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听竹知道方子业研发的脊髓损伤标准术式的尬境!
脊柱外科、骨科等亚专科,都没有非常重视穿刺术基本功!
哪怕是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其实对穿刺术的要求也没有高到那么离谱的程度。
所以,要在骨科内部找穿刺术水平高的人,近乎没有可能。
而其他专科擅长穿刺术的,掌握的专业知识又不涉及脊柱外科。
若要他们开始操作,还需要回补很多理论知识与外科相关的基础操作。
因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现在方子业研发出来的这个术式就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没人再将其复刻过去,好像成了方子业的独门绝技!
方子业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分在了如何对操作进行简化上。
“师兄,操作技法是可以一定程度补足基本功水平的。”
“可要原创操作技法,难度也不小的呢。”洛听竹分析道。
“现在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万一打着了呢?”方子业无所谓。
“反正早就没有参考答案和标答了……”
廖瑞锋就这么突然地被方子业从疗养院脊柱外科分组带到了动物试验室里了。
……
八月二日,周六!
汉市,动物试验中心内,方子业站在了操作台的主位置,操作台上放置着一块全透明的软胶组织。
方子业的手里拿着长长的电极穿刺针,一边展现操作,穿刺软针随着方子业的手腕摆力如游蛇一般的在透明软胶组织内游走,而后精准地送达定标绿点位置。
“王教授,看明白了吗?”方子业问王鸥。
而在方子业的身前,王鸥教授正蹲下去,一边对比穿刺软针的走形,与装有透明软胶壁上的线条几近重迭。
也就是说,方子业在放置穿刺针的过程中,不仅是恰到好处地送到了相应的位置,就连软针的走形,都是提前预判好了的。
王鸥教授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看是看清楚了,但这种操作技法,真的可行吗?”
“有没有可能,在透明软胶的穿刺中它奏效了,但在真实的脊髓损伤穿刺过程中,它又无效了?”
王鸥并不是在抬杠,而是非常认真地提出来了这个问题。
方子业摇头:“王老师,我也不是万能的,试过之后才知道。”
“这种操作技法,也是我和廖瑞锋大哥一起总结提炼了接近一个多月,才稍微总结了一些技巧。”
“穿刺的过程中,发力部位应该控制在上臂,包括游走的位置也要控制在上臂处,而不要用手腕、前臂等地发力。”
“我们上臂的摆动幅度小,这样即便是穿刺的过程有部份偏离,也不至于夸张,至于穿刺过程中的微转向,则是依靠手指倾轧穿刺软针形成移行弧度……”
“您来操作着试试?”
王鸥当然要试,他都试了几个月了,也不怕多试这一次。
今天的试验其实就是穿刺术的专项教学课题,其他人知道学习穿刺术太难,对此没太大兴趣,就都去了隔壁的功能优化课题试验区。
王鸥操作了两次,感觉发力还是有些僵硬,一时间改不过来习惯性的发力点。
“上臂,上臂用力,拇指控制走形方向……”方子业在旁耐心地指点着。
王鸥教授又失败了几次后,才道:“小廖哥,你来再作个示范。”
廖瑞锋来后,试验室里多了两个姓廖的高手。
廖镓成了大廖哥,廖瑞锋就成了小廖哥。
廖瑞锋拿起长长的穿刺针,置入在手心处后,从表层的定点穿刺线上将针刺入了软胶的表面。
而后开始控制远端的走向……
略蜿蜒偏离原本的曲线后,依旧可以歪歪斜斜地达到定点区域。
“王教授,看到了吗?就是这样,廖瑞锋现在的脊髓穿刺术完成度非常高,所以他在家兔脊髓损伤模型的针刺电极放置术中,已经有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成功率。”
“如果熟练度足够高了的话,可以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般后,他就可以在临床中进行针刺电极穿刺术了!”方子业道。
廖瑞锋的外科天赋挺一般的,但是他的穿刺技法足够高,所以将他的基本功托举了起来。
如今还欠缺了熟练度,但的确是方子业接触到的所有人里面,唯一一个可以完成针刺电极穿刺术的人。
这种技法,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胡青元等人其实也想学,不过方子业并没有让他们走‘技法’这种捷径,而是让他们继续先练基本功。
技法是补足,基本功越好,技法携带基本功发挥的威力也就越大!
王鸥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已经不需要再激发潜能,有技法先学着用,能把术式学会,把它带到临床,就是这一辈子的终点。
并不需要王鸥教授在此基础上继续开疆拓土。
王鸥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学得很用心……
“好,子业,你先去隔壁忙吧,脊髓损伤后续的功能优化临床课题,也已经正式启动了。”
“我要是占用你太长时间,我怕王院长他们等会儿找我麻烦。”王鸥说。
……
方子业离开后,王鸥才问廖瑞锋:“小廖,以后打算去哪里工作啊?是还回疗养院呢?还是希望再找一个教学医院?”
“大概率是回去的。”廖瑞锋回得朴实。
经历了疗养院的人,好像没几个愿意再进到教学医院。
王鸥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小概率呢?”
“小概率当然就是蹭着方教授这尊大腿不放了呀。”
“不过我估计是没有机会的。”
“我资质太一般……”廖瑞锋的情绪有些萧瑟。
跟方子业的这一个月来,他也表达过自己的‘忠诚’,然则方子业仿佛只对事、对能力,不对人。
廖瑞锋做得好就夸,一点缝隙都不给他留。
王鸥道:“其实也不算一般了,这种穿刺操作技法,你是自己原创摸索出来的,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技法。”
“哪怕是运气好,其实你的天赋也不一般。”
“而是,方子业那个牲口太变态了,虽然他是我们医院的,可我们医院没一个人把他当做人看。”
“是太变态了吗?”廖瑞锋笑着偏头。
“只是变态?违规?不讲道理…他的存在就是违规…”王鸥没有避讳地说。
廖瑞锋点头如筛:“方教授的确变态得有点不讲道理了,听说他才三十二岁。”
“这一身技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偷来的。”
“偷?”
王鸥摇头:“这可不是偷!”
“有人会,他也会,这叫偷。”
“他会,别人不会,这能叫偷么?”
“实际上,方教授的成长轨迹非常明显,也是一步一步扎马步一般地升起来的。”
“不过他的马步比别人跑得还要快得多。”
王鸥说到这里,又才道:“想跟着方子业是好事,如果你真能跟着方子业,这就是你的机缘了。”
廖瑞锋轻笑着说:“王教授,准确点来说,这又是我的机缘。”
“是第二次机缘。”
“我能来这里,享受到优厚的待遇,就是方教授给的机缘。否则的话,我还在家里绣娃娃给小朋友们玩。”
不管怎么样,方子业带他来这里后,只要能够破关成功,廖瑞锋就变成了绝对的‘香饽饽’。
被人哄抢那是百分之百的。
方子业带出来的,亲自认定的,第一个可以做脊髓损伤穿刺术的高手,第二个可以治疗脊髓损伤的外科高手!
哪怕这辈子就只做这一个操作,都够他吃一辈子了。
“看来小廖你的野心也不小啊?”王鸥淡然笑道。
廖瑞锋若是满足了,肯定就适时而退了,可廖瑞锋依旧在诚恳地学,就代表廖瑞锋是真心想跟着方子业一起,把这个术式做大做好,不仅仅只是满足于自己是一个术式高手。
“王教授,人这一辈子的机遇不可多得,遇到了就必须要把握住,将其抓紧!”
“……”
隔壁,动物试验区。
廖镓、聂明贤等人正在做动物试验,也是脊髓损伤的后续课题。
脊髓损伤针刺电极的治疗,是让功能从无到有,并不是从有到好。
然而,因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原因,临床中本来就存在一些让功能从有到好的术式,是故大家都在探索,脊髓损伤瘫痪后的患者,是否也适用于现在的成熟术式!
比如说大便功能优化术、小便功能优化术,等只有方向性,没有具体术式命名的手术。
如果可以无缝衔接的话,那么脊髓损伤的瘫痪患者,有可能从一个瘫痪在床的困郁患者,转化为类正常人模样。
这需要探索,需要找证据!~
廖镓看到方子业来了,就主动下台了,问道:“子业,你和小廖一起搞的‘放尿’穿刺法,怎么样了?”
方子业闻言,更正道:“Fang——Liao!不是放尿,你怎么连你自己的姓氏也拿来玩梗啊?你姓尿啊?”
其他人见怪不怪,廖镓是老调皮虫了。
廖镓笑说:“这不是,看着你发财,比我自己挣钱还难受吗?”
“刚刚查验了一例王院长亲自操作的阴部内神经转接术的家兔,发现家兔的逼尿肌等有机会自主控制,而且小便的频率等与其他家兔非常类似了。”
“普通患者可以作的功能优化术,应该在瘫痪患者术后也是适用的!”
“这样一来,已经成熟的术式与脊髓损伤的微电流刺激疗法,可以无缝衔接,这是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啊!!”
“嗯,和我们预计得差不多!~”
“脊髓损伤所致的功能缺失,最难点是从无到有这一步,从有到好这一步,与普通患者相差不大。”
“其实就是固有身体资源的更高效应用,属于是变相美容性手术了。”方子业点了点头。
微电流刺激疗法,没办法重启已经完全闭合的电流通路,只能激活部分‘待激活’的电信号通路。
所以,微电流刺激疗法后,其实瘫痪的功能依旧不够好,只是存在。
而要让仅存的功能完成得更好的话,就需要用已有的功能进行优化。
如肌腱转位、神经转位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重构。
“那这个手术,你打算怎么命名呢?”廖镓问。
“不命名啊,就是脊髓微电流刺激疗法,这么多人,怎么命名嘛。”方子业道。
“廖哥,我和廖瑞锋两个人研发出来的穿刺技法,涉及面不广,当然可以自主命名。”
“这个术式,是不能‘放尿’的!”方子业也调皮地回了一句。
廖镓或许也想名留青史。
其实啊,这种事情,大家都想做,只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
“唉,子业……”廖镓又叹了一口气。
“这个课题的后续延展太宽了,我们动物试验中心,都快成为家兔模型供应商了。”
“你啥时候能够找几个人手把我解脱了啊?”
“我不想天天搞模型了……”
动物试验要脊髓损伤家兔模型,方子业的课题要家兔模型,教授们来练手要家兔模型,后续课题延展也要脊髓损伤的家兔模型……
“带不出来嘛?”方子业问廖镓。
“带得出来,但至少还需要半年左右。”
“问题是,这半年我不想天天当个家兔模型制作机啊?”
“一点意思都没有……”廖镓说。
方子业道:“那行啊,我交给你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个听竹那边不是有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固定细胞系嘛!”
“你把这个细胞系植入到家兔模型里面,搞一些稳定的家兔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病例出来,这老有意思了……”
“你又让我给你打工?”廖镓不好忽悠,只是他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果然,有新东西,也很有意思。
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是非创伤性的病种,这种慢性病种如何在动物中进行复刻,是动物试验中的超级大难点。
退行性病变与肿瘤不同,要制作肿瘤动物模型,只要注射肿瘤细胞就可以。
“你还让我给你老婆打工。”廖镓的语气更加幽怨。
方子业闻言,翻了翻白眼:“记你首功!”
“廖教授,帮帮忙吧,帮帮我老婆吧。”方子业马上开始人情世故起来。
廖镓缺什么?缺的就是新鲜玩意儿,缺的就是刺激,成就感。
“这还差不多,我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吧,也挺有挑战性的。”廖镓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不过啊,这件事得过段时间再说,我孩子快出生了,这段时间我得忍住一切好奇心,去陪我老婆。”
“九点四十了,我得赶紧赶回去做饭。”廖镓看了一眼时间,“她最喜欢吃我给她做的早茶。”
廖镓说完就跑路了!
这个逗比,白天要陪老婆,自己又想工作,所以每天凌晨一点左右起床,来实验室补满八个小时工作。
众所周知,孕晚期的孕妇最好需要一个孕妇枕,一般不和老公睡。
孕晚期的孕妇白天的睡眠也很多,廖镓在白天可以陪她一起补觉……
动物试验中心里,剩余的操作者都是泌尿外科和胃肠外科负责做家兔模型大小便功能优化重建课题的,比如说王兴欢教授,胃肠外科的熊斌教授等。
他们纷纷与方子业打过招呼后,就自己做自己的。
方子业固然可以帮上忙,但他们也不会随便拉方子业。
方子业现在“烦得很”,如何扩大脊髓损伤术式应用的问题,一直萦绕着方子业。
这才是方子业这位课题牵头人该头疼的问题。
一个手术如果无法被复刻那就直视个人技术,只有能被学习的技术,才能称之为术式。
课题进展至此,神经内科的教授已然退去,只剩下梅瑸副教授还在这边常规坐镇,搜集后续的数据。
他不管操作,只负责数据搜集,因此得空:“方教授,过早了吗?”
“嗯!~”
“梅教授,你其实可以过两周左右再来的。”
“这些数据,实验室里有其他人员可以记录!”方子业一边看着手机,没发现洛听竹给自己发信息后,他便再想着继续待一会儿。
疗养院里的手术安排是在今天的下午两点,现在才早上九点,时间上是非常充裕的。
这是方子业主动推迟的时间!
他与廖瑞锋两人合作的穿刺技法的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
“反正也没啥事,就过来看看。”
“而且,这么多同事都在这里,我过来了会觉得更踏实。”梅瑸道。
方子业并没有戳破梅瑸的“谎言”,梅瑸与老婆两地分居,所以只能变成工作狂了。
“梅教授,不知道您对周围神经的退行性病变,有什么特别的看法吗?”方子业很随意地与梅瑸聊着天。
这个问题,方子业问过太多太多人。
课题组的人,都被方子业问遍过!
因为是方子业提出的问题,课题组是高度重视的,梅瑸也提前就听到了这个问题,也尝试准备过答案。
“症状不可查,病因难测,可能性的因素很多,一般发现了就再难逆转。”
“方教授,您下一个课题,是打算在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方向上下功夫么?”梅瑸眼睛一亮地进行了这种解读。
周围神经退行性病变,这是我们神经内科的内容啊?
我,梅瑸,愿意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