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迅速,不觉半载馀而去。
王重阳自终南山处踏入金光大道,一心往灵台方寸山中走去,他在金光大道之中行走半载馀,已是行走入西牛贺洲,离灵台方寸山还有半载行程。
王重阳沿途所过,畅通无阻,他初入金光大道时,有魔障试图伪装,哄他出得金光大道,这般于他而言,并非是甚难事,王重阳轻易可看穿,不曾为其所哄骗。
一日,王重阳仍是独自于金光大道行走,他目光所及,尽是金光,金光之外,风沙漫天,道阻且长。
然他深知,他不曾出得金光大道,便不会有害处,任何妖邪尽不敢入金光大道害他。
王重阳行走多时,取出身后包袱,似乎要从包袱上找出些粮食,不知是他错觉还是甚,自他踏入金光大道后,他饥渴感会更盛,此教他有时不得不冒险在一些安全的地方踏出金光大道,找寻粮水,好继续上路西行。
王重阳在包袱之中寻得多时,不见有粮水,方知他的粮水已是用尽。
王重阳有心寻个地儿,去找寻粮水,他四下张望,尽是风沙。
王重阳迫不得已,只得往前而行。
行得多时,至日落西山,王重阳终是见到人迹,乃是些路客,三五成群,在往前方而去,依照其路线,前方必有城池。
王重阳走上前去,拦住一路客。
那路客转头张望,见王重阳气质不凡,文质彬彬,似宗师之相,不敢小觑,问道:“先生何故拦我,可有要事?”
王重阳拱手拜礼,说道:“老兄,我今途径此地,身中粮水不足,故欲要前往各处,以寻购粮水,不知此处附近可有那商贾酒肆驿馆那等?”
路客闻听,即知其来意,说道:“若为粮水,前方足矣。”
王重阳问道:“此话怎说?”
路客答道:“先生,前方乃是万寿国,那国中繁华昌隆,自有万千商贾,酒肆驿馆那等,更是数不胜数,可足先生所须。”
王重阳闻听,即是问道:“万寿国?此乃何般国度,为何我不曾听闻其名。”
他昔年乃宝梁国太子,后跟随师父归山,又经历种种,西行大路那等大国,他尽是知得,万寿国他着实不曾听得。
路客笑道:“先生却有些孤陋寡闻,此间万寿国之名,于方圆千里,闻名遐迩,甚少有人不知。”
王重阳只当他许久不曾至西行大路,故不知其名,即是拜礼,笑道:“却是我孤陋寡闻,不知万寿国之名,今闻老兄讲说,便是知得此名矣。”
路客听得其言,说道:“先生,我且为你指路,与你同去万寿国之中,一路之上,我却可与你讲说万寿国之事,教你知万寿国的繁华与玄妙。”
王重阳笑着点头。
路客即是为王重阳引路。
王重阳欣然应允,在即将走出金光大道时时,他摸了摸包袱之中的天蓬尺,这才踏出。
路客一边引路,一边说道:“先生,万寿国离此处不远,约莫两炷香之间,便是行至,那万寿国极其繁华,且有诸般玄妙之处。”
路客说着,时不时做出搞怪动作,似在为万寿国而惊讶震撼。
王重阳笑道:“听你所说,教我对万寿国甚是惊讶。”
路客说道:“自该为之惊讶,盖因那等乃泱泱大国是也。”
王重阳问道:“泱泱大国之称,可非等闲。”
路客说道:“万寿国自非等闲,故可称为泱泱大国。”
王重阳闻听,又是说道:“万寿国比东方之大宋,大辽如何?”
路客面有不解,说道:“东方有何国不成?我曾闻东方似乎有一大国,名为唐朝,自称上国,可是那国?”
王重阳知得路客不明南瞻部洲之变,无奈只得点头。
路客沉吟少许,说道:“我曾听闻,唐朝乃无上之国,若是繁华,或许万寿国比之不得,然有些玄妙之处,唐朝定不可比之。”
王重阳笑道:“若如你所说,唐朝到底是不如万寿国的。”
路客说道:“我却不知,然我曾见万寿国繁华,唐朝繁华不可见得,依我所见,自是万寿国胜过唐朝。”
王重阳再是问道:“若是祭赛国,朱紫国,西梁女国,乌鸡国那等与万寿国相比,又当如何?”
路客答道:“自是万寿国胜之,其玄妙之处,乃他国不曾有的。”
王重阳好奇问道:“有何玄妙,可能与我细细说道一二?”
路客见王重阳不信万寿国玄妙的样子,只得走上前,低声说道:“先生,你却有所不知,万寿国玄妙甚是了得,其能助人延年益寿,乃至于长生不死,故其玄妙万般,如此你可能知得其了得之处?”
王重阳有些惊讶,说道:“能教人延年益寿,长生不死?这怎地可能。”
路客说道:“此千真万确,乃是真事,万寿国便是因此而繁华,因此而闻名遐迩。”
王重阳说道:“此着实教我不敢相信。”
路客说道:“若是先生不信,晚些随我前往相见,便能知我所言到底为真为假。”
王重阳笑道:“若是这般,我自是该与你前往万寿国一观。”
二人遂往前方而去。
行得多时,二人便是见着前方有座城池在那处,虽未靠近,但能闻得其中人声鼎沸。
路客十分雀跃,指定那处,说道:“万寿国便在前方,先生,快快与我前往。”
王重阳闻听,朝那处张望,又见路客面容浮现不自然的潮红,有些顾虑,但未有多说甚,与之同是前行。
二人再是往前而行,少顷间,即是行入城前。
王重阳细细端量此城,见其规模不小,然与南瞻部洲郡城相比,多有不如,他朝路客张望,说道:“老兄,我却未有路引,亦未有户籍那等,可能入得城中?”
路客说道:“先生且安心,万寿国内,众生平等,广纳生民,故不须路引那等,皆可入内。”
王重阳笑了笑,未有多言,只管与路客同入里边。
二人走到城处,果见城门之处,无有阻拦者。
王重阳与路客顺利走入里边,但见城内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两旁皆有商贾叫唤,果真有些繁华。
王重阳见此城中繁华,暗自点头,但他又细细望向城中人流,见着城中之人,面容含笑,然笑意有些僵硬,充满古怪。
他不知此古怪何在,但他便是有感,此城中或是不简单。
身旁路客笑着问道:“先生,城中繁华否?”
王重阳笑着点头,说道:“城中自是繁华,教我花了眼。”
路客说道:“先生,城中妙处,可非在这些,你且随我过来。”
说罢,路客行走,穿街走巷。
王重阳自是跟随,他方是要见,路客要前往何处去。
二人在城中行得多时,路客带着王重阳行至一条街上,此街人流更盛,有许多叫唤声,在吆喝他人前往购买。
王重阳细细一听,有人在高呼‘新到的无忧果!吃了烦恼全消,心花怒放。’
又听闻有人高声呼喊‘上好的百岁绸!穿上延年益寿,福泽绵长!’
还听闻有人呼喊‘祖传秘方驻颜膏,抹一抹,青春永驻。’
王重阳听得其言,又细细观望,见那‘无忧果’乃是些色彩鲜艳,有些诡异的果子,又见那‘百岁绸’表皮光滑,通体血红的布料,那‘驻颜膏’散发着刺鼻香味,更是古怪。
路客说道:“那等便是万寿国之玄妙,那等之物,尽能延年益寿,据说万寿国还有能教人长生不死的法子,只是我一直无缘得见。”
王重阳说道:“这等延年益寿的玄妙之物,你便是试过了?”
路客十分高兴,说道:“自是试过,但我只用过那驻颜膏,那膏香有些奇怪,但却十分管用,一经涂抹,教人年轻数岁,今我此来,便是为其他二物而来,先生可要购置一些?”
王重阳摇头笑道:“不须着急。”
路客说道:“先生若是不着急,那我可就要过去购置了。”
王重阳摆手,教其前去。
二人遂分道扬镳。
王重阳朝外边走去,不欲在此处久留,他四处行走之后,寻得一驿馆,上前居住,他取出些银两,在此处入住。
驿馆掌柜笑呵呵的将王重阳奉入里边,又闻其要购置粮水,自皆应下,愿为其购置。
王重阳正是要前往歇息,明日再是赶路。
掌柜忽是拦下,问道:“贵客,近日国中有庆典,你可要参与?”
王重阳疑惑说道:“庆典?此国中庆典,我这等外人,亦能参与不成?”
掌柜笑道:“贵客有所不知,城中庆典,任何人皆可参与,一年一次,今年庆典,就在近日,若是贵客欲要参与,自是可行。”
王重阳问道:“此乃何等庆典,你可能与我先是讲说一阵?”
掌柜说道:“乃是延寿之庆典,其中有延寿之物与众人划分,人人有份。”
王重阳听着掌柜所言,心下有些不解,但还是应下,只道若是有空,庆典定会前往。
掌柜闻听后,自是不再言说,但在王重阳临走前,问道:“贵客,但我驿馆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入住之客,须报上岁数,不知贵客今年贵庚?”
王重阳沉吟少许,未有报上真数,唯恐惊扰,即答道:“而立之年。”
掌柜听言,叹息一声,未有多说些甚,摆手教其离去。
王重阳感到困惑,未有多问,他即是离去,入得房舍歇息。
翌日,王重阳得了掌柜的粮水,细细观看,见粮水之中无有异常,便是安心,他辞别于驿馆掌柜,便是欲要离去。
他走出驿馆,尚未行得多时,忽是听闻前方喧嚣,他朝那处张望,但见有一衣衫褴褛的孩童,惊慌逃窜。
那孩童尚未走上两步,其身后有一屠夫,一脚踹中孩童,将其擒住,只道‘养膘待时’,遂将之往回拖去,周遭生民习以为常,仍是欢欢喜喜道行走。
王重阳见此一幕,心中已是笃定,城中有变,此城定绝非这般简单,或有妖邪作祟其中。
然他四下张望,见着四周皆为生人,不见妖气,教他感到古怪。
若此处果真有妖邪作祟,当是有妖气才对,这等情形,果真教他疑惑不解。
王重阳沉默下来,他一时之间,不知该是离去,亦或者该是在此处查清,再是上路而去。
若是离去,此间半载,他便可归去家中,得见师父。
若是在此处查明,恐须些时日,耽搁许多。
王重阳不知如何是好,他思量许久,他知得此地有变,多半是有妖魔在其中作祟,若是他就此离去,来日师父相问,一路可有遇妖邪,他该如何讲说此处?再者言说,他有闻师父开府之日将近,此万寿国近西行大路,若是来日有他师兄弟途径此地,若是他此刻不曾所除,来日教师兄弟被害,此让他有何颜面自居‘大师兄’。
此处万寿国,他当是要悉数查清,若有妖邪作祟,他必要除之。
王重阳转身,再与驿馆掌柜相会,又取出些银钱来,言明他要在此处居住些时日。
掌柜自是笑着应答。
王重阳本要去房舍歇息,忽是想到些甚,说道:“掌柜,若是国中庆典将始,你却是该与我言说,我欲要一同参与。”
掌柜脸上笑意更盛,说道:“自当如此,既是贵客要参与,待是庆典将始,我定是通告于贵客,请贵客一同参与。”
王重阳应声,又是说道:“掌柜,但城中那些驻颜膏,百岁绸,该如何购得?以钱财可能购置?”
掌柜答道:“以钱财不可购得,若是那百岁绸与驻颜膏,须以物置物才可,每一家摊子,此二物皆须不同之物,才能换得,品质参差不齐,贵客若是要购置,可细细观看,才可做决定。”
说着,掌柜忽是说道:“若是贵客只是要观望一二,我有些许,可赠与贵客。”
王重阳自是相受。
掌柜遂取些许驻颜膏,与一张百岁绸所制作的手帕,将之送与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