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零七章 现代建设与选妃

第一百零七章 现代建设与选妃

    翌日,一辆辆军车开赴蓝沙镇,进驻尚峰山朱家坪。

    这里迅速被划为军事禁区。

    当地也收到了上面指示,开始对朱家坪组织搬迁工作。

    朱云峰其实在镇子里修了小区和别墅群。

    因为蓝沙镇是云峰集团总部所在,在镇子里也有不少工厂。

    因此为照顾员工,都是很低的内部价给予他们住宅、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福利。

    镇里原来就有个县第六医院,如今被云峰集团打造成了三甲级别。

    蓝沙镇原在籍人口七万,常住人口也就两三万。现在不仅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来,还吸引大量县里外来人口。

    此时各工厂、采石场、钢铁厂、加工厂、冶炼厂,总工人人数都已经四五万人,蓝沙镇的常住人口也从原来的两三万变成了现在的十一万多。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70-80%的居民属于云峰集团的员工或员工家属,100%的蓝沙镇居民都与云峰集团产生利益和生活关联。

    可以说云峰集团对蓝沙镇的影响,已经相当于三星对棒子的影响。家家户户,都与云峰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云峰集团出面,朱家坪的搬迁工作很快,因为云峰集团不仅直接给予他们在镇里的别墅群每家一套别墅,还补贴了一定的金额,让各家各户都能满意。

    朱家人谈不上宗族,毕竟湖南的宗族力量还是远远不如福建广东那边。但只要利益到位,什么事都好商量。

    特别是原来朱家坪不过是穷乡僻壤,换了以前,就不存在拆迁款一说。

    现在云峰集团给钱给房,一百万个愿意。

    在金钱开路下,划分军事禁区的相关工作进展得很快。几乎是第三天人员就已经全部搬走,一个团进驻了朱家坪,开始修建军事设施。

    又过了两天,十多辆黑色轿车停在了朱云峰家庄园门口,车上下来什么人,去了洪武朝又谈了什么就已经不得而知。

    但可以知道的是,这段时间老朱的心情还是非常高兴,连带着对满朝文武大臣都和颜悦色了许多。

    朱云峰倒是知道其中的最高机密。

    其实核心就一件事。

    求同存异。

    大明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我国并非追求霸权的国家,讲究的是和平共处,追求的是发展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利益。

    如果能够与大明建立全方面的战略合作,那么对于现代我国来说,将会得到难以估量的好处。

    整个世界,甚至不止一个世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十多亿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侵略占领。

    因此双方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两边很快在各方面达成了许多合作条款,甚至连不同意见都很少。

    毕竟两边都知道对方的要求是什么,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自然就存在较少的差异。

    上面甚至邀请了老朱亲自前往现代首都详谈。

    一月中旬的时候,老朱就坐上了前往首都的专机,当然不是穿龙袍,换了身笔挺的中山装,模样气势充满了威严。

    随行人员包括徐达、李文忠、朱棣、朱云峰等二十余人,会见了最上面的那位。

    双方展开亲切的交谈,更加确定了双方的合作基础。

    合作内容谈得差不多。

    接下来就是落实。

    国家在这方面行动速度很快。

    迅速调集各大支柱国有企业的骨干入驻大明。

    等到二月份的时候,第一批数百现代人就已经出现在了大明朝。

    皇宫中的侍卫们都傻眼了。

    哪冒出这么多人。

    现代人也同样傻眼了。

    真来大明了?

    许多人刚过来的时候都好奇地四下打量,对大明洪武时期还是非常好奇。

    当见到那些古朴典雅的中式古代建筑,亦是称赞不已。

    因为真的很好看。

    不过第一批都是技术骨干,首先过来就是进行培训。

    他们被安置在了皇庄内。

    皇庄有大量现代机器和一定工业基础,朱标把这里划为经济园区,以后会打造成现代都市,他们这批现代人将会是第一批建设者。

    此刻中建设计研究院派来了一位极具权威的总建筑师,他甚至享受特殊津贴,有着建筑大师的头衔。

    “各位,如你们所见,这里就是大明了。”

    皇庄内,太子朱标亲自参加了合作仪式,薛总建筑师站在台上,用麦克风对下面的数百名技术骨干说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够来到大明,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如何解释这一切是科学院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建设好大明,完成国家交代给我们的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下方诸多技术骨干们热血沸腾地高喊着。

    这次过来,虽然都签署了保密条例,可工资待遇比去非洲还高,甚至大明这边还会提供许多优厚的便利条件。

    作为技术骨干,这些人可不是普通打灰砌砖的工人,一个个都是顶级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年龄都是三四十岁往上走,在各大国有企业担任着中高层技术人员。

    可以说他们先过来就是要进行城市建设与规划评估,下一步就是直接运输大量机器,再派遣工人过来,直接就能对南京城进行大规模改造工程。

    除此之外。

    各类工厂、电力、制造厂、船厂、乃至于飞机制造都纳入了建设条约当中,老朱有生之年能看到大明有飞机都不是奢望。

    “好,那有请大明太子朱标朱先生为我们讲话。”

    薛总建筑师把麦克风递给朱标。

    朱标上前说道:“诸位,孤多谢你们能为了大明的建设而来。能与后世相连是大明之幸,我们都是汉人子孙,也是炎黄后裔。今日为大明建设,改变的将是未来汉人的屈辱历史。不管是满清建奴屠戮中原,还是西方列强殖民华夏,亦是倭寇肆掠残杀我们的百姓,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孤请诸君多费费心,大明不会忘记诸君的努力,自此之后,大明与华夏中国永远站在一起。”

    “啪啪啪啪啪啪!”

    下方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许多人被三言两语调动了情绪,激情澎湃不已。

    说到底,大明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

    之后汉人被满清奴役,被列强殖民,又被日寇侵略,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灾难,华夏的最后几百年,充满了屈辱。

    虽然后世的今天已经重新立于世界之颠,但曾经的屈辱还未消散,多少仇怨没有洗刷干净。

    今日来到了大明的世界,让大明比以前强盛百倍千倍万倍,那么当年的屈辱虽然依旧还在,至少大明世界的历史将得到改变,他们也将得以有一丝安慰。

    “感谢太子殿下为我们讲话,现在我宣布,大明建设计划正式开始。从今天起,我就会分配任务。”

    总建筑师说道:“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把大明建设起来,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也是为了改变那段屈辱的历史,也许这是个平行世界,或者其它纬度空间,改变不了我们那个世界的结局,但有了与大明的合作,我们国家也将会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家有钱,有实力,有军事力量,那么就能改变我们自己的国际地位,总有一天,也会让百姓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强大!”

    “啪啪啪啪啪啪啪!”

    又是掌声如雷。

    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个道理大家都能听懂。

    现在国际局势整体处于非常激烈状态。

    因为各国经济下滑严重,很多国家出现了经济负增长。

    甚至第三名到第十名之间已经有不断变化的情况。

    并不是大家努力发展经济你追我赶,而是比的是哪个国家经济降速慢。

    比如今年我只是-0.3%,你却-1%,我比你少0.7%的负增长,经济排名反而就比你高。

    这在以往的时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现在却如此魔幻,可见国际社会的变化已经到了非常紧张的地步。

    虽然我国一直处于增长阶段,但速度也慢了许多。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只要身处于世界工业链体系当中,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

    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到2032年的时候,什么世界工业皇冠明珠,都已经变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就连以往最麻烦的芯片产业也已经迎头赶上,已经达到了2纳米级别,仅仅只比国际最先进的1纳米差了一丝,很快就能并驾齐驱,将最后一颗工业明珠摘下。

    可国际大环境越来越差,工业再好商品卖不出去也没办法。

    如今有了新兴市场和整个世界的资源,那么国家就能够继续安稳发展,工业品将迅速销售出去,自然就不存在经济下滑的问题。

    在这种利好下,别的国家都依旧保持经济下行,唯有我国逆势增长,就拥有充足的战略定力与底气,管你外面打得满天飞都不关我的事情,我国稳坐钓鱼台,坐收渔翁之利。

    因此石碑的出现无异于让国家处于不败之地,而他们作为第一批派往大明参与建设的人员,也将得到优厚的待遇,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欣喜不已。

    当下,接下来的两个月,科学院正式开始展开对石碑的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他们并不是在朱云峰家的地窖里,而是跑到了永乐、洪熙、宣德等朝的地宫当中,对那边的石碑展开系统性的分析。

    老朱亲自前往这些朝代,吩咐那边的皇帝给予科学家们一个安稳的科研环境,又重新改造和扩大地宫,搬来大量科学仪器,派遣建筑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建造了一些研究室。

    目前的当务之急其实并不是研究空间迁跃技术和平行宇宙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研究如何扩大石碑能源储存,以及如何增大物体空间的传输量。

    毕竟还是那个问题。

    石碑的极限数据是每次只能传送十吨左右,且传输的东西越多越大,能量消耗速度越快。

    一个月下来就那么点量,还不够我国工业产量塞牙缝。

    如果能够扩大百倍千倍,对于工业发展来说,就能够真正满足工业需求。

    对于这一点科学家们倒是好解决。

    因为他们发现石碑既然能够外接电源,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外接储能。

    他们直接把朱云峰家的庄园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核能储备站,以一个安全的方式传导在石碑上,就有源源不断的能源提供穿越所需要的耗能。

    不过传输上限依旧存在。

    为此科学家们研究了一个多月,其中一支在宣德朝的团队经过摸索,对石碑内提取的物质进行粒子碰撞,产生了一些科研成果,成功地提高了石碑的运输上限。

    之后朱云峰家的地窖里又被搬来了许多大型科学仪器,经过改造,石碑的运输果然大幅度提升,由原来的十吨左右,暴涨了十多倍。

    这让朱云峰庆幸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相比于个人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以前束手无策的石碑能源和运输上限的问题就被解决。

    等到这两个核心问题被解决之后,科研团队才开始正式对空间技术展开分析和探索。

    但那是科学家们的事情了。

    现在石碑的能源和运输上限提高,就可以大规模正式开始发掘。

    这段时间国家已经在不断地运输人才、机器过来,等到洪武二十年五月份的时候,大明这边的现代人就已经多达四五万之多。

    几乎都是高技术人才,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各行各业双一流大学的硕士以上,博士、副教授、教授之类也是比比皆是。

    他们开始对大明进行全面评估,以现代为蓝图,展开技术探索。

    甚至因为有现代作为参考,摸着现代过河,很多以前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也能避免,给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不过这一切短时间内跟朱云峰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因为云峰集团虽然也正式开始入驻,并且接手了朱云峰自己在大明的产业,也就是最早建设的典农卫,开始涉及大明的农业与建筑领域。

    但这些事情都由季赫和邹婷负责,他本人现在则正被另外一件事绊住——选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