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92章 被印在消费券上的北川老师

第392章 被印在消费券上的北川老师

    三小时后。

    重新回到大越野车上的几人一改此前嘻嘻哈哈的状态,一个个神色凝重,表情严肃,车箱内的氛围极为沉重。

    之前叶夫盖尼想阻止北川秀下车去看看,是因为他对下诺夫哥罗德贫民窟存在刻板印象。

    自小养尊处优,出身于莫斯科双职工中产家庭的他不怎么了解国内的贫民窟和穷困地区。

    很多有关他们的信息,他也是间接从互联网、书籍、电视报纸上看到。

    而这类传统媒体大多被政府掌控,在当前的沙俄国内环境下,肯定要大肆宣传“大国精神”、“赢麻了”、“一片国泰民安”等主题,不然没法说服国民,告诉他们自己即便解体了,依然是能和美国抗衡的庞然大物。

    既然宣传重心放在这一块上,那有关贫民窟和弱势群体的真实情况,自然不能让普通国民们看到。

    因此即便是相对更接近底层民众的文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并不清楚沙俄境内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

    叶夫盖尼看到,听到的全是有关贫民窟很乱,充斥着枪械、d品等违禁品,以及隔三岔五就有暴力案件的不实信息。

    这种鬼地方,要不是北川秀非要他带着来,叶夫盖尼绝对不会来!

    可实际上。

    三小时前,几人全副武装的下了车,尽量挑人多,光线充足,视野开阔的地方走了一遭。

    然后什么违禁品,什么暴力案件,什么看到富人就一拥而上的可怖情形,他们全都没看到。

    入眼的只有骨瘦如柴的儿童,衣不蔽体的老老少少,蓬头垢面的妇女,以及全村都找不出一个青壮年男人的窘境。

    叶夫盖尼等人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毗邻莫斯科最繁华地带的城中村!

    北川秀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灯下黑”。

    论地块,下诺夫哥罗德贫民窟是妥妥的“天子脚下”。

    如果能再挨几年,等到莫斯科城市大改造,这些城中村大量拆除,那这些面黄肌瘦的贫民会瞬间变成万人艳羡的百万富翁。

    可那些当权者们,真的会让这些人活到那个时候吗?

    或者说到了那一天,拆迁所得的赔偿款真的会落在他们手中吗?

    腐朽,堕落,不堪。

    沙俄给北川秀的大厦将倾之感越来越浓烈了。

    几人逛了一圈又一圈,臆想之中的危险从未有过,倒是很多想象不到的悲惨景象,却是一遍又一遍的刷新他们的认知。

    三个小时的采风,陪同北川秀的叶夫盖尼度日如年,忽然觉得自己即将开写的新书一点都不香了——

    他的新书依旧是秉持他的固有风格,一方面写的是“硬派战争文”,一方面则把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加入其中,丰富其阅读体验。

    总体来说,叶夫盖尼的风格很像90年代和00年代时非常火的那种,以“美国梦”、“家国情怀”和“中产富裕人生”为核心的好莱坞大片。

    譬如《珍珠港》,《虎!虎!虎!》。

    这也是当下沙俄官方希望文坛靠近的叙事方向。

    叶夫盖尼自己也一度沉浸在这种“中产超级英雄”的“爱恨情仇”、“家国情怀”梦里。

    可跟着北川秀转了一圈下诺夫哥罗德贫民窟后,他写这类文的心思瞬间淡了。

    “妈的!”开车中的叶夫盖尼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明明是自己的国家,却还不如一个刚来的外国人了解。

    这感觉实在糟糕透顶。

    “接下来的行程是”北川秀倒是没被刺激得太狠。

    他见过同样凄惨的日本贫民窟,还看到过更为沉重的残障儿童被侵害案,后世各国被割的韭菜们也很无助,这点程度远不能让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北川秀太伤感。

    但对叶夫盖尼等人来说,这些画面和真相还是太过沉重了。

    “北川,我.我今天可能没法陪你继续去看那些东西了”

    心情糟透了的叶夫盖尼透过后视镜看了眼北川秀的神态。

    这个来自日本国的年轻文学家又给他好好上了一课。

    三个小时的行程中,他确信北川秀也被下诺夫哥罗德贫民窟的凄惨景象所感触。

    北川秀绝对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同样,他也非常清楚,自己在这儿哀叹这些,既不能真正帮到那些穷人,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像北川秀那样,尽快从情绪的囚笼里挣脱出来,把身心重新投回创作之中,这才是他现在该做的事。

    可知行合一太难太难。

    这期间,叶夫盖尼强迫了自己好几次,他尝试学习北川秀的言行举止,尽量把情绪从脑海里抽离出来。

    但无一例外,这些尝试全部以失败告终。

    而北川秀看样子却是轻松做到了这一切。

    就算是因为他不是沙俄人,受到的冲击不够强,那依旧很了不起。

    北川秀的身体里蕴含着他难以想象的能量。

    此前他对北川秀的一些评价在此时被全部推翻。

    北川秀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吗?

    现在叶夫盖尼有了明确的答案。

    肯定是!

    那问题来了。

    他,叶夫盖尼真的能成为北川秀的旗鼓相当的对手吗?

    他.不太确定。

    大概率.不太行。

    连番的现实把叶夫盖尼一次次从理想国里拉了出来。

    他有些窒息,需要一点时间来缓和与思考。

    仅仅是此前构思好的那部新书,现在看来,完全不够资格和这样一个伟大的对手竞争。

    他需要更新颖的作品,更深刻的内核,以及更现实的背景!

    能体会到他心情的北川秀微微点了下头,没有强迫叶夫盖尼为自己保驾护航。

    “一会儿回了家,我会让保镖们继续带着你去采风。

    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他们退役前都是军队里有名的军人,绝对能保证你的人身安全。”

    叶夫盖尼面带愧疚地看了眼后视镜。

    北川秀的神情依然平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法让他的情绪产生波动。

    这份稳重劲儿,和他的年纪完全不符啊!

    叶夫盖尼心里又感叹了一番,随后驱车快速赶往自家别墅。

    有叶夫盖尼的保镖团跟着,北川秀外出采风的心思更加活络了。

    要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沙俄,还真不敢去一些阴暗的角落。

    但有这些铁血退伍军人保护,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采风越深入,取材越详细,对他写《童年》来说,肯定会越轻松。

    这是一部要狠狠打西方文学界脸的神作,北川秀势必拼尽全力!

    在北川秀忘我的于莫斯科各种采风和学习之际,日本国又施行了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

    临危受命的小渊惠三确实在一步步解决着日本因泡沫经济破裂而产生的经济问题。

    比起之前几任首相,更温和的小渊惠三也更得民心。

    奈何他再怎么用心,“失去的三十年”依旧是没法避免的结果——

    这在之前日本国政府选择“软着陆”来化解房市股市泡沫时就已经是确定了的事。

    当初的日本国政府,想着与其让房价一夜之间暴跌回几十年前,还不如钝刀子割肉,一点点磨的好。

    于是日本房价从1991年起一路阴跌,国民消费不振,失业率暴涨,社会经济从原本的通胀迅速来到恐怖且不可逆的通缩。

    最后“软着陆”没人敢说是成功的,但回到当初,也没人敢下“硬着陆”的决定。

    这些恶果现在全部累积在小渊惠三内阁任期内,他能抵住并缓慢提升社会经济现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眼看因消费萎靡不振,新一轮毕业即失业狂潮再临,小渊惠三殚精竭虑,不得不祭出了他的大杀器——地域振兴券。

    原历史中,地域振兴券是日本政府为应对泡沫经济破裂引发的消费低迷,于1999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实施的消费刺激政策。

    该券总规模6124亿日元,覆盖约3107万人(占当时日本人口25%)。

    后来东大的经济部教授提供了一组可靠的研究数据,数据指出消费券使家庭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了20%-30%,半耐用品消费额外增加30%,促使1999年日本家庭消费增速由负转正。

    政策实施期间,优衣库、大创产业等平价品牌销售额实现显著增长(优衣库单店收入增速达67%,大创产业营收增速70%),加速了日本理性消费趋势的形成。

    但约60%的消费券被用于替代日常开支或转化为储蓄,对GDP拉动效应约为0.1%。

    如果北川秀此时在日本国内,一定会大呼小渊惠三“内行”。

    这不就是原历史中,隔壁后来同样为了应对消费低迷而采用的“特定消费券”、“特定商品国补”政策么?

    只不过和日本国不同的是,隔壁的消费券需要抢,减免力度也一般,而所谓的“国补”,只针对大宗消费品,譬如家电、汽车等。

    日本国这边,拟定于四月初发放的地域振兴券采用纸质凭证形式,每张面额1000日元,每位受领者获发20张,总额2万日元。

    使用规则包括:限定在零售服务场所消费,不可购买彩票、支付税款及公共费用,需在半年内使用完毕,禁止找零且不可二次流通。

    符合条件的申领群体包含三类:15岁以下儿童及其抚养家庭,65岁以上非被扶养老人,政府认定的低收入群体。

    也就是说,日本国这次的地域振兴券就是给特定人群发钱。

    为了防止发生那种大规模认领然后不消费的情况,小渊惠三和町村信孝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他们让相关部门在4月份发放的第一批地域振兴券上加印了北川秀的人身像,凭此消费券购买任何与北川秀相关的商品,可享受对折福利!

    众所周知,北川老师用来怒怼诺奖官方的沙俄三部曲将于四月号的《文艺》上见刊。

    除此之外,北川文娱旗下的《北川》、《大众》和《北川文库》,以及若干北川秀的实体都是出版界的热销商品。

    在这个欲望低迷,人人自危的时代,唯有北川老师的作品能勾起大部分人的消费欲望。

    将地域振兴券和北川老师的强绑定,能一定程度上刺激民众们不囤券,更愿意去消费。

    而且明年发行的2000円纸钞上就要印北川秀的人身像,正好拿地域振兴券来练一练手,顺带看看民众们的反应。

    町村信孝提出这个一石三鸟的建议后,小渊惠三立即采纳,然后派人马不停蹄地征求了河出静子等人的同意,随后便让工厂开始印刷消费券。

    消息一经放出,果然社会反响热烈,许多人开始琢磨着用消费券来大量购买北川老师的。

    那可是相当于2万円的消费券啊。

    一本《文艺》才几个钱?

    就算是河出书房出版的精装典藏版《北川秀选集》,定价也不过9999円!

    北川老师的永不过时。

    很多古早版本的《文艺》和实体书,甚至在黑市上不断升值,成了堪比收藏品的增值商品!

    意识到这一波地域振兴券的发放必然会引起文学市场的消费狂潮,梦子、蛇喰丽和斋藤玲奈也抓紧时间写起了她们的,准备趁着这波风潮赚一点流量。

    就这样,时间转瞬来到了1999年的4月1日。

    小渊惠三内阁发放的首批地域振兴券很快就落到了相关民众的手里,当天下午,优衣库等平价商铺就迎来了一波购物狂潮。

    与此同时,完成了采风,之后全程缩在叶夫盖尼家中写书的北川秀也完成了《童年》的前六章(总共十二章)。

    叶夫盖尼重新改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创意,一路磕磕绊绊写了约3万字,自觉速度也不慢。

    可当他看到北川秀这几天写的六章共十二万字的《童年》时,满溢的自信心又被狠狠打击了一番。

    叶夫盖尼拒绝了北川秀让他帮忙看稿的请求。

    他其实很想看,但更害怕被再一次打击到,于是头也不回的跑去了《现代人》编辑部,缩在那边写新书,谁的电话都不接。

    无奈之下,北川秀只好自己拿着稿子去了《新世界》编辑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