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在抱怨,行动上周七海可没迟疑。
第一时间下令,让部队化为小股骑兵,在侧翼骚扰敌军。
没有完成任务和不执行军令,在政治上性质完全不一样。
甭管是否能拖住敌军,军令既然下达了,那就要执行。
敌军的火炮也不是万能的,远距离射击命中率很差,只要部队别集中在一起,问题就不大。
不过这种分兵骚扰,更像是做做样子。
周七海麾下的骑兵是和勤王大军交过手的,知道敌人不光火炮厉害,火铳的杀伤力也非比寻常。
战功是主帅的,小命却是自己的。
为了小命着想,一众基层官兵默契的和勤王大军拉开了三百米安全距离。
操作虽然消极了点儿,效果却非常明显。
燧发枪虽然比同时期的火铳先进,但总体射程提高并不多,三百米已经超过了有效射程。
偏偏这样的距离,骑兵只需一个冲锋就能到。
以至于在行军的同时,勤王大军不得不分出精力,防备随时可能发生的骑兵袭击。
“施家人果然就是怂货,面对北虏的时候不敢,遇上我们还是不敢战。
连正面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他们哪来的胆子造反!”
眺望塔上放下望远镜的李三七,忍不住吐槽道。
追击受到辽东骑兵干扰,行军速度锐减,想要留下敌军主力已经不可能。
如果敌军一直避而不战,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勤王大军中确实装备了不少对付骑兵的火炮,可架不住对手太苟,直接拆分成了小股骑兵。
放眼望去,敌人的每一队骑兵都只有十来人,并且相互间还拉开了距离。
估摸着一轮炮击下来,战绩大概率不会超过两位数。
斩杀的敌军,还没自家打出去的炮弹值钱。
现代化火器部队,本身后勤压力就大,如果将领不知节省,后勤就能拖垮都护府。
“李兄,话可不能这么说。
施家虽然怂了一点,但实力还是有的。
辽东镇敢造反,本质上还是朝廷自己纵容出来的。
如果不是朝中那帮蠢货,一次又一次的让步,助长了他们的野心,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施家选择在此时起兵,一方面是被缺粮给逼的,另一方面则是以己度人。
妄想着他们起兵之后,侯爷也会跟进,南北一起夹击朝廷。
可惜他们忘了,侯爷乃我大虞栋梁,岂能干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监军御史麻文博一脸正气的说道。
言者无心,听者却是有意。
前面的话,李三七都是认同的,唯独最后一句让他非常不爽。
自家侯爷就是太过忠义,才导致天下局势糜烂的。
大虞朝都烂透了,自家侯爷还逆流而上匡扶江山社稷,完全是出力不讨好。
如果自家侯爷肯起兵,天下肯定群起响应。
南方各省根本形成不了像样的抵抗,北方边军也会主动来投。
速度快的话,永宁十六年都打进紫禁城,开辟一个新的王朝。
纵使中途耽搁一下,最迟永宁十七年,也能平定天下。
从起兵到夺取天下,两三年时间就能搞定。
哪像现在这样,出兵平个叛,都要和朝中那帮昏官扯皮浪费时间。
“施家逆贼,岂能和侯爷相提并论!”
李三七傲气十足的回应道。
不爽归不爽,李牧要为朝廷尽忠,他这做下属的也不能陷自家侯爷于不义。
就再救一次朝廷好了。
如果平定辽东之乱后,大虞朝还不能支棱起来,自家侯爷也该死心啦。
“李兄说的对,麻某失言了!”
麻文博强忍着不爽说道。
内心深处,却是满心的郁闷。
生不逢时,就是悲催。
搁在几十年前,谁家总兵敢这么傲气和监军御史说话,早就被拉出去打板子了。
在那个以文御武的时代,军中大权都在文官手中。
总兵想见监军御史一面,都得先送上厚礼。
风水轮流转,到了武夫当国的时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原本位高权重的监军,现在逐渐沦为了背景板。
如果不是朝廷的制度,搞不好这个岗位,都直接被撤销了。
至于行使监军大权,纯粹就是扯淡。
没有李三七点头,他的命令根本出不了营房。
人家现在只听汉水侯的命令,连兵部的军令都懒得看。
倘若监军和主将对上了,大概率又是一场悲惨事故。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在战场上发生意外的监军,居然超过了双手之数。
除了极少数几次是吃了败仗大军团灭外,大多数时间这些倒霉蛋监军都是意外暴毙。
刚开始朝廷还勃然大怒,派出钦差过去严查,后续直接没了响动。
不是朝廷不想追究,纯粹是钦差到了营中,就成了聋子瞎子。
治罪,总得有证据才行。
问题是等钦差到了地方,受害者就剩下一堆白骨,究竟是不是死者都没人知道。
遇害地点、生前的遗物,都是别人说了算。
所有的线索,都是别人编织好的,能够推动案情调查才有鬼。
哪怕最吸引目光的云南巡抚遇害案,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有了众多前车之鉴,麻文博只能选择向现实妥协。
甭管主将怎么干,顺势捧着就行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无缘无故的,也没有谁会去故意折腾一位监军。
“传令下去,让军中斥候出动,伺机猎杀敌军散骑。”
沉思了片刻之后,李三七果断下令道。
斥候都是军中精锐,正常情况下,是不能拿来和敌军骑兵兑子。
不过现在情况特殊,敌人主动分散了兵力。
面对小股敌军骑兵,正好适合斥候们发挥。
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双方的距离只要拉近到百米内,就能对敌军进行虐杀。
……
“废物!”
“告诉周七海,若是挡不住敌军,就回家带孩子吧!”
听了传令兵带来的消息,施靖明忍不住怒骂道。
大军转移是需要时间的,人可以快速移动,辎重物资不行。
辽东军没有一个能提供战略物资的大后方,纵使朝廷有完善的军工生产体系,但工业原材料却需要各地提供。
北方各省遍地义军,原材料生产早就已经中断,施家也没有能力组织恢复生产。
自己无法生产补充,全靠在京中缴获的战利品支持,武器弹药那是消耗一批就少一批。
相较于武器弹药,更令人忧心的是粮食。
持续的天灾和战乱,导致大量的北方百姓流离失所,农业生产近乎停滞。
为了筹粮,施家不惜和北方士绅翻脸。
从战略上来说,这次南下只能胜,不能败。
“总兵大人,既然撤不出去,那就干脆和敌军决战吧!”
“一旦决战开启,城中的敌军肯定会响应。
趁着城门洞开的一瞬间,我们正好夺取城池。
只要拿下了徐州城,前面付出的所有代价,在战略上都是值得的!”
刘副将顺势提议道。
现在两军之间的距离太近,周七海所部又被勤王大军打怕了,指望他们拖住敌军明显不靠谱。
仓促之下撤退,营中的战略物资,根本来不及运走。
偏偏他们又无法舍弃这些物资。
与其被动和敌人决战,不如主动入局,玩一出死中求活。
望了一眼忙碌的营地,施靖明变得犹豫起来。
事关数万大军的生死,还有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不得不谨慎。
如果敌军火炮没这么犀利,他绝对不介意打一场决战,奠定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怎奈敌人不讲武德,一上来就用火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仓促之下,根本找不到应对敌军炮击的手段。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撤离,本将要和敌军决一死战!”
施靖明狠心下令道。
被人逼着决战,这种感觉实在是太过憋屈。
可是没有办法,敌人阴差阳错正好打在了辽东军的软肋上。
丢了军中的战略物资,他这个主将回去,根本没法交代。
内心深处,他对徐州城中的敌军怨念,又深了几分。
如果不是这帮王八蛋不讲信用,在关键时刻摆了他一道,局势也不至于如此糟糕。
倘若能提前拿下徐州,纵使敌人的火炮再怎么犀利,他也能凭借城池固守。
只需拖到主力大军南下,就完成了任务。
“末将得令!”
说话间,刘副将眉宇间的喜色一闪而逝。
自古朝令夕改,都是军中大忌。
本来就人心惶惶,主帅还在短时间内,下达了截然不同的命令,妥妥的取死之道。
不过这正是他想要的。
跟着施家混,不等于就是施家的人。
大虞朝传承这么多年,自然不会缺乏忠臣。
辽东军这种重要武装,朝廷肯定得安插暗子。
哪怕施家起兵前,进行了一波内部清洗,也只能干掉明面上忠于朝廷的人。
这些人明着支持施家,实际上暗地里却不断拖着后腿。
无论是前面挑拨施靖明和周七海的关系,还是现在的出谋划策,本质目的就一个添乱。
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曾多次上演。
许多藩镇、诸侯势力造反,明明前期占据优势,最后还是沦为为王先驱。
最主要原因就是团体内部有人拖后腿。
纵使侥幸夺取了天下,也会因为得位不正,导致新生王朝陷入长期内耗。
毕竟,成事很困难,坏事却非常简单。
开国的风气一旦带偏了,后续就很难纠正回来。
……
“砰、砰、砰……”
一个照面的功夫,一支十人辽东骑兵小队,就永久的躺下了。
落马前的最后一刻,他们同样扣动了手中扳机。
可惜手中的老式三眼火铳,射程只有数十米,破甲能力更是局限在了三十米内。
能够在五十米内破甲的,那都是三眼火铳中的精品。
不光制造工艺繁琐,生产成本也会大幅度提高,朝廷的拨款根本不够。
想要精品货,李牧这种关系户,当年都得额外加钱。
受经费的限制,正常时期生产出来的,都是压低了成本的劣质货。
三十米破甲都是理论数字,更多的破甲能力只有十几二十米。
平常时期使用起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现在遇到领先两个版本的敌人,差距瞬间就体现了出来。
一队辽东骑兵倒下,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第二队第三队……也跟着持续发生意外。
“参将大人,敌人手中的火铳威力太大,同他们对射我们太吃亏啦!
干脆聚集部队,不惜代价吃掉他们,再继续执行军令。”
听到亲信的提议,周七海眉头一皱,随即摇了摇头。
“不行!”
“敌军游骑不会脱离大部队,一旦我们集结队伍杀过来,就会招来他们的炮火打击。
敌人携带了大量的轻型火炮,移动速度非常快,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
传令下去,让各部拉开和敌人的距离。
如果敌人敢追过来,再集结部队冲上去和他们近身肉搏。”
吃一堑,长一智。
昨天的战斗,就是低估了敌人火炮的威力,结果大战一开始就被揍的满头是包。
同样的亏,吃一次就够了。
除非敌人把战机送上门来,否则他是不会冒险的。
军令他已经执行了,没有挡住敌军,那是非战之罪。
施靖明有意见,大不了回去扯皮。
反正两人都闹翻了,关系再僵一些也无妨。
纵使吃了败仗,他麾下的骑兵也能第一时间撤离,倒霉的是只会是步兵。
乱世之中,什么都是虚的,唯有手中军队是实的。
只要手中有兵,在任何地方都能混的很滋润。
……
没有了骑兵的牵制,勤王大军的行动速度快了很多,不到一炷香时间就到了辽东军大营外。
一时间火炮声和火铳声,响彻了天地。
短暂的火力对射,辽东军瞬间吃了大亏。
前面虽然挨炸,但因为距离的问题命中率并不高,造成的杀伤相对有限。
两军距离拉近之后,情况瞬间发生变化。
在有效射程内,勤王大军炮兵的命中率大增,眨眼的功夫就给守军带来了沉重打击。
尤其是营寨中的箭塔,都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敌人的火炮直接摧毁。
营门口的防御工事,直接被掀翻。
无数守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炸的尸首分离。
“为何敌军的小型火炮,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指挥战斗的施靖明,忍不住发出了灵魂拷问。
疑问没人解答,迎接他的是新一轮的打击。
在火炮发威的同时,勤王大军手中的火铳,也开始展露峥嵘。
有序的排枪战法,稳步向前推进,吞噬了无数试图拦路的辽东官兵。
个人勇武在热武器时代,已经丧失了意义。
甭管多么厉害的猛士,在密集的子弹面前,都撑不过一个照面的功夫。
因为缺乏应对经验,营寨中并没有足够的掩体,更是为勤王大军进攻创造了机会。
“总兵大人,徐州城中的守军动了,该采取……”
不等刘副将说完,施靖明就一眼瞪了过去。
眼瞅着前线节节败退,不赶紧想办法善后,谁顾得上去夺城啊!
见识到了敌军火器的厉害,现在他终于明白一向傲娇的周七海,这次为何那么怂了。
“刘副将你带前军负责断后,其余部队跟我撤!”
顾不上训斥人,施靖明果断下达了撤退命令。
内心深处,他恨死了眼前这位乱出主意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