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政坛巨星 > 第1505章 1505

第1505章 1505

    省委书记办公室。

    郭忠涛端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脸色沉凝如水,化债,已是他必须抓住的救命稻草,亦是通往更高权力殿堂的唯一阶梯,而黎锦,是这盘死棋中他必须撬动的关键棋子。

    他必须说服黎锦,为他所用!

    门被推开,黎锦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从容自信。

    “书记,”他声音平静,“我来汇报近期经济运行态势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当前增长势头良好,但产业升级和重大基建项目对政策支持需求迫切。我建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向上级争取两项核心政策:一是关于新能源产业国家示范基地的专项扶持,二是恳请中央财政给予一笔不低于三百亿的转移支付,用于打通云阳-临港高速铁路的关键节点。这两项若能落实,将极大夯实发展后劲。”

    他将一份详尽的报告轻轻放在郭忠涛面前,等待郭忠涛的批复。

    郭忠涛的目光扫过报告封面,指尖却未触碰。京城跑部委时遭遇的冷落与推诿瞬间涌上心头——那些手握实权的司局长们,或打着官腔让他“排队”,或暗示云海“体量不够”。那份憋屈感让他胸口发闷。

    让黎锦去跑?以黎锦与央企、甚至可能更高层的关系,成功的概率无疑大增。但如此一来,这份沉甸甸的政绩,首功必然记在黎锦头上!

    他强压下翻腾的思绪,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嗯,思路可行。你先……去接触接触,探探口风吧。”

    黎锦仿佛没听出其中的推脱,微微颔首:“好,我会尽快启动相关工作。”

    汇报完毕,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寂。

    郭忠涛身体微微前倾,切入正题:“黎锦同志,关于你当初承诺的‘带资上任’……现在,这笔‘资’,具体到位了多少?在省财政的账上,似乎体现得……还不够充分?”

    黎锦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旋即恢复平静,坦然道:“书记,‘带资’并非狭义指现金划拨。国资委推动的百亿级产业投资包已落地,多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新增授信额度超过五百亿,重点用于支持省属国企重组和新兴产业孵化。这些,都是实打实带来的增量资源和发展动能。云海省当前经济基本面的显著改善,正是这些资源协同发力的结果。若是你以为我能带来百十亿的现金流,我也没那个胆子和能耐。”

    “显著改善?”郭忠涛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刻意的质疑,“黎锦同志,我们看问题要有大局观!百亿投资,几百亿授信,听起来不少,但扔进云海几千亿的债务窟窿里,连个像样的水花都溅不起来!对整体债务结构的实质性改善,微乎其微!你带来的‘资’,是不是……还有所保留?”

    黎锦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直视郭忠涛:“书记,云海省从一个债务缠身、增长乏力的困境,到如今GDP增速跃居前列,财政收入止跌回升,重大项目接连落地,这难道不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指望一蹴而就、瞬间超越经济强省,这不现实,也超出了任何个人的能力范围。书记如果对当前发展速度或方向有具体意见,请明示。”

    郭忠涛被黎锦不软不硬的顶了回来,脸色更加阴沉。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绕弯子:“好!那我们就谈最核心的问题!这次入京,上级领导对我们云海工作高度肯定,并明确指示——下一步,要集中力量打好‘化债’攻坚战!这是中央交办的政治任务,是当前云海省的头等大事!必须不折不扣、全力以赴完成!”

    “化债?”黎锦没有丝毫意外,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极淡的、近乎嘲讽的弧度,“这好办。请书记和侯省长以省委省政府名义,联名向中央打报告,申请一次性专项化债资金,额度嘛……考虑到云海实际,三四千亿比较合适。这笔钱到位,可立刻化解一半以上的高风险债务。剩余部分,结合明后年正常的转移支付和财政收入增长,纳入预算逐年消化,便能彻底实现债务结构的良性可控。”

    “三四千亿?!”郭忠涛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声音都变了调,“黎锦!你开什么玩笑!中央财政怎么可能一次性拨付这么多!你这是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黎锦缓缓站起身,眼神冷冽如冰,语气斩钉截铁,“书记,化债是系统工程,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靠空喊口号、拆东墙补西墙,只会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动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中央没有这笔预算,省委省政府也无力自筹,那么我坚持认为:云海省当前的核心任务,仍是全力以赴谋发展、增动能、壮实力!化债的时机,远未成熟!强行启动,无异于自毁长城!此事,请书记与侯省长慎重斟酌!这事不用找我谈,我先告退!”

    话音未落,黎锦已转身,步伐坚定地离开了办公室,留下郭忠涛一人僵坐在宽大的椅子里,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黎锦的态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强硬十倍!油盐不进,寸步不让!

    他想了想,打一个听话,让发改委主任陈济美马上过来。

    陈济美被紧急召见后,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书记办公室,看到郭忠涛阴沉的脸色,让他心头一紧。

    “书记,您找我?”陈济美小心翼翼地问。

    郭忠涛没有寒暄,单刀直入,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济美,发改委账上,能动用的机动资金,还有多少?”

    陈济美一愣,随即苦笑道:“书记,您知道的,所有预算盘子都在黎省长那边统筹。年初预算方案是省政府党组会审定,黎省长签字,财政厅执行的。我们发改委只有项目申报和监管权,资金调度……得按程序走财政渠道。您这边是有什么紧急项目需要特批资金吗?我可以协调财政厅……”

    “够了!”郭忠涛烦躁地打断他,一股邪火直冲脑门。又是黎锦!财政、人事这两大命脉被黎锦牢牢攥在手里,是他此刻最大的掣肘!当初为了借黎锦这把刀清除林、王豪族,他亲手赋予了对方过大的权力,如今想收回,谈何容易?强收?且不说程序复杂,黎锦的反击他能否承受?就算收回来一部分,又能有多少?

    他强行压下怒火,盯着陈济美,一字一顿道:“不是项目!是化债!省发改委,立刻牵头,给我做一份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全省化债实施方案!要快!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

    “化债?!”陈济美瞳孔地震,失声惊呼,“书记!这……黎省长在省政府会议上明确说过,当前首要任务是发展,不宜仓促启动化债!而且,这方案……是仅供研究参考,还是真的要……落地执行?”

    “落地执行!”郭忠涛斩钉截铁,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决绝,“这是省委的决策!是政治任务!不要管黎锦说什么!你只需记住,这份方案,必须能做、能执行、能见效!我要用它向上级证明云海化债的决心和能力!”

    陈济美看着郭忠涛眼中那不容置疑、甚至带着一丝疯狂的光芒,后背阵阵发凉。他张了张嘴,最终把劝谏的话咽了回去,艰难地应道:“……是,书记。我……我回去立刻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班,尽快拿出方案。”

    看着陈济美带着满腹疑虑和沉重离开,郭忠涛犹不放心。他一个电话,又将省委综合办主任叫了进来。

    “书记?”综合办主任恭敬肃立。

    “你们综合办,”郭忠涛的眼神锐利而倔强,“也给我独立做一份化债方案!思路要开阔,胆子要大!不要拘泥于常规,要敢于提出创新性、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记住,这份方案,直接对我负责!”

    他就不信,离了黎锦,省委就推不动化债!

    办公室再次陷入死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