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昱照已经懒得理这个几条疯狗。
纵然他为了名声不想斩杀言官,但也不喜欢这几个货暗戳戳的讽刺他。
等以后找个由头处理了就是。
现在摆在面前要紧的就是边境战事吃紧。
每年即将进入冬季时,边境的摩擦都会频繁一些,更何况寒城那边本就一直是备战状态。
鞑靼那边是游牧民族,骑兵强壮,粮食稀少,物资匮乏,一旦进入冬季不管是人还是马儿都会进入一个非常难捱的时期。
所以冬季之前,是他们最为活跃的时候。
“棉衣、粮草、兵器,全都要准备充足,今年我朝武器比之前厉害不少,神机院也一直在研发新的武器,工部、户部、兵部不要拖后腿,全力协助寒城那边早日打赢了这场仗!”
萧昱照眼中闪烁着野心,被点到的几位站出来:“臣遵旨!”
“距离过年没有多久,改年号一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此事就交给礼部来想,列一个名单出来,还有春闱一事也要提前筹备。”
刘玉容闻言连忙附和:“臣遵旨!”
“近来京城多了许多各地来的学子,治安也不容小觑,五城兵马司的人,要注意巡逻。”
“臣遵旨!”
朝堂上,又恢复了一片和谐。
王学洲下了朝刚走出金銮殿,就被兵部尚书拦住了。
他拉着秦王走过来:“王大人,你这军器司这一个月如何?有没有合用的炮?秦王殿下,你这炮兵练好了吗?下面一个劲儿催呢!”
秦王蹙眉:“一支训练有素,手脚又快的炮兵哪那么容易成立?现在也只能做到二十息内成功换一发弹,王大人,你这炮是不是得想办法改进一下?一门炮,射不到一千发便有炸膛迹象,两百炮兵,目前受伤的都有好几个人了。”
两人都看着王学洲,等着要一个说法,王学洲挠头:“这种事也没先例,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足肯定是有的,实在不行就加大成本,先用铜铸,毕竟士兵性命为重。”
兵部尚书小鸡啄米一样点头:“战事吃紧,哪个稳妥用哪个,节本增效的法子有时间了慢慢尝试嘛!现在要紧的是打仗,东西先做出来用上了再说,如果能够用炮将蛮子送回老家,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学洲笑了起来:“我也想一炮将他们送回去。”
最好是一把女真给轰了。
余尚书激动道:“一起看看去?”
看看就看看,秦王十分有信心的带着他们回到了步兵营。
王学洲命人将陶大全给唤了过来,看到他,陶大全十分惊喜:“大人!”
“最近一个月怎么样?”
陶大全挠着头:“这鸟铳比大炮小,造起来难度却比炮高,钻头废了好几个,刚刚弄出来一个点火枪,还没试,您正好也在,等下指导指导。”
王学洲赞许:“这么快就做出来了,可见诸位天分之高,等成功发射,全都有赏。”
陶大全一脸幸福:“多谢大人!”
秦王对着一字排开的炮兵喊道:“准备!”
“上弹!”
“射!”
“轰——”
十几门大炮齐齐射出,炮筒一阵青烟,落到地上炸开,一阵地动山摇。
兵部尚书看的精光闪烁:“好好好,秦王殿下!不如这一次,就顺便将步兵营的炮兵一同调往寒城指导,如何?”
秦王睨了他一眼:“本就有这样的打算。”
余尚书惊喜:“那太好了!”
他转头看着王学洲:“能运多少过去?”
陶大全凑到王学洲耳边:“这两个月连实验带做出来的炮,通过测试的小型炮三十门用于海船,五十门铜铸大炮和一百门铜包铁大炮。”
王学洲转头:“一百八十门炮,可以全都运往寒城。”
余尚书大喜:“那本官这就回去提交军需申请。”
秦王也开口:“我去调一下人手。”
看着余尚书离开,王学洲也迅速的检查了陶大全他们做出来的燧发枪。
陶大全让人拿着燧发枪和从战场上缴获的鸟铳各自站在一边,前面不同距离处竖着好几个靶子。
两人都是枪口装弹,但点火方式却完全不同。
一个有火绳点火,一个点火方式是隐形的。
“准备!”
“射!”
听到命令,实验的两人纷纷点火。
“彭!彭彭!!”
“停!”
陶大全跑过去检查了靶子,然后兴冲冲的跑回来。
“大人!点火枪发了三弹!鸟铳两弹!但是射程!射程相差甚远!”
陶大全看着自己的伙伴激动道:“点火枪射程三十丈!鸟铳射程只有二十丈!我们的点火枪,比鸟铳射程远!”
丁老三他们一阵欢呼:“漂亮!”
谁说这东西只有蛮子会?他们不仅会,还能做的更好呢!
王学洲精神一振:“很好!这段时间大家的精力没有白费!”
陶大全兴奋道:“大人,这鸟铳是打鸟的,咱们这点火枪不打鸟,该起一个什么正式的名字?”
王学洲沉声道:“燧发枪!”
“燧发?用燧石撞击点火的枪……好名字!就叫燧发枪!”
王学洲看着他们一个个激动得样子开口道:“你们十三个人全都有,晚上我带你们出去吃饭!明日开始,全力督造这个燧发枪!”
陶大全振臂高呼:“大人英明!”
在这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呆多了,他们都快忘了外面的空气是什么味道。
到了晚上,王学洲亲自带着他们去了王学明的铺子喝酒撸串儿,又给这一波骨干打了鸡血,陶大全他们几乎是将王学洲视为人生知己,再生父母。
一个个热血上头频频发誓要为王大人,要为军器司鞠躬尽瘁。
余尚书的军需申请很快就送到了神机院利市司何慎手中,何慎拿给王学洲签字:“咱们神机院自给自足,倒是便宜了户部不用发愁军器了。”
王学洲笑了笑,在上面大手一挥签下了名字,盖了章:“当初成立神机院,不就是用不花户部钱为由吗?这样也好,咱们能完全自主,随意研制武器,不受他人掣肘,交给赵真一存档,然后便叫兵部过来验收吧。”
一百八十门炮,兵部的人来的很快,一个个双眼放光的将东西验收完拉走,马不停蹄的送往战场施展拳脚。
王学洲则拿着新鲜出炉的燧发枪,带上半年来神机院所有的账本,去找萧昱照去了。
两人刚见面,王学洲还没开口 ,就听到萧昱照语气深沉的问道:“先生,朕近日心有所感,发觉舆论真是一把利器,既能将人高高捧起,也能让人重重摔下。”
“既能伤人,又能伤己,如何才能把这把利器握在自己手中,为自己所用呢?”
他的脸上满是疑惑和烦恼:“朕思考了数日,不得其解,还请先生解惑。”
不管是邵泰撞柱、还是先生抬棺去午门,亦或者是方荀午门自刎,利用的都是人心和舆论。
这也是他,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舆论的可怕之处。
堂堂帝王也要为此让步,如果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日后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此来拿捏他?
有这一次就够了。
王学洲没想到他突然问这个,稍微一联想便知道了萧昱照的顾虑。
他把到嘴边的公事咽下去,淡然一笑:“想要掌握舆论主导权并不难,只需要成立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让它成为陛下的口舌,转述陛下想要让人知道的东西即可。”
萧昱照听得脑子灵光乍现,眼睛迸发出光亮,一下子站起身:“先生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