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刺骨的河水,疯狂地涌入地下石室。
苏云在水中憋着气,凭借着记忆,奋力向石壁地图上标注的那个逃生出口游去。
水流湍急,暗流涌动,裹挟着碎石和木块,不断撞击着他的身体。
顾炎武和那几个黑衣人的身影,早已被浑浊的洪水吞没,不知所踪。
苏云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知道,像顾炎武这样的老狐狸,绝不会这么轻易就死掉。
终于,他触摸到了一块凸起的石壁。
他用尽全身力气,按照“唯剑”心法中记载的特殊法门,将内力灌入那块石头。
咔嚓——
一声轻响,石壁上,一扇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缓缓打开。
门后,是一条向上延伸的,干燥的阶梯。
苏云爬进暗门,身后的石门,又缓缓地合上了。
他瘫在台阶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疼。
休息了片刻,他才举着早已熄灭的火折子,摸索着重新点燃,然后顺着阶梯,向上走去。
阶梯的尽头,是一扇厚重的木门。
苏云推开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墨香和旧书卷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里是……
翰林院的藏书阁。
而且,是第七层的秘阁。
苏云瞬间明白了。
张敬之,这位前任的“执剑人”,早就为他铺好了一切的后路。
他不仅是天库的守护者,更是整个皇城地下秘密的掌控者。
苏云整理了一下湿透的衣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藏书阁。
当他回到首辅府时,天已经快亮了。
徐耀祖和沈策,正焦急地等在门口。
看到苏云浑身湿透,狼狈不堪的样子,两人大惊失色。
“先生!”
“大人!”
“我没事。”苏云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事情,都办妥了?”
“回大人,”沈策立刻回答,“护城河的决口已经堵上,对外宣称是年久失修,意外崩塌。京兆府已经派人去处理了。”
“羽林卫呢?”
“已经撤回西山大营,徐主事亲自去安抚的。”
“很好。”苏云点了点头,走进书房。
他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喝了一杯热茶,才感觉活了过来。
“徐耀祖。”
“先生,我在。”
“立刻拟一份奏疏。”苏云的眼中,闪着冰冷的光,“就说,冷宫走水,系‘观星者’余孽蓄意纵火,意图不轨。经天策府连夜追查,已查明其在京城的秘密据点。”
“然后,把这本名册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我写上去。”
苏云将那本从地下石室里带出来的名册,扔在了桌上。
“罪名,就是勾结前朝余孽,结党营私,意图颠覆大周!”
徐耀祖拿起那本名册,只看了一眼,手就抖了起来。
这上面,几乎囊括了朝中一半以上的高官!
如果这份名单交上去,整个大周的朝堂,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
“先生……这……”
“照我说的做。”苏云的语气,不容置疑,“天,亮了。这朝堂,也该扫扫灰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把顾炎武的名字,也写在第一个。”
“就说他,畏罪自焚,死在了冷宫的大火里。”
徐耀祖心头一凛,不敢再多问,立刻退下去拟写奏疏。
苏云又看向沈策。
“顾炎武,死了吗?”
沈策摇了摇头:“决堤之后,我们在下游找到了四具黑衣人的尸体。但,没有发现顾炎武。”
“我就知道,他没那么容易死。”苏云冷笑一声,“他肯定还有别的逃生通道。”
“派人,去查所有与皇陵有关的工程记录,尤其是前朝的。我要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我们不知道的密道。”
“是。”
“另外,”苏云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那本名册,是假的。”
沈策一愣。
“假的?”
“至少,不全是-真的。”苏云解释道,“顾炎武那种人,怎么会把真正的核心名单,随随便便地放在一个据点里?这本名册,是他故意留给我的。”
“目的,就是借我的手,替他清除掉那些不听话的,或者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外围成员’。”
“同时,也把水搅浑,让他自己,能更好地藏在水下。”
沈策的后背,也冒出了一层冷汗。
这些玩弄人心权术的,果然一个比一个阴。
“那我们……”
“将计就计。”苏云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他想让我杀人,我就杀给他看。他想把水搅浑,我就把这潭水,搅得更浑!”
“你派人,暗中放出消息。就说,顾炎武临死前,交给了我一本真正的‘观星者’核心名册。上面,记录着一些谁也想不到的名字。”
沈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这一招,叫无中生有,敲山震虎。
如此一来,朝堂上那些真正的“观星者”核心成员,必然会人人自危,坐立不安。
他们一旦乱了,就一定会露出马脚。
“属下明白!”
安排完一切,苏云才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
他没有去休息,而是直接进了宫。
御书房。
女帝已经穿戴整齐,坐在龙椅上,批阅着奏折。
仿佛昨晚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看到苏云进来,她只是抬了抬眼。
“回来了?”
“是,陛下。”
“东西呢?”
苏云将那本名册,和自己刚刚拟好的奏疏,一并呈了上去。
女帝看都没看那本名册,直接拿起了苏云的奏疏。
看完之后,她将奏疏扔在一旁,拿起朱笔,在上面批了两个字。
“准奏。”
然后,她将奏疏,扔回给苏云。
“去办吧。”
“朕,只要一个结果。”
苏云躬身,接过奏疏,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女帝又叫住了他。
她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下面,抽出了一份北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看看吧。”
苏云接过军报,打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军报是李沐雪写的。
信上说,就在昨夜,北境长城外,突然出现了数万草原部落的联军。
为首的,是一个自称“天可汗”的神秘人。
他们一夜之间,攻破了长城的三座烽火台,前锋,已经逼近平凉城下。
而赵信大元帅,在得到消息后,非但没有立刻组织兵力反击,反而以“兵力不足,需固守待援”为由,龟缩在军营里,按兵不动。
李沐雪持天凤令牌,前去质问。
却被赵信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给挡了回来。
整个北境的局势,岌岌可危。
苏云握着军报的手,青筋暴起。
好一个赵信!
好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京城这边刚刚动手,北境就立刻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这要是巧合,他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