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年少之时,其性格谨慎稳重,加之宗室之利,自少便与同为曹氏宗亲的曹叡交情甚好。
曹叡即位后,作为曹叡的同族兄弟的曹爽被委以重任,备受曹叡喜爱。
魏明帝太和五,父曹真逝世,曹爽沿袭其父亲的召陵侯爵位。
魏明帝景初三年,曹叡病危,曹爽与与司马懿共为托孤大臣。
曹芳即位后,曹爽加侍中,改封武安侯,一时权势盛极。
曹爽受旨辅政之初,曹爽尚能与司马懿共议国事,但因其个人野心增长等因素,在朝中逐渐开始架空另一位辅政
司马懿之权,专断朝政,执意出兵征蜀,极大损耗国力,并凭借职便,居功自傲。
魏少帝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曹爽大将军之职务。
正始十年,曹爽因获谋反之罪,获屠灭三族之刑,死于洛阳。
“曹爽出生于曹魏政权的首都洛阳,祖籍沛国谯县。”
“曹爽出身曹魏宗族,其父为魏文帝及魏明帝期间的宗室大臣曹真,因此曹爽自少便凭借此便利,经常出入宫中,加之其年少之时性格谦虚稳重,因而与魏文帝曹丕之太子魏明帝曹叡交情甚好。”
“曹叡继位后,任命曹爽为散骑侍郎,后迁城门校尉,加官散骑常侍,后再转任武卫将军,成为曹叡宠爱之甚的宗室之臣。”
“太和五年,曹爽之父曹真逝世,曹爽承袭召陵侯爵位。”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命曹爽为大将军,掌管朝廷内外的诸多军事上的事宜,并任录尚书事一职;””
“将太子曹芳交托给曹爽和司马懿,命令二人共同辅助年仅八岁的少主。”
“曹芳继位后,加曹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成为重要的权臣。”
“曹爽辅政期间,为争取民望,在夏侯玄主持下,在曹魏政权进行了一场改革,被称为“正始改制”。”
“在起初,曹爽等人试图通过“正始改制”对曹魏政权中九品中正制,行政管理等级和公文繁冗等制度性进行改革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措施并没有触及真正的矛盾性问题,存在为改革而改革的不足,因而并不成功。”
“除改革上的不力,在辅政过程中,曹氏集团与司马集团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在受托辅政后,曹爽一改最初谦虚持重的性格,逐渐变得专权骄横。”
“起初,曹爽待司马懿如父,遇事皆与司马懿商议。但不久,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明面尊司马懿为太傅,暗地阴谋夺取司马懿实权。”
“后又将“台中三狗”丁谧、何晏、邓飏和李胜、毕轨等亲信任命为高职,并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与他共掌禁军,其他弟弟也都获任官。”
“任命亲友,让司马懿的职权愈发边缘,后来曹爽遇事几乎专断,对司马懿几乎不加过问。这直接导致后来双方的正面冲突。”
“专权后的曹爽试图通过军事上的立功获得名声。在当时,司马懿在曹魏军界的地位和资历远高于曹爽,”
“曹爽的亲信之一邓飏为了让曹爽建立军功名声,建议曹爽率军征伐蜀汉,曹爽听从其计谋,于正始五年,西至长安,领六、七万兵从骆谷入蜀,此役即兴势之战。”
“因为曹爽与司马懿集团的冲突,伐蜀的军事行动在一开始便失去了得到司马懿的全力支持的可能性,开战后,”
“曹魏军队缺乏后勤补给,再加上蜀军将领王平在事前便率先据守山岭,随后蜀汉大将军费祎又率军进行支援,使得曹爽在蜀军夹击下无法前进。”
“参军杨伟和征西将军夏侯玄劝说曹爽撤军,曹爽遂带军撤离,但仍遭蜀军的追击,损失惨重。”
李白:一个70岁的老人,面对一个“宗室+权臣”双重属性的壮年人,对条大河,发个毒誓,说自己保证留他一命。
结果,壮汉竟然轻而易举的相信,乖乖的束手就擒。
但是,这样的场景,却实实在在的在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上演,身为曹魏宗室、大将军、手握重兵,
且和皇帝曹芳同行“手握天子”的曹爽,竟然就这么随随便便就相信了古稀之年的“老贼”司马懿。
而如此轻信他人的结果,却是最终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
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开曹魏国都洛阳,赴高平陵祭扫先祖。
表面隐退多年,却早已暗中谋画就绪的司马懿乘机起事,带着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和自己的一杆子“老部下”,以私养的三千死士为骨干,发动了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然而,手握兵权的曹爽,却在惊慌失措中未采取任何反制措施,最终,司马懿以“洛水为誓”,
发誓只是将其免官,绝对不再追究,轻而易举的让曹爽缴械投降。这场如儿戏一般的宫廷政变以司马懿轻松获胜而告终。
结果曹爽最终不仅自己身死,还落了个夷三族的悲惨命运。
作为黄河支流的洛河,又名洛水,发源自陕西,流经河南洛阳一带,最终在河南巩义注入黄河,全长约440余公里,就其流域面积以及长度来说,在大江大河数不胜数的中国实在不算突出。
但毕竟“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要论起历史文化,洛水却有着超然的地位,甚至是神性。
洛水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据说人皇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系著名的“河图洛书”的传说。
而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后世无不对其顶礼膜拜,比如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洛神赋》。
而正是由于洛水的神圣性,使得古人对其极为崇敬,对洛河发誓,就是对神明起誓。
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曾经来了这么一手。当年,刘秀和朱鲔有杀兄之仇,当刘秀率军围攻朱鲔时候,
其虽然无路可逃却也不敢投降,害怕刘秀的报复,结果刘秀当即指洛水为誓,表示既往不咎。
结果,刘秀果然遵守了诺言,不仅没有追究其责任,还给予其高官厚禄,并且也没有秋后算账。
大名鼎鼎的光武帝也不敢违背洛水之誓,足见古人尤其是这些帝王将相们还是把神明和发誓看的很是神圣的。
所以,曹爽相信司马懿的洛水之誓,也并非是无脑的表现,而是当时的文化氛围中理所当然的认知。
毕竟在曹爽看来,汉光武帝都不敢违背的洛水之誓,你司马懿还敢食言吗?
“在朝中,司马懿被架空,称病回避曹爽,曹爽及其党羽愈发肆无忌惮,强征豪取。”
“曹爽本人愈发沉湎享受,行制上与皇帝接近,饮食、车马和衣服、珍贵玩物等不可胜数,妻妾满堂,”
“但曹爽对此并不满足,甚至到宫中私自带走明帝遗留的才人,窃取宫中的禁兵和太乐乐器以装饰自己的房间,在房间里天天与近臣饮酒作乐。”
“曹爽弟曹羲见其骄奢淫逸,甚为忧虑,曾多次劝谏,曹爽非但不听,甚至还对曹羲表达不满。”
“曹爽之近臣亦甚是嚣张,如何晏就割洛阳和野王典农的田地为私产,窃夺官物,官员不敢忤逆,而卢毓、傅嘏等正直的提出异议的大臣都遭到免官。”
“正始十年,曹魏政权中围绕权力中心争夺爆发了一场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在曹爽专权期间,司马懿一方面称病不上朝,暗中策划谋夺兵权,在曹爽的亲信李胜拜访之时装病不出,以麻痹曹爽的注意力。”
“曹爽与曹羲兄弟曾多次离开洛阳游玩,当时担任大司农的桓范曾劝诫二曹不宜同时离开洛阳,以免有人趁机在洛阳政变夺权。”
“但曹爽对桓范的这一劝诫不以为然,正始十年,曹芳与曹爽等共赴高平陵拜祭魏明帝,此时,在朝中蛰伏已久的司马懿决定趁曹爽兄弟离开洛阳之时在都城发动政变。”
“政变发生后,司马懿称曹爽意图篡位,并假称奉太后懿旨,罢废曹爽,并封锁洛阳城,占领曹爽所统领禁军之军营。”
“奉旨罢废的诏书传至曹爽手中,听闻此消息,曹爽不敢将懿旨交给曹芳,做出了将曹芳留在了伊水的决定,并准备屯甲兵自卫。”
“朝中,陈泰、尹大目等人奉司马懿之命,前往高平陵对曹爽进行诱降,与此同时,劝说曹爽兄弟不要离开都城的大司农桓范,”
“则亲自到高平陵力劝曹爽携皇帝到许昌,以勤王募兵之名义,集合兵力对司马懿集团进行反击。”
“但曹爽最终还是向司马懿投降,选择与曹芳一同返回洛阳。”
“曹爽兄弟在政变后被免职,以侯爵身份回到府第,司马懿对曹爽兄弟加以软禁,在曹爽府第四角起高楼日夜监视。”
“但在审讯中,黄门张当供称曹爽和何晏等人意谋反,曹氏家族、“台中三狗”等近臣获三族之刑,曹爽家族出嫁的姑姑姐姐亦遭祸及。”
“曹氏宗族经此一事,几乎断绝。嗣后,蒋济因曹真有功,不欲其绝后,提议将曹真族孙曹熙封为新昌亭侯,为曹真家族留存后嗣。”
“此次政变及其导致的曹氏集团遭灭族的后果在曹魏政权实权更迭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影响。”
“司马懿因这次政变,剪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
“自此,曹氏宗室已基本上退出政治中心,司马氏掌控了曹魏朝政。”
苏轼:在刻板印象中,曹爽一直是一个毫无能力和智商的宗室子弟的形象。
然而,历史上的曹爽却并非如此的“脸谱化”。
在和司马懿同朝为托孤大臣以后,年轻的曹爽随即就开始了他一步步的行动。
他在一方面对司马懿摆出一副尊重谦卑的面孔同时,却在不动声色的剪除司马懿的势力和权柄。
他说服皇帝曹芳尊司马懿为太傅,让其位列“三公”的同时却失去了实权。
对于司马懿的“小圈子成员”,曹爽也没有放过,比如执掌禁军大权的司马懿亲信蒋济,
就在曹爽的运作下将其供上了太尉的高位,和司马懿“平级”同为三公,却夺走了其禁军的指挥权。
如此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司马懿一方可谓是有苦难言。
另一方面,曹爽也在加紧扶植培养自己的势力。
首先是大力提拔重用曹魏宗室子弟,比如曺羲被任命为中领军,曺训为武卫将军、曺彦为散骑常侍等等,彻底掌握了朝廷禁军的力量。
其次,是一些所谓的名士,如何晏之流,也被曹爽委任以尚书的要职,可谓在文官武将方面都扶植了一批自己人,从而排挤了司马懿的势力。
而司马懿面对咄咄逼人的曹爽一度选择了深居简出,韬光养晦,甚至不惜与自己的老婆张春华演双簧装病来避曹爽的锋芒。
由此不难看出,曹爽还是具备着一定的政略和手腕的,对权力的运作也算有一定的水准。
而司马懿居于下风之后,曹爽更是单独把持了朝政,史载“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可以说此时的曹爽风光到了极点,而且由于其皇族宗室的身份,可谓更是多了一份理所当然的底气,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一千多年后清朝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然而,比起一直到死都牢牢把持朝政的多尔衮,曹爽这个“老前辈”却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究其本质,曹爽到底还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宗室子弟,作为昔日大将军、大司马曹真的爱子,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生下来就是一条铺好的大道,可谓赢在了起点。
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曹爽,最严重的缺点就是缺乏历练,政治斗争经验严重不足,尤其是是缺乏应对复杂局面尤其是大场面的能力和经验。
而他的对手,又恰恰是政战两道都无比老练毒辣的司马老贼,实在完全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