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长乐宫。
苏云守了一夜,直到天亮,李沐雪的呼吸依旧平稳,只是眉头偶尔会因为梦魇而蹙起。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走出了大殿。
徐耀祖早已在殿外等候,眼圈通红,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先生。”
“去,把御医院所有关于李沐雪的医案,全部调出来。”苏云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异常清晰,“还有,御药房,所有给她开过的方子,用过的药,哪怕是一片甘草,都给我查清楚。”
“先生,您是怀疑……”徐耀-祖心头一凛。
“李沐雪的昏迷,不是意外。”苏云的眼神冷得像冰,“有人在她重伤之后,又给她下了毒。”
“是‘莲花’的人?”
“是,也不是。”苏云看着远方,目光深邃,“去查吧,我要知道,是谁开的方子,是谁送的药。”
徐耀祖不敢多问,立刻领命而去。
苏云没有回首辅府,而是直接去了御书房。
女帝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来,已经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在等他。
“她怎么样了?”女帝开口问道。
“暂时稳住了。”苏云躬身回答,“但神智未清,记忆错乱。”
“御医说,是爆炸时,伤了神魂。”
“陛下也信吗?”苏云抬起头,直视着女帝的眼睛。
女帝沉默了。
“臣怀疑,有人在李姑娘的药里,动了手脚。”苏云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呈了上去,“这是臣昨夜,凭记忆写下的,李姑娘昏迷时,所用汤药的几种主药。”
女帝接过纸,看了一眼,上面写着“龙涎香”、“乌头”、“曼陀罗”等几味药材。
“这些药,单独来看,都是安神定魂的良药。”苏-云缓缓说道,“但如果,按照特定的比例,和特定的手法,熬制在一起,就会变成一种能损伤神魂,让人陷入长久昏迷的毒药。”
“这种手法,极为隐秘,出自江南一个古老的医药世家。”
“林家。”
女帝握着纸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你想说什么?”她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想请陛下降旨,彻查此事。”苏云躬身,语气坚定,“李沐雪是为臣挡伤,才陷入险境。如今,又遭人毒手。臣若不能为她讨回公道,有何面目,立于这朝堂之上!”
“更何况,”苏-云话锋一转,“能在宫中,在御医和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给人下毒。这股势力,已经不只是心腹之患,而是悬在陛下头顶的利剑!”
“这把剑,今日能指向李沐雪,明日,就能指向宫里的任何一个人。”
“包括,陛下您。”
御书房里,一片死寂。
女帝看着苏云,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有欣赏,有忌惮,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
“准奏。”
“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天策府,禁卫军,大理寺,皆听你调遣。”
“朕要的,不是一个交代。”
“朕要的,是把这把剑,连根拔起。”
“臣,遵旨!”
从御书房出来,苏云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刚才那番话,是在刀尖上跳舞。
他把林家这把暗处的剑,摆到了女帝的面前。
他是在逼女帝表态,也是在向女帝,递上自己的投名状。
他要让女帝相信,他苏云,和林家,不是一伙的。
他的目的,是查清真相,而不是为谁复仇。
回到首辅府,徐耀-祖已经带着一沓厚厚的卷宗,等在了门口。
“先生!查到了!”
一进书房,徐耀祖就将卷宗摊开。
“给李姑娘开方子的,是御医院的院判,张御医。方子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徐耀-祖指着其中一份医案,“但是,在熬药的环节,出了问题。”
“说下去。”
“负责给李姑娘熬药的,是长乐宫的一个小宫女。我们的人去查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宫女,三天前,就已经‘失足’落入太液池,淹死了。”
苏云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线索,断了。
“不过,”徐耀-祖又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我们在这个小宫女的床铺夹层里,发现了这个。”
苏云接过纸,那是一张当票。
当的是一支金步摇,当了五十两银子。
“一个普通的小宫女,哪来这么名贵的金步摇?”徐耀-祖说道,“我派人去当铺查了,当东西的人,不是这个小宫女,而是另一个人。”
“谁?”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公公身边的一个小火者。”
王公公。
又是他。
这个看似处处示好,实则阴险毒辣的老太监。
“看来,这朵长在烂泥里的‘明莲’,和那朵藏在暗处的‘暗莲’,也并非全无关系。”苏云冷笑一声。
太后,宸妃。
皇后,林家。
王公公,神秘刺客。
所有的人和事,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
“先生,我们现在是查王公公,还是继续查林家?”徐耀-祖问道。
“都不是。”苏云摇了摇头。
他走到书案前,重新铺开那张皇城宫殿的地下布局图,和那张从工匠陈工手里得来的,标着暗道的羊皮图。
他的手指,在两张图上,来回移动。
“无论是明莲,还是暗莲,他们能在这宫里来去自如,靠的,都是这张网。”苏云指着那张羊皮图上,密如蛛网的暗道。
“我要做的,不是去扯断某根线。”
“而是要把这张网,彻底撕碎。”
苏云的目光,最终停在了图上一个点。
那个连接着冷宫后墙狗洞的,其中一个出口。
那个出口,通往宫外一处极其隐蔽的地方。
京城,静心茶舍。
他与李沐雪,曾经在那里,接过头。
苏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
“耀祖。”
“先生!”
“去,帮我约个人。”
“约谁?”
“静心茶舍的掌柜。”苏云看着徐耀祖,一字一顿地说道,“告诉他,我想跟他,谈一笔关于‘茶叶’的生意。”
“茶叶?”徐耀祖一愣。
“对。”苏云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告诉他,我手里,有一批上好的‘陈年普洱’。问他,有没有兴趣。”
徐耀祖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去办了。
他知道,先生口中的“茶叶”,绝不是普通的茶叶。
那批“陈年普洱”,恐怕,是足以让京城,天翻地覆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