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2351章 水涨床高!

第2351章 水涨床高!

    陈阳心里明白了什么意思,但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端起茶杯轻啜一口。茶是正山小种,带着特有的松烟香。能在异国他乡喝到如此纯正的茶叶,这足以见冯·霍恩海姆夫人对自己的忠实。他放下杯子时,瓷器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响在安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在提醒所有人此刻谈话的严肃性。

    “合作是双赢的事情,我自然会赞成,”陈阳缓缓说道,声音平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华夏古董市场有严格规定。青铜器、珍贵书画等文物是禁止出境拍卖的。”

    他顿了顿,目光在夫人脸上停留了片刻,“而且,即便是可以出境的文物,也需要经过文物部门的严格审批和登记。”

    陈阳的语调变得更加严肃:“每一件文物都有它的身份证明,包括出土地点、年代鉴定、流传经历等详细资料。任何试图绕过这些程序的行为,在我看来都是对文化遗产的不尊重。”

    他稍作停顿,然后继续说道:“我知道欧洲收藏家对东方艺术品的热情,这本身是好事,说明我们的文化得到了认可。但文化交流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

    一边说着,陈阳直视夫人的眼睛,那双黑色的眸子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夫人,我作为业内人士,又是华夏文物工作人员,绝不会参与任何文物走私活动。”

    “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职业道德和民族责任的体现。”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我相信真正的收藏家,都应该尊重文物的合法来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之间找到平衡点。”

    客厅里的气氛一时凝滞。帕特西亚不安地看了看姑妈,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桌布的一角,显然对陈阳的直率感到意外。安德森则紧张地清了清嗓子,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生怕这场会面会因为误解而不欢而散。

    壁炉里的木材发出轻微的劈啪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夫人的手指轻敲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节拍声,思考着什么重要的决定。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出乎意料的是,冯·霍恩海姆夫人突然笑了起来,那笑声从低沉逐渐变得爽朗:“陈先生,您误会了。您的坦诚让我更加钦佩您的人品。”

    她的语调变得轻松了许多:“罗勒比庄园虽然是私人拍卖场,但我们严格遵守各国法律。”

    “我只是希望能通过正规渠道,引进一些合法的华夏艺术品。我们绝不会涉及任何违法交易。”

    夫人优雅地从身旁的抽屉里取出一本精装图册,封面上用金字印着“东方艺术品收藏指南”,她小心翼翼地翻开到标记的一页,上面贴着各种精美的瓷器照片:“比如这类清代外销瓷,它们本身就是为了出口而制作的,具有完全合法的流通历史。”

    她指着另一页继续说道,“或者民国时期的工艺品,这些在当时就有很多流传到海外,在欧洲的收藏市场也是很有前景的。”

    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我们只对这类有合法来源、符合出境规定的艺术品感兴趣。我相信,这样的合作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陈阳接过图册,手指轻抚过封面的烫金字体,翻开时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他的目光落在一组广彩瓷器的照片上,这些瓷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色彩绚烂如梦。

    陈阳仔细端详着每一件器物,眉头逐渐舒展开来,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了下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刚才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似乎烟消云散了。

    “夫人说的没错,”陈阳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轻松,“这类艺术品确实可以合法交易。清代外销瓷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都有很好的流通性。”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照片上游移,突然眼神一凝,“不过......”

    陈阳的手指定格在其中一件精美的盘子上,那上面绘制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图案。

    他凑近仔细观察着纹饰的每一个细节,从人物的服饰到背景的亭台楼阁,都透露着浓郁的古典韵味。

    “这件青花瓷描绘的是《西厢记》场景,”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张生与崔莺莺在花园中相会的情景,工艺确实精湛。”

    陈阳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系列的原物应该在我们华夏羊城博物馆里,那里收藏着完整的十二件套装。”

    “还有一套流落海外的在米国大都会博物馆,这都是有相关记录的。”他重新低头看向照片,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所以这些照片上的,很可能是仿品。”

    冯·霍恩海姆夫人听到这番话,灰蓝色的眼睛瞬间睁大,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她与坐在一旁的帕特西亚交换了一个充满震惊的眼神,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惊讶。夫人的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陈先生,您......”夫人的声音有些颤抖,带着明显的不敢置信,“您连这些东西具体存放在哪个博物馆都知道?这简直太令人震撼了!”

    陈阳看着夫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暗自好笑。他轻声笑了一下,声音中带着几分自豪和几分无奈:“夫人,我当时为了学习古董鉴定,可是真的跑遍了华夏所有的博物馆。”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开始胡说八道起来。虽然说自己撒了一个小谎,但自己确实每个博物馆都走过,这倒不是假话。

    “从故宫博物院到各个省级博物馆,从民间收藏馆到私人展览厅,我几乎都留下了足迹,”陈阳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回忆的味道,“对于各个博物馆所收藏的展品,包括它们的年代、工艺特点、收藏历史,我心里都非常清楚。”

    “这套《西厢记》场景的青花瓷,我记得原品的右下角有一处细微的窑裂,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反而成了鉴定真品的重要标志。而照片上的这件却完美无瑕,这就很值得怀疑了。”

    帕特西亚听完这番话,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的绿色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微张,完全被陈阳展现出的专业知识震撼到了。

    她忍不住向前倾身,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敬佩:“陈,这太不可思议了!您是如何记住这么多物件,这么多细节的?这简直就像是拥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一样!”

    陈阳抬头看了一眼帕特西亚,看着她那双充满好奇和崇拜的眼睛,心中不禁苦笑。这怎么跟你解释?

    “很简单,用心!”陈阳抿嘴笑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华夏古董鉴定,主要是用心,就像音乐家能记住每个音符的位置。”

    “华夏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才是它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比如刚才那套《西厢记》青花瓷,普通人看到的只是精美的图案,但我看到的是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的情怀寄托。”

    “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通过工匠的巧手,永远定格在了瓷器上。”

    陈阳的声音渐渐变得有些激动,“每一处笔触,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窑裂也好,釉色也罢,这些看似瑕疵的地方,恰恰是时间留下的印记,是历史的见证。”

    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一种近似虔诚的神情:“这正是欧洲收藏家们最着迷的地方。他们不仅购买艺术品,更想了解背后的故事。”

    她轻抚着手中的图册,“我见过太多收藏家,他们愿意花费巨额资金购买一件古董,但更渴望的是了解这件古董曾经的主人,它经历过什么样的岁月变迁。”

    “有位法国收藏家,他收藏了一只明代的青花梅瓶,”夫人继续说道,“但他最珍视的,是我们为他提供的那份详细的历史档案——这只梅瓶曾经是某位明代官员的陪葬品,后来流落民间,几经转手才来到欧洲。”

    冯·霍恩海姆夫人向前倾身,眼神变得异常专注,“陈先生,如果我们合作,您能否为每件拍品提供详细的历史背景介绍?”

    她的手指轻点着桌面,“我是说,不仅仅是年代和工艺,还有那些生动的故事——谁曾经拥有过它,它见证了什么样的历史时刻,甚至是工匠制作时的心境。”

    帕特西亚在一旁补充道:“姑妈,您知道的,欧洲的收藏家们都很注重这种'出处'的概念。一件有故事的古董,往往比同等品质但来源不明的古董价值要高出数倍。”

    “当然可以,”陈阳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量着,这很简单,就算编也能编出来,“事实上,这正是华夏古董迷人的地方。”

    “只要是流传有序的物件,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他的眼神变得深远,仿佛能穿越时空,“比如一只宋代的茶盏,我不仅能告诉您它的窑口、年代,还能为您讲述宋人饮茶的雅致生活,讲述茶道与禅宗的渊源,讲述这只茶盏可能见证过的文人雅集。”

    “每一件古董都是历史的载体,”陈阳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一种特有的魅力,“它们沉默不语,却诉说着比任何文字都要丰富的故事。我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故事重新焕发生命力。”

    夫人听得入了神,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断这种美妙的氛围。

    “比如清代的一只鼻烟壶,”陈阳举例说道,“表面上看只是一件实用的器物,但如果您了解到它曾经是某位王爷的心爱之物,了解到鼻烟壶内壁的微雕描绘的是王爷与爱妃的定情故事,那么这件器物就不再是冰冷的收藏品,而是有温度的历史见证。”

    “我们认为,真正的收藏是文化的传承,而不仅仅是物品的买卖。”陈阳的声音变得庄重起来。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庄园外的景色,“华夏五千年文明,每一件传世古董都承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情感。”

    “当这些文物走向世界时,它们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使者。”

    “这种传承的意义,远比商业价值更为重要,”陈阳转过身来,目光坚定,“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合作,让更多的欧洲朋友了解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德森适时地补充:“夫人,陈阳的拍卖行,在华夏京城每年都有两场拍卖,加上陈阳在华夏的名气,很受收藏家欢迎。”

    他清了清嗓子,“更重要的是,陈阳在业内的声誉极佳,从未有过假货争议。他的每一次拍卖,都会提供详细的文物档案和历史背景资料。”

    “就在今年春拍,一件元青花瓷瓶,陈阳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传承脉络,还挖掘出了这件梅瓶与元代著名诗人的渊源,最终成交价比预估高出了三倍。”

    我去!陈阳侧头轻轻看了一眼安德森,好家伙,这帮人在背后没少调查自己呀!

    帕特西亚在旁边点头赞同:“这样最好。”说着,帕特西亚看向了陈阳,“陈,现在欧洲市场上,有很多来源不清的华夏瓷器。欧洲大收藏家们,认为买的不仅是器物本身,更是一段完整的历史故事。”

    “如果有您这样的华夏专业人士,我想欧洲的拍卖市场,华夏拍品一定会......”帕特西亚说着,轻轻眯了一下眼睛,“用华夏话来说,水涨床高!”

    噗!陈阳直接将嘴里的茶水喷了出去,随后吃惊的看了一眼帕特西亚,又看看安德森,“这个成语,你教帕特西亚的?”

    “耶!”安德森得意的笑了一下,“怎么样,我现在都会你们华夏谚语了!”

    “安德森,你还是别误人子弟了!”陈阳笑呵呵将茶杯放到了桌面上,看了一眼几人,跟安德森解释了起来,“是水涨船高!”

    “船,知道么?”陈阳连说带比划,“划的那个船,不是床!”

    “水涨床高那还了得,”陈阳笑呵呵的说着,“那岂不是证明发大水,把屋里给淹了!”

    几人听完陈阳的解释,加上安德森在旁边翻译,帕特西亚知道自己说错了,随后也哈哈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冯·霍恩海姆夫人的眼睛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PerfeCt!欧洲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华夏市场,就如同未打磨过的钻石,如果我们能得到陈先生的支持,我相信未来会非常美好。”

    她兴奋地拍了拍手,“您知道吗,陈先生,欧洲的收藏家们最怕的就是买到没有故事的古董。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购买一件有完整历史档案的二等品,也不愿意要一件来源不明的一等品。”

    “这种对文化内涵的重视,正是高端收藏市场的发展趋势,”夫人继续说道,“而您提供的这种服务,恰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陈阳微微点点头,“夫人,我非常乐意和你们进行合作。但是......”

    说着,陈阳看看几人,“合作是双向的,我也有自己的要求,不知道贵方能不能满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