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随着牛角号的沉闷的号声想起,整个楚河大营立刻喧闹了起来。准噶尔人和克烈部开始按照杨府的规矩,制定营务管理规则。比如起床号和熄灯号,军阵排列规范等。
此时,楚河大营位于楚河以北,和布哈拉的十万大军隔河相望。
准噶尔部在得到杨凡的加强后,除了本部一万五千人马外,额外增加了八个下属万户。八个万户是关西七部和阿拉善部改编而成。
关西七部又叫关西七卫。是指明朝在嘉峪关以西(今甘肃西北、青海北部及新疆)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和“蒙古七卫”(因七卫首领皆为蒙古贵族)。
先后有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七卫,后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
杨凡把每一卫独立设置一个万户。这些部落被杨凡打击过,所以实力有很大的下降。每个目前每一部还有五千多骑兵。再加上阿拉善部的五千多骑兵,一共四万五千大军。
准噶尔的八万户依次被命名为安定部、阿端部、曲先部、罕东部、沙州部、赤斤部、哈密部、阿拉善部。
这些部族杨凡都是提拔投降的台吉做万户,塔布囊做千户,那颜做百户官,牧主只能做个总旗官。这样准噶尔部,就有了六万多的大军。
其中济农和多和沁亲领一万五千人马。节制八个万户所属,合计八大营四万五千人马。总兵力超过六万。
而克烈部(原哈萨克人)杨吉尔汗济农,亲领两万五千本部兵马,节制三个玉兹打散后重编的八个万户,每个也有五千多兵马。克烈部总兵力接近七万。
杨凡不加强准噶尔人是不行的。
一旦大军东进,出了开伯尔山口,准噶尔人因为被杨凡打击的损失惨重,他们根本不是克烈部的对手,会被吃掉的。
这就不符合杨凡让他们在南亚次大陆互相制衡的初衷。
哈萨克内部有很多的蒙古部落。杨凡给八万户恢复了蒙古名字。
这八个万户依次是:弘吉剌部、乞颜部、乞蔑儿部、乃蛮部、汪古都部、钦察部、许真部、尼仑部。
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哈萨克人里有大量的当年蒙古西征后遗留的部落。
此时,随着克烈部在西面列阵,准噶尔部在东面列阵。杨凡带领本部两万多人在后面压阵。随时准备强渡楚河。
楚河这一段水深3米,河宽107米。这个深度的河,不靠工具是不能泅渡的。
所以,杨凡不得不对渡河作战进行支援。
杨凡派遣工兵营前出河岸边,埋设飞雷炮和架设浮桥。
王二麻子此时已经是工兵团长了。他叼着烟卷,对着河对岸严阵以待的布哈拉大军,伸出了大拇指,眯起一只眼睛,一边感受着风向,一边计算着距离。
“嗯,行了,就这里吧,把飞雷炮埋在这块小高地上就行了。够得着的。”王二麻子放下手,从嘴里拿出雪茄,涂了口眼圈大咧咧的说道。
因为最近工兵十分辛苦,杨凡特意赏赐了每人一条大前门。可把工兵高兴坏了。现在这帮人全成了老烟枪,对香烟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可惜这玩意儿很贵,还配给很少。
没有军功的赏赐,靠自己薪水买,实在是肉疼。
昨晚王二去见老爷,这段时间工兵立功不少。老爷一高兴,就把自己抽的一小箱雪茄赏赐给他了。把王二麻子美的鼻涕泡都出来了。
这种白桦木小箱子里,装的是一百支十五公分长,直径一点五厘米的雪茄烟。外加一个防风打火机,和一小瓶煤油。
老爷抽的自然都是烟叶里挑选的最好的部分,精工卷成的雪茄。
这一小箱,还剩六十根,杨凡一高兴就都赏给他了。王二麻子宝贝得不得了,让他的副官给背着。走到哪里都要显摆一番。
工兵们奋力用小铁锹开挖,挖的尘土飞扬的。这帮家伙全是壮汉。基本身高都在一米七五以上,很多都是一米八以上的,个个肌肉发达。
因为工兵这活计不好干,来事了没日没夜的,当然有时候也闲的骨头都要生锈了。没有个好身体真不行。
三十五门飞雷炮,射程三百五十米,很快就埋设好了。射程覆盖对岸二百米。可以协助先头部队打开登陆场。
布置完了飞雷炮,第一营五百多人,来到河边,开始布设浮桥。
杨凡这里有很多的空汽油桶。都是新城钢铁厂油桶车间生产的。这东西没啥难度,用卷板机生产很快的。
工兵们用铁丝和钳子把六个油桶一组捆扎好放在岸边。汽油桶的容量固定为200升(约53加仑),直径约80厘米,高度约120厘米。该设计源于二战时期德国军用标准,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杨凡只要是工业标准全用现代的。主要是简单省事。拿来就能直接用,自己搞一套那不是疯了吗,猴年马月能弄完。直接用后世的,直接接轨得了。
后面运输团的人,开着蒸汽卡车,运来钢跳板,也堆积在河边。
这种浮桥很简单,就是六个一组的汽油桶,上面用并排的钢跳板捆扎。每隔十米,就地打桩,把二手枕木削尖了一头,用大锤砸下去,深入泥里两米用于固定。浮桥两侧用铆钉接高的枕木柱子,挂上锁链做扶手。
这种浮桥宽度六米。足够大军通行了。
工兵在岸边忙着备料的时候,杨凡把各个营头儿的一百多门三磅炮,集中起来。全部推到河边,构筑炮兵阵地。
这些三磅炮射程750米。炮阵地位于河边五十米外。可以直射河对岸六百米的范围。
等到强渡时,用作炮火支援。
对面的布哈拉人看着河对岸的这些明军忙乎,十分紧张。但他们无力阻止。弓箭抛射也就一百五十米。现在楚河的宽度就107米左右。而明军大部分都在河北几百米的地方。他们根本够不着,只能干瞪眼看着。
奥塔别克-朱拉库季耶夫埃米尔,一脸忧愁的看着对面热火朝天忙活的工兵。那边有喷着火焰和黑烟的铁怪物,没有牛马拉着就能走,车厢里还能装很多东西。
海量的物资就这样被运来。堆积如山的油桶和钢铁跳板,让他如芒在背。
他知道,等到天黑,备好了料的明军就会开始修建浮桥。从目前的河边已经建好的桥头设施来看,这里要修十座浮桥。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