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万寿国事了,四十九载即开府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万寿国事了,四十九载即开府

    话表万寿国驿馆房舍中,王重阳正望着手中那驻颜膏与一张百岁绸所制作的手帕。

    王重阳细细观看,见着那驻颜膏有刺鼻气味飘来,百岁绸更是鲜红得不似寻常之物,他观看许久,又取驻颜膏轻轻一抹,放在手上。

    他观看许久,心中隐有猜测,这些东西,却不似寻常之物,更似人身之物。

    此驻颜膏有人味,百岁绸亦然,皆有人味在其中。

    如他所料不差,此二物皆是由人而制作,驻颜膏乃膏油所制。

    膏油即人油,亦称尸油,取之人体,大多是人死后所流,许多古书曾记载,是以‘曝尸百日,膏油自溢’,又如‘封坛诵咒,得三寸清液’等等,皆为取尸油之道。

    王重阳读书许多,自曾见过传闻,尸油异香,可通幽冥,更可制为‘合欢油’‘阴符引’等等。

    此驻颜膏,便为尸油所制。

    然此驻颜膏材料有些奇特,似乎其中还添了些其他东西,味道变得刺鼻。

    而百岁绸,便是人皮所制,其中亦是添加了许多东西,故而教他辨认不出,乃是何物所制。

    王重阳心中有数,此城中定有妖怪作祟,只是妖怪隐藏于城中,有人气遮蔽,故而不显踪迹。

    只是王重阳心有不解,此城中之人,依他所观,并未有任何被妖怪蛊惑的模样,反而皆是正常之人,故而才能遮蔽妖气。

    这等正常之人,会不知驻颜膏,不知百岁绸的来历?

    可为何知道这些邪物,城中国民还会选择追捧这些,莫非为长生,为延年益寿,可教一国之人悉数选择心甘情愿的堕落,追捧这些邪物?

    王重阳心有揣测,未有外出之念,欲要等那掌柜来告知于他,城中庆典何时开始,他有所感,待他见得城中庆典,困惑尽解。

    ……

    光阴迅速,不觉数日而去。

    一日,掌柜终是与王重阳言说,万寿庆典将始,若是王重阳赶早过去,说不得可得一前列,得更多延寿之宝。

    王重阳得听其言,自是应下,

    掌柜笑道:“贵客,可要与我等同行,我有车马在,去往那庆典,许是方便。”

    王重阳拜礼说道:“若是那般,便有劳掌柜,送我一道。”

    掌柜自是应声。

    王重阳遂跟随于掌柜,与其同乘马车,往外而去。

    少顷间,掌柜即是带着王重阳行至一广场之中,王重阳走出马车,即见人山人海,喧哗声不绝于耳,他四下观望,见得此处生民,面上皆有癫狂,此教他十分惊讶。

    掌柜扯住王重阳,往前一指,面上亦带三分癫狂,说道:“贵客,且往那前处而去,那宝贝马上便要教分割,届时人人有份。”

    王重阳顺着掌柜所指而去,见得那广场正中,有一屠夫,磨刀霍霍,时不时抬头喝口烈酒,在旁边那处,还有个木桩,其上捆着一百岁老翁,此间老翁正惊恐万状,又有些挥之不去的麻木。

    王重阳面色动容,问道:“掌柜,此便是延寿之宝?”

    掌柜大笑说道:“此正是延寿之宝,此人乃活至百岁之人,日日以奇特宝贝喂养,故其肉有教人延寿之用,此人之肉我等分食延寿,若是吃得多,更是可长生不死!”

    王重阳听得其言,再是问道:“其肉分食,其皮可为百岁绸?”

    掌柜说道:“正是如此,其心可为无忧果,其皮可为百岁绸,其若有膏,自当可为驻颜膏。”

    王重阳心中恍然大悟,他所猜测,果真不曾有错,他心中有些不解,说道:“此处有如此邪事,定是妖魔作祟,我见你灵台清明,不曾为妖怪所蒙蔽,为何要以吃人为乐?”

    掌柜说道:“此处能延年益寿,长生不死,纵有妖邪在此,只消不曾害我等,自是愿得。”

    王重阳道:“妖邪害人,所害乃是何等之人?乃教何人为你等所食?”

    掌柜答道:“自是那等不愿归从的逆民待将其养至百岁,即可享用,其后代家族亦是圈养,待其长成,便为我等所用,无忧果,百岁绸,驻颜膏更有诸多妙用。”

    王重阳十分生怒,为此国有这般妖邪而怒,更为此国民之所为而怒,他骂道:“你这般却是糊涂,可曾听闻覆巢之下无完卵,不愿归从者,乃你等来日之路,与妖为伍,无异于与虎谋皮。”

    掌柜听得其言,不曾有何所动容,目光幽幽的张望着王重阳。

    王重阳亦是张望于此掌柜。

    掌柜说道:“你这般言说,却不知城中,尽是你口中与虎谋皮者,我本好意教你前来,赐你一场长生,教你延年益寿,不曾想你竟这般无知既如此,你当是教关入地牢,以待百岁,为我等所食。”

    说罢。

    那掌柜竟是面向四周,高呼王重阳为逆民,教他人将王重阳擒住。

    周遭生民一听着王重阳乃是逆民,皆是目光赤红,大有要朝王重阳扑来的势头。

    王重阳见之,未有惊慌,从包袱之中取出天蓬尺,目光扫视,似要寻找那妖邪所在。

    可他找寻许久,皆不见似有妖邪所在之处,便是那国中王宫,亦未有半分妖邪之气。

    王重阳又望向国中一座佛寺,心中有所猜测,若是国中到底皆不曾有妖邪,而妖邪藏匿,能藏住妖邪者,只得有佛寺那等地方。

    他大概是知得,若果真有妖邪,定是藏在那处。

    王重阳正是要朝那处而去,他尚未走上两步,忽见前方生民悉数拦他道路。

    王重阳面有难色,他不欲与这些生民动手,正当他有些犯难时,忽有狂风而过,竟将他身前的生民悉数刮倒,放眼望去,竟无一人站立。

    王重阳如何能不知,此乃师父所为,他即朝灵台方寸山方向叩首而拜,拜毕,其起身便朝着那佛寺而去。

    少顷间,王重阳即走入佛寺之中,他朝里边张望,瞧见那处青烟枭枭,有一尊如来金身佛像在其上,享受供奉。

    王重阳慧眼如炬,如何看不出,此佛像之中,潜藏妖气,定有妖怪居住于佛像之中。

    王重阳呵斥道:“何方妖怪!作祟一国,今教我识破,还不现形来!”

    但闻其声,佛像未有所动,似王重阳所观有错。

    王重阳怎会如此便罢休,他取出天蓬尺,朝那处便是掼去。

    天蓬尺正中如来佛像,竟教其金身崩碎,其中果真有一老狐狸,受天蓬尺一下,发出刺耳嚎叫,转身便是逃窜而出。

    王重阳怎会教其逃走,捡起天蓬尺,便是再打,只打一下,教老狐狸身上鲜血淋漓,狼狈不堪,其见识到天蓬尺的利害,怎有半分战意,唯恐再教天蓬尺打中,那时他定是魂飞魄散,再无半分修行。

    王重阳见之,自知他身中无有甚神通,难以追上此老狐狸,即取香火,面朝天蓬尺,焚烧以拜,口中念念有词,将此间之事悉数言说。

    而后其即是将天蓬尺端起,朝老狐狸所逃窜之处指去。

    但见王重阳持天蓬尺所指之处,竟有天雷轰顶,正中那老狐狸,教那老狐狸少顷间魂飞烟灭,不复存在。

    王重阳见之,方才安心,将天蓬尺收回包袱之中,他走出外边,但见此城中混乱一片,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王重阳漠然摇头,不曾理会这些生民,他转身行入城中,找到城中地牢,从中解救一些原有的国民,在受其拜礼感激之后,便不再此城中久留。

    王重阳带着一些粮水,便是走出城中,他重新寻得金光大道,在走入金光大道后,教他原本有些慌乱的心绪悉数安宁。

    其面朝灵台方寸山所在,再是拜礼,叩首不计其数,方才再是上路,往家中而去。

    ……

    却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中。

    真人于祖师静室,方才听闻祖师谈说妙道,心有感触,修行许久,于王重阳叩首之际,朝其张望而去。

    真人面向祖师,笑道:“师父,正微归来之途,已是无有阻碍之处。”

    祖师点头说道:“正微即归来,你的缘法即至,开府不可拖延,当以快,以速,今灵山之乱,殃及许多,若是拖延许久,恐后有生变,那时于你开府而言,却是不美。”

    真人应声而拜,说道:“师父,弟子这便去备足,以待时机到来。”

    祖师摆手说道:“你且去,待是开府之日到来,你再来与我讲说。”

    真人答道:“是,师父。”

    说罢。

    姜缘即是离去祖师静室,他方才走出静室,便是心有所感,朝府外张望。

    他走至瑶台,但行得不久,便是见着孙悟空扯住猪八戒,行至此处。

    猪八戒一瞧见瑶台上真人盘坐,便是跪伏在地,哭哭啼啼说道:“老爷,你可给老猪做主,老猪不曾有何般所为,猴哥他便将老猪捉去地府,好一番吓唬,教老猪煎熬不已,老爷你可要为老猪做主!”

    孙悟空笑着朝姜缘拜礼,一言不发。

    真人瞧见,问道:“八戒,你且起身,不须这般拜礼,你且与我言说,悟空如何带你去地府,又如何吓唬于你。”

    猪八戒听言起身,哭丧着脸,说道:“老爷,你有所不知,老猪本是好好的,正是要护送正微,功成而来,不曾想这猴哥竟因老猪失言一句,便不罢休,仗着身中法力了得,便是拖拽着老猪,前往地府,要老猪去转生,其不当人子,更是要老猪去转世那饿鬼道……”

    猪八戒断断续续的,将诸多事情与真人讲说。

    真人在得闻诸多事情后,无奈一笑,也就孙悟空能治猪八戒了,正应相生相克,他说道:“悟空唬你,乃是教你铭记于心,日后不可胡言乱语,所言所行,须三思而后,不可一时冲动而开口,而所为,若是那般,却会生出祸端来。”

    猪八戒仍是有些不平,说道:“老爷所言之理,老猪皆是知得,然猴哥却有些过分,教那勾死人看押老猪,时时与老猪言说,准备将老猪送往饿鬼道,教老猪煎熬,不可得片刻安宁。”

    不待真人所言。

    孙悟空即是开口,说道:“你这呆子,全然不识老孙好心,若是不好好唬你一番,怎可教你真心知得悔改?如今你不好好待在此处,不曾入那饿鬼道中。”

    猪八戒说道:“便是这般,不该教那些勾死人一直将老猪押在那处,老猪……”

    猪八戒喋喋不休,继续讲说孙悟空的不是。

    孙悟空有些不耐,从耳间掣出金箍棒,作势便要打猪八戒。

    猪八戒心下一惊,连连后退,说道:“哥啊,老爷面前,你怎能妄动刀兵,此却有不敬。”

    孙悟空笑道:“你且回头张望,大师兄闭目不观,如何能言说在大师兄面前动刀兵?你这呆子,莫要逃走,且吃老孙一棒!”

    说罢。

    孙悟空又大步上前,作势要追猪八戒。

    二人在瑶台之中,打打闹闹,一时瑶台热闹许多。

    许久之后,真人叫停二人,笑道:“你二人莫再胡闹,今你二人即是归来,我却有一事,须得你二人相助,不知你二人可愿相助?”

    孙悟空与猪八戒听得此言,如何还敢胡闹,即是拜礼,只道愿为相助。

    姜缘说道:“今正微将归,我计四十九载后,即为我开府之日,我须于府中静候,今请悟空,八戒,代我走上一遭,与玄帝,与观世音菩萨,与西方尊者,与显圣真君他等言说,请他等届时若有空闲,可前来一会。”

    孙悟空听言,说道:“大师兄,此事老孙便可办之,不须教这呆子与老孙一同前往。”

    姜缘笑着点头,正要应下。

    猪八戒说道:“此等之事,怎可教猴哥你独享,老猪自是要同往。”

    姜缘看了猪八戒一眼,说道:“既如此,你二人便是同往。”

    孙悟空无言以对,本要离去,忽是转身问道:“大师兄,可须去请那兜率宫老君?”

    姜缘说道:“请老君不可含糊,故我虽不可亲往,但亦须亲书请帖,备足礼仪,方可去邀老君,你等且往便是。”

    孙悟空领命,与猪八戒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