刻正站在城头,望着西南方向的夜空,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跨越千里的牵挂。只是她不知道,自己的身影,竟成了那位少年将军破局的一丝灵感。
烽火连城的乱世里,一份悄然滋生的惦念,如同暗夜中的星火,虽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