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奥匈帝国的繁荣丝毫不减当年,继续稳坐欧洲五大强国的位置,就其经济状况,比法国也逊色不了多少。
如今的欧洲五大强国,也就是英法德奥苏这五个国家,英国和德国各有所长,属于欧洲强国第一梯队,而法国,奥匈帝国和苏联,属于第二梯队。
第二梯队的三个国家,各有各的缺陷,法国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还有资源,奥匈帝国是民族问题,苏联则是经济和工业,这也是他们无法和英国,德国平起平坐的主要原因。
三个国家都在极力解决自己的短板,但是短时间里很难改变,目前恩斯特看好的也只有苏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联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解决的。
维也纳,中央火车站。
一列内燃机车牵引的火车,缓缓的驶入车站,停靠在站台前,站台上的闲杂人被清空,只有卫兵和奥匈帝国的高层在这里等候。
一节车厢的车门被缓缓打开,过了少许时间,恩斯特从车门处下来,踩在提前铺好的地毯上。
不少人都好奇的打量着这位莱茵帝国的皇帝,恩斯特没有什么架子,如果不是这庄重的场合还有一身衣着,放在人群里,和普通老大爷没多少区别。
而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却是一个人口上亿国家的统治者,且东非不仅人口数量惊人,在工业,科技,教育等等方面都不逊色世界上的任何国家,远不是一般强国可以相提并论,所以,没有人敢忽视这位长相平凡的老者。
“鲁道夫,节哀!”下了火车,恩斯特就看到了鲁道夫皇储,他向鲁道夫皇储问候了一句。
鲁道夫皇储的精神状态不怎么好,弗朗茨皇帝的离世,对他的打击不小,很难想象年轻时弗朗茨皇帝是鲁道夫最看不顺眼的人。
叛逆期的雏鹰总是想摆脱父亲的掌控,但是等到那个为他遮风挡雨的存在真正永别后,当年的雏鹰懊悔也来不及了。
“姐夫,多谢你能来参加我父亲的葬礼。”鲁道夫眼睛有些泛红的说道。
这是真心话,因为世人皆知莱茵皇室很少“挪窝”,欧洲大陆上的贵族,想串门,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东非和欧洲的距离,注定了莱茵皇室不可能频繁在欧洲走动。
尤其是康斯坦丁和恩斯特时代,莱茵皇室人口并不多,近些年,随着恩斯特孙子辈成长起来,莱茵皇室出国才变得稍微频繁。
现在,恩斯特这个帝国皇帝,能亲自到奥匈帝国参加弗朗茨皇帝的葬礼,也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恩斯特这次前来,不仅代表皇室,同时代表了岳父斐迪南大公一家,他对鲁道夫说:“你叔父的年纪实在太大,身体禁不起折腾,所以不能亲自到维也纳参加哥哥的葬礼,他老人家听闻弗朗茨陛下去世的消息,心里也十分悲痛。”
鲁道夫点点头说:“叔父的年龄也不比父亲小多少,能留在东非最好,确实不适合海上的长途漂泊……”
简单聊了几句家常后,两人在卫兵的保护下,向着葬礼举行地方而去。
……
恩斯特远在维也纳的时候。
东非也开启了1929年的国家统计,此时距离东非“六五”结束也只剩下不到两年时间,所以1929年是一个统计“大年”,本轮数据统计,比普通年份更加彻底和严格。
除了各项工业数据以外,1929年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就是东非的人口统计,每十年东非都要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从而为接下来的国家发展提供参考数据。
而这一次国家统计工作,由弗里德里希皇储亲自监督和参与。
“这次人口普查,不仅仅涉及到本土,同时对部分殖民地,也要进行人口统计,从而判断如今殖民地的发展情况。”弗里德里希对政府官员说道。
往年东非对于殖民地人口是不太重视的,之前,东非的殖民地人口数量太少,所以显得无足轻重,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部分殖民地人口飞速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
尤其是东非在南洋地区的部分殖民地,在东非二三十年的经营下,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市场规模。
东非政府对于殖民地人口数据倒也不是完全一无所知,但是往年,这些数据由殖民地政府上报,真实性有待考察,这次东非中央政府亲自派人到殖民地落实人口统计工作。
从而获得整个帝国人口发展的具体情况,人口也代表着如今东非在世界中的位置,不管一个国家发展情况如何,人口越多的国家,显然受到的关注也越多。
就像许多人都知道远东帝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一样,这两个国家完全没有悬念,但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就不一定了。
目前世界第三人口大国的竞争者有两个,首先是东非,然后是苏联。
虽然十年前东非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但是,当时苏联因为内战等原因,人口增长处于非正常状态,所以两国之间依旧有很大悬念,如果苏联能保持帝俄时代的人口增速,未必不能对东非实现反超。
至于人口同样过亿的美国,十年前和东非人口差距就达到五千万以上,所以十年后,除非美国大肆招收移民,否则根本不可能超过东非。
对于东非这种国土辽阔的工业国来说,人口更多的是财富,尤其是对殖民地的开发,更是迫切的需要大量人口。
东非国家统计局局长董宇对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根据往年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如今帝国人口应该在接近两亿,如果算上殖民地,可能直接突破两亿。”
“这也就意味着帝国最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人口突破两亿大关的国家。”
“而我国的国土面积和欧洲差不多大,欧洲的人口可能超过五亿,所以从人口密度的角度来说,现在东非人口还远没有达到极限。”
欧洲人口增长速度,必然不慢,尤其是奥匈帝国和苏联这种工业化程度不高,但发展又不慢的国家,人口正处于一个快速增加的阶段,除此外,中东欧和南欧的其他国家,情况也差不多,就比如意大利,巴尔干等地区。
当然,东非和欧洲的环境不同,所以欧洲能涵养的人口上限要超过东非,不过,这几十年里,东非一直在对本国居住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加上东非本来就比欧洲大个小几百万平方公里,所以,即便排除一些特别烂的土地,东非理论上可以养活的人口,也不容小觑。
不考虑东非对本国环境的大规模改造,就按照前世非洲各国的情况,东非所在区域,养活四亿人口是没有问题的,光是前世刚果一个国家人口就超过一亿,更别说东非,南非,中非,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地区。
弗里德里希说:“以现阶段的情况来说,帝国本土人口的理想数字是三亿,这样既可以保证对帝国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促进经济的正向循环,又能避免对生态的过度破坏。”
“不过,我们殖民地的人口总量是偏少的,未来本土向殖民地人口转移,是稳定帝国对殖民地控制和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向。”
东非政府一直试图从本土向殖民地地区输送人口,但是效果不佳,毕竟,东非本土的生活条件远不是殖民地可以相比的,而东非这些年来经济状况又不错,所以愿意跑到殖民地发展的本国公民显然少之又少。
在世界殖民大国里,反而是英国对殖民地人口输出数量比较大,就比如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1900年左右人口也就三百万规模,到1929年已经超过六百万。
新增加人口中,英国移民占比很高,这也和澳大利亚比较排外的移民政策有关,否则的话,光是远东和南洋地区的移民就能挤爆澳大利亚的移民部门。
即便如此,按照如今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速,再过几十年,突破一千万完全没任何问题,而英国的殖民地可不止澳大利亚一处,还有加拿大,新西兰,印度,南非……
这还没考虑到英国向美国等国家的移民数据,所以英国对外人口输出能力实际上是很强的。
其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频繁经济危机起到了巨大作用,殖民地成为了英国失业人口的蓄水池,而东非反而因为躲过了众多经济危机,导致本土人口大规模外流情况较为少见。
不过,接下来东非未必没有机会,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如果和前世一样来势汹汹的话,那基本没有多少国家可以幸免于难。
尤其是如今东非经济已经彻底和世界接轨后,除非像苏联那样,和世界主流经济体脱钩,否则没有逃脱危机的可能性。
当然,在世界经济大危机没有爆发之前,各国未来前途依旧不明,只有等到经济危机彻底爆发以后,才能知道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
就比如德国,前世德国是经济危机最大的受害者,一边要偿还根本不可能还完的债务,一边要顶着经济危机的压力,如果不是阿道夫上台,德国可能直接提前爆炸了。
但是,本时空里,德国可不是战败国,这势必会让德国政府应付经济危机的能力有所改变。
还有奥匈帝国这个前世早就消失的国家,现在也依旧存在,奥匈帝国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也是很难预测的。
……
维也纳。
恩斯特就正在给鲁道夫提醒。
“鲁道夫,根据我们东非经济专家的预测,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很有可能在近几年内爆发。”
“如今,你马上要成为奥匈帝国的实际掌控者,如果遇上这场经济危机,那对于哈布斯堡的统治,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从一战结束,到现在,整个世界的经济都火热发展,但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健康的。”
“全球市场就那么大,但是各国的工业都在突飞猛进式发展,而我们这些工业国,又源源不断的从那些落后国家掠夺财富,这也意味着他们消费水平和能力的极大削弱。”
“总而言之,如今世界的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是极其不匹配的,这也意味着全球经济秩序随时有崩塌的风险。”
“而且,我预测这次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将超过所有人的想象,所以,你应该提前做些准备,毕竟,你刚刚掌权,如果再遇到经济危机,这对于你是极其不利的。”
恩斯特可不希望哈布斯堡在奥匈帝国的统治倒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奥匈帝国是东非在欧洲战略的重要支点,关系到东非在欧洲的利益存在和影响力。
同时,恩斯特作为君主制的代言人之一,他并不希望欧洲君主的数量进一步减少。
鲁道夫对恩斯特所说的情况,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丝毫不怀疑恩斯特“预测”的真实性。
毕竟,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各国上层很清楚,如今世界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大家心里都有谱,但是各国政府就像赌徒一样,不得不持续跟进。
就比如工业领域的发展,工业代表着国力,尤其是欧洲这个国家林立的地方,如果工业落后,那就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所以对于工业产能过剩,大部分国家都选择忽视,大不了打一仗,这样一来,市场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赢家通吃。
而谁能成为赢家,工业能力强的国家自然胜算越大,所以各国政府只能硬着头皮发展工业。
鲁道夫对恩斯特问道:“姐夫,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于恩斯特,鲁道夫还是比较信任的,而且东非从一块殖民地,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就算恩斯特是个白痴,也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能力。
恩斯特说道:“让我提建议的话,那就是在这次经济爆发的时候,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奥匈帝国这种国情比较复杂的国家,如果放任经济恶化,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危机。”
“所以,你接下来必须保证本国工业不至于在经济危机冲击下,发生系统性的崩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甚至不妨参考一些苏联的经济政策,毕竟要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没有哪个国家比苏联做的更彻底。”
“当然,我话也要说在前面,如果学习苏联,那势必会引发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不满,这可能导致奥匈帝国内部的动荡,甚至是解体风险,具体该怎么操作,接下来每一步你都必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