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复山河 > 第三百六十六章、海上风浪

第三百六十六章、海上风浪

    相比越军营地的哀嚎,镇南关内又是另一种景象。

    上一次遇上这么憨的敌人,还是几年前围剿叛军的时候。

    刚刚举起反旗的起义军,缺乏军事常识,直接花样送人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血火淬炼的叛军,再也不是当初的小白。

    同样的局面下,顶多交一次两次学费,绝对不会再交第三次。

    万万没有想到,时隔数年之后,又会再次遇上低端局。

    作为防守的一方,本就占据了优势,再遇上菜鸟对手,想要输都难。

    “侯爷,白天的战果统计了出来。

    初步估计,最少给敌军造成了三千伤亡。

    可惜安南人退的太快,不然战绩还会更漂亮!”

    冯景行一脸惋惜的说道。

    这种占便宜的机会,可不容易遇到。

    敌军高层不傻,吃了亏后肯定会吸取教训。

    “仗打的不错。

    回头写一份战例总结,把此战中的得失,全部分析一遍。

    百户以上军官,全部都要亲自书写。

    下面的总旗、什长,允许口述总结。”

    李牧的话说完,原本欣喜的一众将领,瞬间就蔫了下来。

    在场的众将,大都是从草根中成长起来的。

    读书识字,多是在军中完成的,文化水平相当感人。

    如果不是李牧定下了规矩,学会三千常用字才能够晋升百户,估摸这些人大半还是文盲。

    到了一定岁数,学习能力就会下降。

    指望大家自学,纯粹是做梦。

    “侯爷,这场仗完全是敌军犯蠢,往后很难再次遇到,根本没啥好总结的。

    要不然就别写了!”

    一旁的桂林左卫指挥李三七,忍不住开口道。

    作为一名大佬粗,当年能够在十天内迅速学会三千汉字,一度还在亲兵中引发轰动。

    连李牧都以为这是学习天才,接触之后才发现,这货纯粹就是官迷。

    在升官的诱惑下,爆发出了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

    不过这种学习能力,来的快去的也快。

    晋升百户之后,学习兵法战阵,效率一下子降了下去。

    能够晋升到卫指挥使的位置上,一半是因为作战勇猛,一半是因为投胎技术好。

    祖辈八代都在李家卖命,从小就跟在李牧身边当护卫。

    “滚!”

    “你的任务加倍,除了战后总结外,再加一份检讨。

    明天交过来,本侯亲自检查。

    如果认识不够深刻,有你好受的!”

    说话间,李牧一脚踹了过去。

    亲信好培养,武将也好培养。

    既要保证忠诚度,又要足够能打,这就麻烦了。

    单纯从军官素质来说,他麾下这帮嫡系将领,确实要差上一筹。

    受知识水平和眼界的影响,这些人看待问题要简单的多,缺乏战略眼光,大局观严重不足。

    唯一的优势是听话,李牧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末将遵命!”

    李三七苦涩的回答道。

    早知道会这样,就不冒这个头。

    亲自检查,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能糊弄过去的。

    连找人帮忙都不行,他是什么水平,李牧一清二楚。

    小插曲结束,帅营中的气氛一下子欢乐起来。

    有了倒霉蛋垫底,大家也不觉得总结难写。

    打量着沙盘上的地形图,李牧发现自己来早了。

    广西和安南之间,适合大军通行的道路就这么一条,恰好被镇南关给卡住了。

    镇南关地方不大,可供腾挪的空间有限,城中放两万军队在城内足以。

    广西本地部队,关内都放不下。

    为了减轻后勤压力,他带来的援兵,也只能暂时分散在各地驻扎。

    敌军打过来困难,他们要打出去,同样非常麻烦。

    “行文云南巡抚衙门,让他们加强安南边界的防御。”

    沉思了一会儿功夫后,李牧缓缓下令道。

    安南要入侵大虞,一共就两条道路。

    要么从广西突破,要么走云南那边打开局面。

    在镇南关撞了一头包,敌军只要不傻,就不会选择死磕。

    三千多人的伤亡,听起来数字不大,可这只是大战第一天。

    安南人的家业岁虽然不小,却也经不起这么祸祸。

    云南那边的交通,比广西这边还要糟糕。

    只要守军提前有所准备,敌军很难占到便宜。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越军营地的气氛,却十分的凝重。

    “诸位爱卿,谁愿意替朕打头阵啊?”

    胡新波皱着眉头问道。

    实在是太没眼色了,连请战都不会,还要他亲自开口询问。

    “哼!”

    见无人回应,胡新波的怒气积攒到了临界点。

    虽然他是新君,在军中的影响力有限,可终归是大越皇朝的皇帝。

    众将这样的表现,摆明就是不给面子。

    “陛下,昨日丢了攻城火炮,一应攻城武器也损失惨重。

    现在下面正忙着赶制,攻城之事不妨押后一些时日。”

    老将军石羽丰忐忑的回应道。

    作为军中宿将,他是坚决反对伐虞的。

    无论使团被扣留,还是边界冲突,在他看来无非是大虞皇帝对他们的警告。

    真想要对他们用兵,也该是镇压完内乱之后,再发起南征。

    “没有火炮,就不能攻城么?”

    “朕可是记得,此前白莲教叛军掘地道的战术,可是很受你们的推崇。

    既然一帮邪教组织都能用,难道我大越皇朝的军队,连跟着学习都不会么?”

    胡新波忍不住质问道。

    具体怎么打仗,他不是很熟悉,但经济账还是会算的。

    从大战爆发开始,大越皇朝就花钱如流水。

    以至于户部尚书,都躲着他走,唯恐遇上了又要钱。

    重型攻城火炮丢了,等后方重新锻造出来再运送到前线,最少需要数月功夫。

    总不能为了攻城火炮,就让大军在前线什么都不干,直接干等几个月。

    遇到困难就退缩,按照这种打法,估摸着再过三年五载,也很难拿下两广。

    “陛下英明,是臣等愚昧。

    末将这就安排人挖地道,争取早日拿下镇南关!”

    左将军陈景福果断上前附和道。

    镇南关的地形,是否适合挖掘地道,他是顾不上了。

    能够在吃了败仗的情况下,获得戴罪立功的机会,那是因为他是皇帝亲信。

    刚才没有第一时间响应,那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攻城。

    现在皇帝既然给出了方案,甭管是否能行,先派人尝试之后再说。

    反正挖掘地道主要是苦力活,纵使行动失败,也不会折损多少士卒。

    “石老将军,就你率领部众佯攻城池,掩护陈将军挖地道炸毁城墙。”

    胡新波冷漠的下达命令。

    尽管他看石羽丰不爽,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老将才是大越军方第一人。

    先帝时期对外征讨,几次主要大战,都是他率部打的。

    麾下军队的战斗力,在大越皇朝处于第一梯队。

    发起这场战争,除了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外,也是想要借机掌握军权。

    在这一过程中,凡是敢对他说不的将领,都属于被清洗对象。

    不过胡新波是理智的,非常清楚自己在军中根基还浅,不是擅自妄动的时候。

    可借机削减一下,这些反对派的力量,还是可行的。

    “末将遵命!”

    知道被惦记上了,石羽丰也无能为力。

    皇帝玩的是阳谋。

    佯攻和主攻是两个概念,前者明确告诉他,只需要做做样子。

    倘若大军在进攻中,依旧损失惨重,那就是将领指挥上的问题。

    问题是做样子也有限度,最少也要架势摆足了,不能在几公里外喊打喊杀。

    想要糊弄过去,依旧需要士卒们冲锋。

    自己这边没有火力支持,敌军的火炮那么犀利,一旦靠近城池,必定会有不小的损伤。

    哪怕每次攻城折损数十人,时间长了也是不小的损失。

    钝刀子割肉,每次的损失不大,但是架不住真的疼啊!

    ……

    海王岛。

    昏黄的烛光,在破败的木屋中摇曳,映照着墙面,让聚义厅三个大字格外耀眼。

    海盗们围坐在一张裂开的木桌旁,空气中弥漫着咸腥和烟草的味道。

    领头的海盗一袭褴褛的黑衣,脸上那道长长的疤痕,在昏暗的灯光下更显得阴沉。

    “兄弟们,刚刚收到消息,安南人和朝廷打起来了。

    今天朱某邀请大家过来,是要干一票大买卖。”

    朱仲轩一拍桌子说道。

    哪怕内心深处打定了注意,事到临头还是不免有几分犹豫。

    安南不是小国,要劫掠这样的国家,势必要承担不小的风险。

    “朱当家的可是要抢泉州?”

    灰衣男子神色凝重的问道。

    他们常年活动在福建沿海,如果要干一票大的,那么抢泉州最为方便。

    作为大虞重要的海贸港口,泉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干上一票能顶上无数年的努力。

    “朝廷出兵安南,那是为了大义。

    朱某也是响当当的汉子,岂会在此时,给朝廷扯后腿。

    何况泉州也不是好抢的。

    且不说当地驻军不好惹,就算真劫掠成功了,又到何处去销赃?

    朝廷一旦动了真格的,沿海的一众海商是不会和我们合作的。

    抢回一堆商品,没有销赃的渠道,总不能我们亲自运送到吕宋岛销售吧?

    老子在那边,还有五万两的花红,那群红毛鬼恨不得生吃了我!”

    朱仲轩一脸豪气的说道。

    海盗团伙分为两类。

    一类是遭到官府或者是士绅迫害的,家属基本上都死绝了,属于无牵无挂派。

    做事通常没有底线,格外仇视朝廷、士绅,经常上案搞事情。

    另一类则是沿海渔民,日子过不下去,才到海上谋生。

    因为心有牵挂,做事的时候讲究留一线,一般不会招惹朝廷。

    平常打劫会远离家门口,偶尔还会接济一下乡里,乡邻也会帮他们打掩护。

    皇权不下乡的时代,只要不闹出乱子来,地方官也不会多事。

    今天邀请过来的这些海盗,大都是后一种。

    “朱大当家的要抢安南,那边可不是我们的地盘!”

    一旁的书生男子皱着眉头说道。

    海盗也有自己的地盘,越界干买卖属于大忌。

    同行竞争是一回事,关键是海路不熟悉,容易发生意外。

    “秀才,还是你有脑子,一眼就看出了老子的谋划。

    不错,这次就是抢安南人。

    我收到了确切情报,安南王尽起全国之兵攻伐广西,此刻国内兵力空虚。

    一个国家数百年的积累,将是何等庞大的一笔财富,你们是清楚的。

    干完这一票,能够让我们少奋斗二十年。

    这是安南地区的海图,上面标注了所有暗礁、岛屿的位置,就连气候也有详细介绍。”

    说话间,朱仲轩把海图放在桌子上打开。

    一众海盗纷纷凑上前去,审视着海图上的位置,心中的火苗在暗夜中愈发炽热。

    “朱大当家是早有准备,看来合该安南王倒霉。

    不过在采取行动之前,必须先解决安南水师,大家才能放手施为。

    莫非朝廷肯出动水师,帮我们扫除麻烦?”

    白衣书生试探性问道。

    现在是抢劫安南的最佳时机不假,可能抢不代表要干。

    通常这种时候,就算大家有想法,也是私底下干一票。

    很少有人会召集众多同行,一起参与行动,更不用说向大家分享海图。

    “哈哈……”

    “区区安南水师,何足挂齿!

    若是朝廷水师能覆灭他们自然最好,倘若官军没有做到,也不会影响什么。

    除了我们之外,分布在浙江、两广沿海等地的同行,也会加入这场盛宴。

    两广总督衙门,暗地里放出消息,劫掠安南的一切行动均为合法。

    换句话说,我们从安南抢到的所有财物,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两广进行销赃。

    搞不好还能用安南人的首级,从官府手中换取武器、舰船。

    这个消息,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在圈子里传开。

    估摸着一众海商,也会组织人手参加行动。

    如果我们去的晚了,估摸着一口汤都喝不上!”

    朱仲轩的话音落地,屋内的烟味越发浓郁起来,众海盗纷纷陷入沉思中。

    所有人都清楚,朝廷一旦开出这样的许诺,肯定有不少人会动心。

    对海盗来说,抢劫不是最重要的,更麻烦的是销赃。

    再怎么价值连城的东西,也要卖出去了才算数。

    海盗能够发展起来,那是沿海大族,在外面设有专门的销赃黑市。

    大海盗手中实力不弱,还有几分议价权,中小海盗完全就是任人拿捏。

    能够卖出商品实际价值的三成,都算是运气不错的。

    遇到手黑的,直接以一折的价格收购,他们也只能认栽。

    没有法子,除了商品销赃渠道,人家还掌控着沿海船厂。

    想要发展装大,就少不了从这些人手中购买船舶、武器。

    哪怕当了海盗,同样是人家的牛马,要承受世家大族的盘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