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在播州统治多年,势力蟠根错节,不容小觑。
而播州介于川、贵、湖之间,远于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若生变也是麻烦。
叔大兄,朝廷早有意选择一处土司行改土归流之策,不妨就选杨应龙之播州。”
魏广德对张居正意味深长的说道。
魏广德话里意思很明白了,要废除播州土司改土归流,并以此为试点,就由不得张居正不深思。
历朝历代,中原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一直都很松散,甚至为此不得不承认他们独立建国,就比如宋时的大理。
后世大理国还是很出名的,都得益于金庸所著《天龙八部》。
历史上的大理国一度实力强大,疆域囊括了今天中国的云南全部、贵州大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缅甸北部、老挝琅勃拉邦地区和越南的一部分。
大理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而大理国,恰恰就是中国历史上西南地区多民族政权。
大理国继承自南诏国,是八世纪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建立。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
因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历史书上说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诏皮逻阁兼并其它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诏政权从此开始。
南诏徙都太和城,唐赐皮逻阁蒙归义,授特进封越国公,又封“云南王”。
而实际情况是,唐朝天宝战争中,南诏国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巩固了南诏国统治。
而所谓的天宝战争,其实就是南诏国联合吐蕃击败唐军,战后南诏国选择归顺吐蕃,向吐蕃纳贡。
而大唐对此却毫无办法,实际上大唐虽然军力强盛,但面对吐蕃时却始终绵软无力。
对于高原,汉军确实有深深的无力感,但是放弃大理,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看到那里的复杂性。
此后,大理国一直延续到被蒙古所灭,都没有被中原王朝统治。
阻碍的,其实就是这里地势险要和土司盘亘。
明朝实际上也只是以封官的方式,名义上统治这一地区,却很难真正插手土司部族内部事务。
更有土司见利忘义,里通外国合谋造反,明缅之战其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若要长治久安,非改土归流不可。”
魏广德开口说道。
“可朝廷不可能因为现在这事儿,就发兵攻打播州杨氏。”
张居正回过神来,对魏广德开口道。
“不急,可让锦衣卫继续搜集杨氏不轨证据。
适当的时候,稍微刺激一下,只不过兵部须提前在播州附近有所准备,避免事态波及太广,让周围土司也被卷入其中。
虽然朝廷可借此增大改土归流的范围,可毕竟战事扩大会生灵涂炭,最好还是以播州为样本,完成后鼓动土民效仿为佳。”
魏广德开口说道。
这就是要给播州杨氏挖坑,故意制造让他们举旗造反的既定事实,朝廷再以雷霆之势铲除。
改土归流,自然会给土民更好的优待,让周围土司部族里人看看,制造内部不和。
这样,闹一家,朝廷就可以借此收拾一家,如此把众多土司分而划之,一家家处理掉。
搞这种事儿,魏广德相信锦衣卫应该是有办法的。
无非就是收买、胁迫一些土司部族里有威望的人为他们所用,煽动内部叛乱,引起朝廷官府介入。
只不过这话,是他私下里向刘守有示意,都不会明说,自然更不会在这里说出来。
终于,张居正微微点头,看了眼下面的刘守有,开口说道:“此事,锦衣卫要派人密切监视播州杨氏一举一动。
既然知道他们心怀不臣之心,须得提前布置,必要时可直接联系地方驻军加以防范。”
“是,张阁老,锦衣卫必全力以赴,不让杨氏阴谋得逞。”
刘守有急忙上前抱拳道。
“你先去外面等一下,我们这里还有话要说。”
张居正随即就对刘守有下了逐客令,让他出去等待。
刘守有再次行礼后,这才退出值房。
此时,下手的张四维、申时行都好奇的看着上面这两位。
刚才他们听到两人不断说着“改土归流”的话,可他们却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也不是完全无知,和这次商议之事相结合,两人也能猜出一二。
只不过,他们完全不知道上面两位看起来对此事已经密谋已久。
申时行还算好,知道首辅次辅皆出自裕袛,私底下交情肯定匪浅。
可张四维那里就不同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张居正选择的接班人,有机会接受张居正留下来的全部政治资源。
可今日一见,似乎有些超出他的预料。
是的,两个人私底下密谋政务,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张居正和魏广德是两个派系的人,风马牛不相及,可张四维多少知道一点内幕,两个人名义上各自独立,可有时候又会聚在一起。
对外表现和两人实际关系是两码事儿,完全是在表演给外面看。
这让张四维心里不由得深深忌惮,必须再次提高魏广德的威胁等级。
是的,当初年少时张四维无心仕途,可真走到这一步,他背后已背负了几家大族的安危兴亡,由不得他随性而为。
首辅之位,就让他们垂涎不已。
张四维悄咪咪深深看了魏广德一眼,随后视线就被张居正吸引,随着他的身影到了书架前。
张居正从书架上翻出一个盒子,从里面取出一份书札,又才走了回来。
在魏广德微微点头后,他这才把书札递到张四维手里,“子维、汝默,你们都看看吧。
这是早年我与善贷商议后完成的改土归流的计划,本意最早是用到辽东,彻底废除女真部族化。
不过辽东都司现在全部精力都用在恢复朝廷对奴儿干地区管辖之上,如果推行此法,或许会对女真,特别是奴儿干野女真部族激烈反抗,故而暂时封存。
希望等朝廷恢复掌控奴儿干,摸清楚各部族实力后在酌情推开。
不过现在,貌似可以先选择在西南做成此事。”
张居正话音落下,书札已经交到张四维手里。
张四维打开书札快速浏览,果然和他猜想的一样,废除土司世袭传承制度,改划府、县,朝廷派出官员前往管理。
书札明显是魏广德的手笔,从文字书写就能看出。
不过看过书札,张四维却是眉头舒展开。
好吧,书札里的内容记录了改土归流其实并非他们所创,而是继承永乐时期旧制。
永乐年间,铜仁等地的思州、思南两个宣慰司叛乱,永乐帝派兵平定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朝廷派遣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担任官员。
此举可视为推行“改土归流”的旧例,这对于明朝中后世施政其实非常重要,那就是原本就有的制度。
真正的创新,往往都会面对非常巨大的阻力。
如果不想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心态,就别想在古代推行改革政策。
反正推行改革,在古代后果非常难料,魏广德可不想给后代留下隐患,于是他主导干出来的事儿,都得想着法的找“旧例”。
有了旧例,面对反对时,就可以高举恢复“祖制”的旗号进行反击,这点对于反击言官攻讦非常奏效。
除非他敢冒着对先帝不敬的帽子,和魏广德死斗。
要驳倒魏广德,那就先得把先帝拉下马,认为他当时的举措不妥当。
谁敢?
一句话,你和死人较个什么劲。
当然,此次改革只是针对贵州叛乱的两个宣慰司进行改革,只触及贵州的一小部分地区,整个明朝西南,甚至就算是贵州,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实行土司制度,由土司进行管理。
之后土司大大小小叛乱,往往都未再“改土归流”,或许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朝廷也以大义的方式,玩“七擒孟获”的把戏,希望让那些土司真心投效朝廷。
当然,实际效果有,一些土司是真心诚意报效朝廷,就比如明末名将秦良玉。
丈夫马千乘,世袭石柱宣慰使,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
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不过,秦良玉也当得起巾帼不让须眉,在有生之年为大明南征北战创下不世功勋,当得起忠贞侯。
在张四维看完书札后,马上就递给翘首以待的申时行。
张四维此时在心里已经认可了改土归流的政策,无关是非,就是读书人的执念。
读书人就是代天牧民,天下百姓其实都该归他们来管理才对,而不是靠投个好胎的土司。
有他们的教化,天下百姓才能活的更好,避免被土司盘剥,成为土司和朝廷讨价还价的工具。
等申时行也看完书札,屋里四人都是迟迟未说话,都在思考此事得失。
虽然早已经反复考虑过,但不管是魏广德还是张居正,又都在脑海里把想法都过了一遍,查漏补缺。
而首次面对此时的张四维和申时行也都在大脑里飞快盘算此事,计算得失。
魏广德提出来的,以他的习惯,此事肯定不会那么平缓的解决,背后肯定会有一些阴招,加速计划的推行。
但是他们不考虑用什么手段达成目的,唯一担心就是西南土司会群起而攻之,联合反抗朝廷,这才是他们最犹豫的。
计划的很美好,可如果土司中有一个两个稍微有谋划的人,往往就会看出朝廷的打算,进而联络煽动其他土司。
当张四维提出自己担忧后,魏广德笑笑说道:“这就看锦衣卫的本事了,如果锦衣卫都不能摸清楚土司,和他们身边人的能力,那他们就真该死.”
很简单,锦衣卫会对有影响力的土司进行详细秘密的调查。
能够影响大部分土司的,必然只有那些大土司。
只要他们看不出来就行。
至于那些小土司,就算其中出现一个两个天才,但他们话语权弱小,根本就没什么影响力。
真到那时候,朝廷也会预先布置大军,缅甸可还有十万官军,山陕等地也会有所行动。
大不了,就是采用清朝时的政策,大军压境的方式,胁迫土司屈服。
单就广西一省,清军大规模集结后,面对当下局势,各地土司都明智的选择了交出印信和兵器,保全自身。
于是广西诸土官自泗城之岑氏以下,亦先后缴敕印、纳军器二万余,广西西部的改土归流因而很快取得成效。
而对那些服从朝廷命令的土司,魏广德也会分别处置。
影响力较大的被革除土职后遣送外地安置,而小土司可被降为佐贰后留居当地,帮助朝廷稳定当地局势。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恩威并施,先打掉入播州杨氏这样有影响力的大土司施以威慑,再谋夺小土司主动放弃权利。
听到魏广德的话,张四维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朝廷的改土归流政策可能是平稳的自愿推行,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魏广德可能会耍手腕,强势执行这项政令。
只要官军能够威慑土司,真不怕他们闹。
等魏广德乐呵呵走出首辅值房后,直接叫上刘守有去了自己那边。
“对西南地区的土司实力,相互之间的关系,锦衣卫要尽快摸清楚,并对他们的能力,手下的情况进行存档.”
魏广德着重要求对实力强大的土司进行摸排,查清楚他们全部实力,这才是推动改土归流政策执行最重要的一步。
“对那些土司手下,有影响力的人,也都要秘密监视起来,如果能收买或者拿到一些把柄就更好”
西南土司数量众多,显然不是个轻省活儿,刘守有听到也是直皱眉。
魏广德要求太高了。
锦衣卫号称十万之众,但真正有用的也就上千人。
之前已经派遣数百人潜入周边番邦打探消息,现在往西南安插探子,手里哪还有那么多人。
“此事两年内完成布置,务必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