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驴二的风流往事 > 第1458章 战地记者

第1458章 战地记者

    由于日军对我胶东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我根据地的指挥中枢。为保证领导机关的安全,我军只能不停的转移,避开敌军的主力,与敌军打游击队战,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

    一条崎岖的山路上,黄东海和李云霄带着三连的队伍,正在行路。

    他们有七八十位战士,身上的八路军服装沾满了硝烟和战火的气息,每个人都显得疲惫不堪,还有一些战士负伤挂彩,有的额头包着纱布,有的胳膊悬着绷带,有的拄着拐杖,被战友搀扶着行走。

    走在队伍中间的黄东海虽然神情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有神。

    走在旁边的李云霄脸色平静,眼神澈清。

    驴二刚认识黄东海的时候,黄东海还是排长,后来,队伍整编,黄东海成为连长,李云霄是连队指导员,二人搭伙,带领三连。

    他们三连刚打完一场战役,奉命转移。

    在他们队伍之前,是黄东海派出去的一支侦察班,班长是马武。

    幽深的树林,金黄色的夕阳投射进来,更显得林中寂静幽暗。

    在寂静的树林中,悄无声息的出现六七个人影。

    马武的军帽上戴着树枝编成的遮蔽物,端着步枪,在前方行走,五六个同样装配的八路军战士,端着枪走在后面。众人在树林中小心翼翼的行走着。

    他们都穿着八路军的军装,眼神警惕,脸色凝重。

    树林中很静,只有他们轻微的脚步声。

    另一片密林中,一个背着挎包的中年人,穿着百姓的服装,脸色惊慌,快步奔行,不时扭头回望。

    他是我军“挺进报”的战地记者晓松。

    他的衣服上有血迹,跑过的地上,有滴落的血迹。

    身后不远处,十多个日军正追赶而来,越来越近。

    为首的日军一边奔跑,一边打了一个手势,后面的日军,分成三队,每队三四个人,分成三个方向,向晓松包抄而来。

    马武等人正在向前推进。

    忽然,前面的马武好像听到了什么,立即停止脚步,举手打了个停止的手势,后面的几个战士,立即单膝蹲低,端起枪,做出警备的状态。

    马武又凝神聆听了一下,然后迅捷而灵敏的向前走了几步,躲藏在一棵树后,探出脑袋向前方凝望着。

    另外的战士紧紧跟随在后,各自隐蔽在一棵树后。

    马武的眼睛透过树木的间隙,向前方凝视着。

    不一会儿,晓松进入他的视线。

    晓松快步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扭头向后张望。

    很快,追赶的日军也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一个战士压低声音说道:

    “班长,有鬼子,前面跑的那个人,很可能是咱们的同志,救不救?”

    马武没有回答,皱紧了双眉。

    晓松奔行着。

    忽然,他看到左侧前方出现了日军的影子,他本能的转身向右侧前方奔跑,但右侧前方也出现了日军的影子。

    晓松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后方,同样出现了鬼子的影子。

    晓松自知逃生无望,他蹲下身子,迅速把挎包埋入土中,又在上面撒上树叶,然后又快步向前奔跑。

    终于,三队日军,把晓松包围住了,向里收缩包围圈。

    为首的日军喝道:

    “抓活的。”

    日军越来越近,不到十米的距离了。

    晓松眼中闪过一丝悲壮,他从口袋里掏出钢笔,拧开笔帽,准备用尖锐的笔尖刺破喉咙自杀。

    就在晓松手中的钢笔即将刺入喉咙的一瞬间,忽然“砰”的一声枪响,为首的日军额头中弹,直挺挺向后倒去。

    随即,又是几声枪响,几个日军中弹倒地,几个日军还击。

    枪声惊醒了树林的寂静。

    远处隐隐的枪声传来,整个连队连忙停止前进,做出警戒的准备。

    黄东海停止脚步,说道:

    “有枪声。”

    李云霄道:

    “应该是侦察班遇到了情况。”

    他聆听了一会,又说道:

    “嗯,枪声停了,战斗结束了。”

    黄东海点点头,转头道:

    “尉国忠。”

    旁边的一排长尉国忠立即应道:

    “到。”

    黄东海道:

    “你带一个班去看看什么情况。”

    尉国忠道:

    “是。一班的战士,跟我上。”

    一班的七八个战士,迅捷灵敏的跟着尉国忠向远处跑去。

    黄东海下令道:

    “大家原地待命,随时准备战斗。”

    全连的战士停止前行,各自拿着武器在原地待命。

    黄东海伸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烟盒,抽出一根被挤压变形的香烟,用火柴点燃,狠狠抽了一口。

    李云霄安慰道:

    “应该不是鬼子的大部队,如果是大批敌人,马武会提前发出信号的。”

    黄东海道:

    “云霄,你说,如果遇到鬼子的大部队,咱们打不打?”

    李云霄道:

    “老李,团长给我们的行动指示是尽快突围,去徐溜与六连会合,然后去山子头向团长报到,而不是与日军正面战斗。咱们的战士打了这么多天仗,已经疲惫不堪了,如果没有战斗的必要,我们还是避开的好。”

    黄东海道:

    “行,你是指导员,听你的。”

    这时,不远处的一棵树后,悄悄探出一颗脑袋。

    她是个女孩子,十六七岁,稚气未退的脸庞,一双灵动的眼睛,在暗中观察了一会八路军的队伍,又悄悄隐没在树林中。

    树林中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地上躺着十几个日军的尸体。

    几个八路军战士警惕着周围。

    晓松向马武说明来龙去脉。

    晓松道:

    “我叫晓松,是‘挺进报’的战地记者,和另一名记者,两天前在海阳崖子关的党政机关驻地,做了战地采访,在四名游击队成员的护送下回总部的时候,遭遇到一股日军,四名游击队的同志为了掩护我们,全部牺牲了。”

    马武道:

    “另一名记者同志呢?”

    晓松道:

    “他被日军抓了。”

    他脸色忧愁,想了想,又说道:

    “我担心我这个同事意志不够坚定,撑不住敌人的毒打,会把党政机关驻地说出来。”

    马武的脸色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