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611章断联

第611章断联

    接下来的三天,青山村及周边望海村、沙滩村儿等渔民,全都遵照林宇的吩咐,只在近海海域捕鱼作业。

    往日里常去的远海渔场空无一人,连靠近远海的航道都见不到一艘渔船的影子。

    渔民们三五成群地在近海撒网,一边捕鱼一边留意着远处的海面,一旦发现可疑船影就立刻返航,警惕性拉满。

    这番举动可把小鬼子急得团团转。

    他们派船在远海转悠了三天,连个渔民的影子都没见到,更别说抓人质来跟林宇交换俘虏了。

    之前负责喊话的八字胡小鬼子,每天都站在船头盯着近海的方向,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嘴里的日语咒骂声也越来越频繁 。

    没有新的人质,手里又没有能要挟林宇的筹码,他们根本没办法逼林宇放了那九个俘虏。

    第三天下午,林宇家中的微型无线电终于响起,是小鬼子主动联系。

    对方先是以“派更厉害的人报复”威胁林宇释放俘虏,见威慑无效,又提出用钱交换,均被林宇拒绝。

    随后林宇直接提出交换条件,要求小鬼子提供稀缺的物资,比如十台进口彩色电视机、二十台电风扇、五十袋精米、二十桶花生油,以及五艘新渔船,以此弥补此前被抢的粮食与损坏的船只损失。

    这些要求让小鬼子难以接受,一番权衡后,他们提出缩减规模,只愿提供五台彩色电视机、十台电风扇、三十袋精米、十桶花生油和两艘新渔船。

    林宇不为所动,强调九名俘虏的价值远不止于此,甚至暗示若不满足要求,便将这些人都丢进大海里,缉彻底断了小鬼子的念想。

    小鬼子顿时慌了,只能松口表示会尽力凑齐物资。

    林宇随即给出两天期限,要求对方在期限内准备好物资并确定交换时间地点,否则不再商谈。

    挂断无线电后,林宇向二妮说明情况,坦言此举不仅是为弥补损失,更是为改善村里生活、增强出海底气,同时也做好了应对小鬼子交换时耍花样的准备,确保后续流程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两天,林宇只需等待小鬼子凑齐物资主动联系,而小鬼子则为满足这些稀缺物资的要求焦头烂额。

    林宇清楚,这一次占据绝对主动的是自己,必须让小鬼子为之前的骚扰付出足够代价,才能彻底保障渔村日后的安稳。

    两天的期限一到,林宇守在微型无线电旁,却始终没等来小鬼子的联系。

    正当他疑惑时,院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海警队的赵队长带着两名警员,正朝着他家走来。

    林宇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意识到事情可能出了变故。

    赵队长一进门就开门见山,神色严肃地说明来意:“林宇,我刚接到上面的电话,小鬼子那边通过领事馆递了话,说你扣押了他们的人,让我过来核实情况。你老实说,是不是真把小鬼子的俘虏扣下来了?”

    林宇心里早有盘算,脸上却摆出一脸无辜,摊开手反问:“赵队长,您这话从哪儿听来的?咱们都是守规矩的渔民,扣押他们做啥?小鬼子这纯是无中生有、血口喷人!他们自己弄丢了人,找不到就赖到咱们头上,哪有这道理?”

    赵队长皱了皱眉,语气缓和了些,上前拍了拍林宇的肩膀:“林宇,我知道你跟小鬼子之前有摩擦,可这事要是真的,你最好把人交出来。交给我们海警队,让上面跟小鬼子的领事馆交涉,免得事情闹大,对你、对村里都没好处。”

    林宇心里清楚,一旦把俘虏交出去,之前跟小鬼子谈好的物资赔偿肯定泡汤,不仅村里没了好处,自己说不定还会因为“私扣人质”被处分。

    他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摇着头坚持:“赵队长,我是真没扣人。您要是不信,可以在村里随便查,看看谁家藏了小鬼子。咱们渔村人虽然恨小鬼子,但也不会做这种没规矩的事。”

    说着,林宇话锋一转,热情地拉着赵队长的胳膊:“您看您,大老远跑一趟也辛苦,正好到饭点了,我让二妮炒几个菜,咱们喝点酒,慢慢说。”

    一边说着,一边给里屋的二妮使了个眼色,又悄悄摸出腰间的哨子,趁赵队长不注意,轻轻吹了一声。

    这是他跟王大春约定的暗号,一旦有紧急情况,就用哨声通知。

    二妮立刻会意,从里屋出来笑着招呼赵队长:“赵队长来了,快坐,我这就去炒菜。”

    林宇则陪着赵队长在院子里坐下,天南海北地闲聊,故意拖延时间。

    没过多久,王大春就悄悄绕到院子后门,林宇借口去给赵队长倒水,趁机跟王大春碰面,压低声音吩咐:“你赶紧带几个可靠的弟兄,把仓库里的九个俘虏转移到船上,多带点干粮和水,出海在海上飘几天,别靠岸,实在不行就去鹰嘴岛。要是上面真派人来查,就说去远海捕鱼了,千万别让人发现俘虏的事。”

    王大春眼神一凛,立刻点头:“小宇你放心,我这就去办,保证不会出岔子!”

    说完,转身快步离开,召集船员去转移俘虏。

    林宇回到院子里,继续陪着赵队长聊天,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仿佛真的只是在招待客人。

    二妮很快炒好了菜,端上桌来,林宇热情地给赵队长倒酒:“赵队长,尝尝咱们渔村的海鲜,都是刚捞上来的,新鲜得很。”

    赵队长看着满桌的菜,也不好再追问,只能端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旁敲侧击地询问俘虏的事,林宇却始终滴水不漏,要么转移话题,要么坚决否认。

    酒过三巡,赵队长见实在问不出什么,又没找到任何证据,只能起身告辞:“林宇,我这次来也是例行公事,既然没查到什么,我就先回去了。

    不过你记住,要是真有扣人的事,一定要及时上报,别自己扛着。”

    林宇笑着点头应下,送赵队长到村口,看着他的车走远,才松了口气。

    此时,王大春已经带着俘虏驾船出海,远远地在海面上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船影。

    林宇知道,只要俘虏在海上安全待着,等小鬼子那边的风头过去,他们依旧能拿着俘虏跟小鬼子谈条件,争取到该有的好处。

    回到家,二妮担心地问:“赵队长那边不会再派人来查吧?”

    林宇摇了摇头,眼神坚定:“放心吧,只要王大春把人看好,他们查不到证据,过几天就没事了。小鬼子既然敢找领事馆,说明他们急了,咱们只要沉住气,最后赢的肯定是咱们。”

    送走赵队长之后,林宇就从抽屉里拿出那个微型无线电,手指在开关按钮上停顿片刻,随后干脆利落地按下关闭键,又找了块黑布将无线电仔细裹好,塞进衣柜最深处的角落。

    他决定彻底切断与小鬼子的联系,这既是对之前谈判中断的回应,更是对小鬼子找领事馆施压的警告。

    此前小鬼子不按约定通过无线电谈物资交换,反而绕开谈判找领事馆告状,试图用官方压力逼他交出俘虏,这让林宇心里憋着一股气。

    他清楚,一旦开启无线电,小鬼子要么继续用官方施压的话术威胁,要么假意答应条件却暗藏猫腻,与其浪费时间周旋,不如彻底关闭联系渠道,让小鬼子摸不透他的意图,也让对方知道,用官方途径施压根本没用。

    白天,林宇像往常一样在村里转悠,时而去码头看看渔民近海作业的情况,时而跟乡亲们闲聊几句,绝口不提俘虏和无线电的事。

    有船员私下问他要不要再试试联系小鬼子,林宇只是摇头:“不用联系,该着急的是他们,不是咱们。他们敢找领事馆,就得承担断联的后果。”

    晚上回到家,二妮看到衣柜里被裹好的无线电,轻声问:“真打算一直关着啊?万一小鬼子想通了,愿意按咱们的条件来,联系不上咋办?”

    林宇坐在床边,给海娃盖好被子,语气坚定:“联系不上才好。他们找领事馆告状,就是觉得能拿捏咱们,现在咱们关了无线电,就是告诉他们,这条路走不通。他们要是真想要回俘虏,只能按咱们的规矩来,要么带着物资私下找咱们谈,要么就一直耗着。”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现在赵队长那边说不定还在留意咱们的动静,开启无线电容易被察觉异常,反而给他们留下查探的线索。倒不如彻底关掉,既断了小鬼子的念想,也能让咱们安安心心等王大春那边的消息。”

    接下来的几天,林宇始终没再碰过无线电,连充电电池都被他单独收了起来。

    村里偶尔有人问起怎么没再听到无线电的动静,林宇都笑着找借口:“前几天受潮坏了,送出去修了,暂时用不了。”

    与此同时,他每天都会去一趟鹰嘴岛,确认俘虏的情况。

    在岛上,王大春他们可没少折腾这些小鬼子,没事儿就命令他们捕鱼,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获。

    林宇知道,关闭无线电的这些天,小鬼子那边肯定急得团团转。

    既没法通过官方途径查到俘虏下落,又联系不上他谈交换,只能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却对九名俘虏的安危束手无策。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用断联的方式让小鬼子明白,只有放弃官方施压、回到私下谈判的轨道,按他提出的物资条件来,才有可能换回俘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