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贞观小闲王 > 第2268章 利益交换

第2268章 利益交换

    百十来人此刻面面相觑,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

    而家族方面,还有韦家,薛家,陆家,裴家,陇西李氏,赵郡李氏等这些跟纪王府有利益关系的势力也跟着力挺。

    让世家方面的势力处于了劣势

    这尼玛是要争夺皇位么?这是世家人此时此刻的心理写照。

    什么时候纪王有这么大的能力了,可以让这些顶级权贵为之站台,还有这么多家族势力支持。

    这样的实力比太子都要雄厚,完全有争夺太子之位的能力,难道要变天了?

    李治此刻脸上表情阴暗,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场景,竟然出现在了那个庶子身上。

    自己若是有这等力量,何愁大事不生成。

    李承乾最开始能够一直不倒,不就是因为这些老臣的支持么?

    “雉奴,你看到了吧,这既是老十的实力,你斗不过他的。

    别说是你,就是大哥也没有这样的号召力,所以你以后不要再跟老十过不去了。”

    看到李治的脸色,李泰低声的劝解道。

    一旁的李承乾闻声将目光看向李泰,李泰的声音低,但他距离这么近怎么能听不到。

    眼中也出现了一丝莫名,不过很快便消失了。

    因为他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用严厉的眼神看向他。

    他可以感受到父亲眼神中带着责怪之意,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

    “呵呵,雉奴,青雀说的不错,我们都是兄弟,应该互相帮衬,不要在为难老十了。

    他还年少,我们作为兄长应该爱护他。

    你看这场面,不就是阿耶在护着他么?”

    李承乾轻声笑了一下,对李治劝解,言下之意,这些人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才会支持李慎的。

    他这句不是说给李治听的,而是说给李泰听的。

    “大哥说的是,我们都是兄弟,相煎何太急。”李泰面不改色,依旧带着微笑。

    李治没有说话,脸色还是不太好看。

    他当然知道这个局面是因为他们老爹的缘故,可若是他们老爹这样对他该多好。

    他也是皇帝的儿子,而且还是嫡子。

    现场有些僵持,所有人都在等着李世民的回答。

    “诸位爱卿都坐下吧。”良久李世民笑着说道。

    等所有人坐下后,李世民才继续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关乎到在座各位的利益,虽然纪王奏疏中已经阐明,但该调查的还是要调查。

    太子会继续派人前往西州,将此事查明,给大家一个交代。

    而且,纪王的确也有责任,应判失察之罪。

    若是他能够早一些洞察先机,诸位也不会有如此损失。

    所以理应受罚。

    传旨,纪王剿灭叛军虽然有功,但却因为失察造成恶果,不可功过相抵。

    罚奉三年,令其无比协助诸位重建工坊。

    另外征调一千府兵驻扎工坊区,以后就作为那里的守军,守护那片工坊。

    这件事由兵部协调。

    朕在免除诸位爱卿三年赋税,减少你们的损失,朕相信此类事件以后不会发生。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说完再次看向全场。

    “多谢陛下恩典。”

    “多谢陛下恩典。”

    权贵这边开始有人带头谢恩,全体行礼。

    剩下的心中有些复杂,今天的局面本来是他们人多,想要逼迫调查此事。

    可现在看来好像很难,他们并不占优势,皇帝给了他们一些补偿,但这点补偿对于损失来说九牛一毛。

    完全是一个台阶。

    所谓对纪王的惩罚也不过是罚俸三年而已。

    不过他们现在无凭无据,对此也没有办法。

    看到世家士族的人不说话,李世民再次开口道:

    “四年定考已经临近,会有一批官员告老还乡,朕以与太子商议,会选拔一批才俊补上。

    此事太子会在朝堂上与你们商议定考人选,吏部负责考核人员补缺。

    考核人员由吏部侍郎卢静思负责。”

    大唐每年都会有官员考核,被称之为岁考,而四年一次大考被称之为定考。

    就相当于京察,外察一样,平等官员登记,给与升职或者降职,还包括了一些福利待遇奖励之类的。

    这个关乎到了各势力的利益。

    李世民扔出来这个诱饵,就是一种利益交换,尤其是让卢静思负责考核补缺人选。

    “臣领旨。”卢静思立刻起身行礼领旨。

    这个诱惑太诱人,卢家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其他官员见此暗自叹息,没有想到陛下为了保住纪王,还真是不遗余力。

    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次在选拔官员上由世家官员做主。

    以往最多不过是协同。

    “启禀陛下,既然工坊的事情乃是叛军报复所为,臣觉得理应加大对叛军的围剿。

    确保安西都护府的安定,保障安西百姓的安危,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中书左丞卢承庆站起身来说道。

    他的话已经表明了范阳卢氏的态度,赞同这件事跟纪王没有关系,就是叛军的报复。

    崔仁智看了卢承庆一眼,最终无奈的跟着附和:

    “臣附议卢中丞所言,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在发生。”

    五姓一直以来都是同气连枝,既然卢家赞同,他们也只能跟随,重点是定考的事事关重大。

    卢家占据主导,他们也能够得到利益,多安排一些官员上去。

    这些年来他们在官员上的占比越来越少,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这是一次机会。

    “臣附议。”

    “臣附议。”

    其他几家也同样同意,随之而来的便是士族的妥协。

    很明显,陛下这是把这次的官员空缺让给了他们,来作为交换不再追究此事的条件。

    “哈哈哈哈,诸位放心,朕会下旨让纪王剿灭叛军,确保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而且朕不是说了么,还会派一个折冲府驻扎在那里,保证万无一失。

    此次定考希望尔等为朝廷精选良才,让我大唐等候蒸蒸日上。”

    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这次的利益交换已经达成,还在他的预期当中。

    现场所有人都觉得陛下对纪王果然宠爱有加,只有少数几个人扫视了一眼世家士族的人眼中充满了意味深长。

    这其中就有长孙无忌,马周等人。

    (那个,我要去随礼,中午回来再补第三章,最近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