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明末钢铁大亨 > 2014、强渡楚河一

2014、强渡楚河一

    夜幕降临后,克烈部离开了大阵,全军转而沿着楚河西进。他们的目的地在楚河的下游一百里外,杨吉尔汗正在督促手下加快行进。

    在那里,工兵第二营提前布置了另一个渡河点。

    杨凡把大军全部布置在这里是为了迷惑布哈拉人。

    楚河发源于天山山脉西部的泰尔斯凯山脉和吉尔吉斯山脉,由朱瓦纳雷克河与科奇科尔河汇流而成。

    河流全长1067公里,流域面积达6.25万平方公里,上游谷深流急,中游流经伊塞克湖盆地后河谷展宽,最终消失在阿希科利洼地。

    杨凡大军驻扎的地方就是中段,这里河水流速下降,已经非常平缓。

    双方都清楚,杨凡的大队人马从这里渡河是最佳选择。

    这里是中华故土。该河流域自汉代起,长期处于中国王朝管辖范围内,唐代通过设置蒙池都护府、屯军碎叶城等方式实施有效管理。

    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楚河河畔的碎叶镇。

    杨吉尔汗的渡河地点,向西南不到百里就是一座历史名城--怛逻斯城。

    怛逻斯城,是所有炎黄子孙心里永远的痛。

    今天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每一条边界线,都是上一场战争决定的。对杨凡来说,怛逻斯城战败之后,华夏的军队整整一千年没有越过葱岭。汉唐一千年的经营,全部土崩瓦解。

    杨凡大军集结在楚河最容易渡河的渡口,在这里修建营垒,囤积物资,整整待了十天。目的就是把布哈拉人吸引过来。

    奥塔别克不敢赌,杨凡的十五万大军,不仅人数比他的十万人多一半,而且战斗力也不是他能比的。不论是准噶尔人,还是哈萨克人都是布哈拉汗国的强敌。更不用说杨凡亲领的汉人部队了。

    突厥人最近几百年来,完全是蒙古人的手下败将。即使是蒙古血统稀薄的瘸子帖木儿,他们也不是对手。

    下游一百里是沙漠,那里没有任何可以做木筏的树木。而河面更宽,足足有二百多米。水深则达到了六米多,是整个中下游最深的地方。

    那里不适合登陆,因为布哈拉人把两岸的船提前烧了。

    奥塔别克是老将,他自然不会给明军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在杨凡大军到来之前,布哈拉人就烧掉了河北的所有居民点,把人口和牲畜全部强制迁徙过河。水井填埋,房子烧掉。然后把船全部拉到南岸烧掉了。

    楚河虽然这一段水流平缓,但是这个深度是没法涉水而过的。武装泅渡也不现实,毕竟有十万人在对面。漫天的箭雨,就能把泅渡的人射死在河里。

    杨凡如果强渡,就会打成添油战术。有多少人都不够往里填的。

    最可怕的就是,奥塔别克让出一部分登陆岸线,然后半渡而击之。

    杨凡自然不会干这种傻事。他把大军囤积在这里,然后大肆运来油桶和铁丝、跳板,做出一副在这里强行修建浮桥的样子。其实,他早已派出了工兵第二营,去了下游一百里的地方。

    杨凡自然知道那里水更深,河面更宽。而且哪里没有树木,连木筏都做不了。岸边几百米就是沙漠。

    奥塔别克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那边只放了五百骑兵。保持监视就好。

    哈萨克人全军骑着马,赶着嘞嘞车,在黑暗中赶路。

    扎西万户小声的问杨吉尔汗,“济农,大汗让我们从下游一百里处渡河,可是下游那里根本没有船啊,那里连树木都没有,就是做木筏也不可能啊。”

    杨吉尔汗面色严肃的说道:“扎西,你不要质疑大汗的决定。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大汗是一个英明的汗。你说的这些,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奥塔别克也知道,难道大汗不知道吗。既然他让我们今夜从那里渡河,那就一定能渡河。”

    扎西缩缩脖子,现在杨凡把部落和兵马还给他们,获得了极高的威望。哈萨克人心悦诚服的接受了杨凡的改编。让他们恢复了蒙古人的身份。克烈部是所有哈萨克人共同承认的祖先。

    此时,依克托村,工兵第二营从卡车上卸下来大量的竹竿儿,还有一个个羊皮口袋。这些东西,是当初杨凡在九原之战中,用来把京营渡过黄河,去鄂尔多斯高原攻打叶尔羌汗国大军的羊皮筏子。

    这些羊皮筏子是杨凡做的,自然属于杨凡。京营只是使用者而已。京营班师回朝后,这些羊皮筏子就存在临河和九原的仓库里。

    叶磊营长督促着工兵们给羊皮口袋充气,把竹竿儿用铁丝和钳子捆扎城架子,然后把充满气的羊皮口袋固定上去。

    杨凡有蒸汽卡车,机动性极强,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认知的。

    在奥塔别克看来,那里根本没法渡河,即使大军去了那个渡口,没有半个月,也筹集不到渡河的器材。明军必须从很远的地方用骆驼把木材运来才行。等明军准备好了,自己的大军也就到了。

    可是奥塔别克不知道,杨凡用卡车车队,三天就把远在临河和九原仓库里的所有羊皮筏子全部调拨过来了。

    现在黄河里通航了水泥蒸汽船,但这些羊皮筏子没有扔掉。仍然在黄河里使用着。现在都是给民间使用。

    毕竟蒸汽船是杨府自用的,或者给军队运输物资才会用的。

    杨吉尔汗带着大军,赶到渡口时,看到这里灯火通明。一座小沙丘的后面,全是忙碌的人。做好的羊皮筏子堆积如山。一层层的摞在一起。

    工兵是杨府装备最好的兵种,他们可不是用嘴去吹气的。五百人要吹十万个羊皮口袋。非得累的全都缺氧昏过去不可。他们用的是打气泵。

    因为现在翻修的光伏板子和锂电池组,已经大量装备部队。电动气泵也不是啥难得的技术,很快就造出了一批轻便型小气泵。在气泵的高效吹气下。一个羊皮口袋不到一分钟就鼓鼓的了。

    扎西万户,看得张大了嘴巴。

    这么多羊皮筏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虽然哈萨克人也有少量的羊皮筏子。但他们存量不多。因为哈萨克荒原太旱了。河流都经常断流。绝大部分时间,可以骑马淌水过河。

    杨吉尔汗看到这么多大型羊皮筏子,他一点也不意外。他现在对这个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大汗,越来越崇拜了。

    大汗居然还有这个后手,真是算无遗策啊。

    只要自己这七万骑兵过了河,从后面突击布哈拉人,突然袭击一定能击溃他们。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