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五日早上,吃过饭后,李龙开着吉普车去到供销社大门口。
大院子里面,两台卡车已经准备好,有些人已经爬上了卡车的车箱,有些人还在下面抽着烟聊着天。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近二十个人中间,还有五六个女同志,有四五十岁的大姐,也有二十多岁的新同志。
这时候哪怕是在城里工作的人,也知道去山里、去乡下干活该怎么办,许多都是插过队的,有经验。他们换去了皮鞋,穿的布鞋,换掉了日常的衣服,换上了工作服。
供销社还给每个人准备了手套,有人还戴上了草帽,这么一打扮,还真就不怎么像城里人了。
李向前正和周园等几个股长说话,李龙这么一看,供销社里除了一个副主任和一个保卫股长,其他的领导基本上都在。
“小李来了啊?”有人笑着打招呼,李龙回应之后,就过去见李向前。
李向前看到李龙后,手里的烟猛吸了两口,扔掉烟头,用脚踩了两下,踩灭之后说道:
“上车,准备出发!”
其实这些人一台车就应该够了,李龙想着两台车怎么说都是多了。
“那台卡车上装了一些物资。咱们去山里给人家帮忙,就干这么几天活,咋说也得带些东西上山嘛。”李向前坐上了李龙的吉普车,解释了一句,说道:“现在去接马干事?”
“嗯,我这打头车,去光明路县委那边走,路过就把人接了,然后直接进山。”
“嗯,行。”李向前应了一声,“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李龙说道,“到地方后,不光咱们干活,牧民那边也要干。”
“就是,咱们不整那些虚的,今天这么多人,咋说也得干出点成果来。”李向前挺有信心。
“肯定,至少能搞通能往两个冬窝子的路。”李龙说道,“这个我心里有底。”
“嘿,那就好。”
到了县委大院门口,马晓燕已经背着相机和挎包在门口等着了。
吉普车靠边,马晓燕上了后座,李龙等她坐好后开车。马晓燕和李向前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聊起了这一次随队采访的细节。
有些是李龙该说的,有些是李向前说的——比如供销社来了多少人,投入了多少物资和资金,打算把路修到什么程度,后续会有什么活动等等。
这些问题李龙就没吱声,留给李向前发挥。
一路马晓燕边问边记,等到清水河的时候,问题也问的差不多了。
孟海提着一包东西就在路边等着,李龙停车要让他上来,他憨厚着笑笑说:“不了不了,我坐后面的卡车就好。”说着提着包朝后走去,在车厢里人的帮助下爬进了卡车车厢。
继续前进,等进了山,快到哈里木的冬窝子的时候,李龙就看到有人骑着马在远处站着往这边看着,然后等看到李龙他们,便调转马头往山里而去。
李龙看那身影有点像是塔利哈尔,这应该是在等着这边的人,现在去报信了。
等吉普车带着卡车的车队到达塔利哈尔家冬窝子的时候,那边集中了二三十号人,他们看到车队的时候,有小伙子们欢呼起来。
“他们在迎接咱们。”李龙对李向前和马晓燕说着,“牧民们也会加入到修路队伍中来。”
车子停在一片空地上,所有人下车,玉山江和哈里木,还有部落里几个老人也过来和李向前他们打招呼握手。
有些人来过,认识,重逢的感觉不错,有些是新加入进来的,感觉很新奇。
“主任,讲几句吧?”打完招呼,两边的人并排站着,李龙对李向前说道,“鼓舞一下士气。”
“就你花样多!”李向前笑骂一句,“行,我就讲两句。”
李向前站在这支民族团结的小队伍面前讲了几句话,没什么大道理,就是说供销社作为服务老百姓的单位,和牧民们共建的单位,这次就是过来帮助牧民们解决困难,同时也是来锻炼队伍的。
他还说了,修路这件事情,供销社会每隔一个星期派人过来劳动一次,力争尽快打通冬窝子通往山外的路,后续视情况还会加大投入,一定会让牧民同志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行了,开干吧。”李向前说的话不多,总共加起来时长不超过三分钟。供销社的职工们鼓掌,那些牧民们也笑着跟着鼓掌,还有小伙子吹起了口哨,这可不是打趣,就是激动的表现。
“李龙同志,两边的情况你最熟悉,你来分派工作!”李向前指向了李龙,“大胆分配,这时候我也是普通一兵!”
“行,那我就来分配任务了。”这时候李龙自然是当仁不让,他脑子里也早就有计划了:
“孟海!”
“到!”孟海急忙站了起来,站的笔直,就差敬礼了。
“你开推土机,顺我手指方向看到没,那个沟头那里,那是你今天的主攻方向。你要把那个沟头推出来一条路,让小四轮拖拉机能上去,行不行?”
“保证完成任务!”孟海啪的敬了个礼,激动的就开拖拉机去了。
“李向前同志!”
“在呢。”李向前笑了笑,然后绷住了脸。
“你带着供销社八名同志,从这里往沟头那一片,拿镰刀、铁锨,把影响通行的灌木、矮树砍掉,拖到一边,明白没有?”
“明白!”李向前也不由自主的应了一声,随即就笑了,低声和旁边的周园说:“嘿,这小子,有点意思。”
“周园同志!”李龙再次开口。
“在!”周园刚想和李向前回应一声,听李龙这么一喊,立刻站出来答应着。
“你带供销社八名同志,去下边河沟那里搬石头,搬过来放在坡顶那里,明白没有?”
“明白明白!”周园自然也没意见,他要等李向前挑完人之后再去选人。
“刘大姐!”李龙再次点人。
“在呢在呢,还有我的事啊?”单位后勤上的刘大姐有点懵,随即站了出来。
“你带一名女同志,和咱们的牧民同志们一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主要是负责供应茶水、做中午饭等等。”
“啊?我们来干这个啊?”刘大姐其实是做好干重活的准备了,又不是没干过……眼下这活,可比她想的要轻的多。
“革命工作不分轻重,都很重要。”李龙笑笑。
“行行。”刘大姐自然是没意见的。
“玉山江,你带一半的牧民,主要是负责清除坡头往别克冬窝子这一路的粗一些的树。”李龙给供销社这边把活分派完后,又开始指使牧民了。
马晓燕先前拍了好几张照片,然后还记录了李龙下达任务的情况,写的很生动。这时候看李龙给牧民们发布任务,有些担心这些牧民会不会听。
“明白!”玉山江也是接受过民兵训练的,立刻立正应了一声,然后去点人了。
“哈里木!”
“到!”哈里木回答更标准。
“你带三个牧民同志,宰羊,负责保障今天中午饭,怎么样?羊从玉山江家里抓,钱算是公费买的。”
“保证完成任务!”哈里木虽然有些不满,但这时候可不能给李龙拆台。
“塔利哈尔!”李龙最后喊了一声。
“到到!”塔利哈尔有些激动,应了两声,他都没想到李龙会点他。
“你带剩下的牧民同志,带着铁锨,从这里开始一直通往沟头,把沟两边的坡往下挖,把挖出来的土填到沟底,拓宽路基。”
“明白!”塔利哈尔的声音最大。
嗯,不错,都是受过民兵训练的,大家在这方面真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开始行动!”他大声喊了一句,这些人立刻四散开来,拿工具、去往自己应该到的位置。
孟海已经发动着了拖拉机。挂着推土板的拖拉机第一时间冲到了沟头,开始把那边上面的浮土往下推。
马晓燕趁机来到李龙这里,拿着小本采访着,第一个问题是半开玩笑兴致的:
“李龙同志,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你干什么呢?”
“我负责总协调。哪里人力富余,哪里人力缺了,就互相调配。同时物资不够的时候,我也会进行调整,还有就是看看哪里出现了困难,就想办法进行解决。”
李龙自然不是盖的,回答起来也是很自信。作为两边的协调人,也只有他才能干这个活。
“那你开展这个活动,有没有想过最终达到什么效果?”马晓燕采访开始变得正式起来。
“初期效果,就是把通往这个部落十几个冬窝子的路在他们转场之前都修出来。这样他们的羊毛就可以顺利的卖到外面去,转场的时候出行也方便一些。”
“既然有初期效果,那长期效果呢?”马晓燕继续问道。
“就是修通冬草场到夏草场的路,一直通到天山里面,这样每年两次转场,他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李龙感慨的说:
“我们在山外说,要想富,先修路。咱们公家现在主要修通往各乡各村的大路,那边的人多,自然是要先顾着那边。
我呢,和这边的牧民成了好朋友,借着改开的好政策和牧民朋友的帮助,我赚了一些钱,就想回报他们,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正好我们供销社的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的支持。我一个人毕竟能力有限,有了供销社的支持,这件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你看,今天一天,就能让两个冬窝子拥有能过拖拉机通往外界的路来。”
这些话放在后世,让人听了,肯定许多人会觉得这是作秀是大话空话,但这时候配合着李龙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这就非常的真实。
马晓燕就觉得李龙说的这些话非常的好,直接用在自己的稿子里都没问题。她估计自己这篇稿子,发到北疆日报上,肯定是能上的。
说不定还能引起轰动效应!
马晓燕采访了一会儿,那边李龙就来活了。推土机把沟顶那边一部分浮土推掉后,因为下面坡度太高,拖拉机用不上力。
李龙便和马晓燕说了一声急忙过去看,然后和李向前汇报一下,决定动用“先进技术”,也就是爆破。
这时候供销社的保卫股里是有炸药的,就是那个跟接力棒一样的硝氨炸药,这玩意儿有些能人手工都能炒出来。
李龙当然也能,不过这玩意儿太危险,他不干。
李向前派了人过去,李龙就让孟海先下来,其他人远离,然后看着那人叼着烟,拿着钳子熟练的绑拉火管,连接炸药,然后到了坡那里,用短锨挖出个洞,把炸药塞了进去,再埋好。
“就一个,威力不够吧?”马晓燕站在李龙旁边问道。
“应该是先试一下。”李龙说道,“试一下威力,然后确定后面要用多少。”
果然,这一枚炸药炸了之后,那个人很快就做了五六个,也不知道两个一绑还是三个一绑,挖坑埋了进去。
李龙很担心其中会有哑炮啥的,好在听着动静,最后都炸了。那个沟头那里也被炸的泥土翻起,明显能看出来土坡没那么陡了。
“行了,孟海,开过去试试!”李龙喊了一声。
孟海推动操纵杆,开着拖拉机上去,其他人都在看着。
推土机轰鸣声变大,冒着黑烟一下子推着土冲上了坡顶,那沟头像墙一样挡着的地方一下子就缺了一大块。
“嘿,这下子不错,可以通过了!”不少人都兴奋的说着。
“就是,这土坡一推过去,大头的活就搞定了,接下来都是小事。”
李龙这边也挺高兴。准备这些炸药是李向前提出来了,李龙原以为不需要,但眼下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巨大的轰鸣声久久在山间才散去,一些鸟兽被吓的四散逃离。
这边干活热火朝天,那边哈里木带着人很快也把羊给宰了。灶是早就准备好的,因为知道人多,这边在外面准备了三眼灶。
李向前他们拉来的物资除了干活的之外,还有不少食材。五十个馕,一麻袋洋芋、一麻袋皮芽子等东西。
剩下的就是十袋米十袋面,采购的人也知道牧民的生活习惯,砖茶方糖食盐这些是不缺的,这些东西都已经卸在了塔利哈尔家的冬窝子门口,等着干完活,由部落这边统一分配。
这些物资卸下来的时候,马晓燕都拍了照片,无论上不上报纸,都是能作为资料留存的。
刘大姐带着另外一个女同志打下手,准备皮芽子、洋芋。她们知道牧民们习惯做手抓肉,她们就打算做个红烧羊肉,正儿巴经的炒两个菜。
很快,冬窝子这里各种香气就弥漫开来。
李龙也没闲着,坡头那里推土机干的顺利,他就来回看着,哪里有忙的就帮一把。现在这场面,无论是堆石头那边,还是砍灌木这边,包括拓展沟里路面的,都干的热火朝天,没有人偷懒,一个个都是争先恐后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刘大姐喊着李龙,说那边饭做好了,菜炒出来了,手抓肉已经烂的快脱骨了,让他招呼大家赶紧过来吃饭。
“要分批吃吗?”李龙问,“准备的搪瓷碗够不够?”
“够了,足够了。”刘大姐说道,“我们这次准备充足,带过来五十个搪瓷碗,用完后,各人的各个拿回去,牧民的就留在这里——我们留下来他们也不用,对吧。”
“对对对,那真是足够了。”李龙笑着说道,“行,那我去招呼他们吃饭了。”
说完李龙先跑到山坡上,吼了一句:“开饭了!所有人,按原来分组的队伍,排队打饭,准备吃饭!”
喊了三遍,陆续有人放下手头的活准备吃饭,还有些人是打算把手里的那一点点活干完再吃。
李龙没管,他看孟海那边拖拉机还在轰鸣,坡已经推出一个缺口,走小四轮拖拉机是没问题了,他正在往平里压,李龙便快步走了过去,到拖拉机跟前,给孟海喊着让他赶紧熄火下来吃饭。
这边喊外,然后就是坡那边的一组。看着那边路基本也已经扩出来了,李龙便又喊了一声,那边的人动作倒是挺快,一个跟着一个放下工具往这边走过来。
每个人一块肉骨头,搪瓷碗里还盛着红烧羊肉和爆炒羊杂两种菜,再加半块馕。
已经打到饭的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准备吃,没打到的排着队也在讨论着今天的饭菜。牧民和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经过一上午的磨合,已经熟识了,有说有笑的样子,马晓燕本身已经打上饭了,她还是忍不住放下饭,就着这个场景又拍了几张照片。
真是太应景了。
李龙是等到所有人都打好饭之后,最后一个吃的。
他是真的饿了,今天活可能没别人干的多,但上坡下坡路跑的比别人多的多。好在上午的活基本上完成了计划内的,还有富余。通往别克家冬窝子的路基本上已经成形了,接下来就下一家。
下一家的路李龙看过,工程量要少一些,下午太阳落山前应该能干完。
干完活,今天没人唱歌跳舞了——说实话,都有些累。李龙宣布休息一个小时,有些人干脆就靠着树眯着了。
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