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2309章 安德森,看瓷器不戴手套

第2309章 安德森,看瓷器不戴手套

    “我们来看这件青铜钺,”陈阳隔着玻璃柜用手指着青铜钺上的纹饰,语调不急不缓,“多为饕餮纹或几何纹,虽精美但镂空工艺较少。”

    陈阳的手指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仿佛在临摹那些古老的纹路。

    “饕餮纹,是我们华夏商代主流风格,”陈阳顿了顿,目光从青铜钺移向汉斯,“藏品纹饰较程式化,因此推断,可能为商晚期批量铸造,工艺标准化程度高,但创新性较弱。”

    陈阳一边说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种胸有成竹的从容,这可是你先开口说工艺的!

    “相比我们国家发现的人面镂空钺、亚丑钺,”陈阳的声音渐渐变得更加自信,“具有独特的人面纹、镂空工艺,这样的纹饰,不但凸显工艺上繁复性,也突出了宗教色彩,青铜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更强。”

    “而且,”陈阳继续说道,语气中透着一种深不可测的自信,“从冶金工艺角度来看,我国出土的这两件青铜钺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失蜡铸造法,使得纹饰更加立体生动,而这件…”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重新回到玻璃柜中的青铜钺上,“很明显是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泥范铸造,工艺水平确实存在差距。”

    陈阳接着说:“从合金配比来看,华夏本土出土的青铜钺含锡量更高,约为 15%到 18%,这样的配比使得青铜更加坚硬耐用,而这件的含锡量明显偏低,大约只有 10%左右。”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细节,”陈阳眯起眼睛,仿佛看穿了什么秘密,“真正的商代青铜钺在钺身背面通常会有细微的铸造痕迹,这些痕迹是当时工匠为了确保铸造质量而特意留下的标记。”

    他指向玻璃柜中的青铜钺背面,“而这件的背面过于光滑,缺少这些历史痕迹。”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陈阳的语气变得更加学术化,“一件文物出土,会伴随其他文物,形成完整的文物组合。”

    “这样的组合能够相互印证,确认文物的真实性和历史背景。”

    “而且,”陈阳继续说道,“我们知道商代青铜钺的铸造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级别的贵族使用的青铜钺在尺寸、纹饰复杂程度上都有明确规定。这件青铜钺的规格…”他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陈阳接着解释:“从纹饰的神话内涵来看,商代饕餮纹不仅仅是装饰,更承载着深刻的宗教意义。真正的商代饕餮纹有着固定的构图规律和象征含义,而这件的纹饰虽然精美,但在象征意义上显得有些浮浅。”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陈阳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商代青铜器的铭文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整个青铜器等级和身份的重要标识。没有铭文的青铜钺,在商代的地位和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陈阳一边嘴角轻轻翘起,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铭文!比如说亚丑钺上,有明确的亚丑铭文,这不仅是氏族标识,更是历史的确凿证据。”

    “而没有铭文的青铜钺,就像没有身份证的人一样,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存在很大的疑问。”

    “从学术研究价值来说,”陈阳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谨,“一件没有确切出土记录、历史背景的青铜器,无论工艺多么精美,其学术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其真正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汉斯听完陈阳这一番详细的分析,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他紧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过了良久,他才慢慢开口:“陈,你的分析确实很专业,但是…”

    “但是什么?”陈阳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种胜券在握的从容,“汉斯先生,您也是这方面的专家,难道我说错了吗?”

    汉斯依旧摇摇头,但这次的摇头显得有些无力,“不不不......”

    “陈,你的观点我不能......”他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反驳理由。

    正说着话,安德森走了过来,他敏锐地察觉到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

    看到汉斯那有些尴尬的表情和陈阳那自信满满的神态,安德森立刻明白了现场的情况。他知道这种学术争论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变得更加尴尬。

    “陈,”安德森及时插话,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看看这边的瓷器。我知道你精通瓷器,过来和我一起研究一下,我也正好学习一下。”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化解冲突的智慧,同时也暗示着对陈阳专业能力的认可。

    安德森知道汉斯的想法,他一直对华夏古董专家看不上,当然对华夏的这些文物,汉斯几乎成痴迷状态。

    汉斯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愤懑,他觉得这些华夏学者们,就像是守着金山银山却不知道挖掘的愚者。他认为,这么好的东西,华夏人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不好好延续下去,这简直就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是对自己国家历史的不认可。

    在汉斯看来,华夏人对自己的文物缺乏应有的敬畏和深度理解,总是浮于表面,没有西方学者那种严谨的研究态度。他甚至觉得,如果这些珍贵的文物继续留在华夏,可能永远都得不到应有的学术价值体现。

    这种想法在汉斯心中根深蒂固,几乎成了他的一种偏见。

    但汉斯并不怎么出国交流,他并不知道,现在的华夏,有耿老这样老一辈的人,也有陈阳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正在为自己的国家争取着国家艺术地位。

    在安德森的热情引路下,陈阳的目光落在了一只静置于展厅中央的玻璃罩内、通体散发温润光泽的明代内府梅瓶上。

    这尊梅瓶身形颀长,高约莫三十四厘米,瓶底圈足径不过十四五厘米,却自有一种玲珑秀雅的气韵。

    细观其形制,瓶口微微破损,外翻的唇边厚如凝脂,短颈线条流畅,诉说着岁月流转的故事。丰肩敛腹的设计勾勒出柔和的曲线,瓶腹饱满却不臃肿,于静谧中透着灵动之美。

    往下看去,瓶底向外撇出,圈足矮浅,边缘隐约可见一抹暗红——那是火石红痕,如同凝固的历史印记,无声地证明着它的年代久远。瓶底气孔处露出的沙底,未经任何釉饰,更添几分古朴自然的韵味。

    目光由外及内,陈阳注意到胎体自上而下渐次增厚,触感细腻如绸缎,粉状的质地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叫人忍不住想伸手轻抚。

    最引人注目的是肩部那两字醒目的青花楷款,“内府”二字笔划均匀有力,圆润饱满,像是饱经沧桑的老者,依旧保持着当年的端庄与威严。

    此瓶通体施以白釉,釉层肥厚欲滴,在灯光照射下,更显温润如玉。尤其妙的是,局部堆釉之处,白中隐隐透出一抹淡青,如同山峦间薄雾缭绕,增添了一丝朦胧之美,令人观之忘俗。

    明永乐内府梅瓶

    陈阳认真的隔着玻璃柜子看着,目光如炬。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就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在凝视着神像一般。安德森观察着陈阳的表情,心中暗暗赞叹,这个年轻的华夏专家果然不同寻常。

    安德森向旁边的工作人员招招手,那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助理立即会意,快步走了过来。

    “麻烦将玻璃柜打开,让我们的客人能够近距离观察。”安德森用他们本国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

    女助理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找到正确的那一把,轻轻插入玻璃柜的锁孔中。“咔嚓”一声轻响,玻璃柜门缓缓打开,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散出来。

    见到玻璃柜打开,陈阳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转过身,朝着安德森竖起了大拇指,动作干脆利落,充满了真诚的感谢。

    “安德森,还是你够意思!”陈阳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孩子般的纯真和兴奋。

    说着,陈阳的眼角轻轻瞟了一眼不远处的汉斯,那个老头正背对着他们,似乎在专心研究另一件展品。

    陈阳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调侃的意味:“不像汉斯那个大胡子,我都站在那里看半天了,他也没打开玻璃柜。”

    这话说得既轻松又带着一丝抱怨,就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自然。陈阳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汉斯听到,但又不至于显得过分挑衅。

    “哈哈!”安德森爽朗地笑了起来,声音在展厅里回荡着,显得格外愉快。

    他走向前去,亲切地拍拍陈阳的肩膀,这个动作既友善又亲密。笑着的同时,他的另一只手接过一副崭新的白色手套,递给陈阳。

    “陈,我知道你是瓷器方面的专家,看看如何。”

    安德森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陈阳专业能力的认可和尊重,这让陈阳感到温暖。但令安德森意外的是,陈阳轻轻摆摆手,婉拒了安德森的好意。这个动作很优雅,没有丝毫的傲慢,只是简单而坚定的拒绝。

    安德森看到陈阳的反应,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些许诧异的表情。

    “陈,不打算上手么?”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陈居然不想亲自上手看看?

    陈阳听到这个问题,轻松地耸了一下肩膀,这个动作既随意又充满了自信,“安德森,在我们华夏,看瓷器其实是不可戴手套的。”

    “因为戴上手套,就没有了摩擦力,容易不小心打碎瓷器。”

    “那你们看贵重的瓷器怎么办?”安德森皱着眉头,看着陈阳问道。他的表情很认真,显然对这个文化差异很感兴趣,“总不能直接用手接触吧?”

    “除非瓷器在桌面上,那样的话我可以戴手套观察。”说着,陈阳微微弯腰,开始仔细观察起那件明代内府梅瓶。

    他的姿势优雅而专业,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鉴定师在工作一样,“再说了,这种贵重物件,其实不戴手套也一样能看,因为你们已经做了大量的鉴定,真伪已经没有意义了。”

    陈阳的话语中透着一种淡然的自信,仿佛在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质疑你们的鉴定结果,而是为了学习和交流。

    这种态度让安德森心中更加钦佩这个年轻的华夏专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