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天”的屠杀,进行到后半夜,才渐渐平息。
三千苍狼卫,全军覆没。
统领“鬼面”,被李沐雪一剑穿心,钉死在了崖壁上。
当这个消息,传回草原联军大营时,整个大营,彻底炸了。
赵括最精锐的底牌,被打断了。
他,已经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那些原本还对他心存幻想的部落首领,再也没有了任何顾忌。
天亮时分,十几个大部落的首领,联袂而来,冲进了赵括的中军帐。
“赵括!你这个骗子!你把我们害惨了!”
“什么狗屁天可汗!你就是大周派来的奸细!”
“兄弟们!杀了他!拿他的头,去平凉城,领赏!”
群情激奋的部落首领们,拔出了腰间的弯刀。
赵括看着这些昨天还对他俯首帖耳,今天就要取他性命的“忠心下属”,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他知道,他完了。
……
平凉城,总督府。
苏云听着赵信的汇报,脸上,古井无波。
“赵括呢?死了吗?”
“没有。”赵信摇了摇头,“他被几个亲信,拼死救了出去,带着残余的几百人,往草原深处逃了。”
“逃了?”苏云的眉梢,挑了一下。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了草原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那里,标注着一个名字。
“观星台”。
“赵大元帅,派一队精锐,去这里看看。”苏云淡淡道,“我猜,我们的‘天可汗’殿下,应该会去那里,找他的主子,哭鼻子。”
赵信领命而去。
苏云又看向徐耀祖。
“京城那边,怎么样了?”
徐耀祖从怀里,掏出一叠密信。
“先生,您走了之后,京城里,可是热闹得很。”
苏云接过密信,一封一封地看了起来。
第一封,是关于朝堂的。
他离开后,女帝以雷霆之势,将那份名单上的三十七名官员,全部下了大狱。
然后,力排众议,将那几百名从“以工代赈”中提拔上来的寒门子弟,安排到了各个重要的位置上。
整个大周的朝堂,一夜之间,换了一半的血。
那些残存的士族官员,人人自危,再也不敢有任何异动。
第二封,是关于沈策的。
沈策按照苏云的吩咐,散布出“苏云掌握了观星者核心名册”的假消息。
效果,立竿见影。
朝中,立刻有几位不起眼的小官,选择了自尽。
还有几位,则开始悄悄地变卖家产,准备跑路。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收紧。
第三封,是关于林家的。
林家在得到苏云的承诺后,果然交出了他们掌握的所有关于“观-星者”的秘密。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直指江南。
林家在信中说,“观星者”在江南,有一个巨大的秘密基地。
他们利用江南发达的漕运,常年往那个基地里,输送着大量的物资和金钱。
而那个基地的位置,就在……
“太湖。”
苏云看着信纸上的那两个字,眼神,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想起,当初扳倒四皇子时,查获的漕运私盐案。
现在想来,那些私盐,恐怕,最终都流向了这个所谓的“太湖基地”。
“观星者”在江南,到底在搞什么鬼?
苏云将所有的信件,都收了起来。
他知道,北境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那渐渐亮起的天空。
“传我命令。”
“明日,班师回朝。”
半个月后。
苏云的銮驾,缓缓驶入了京城。
这一次,迎接他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没有了之前的剑拔弩张,也没有了暗流涌动。
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百姓夹道欢迎。
“首辅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苏云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声音,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悦。
他知道,这些欢呼,有多么廉价。
今天,他们可以捧你上天。
明天,他们就可以踩你入地。
他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
回到首辅府,他连口茶都没喝,就直接进了宫。
御书房。
女帝看着风尘仆仆的苏云,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苏卿,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北境之事,你办得很好。”女帝赞许道,“不费一兵一卒,瓦解十万大军。此等功绩,足以名留青史。”
“朕,该如何赏你?”
苏云躬身。
“陛下,臣不要任何赏赐。”
“臣,只想请陛下一道圣旨。”
“哦?”女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说来听听。”
苏云抬起头,目光灼灼。
“臣请旨,彻查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