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联的第八天傍晚,海面上泛起橘红色的霞光,负责看守俘虏的王大春带着两艘船从鹰嘴岛方向驶来,船尾还拖着一艘陌生的小渔船,船身斑驳,甲板上积着一层薄薄的海泥,显然在海上漂了不少日子。
“小宇!我们回来了!”
王大春站在船头大喊,船刚靠岸就跳下来,手里攥着一张叠得整齐的信纸,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我们在鹰嘴岛附近的海域发现了这艘小船,船上没人,就只有这封信,我们一个字都不认识,给你带回来看看!”
林宇刚从晒谷场回来,正和二妮一起整理换来的彩电,听到声音立刻迎上去,接过信纸展开。
纸上的日文字迹工整,旁边还附了几行歪歪扭扭的中文翻译,显然是小鬼子特意写的,怕他看不懂。
信里写着:“此前交换因误会中断,我方愿继续履行承诺,用约定物资交换剩余七名俘虏。为表诚意,交换地点可由你方定,但需重新约定时间,盼你方通过无线电回复。”
“这是服软了啊。”林宇捏着信纸,手指在“交换地点可由你方定”几个字上停顿,眼神里满是审视。
二妮凑过来看完信,轻轻拉了拉林宇的胳膊,小声提醒:“他们突然说让咱们定地点,会不会有诈?之前在换人的时候耍诈,这次说不定早就选好了更隐蔽的地方等着咱们。”
林宇点了点头,心里的警惕更甚。
小鬼子向来不会轻易妥协,上次交换耍诈被识破,这次主动让出地点选择权,背后肯定藏着更周密的计划。
“之前让他们钻了一次空子,这次绝不能再掉以轻心。”
他把信纸递给身边的李二,“你先收着,等会儿跟大伙一起商量下交换地点。”
转身回屋时,林宇想起被关在衣柜深处的无线电,心里有了主意。
他找出无线电,装上电池打开,调试到之前的频率,将信息给发了过去。
林宇提了两个条件。
第一,因为之前小鬼子耍诈违约,还找领事馆施压,物资必须翻倍。
彩电二十台、电风扇四十台、精米一百袋、花生油四十桶、新渔船十艘,少一样都免谈。
第二,交换地点定在咱们之前约定的老鸦礁,时间就定在三天后上午十点,对方只能派一艘船来,船上不许带武器,要是发现有支援船,就彻底终止交换。
无线电那头沉默了足足五分钟,才传来小鬼子的回应。
小鬼子表示物资翻倍,天气啊们需要时间准备,能不能宽限两天?
另外,老鸦礁海域复杂,能不能换个更开阔的地方?
林宇不容置疑的回应没的商量。
表明物资翻倍是你们违约的代价,老鸦礁是咱们唯一接受的地点,要么按他说的来,要么就别谈了。
并且只给小鬼子一天时间考虑,明天这个点要是没答复,剩下的俘虏他就不换了,直接留下做免费的劳动力也不错。
说完,不等对方回应,林宇直接关掉了无线电。
二妮站在一旁,看着林宇坚定的样子,眼里满是赞同:“就该这样,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好欺负。翻倍的物资不仅能弥补之前的损失,还能让村里的日子过得更宽裕。”
林宇握住她的手,笑着说:“还是你提醒得及时,不然我还真可能轻易答应他们的条件。这次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违约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二天一早,林宇就带着小张和两名船员,驾着船去鹰嘴岛查看俘虏的情况。
鹰嘴岛如今已经被青山渔村的渔民改造过了,成为了青山渔村渔民的根据地,岛上建起了好几间小屋,王大春把俘虏关在屋里,派了四名船员轮流看守。
远远地,林宇就看到岛上的空地上,几个俘虏正弯腰帮着船员整理渔网,动作有些笨拙,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小宇!”王大春听到船声,从屋里跑出来,迎上林宇笑着说,“这些小鬼子还算老实,就是前几天想偷船跑路,被我们抓了个现行。我让弟兄们揍了他们一顿,现在乖得很,让他们整理渔网、帮忙搬东西,都不敢偷懒。”
林宇跟着王大春走进小屋,屋里的俘虏看到他,都下意识地往后缩,眼里满是恐惧。
林宇扫了一眼,七个俘虏都在,身上没有明显的伤痕,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显然是被王大春的严厉震慑住了。
“好好看着他们,别让他们再耍花样,也别真把他们打伤了,咱们还得用他们换物资。”林宇叮嘱道。
林宇对这一批的物资非常看重。
毕竟,一些村子还是很缺少粮食的。
因为去年遭遇了台风,海水倒灌,大部分的渔村都遭了灾,谁有不少人跟着他做工解决了温饱问题,可大部分的村子都是勉强熬过了冬天。
如今春天到来,种子都还没播进地里,饿肚子的大有人在。如果能从小鬼子这儿要来一批物资,可就解了燃眉之急了。
王大春拍着胸脯保证:“小宇,你放心吧,我每天都盯着他们,吃饭的时候才解开绳子,上完厕所就立刻绑起来,干活的时候都拿着枪看着他们,他们要是敢再动歪心思,我就让他们尝尝更厉害的!”
查看完俘虏的情况,林宇又在鹰嘴岛周围转了一圈,确认没有可疑的船影,才放心返回。
路上,小张忍不住问:“林宇哥,你说小鬼子这次真的会按咱们的条件来吗?要是他们再带支援船,咱们该咋办?”
“早就做好准备了。”林宇指着远处的海面,“我已经让李二通知周边村子的联防队,到时候派十艘船在老鸦礁附近的海域巡逻,一旦发现小鬼子的支援船,就用***和高压水枪把他们拦住。咱们的船也会提前埋伏在老鸦礁的礁石缝里,保证万无一失。”
回到村里时,无线电也传来了小鬼子的消息。
小鬼子最终还是答应了林宇的条件,承诺会在三天后带着翻倍的物资,准时到老鸦礁交换。
林宇关掉无线电,召集村民们开会,分配任务。
王大春负责带领联防队在周边海域巡逻,老张负责提前去老鸦礁布置埋伏,李二负责看守俘虏,确保交换当天能准时把人带过去。
村民们纷纷响应,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
交换当天的老鸦礁海域,海风比往常更烈些,卷起的浪花拍在礁石上,溅起细碎的白泡沫。
林宇带着三艘船早早抵达,船尾押着七个被绑得严实的俘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忐忑,他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被释放,还是继续被关押。
小张带着五艘埋伏船藏在礁石缝里,船舷边的高压水枪已蓄满水,船员们握着猎枪,眼睛死死盯着远处的海平面。
上午十点整,一艘小鬼子的船缓缓出现在视野里,船身被帆布盖得严严实实,显然是载着约定的翻倍物资。
船靠近后,翻译鬼子探出头,朝着林宇的船大喊:“我们按你们的要求,带了二十台彩电、四十台电风扇、一百袋精米、四十桶花生油!你们赶紧把人放了!”
林宇站在船头,示意船员掀开帆布。
船舱里果然堆满了物资,彩电的包装盒整齐码放,电风扇的叶片闪着金属光泽,精米和花生油的袋子都是没开封的。
他朝老张使了个眼色,老张立刻带着两名船员驾着小船过去核验,每样物资都仔细清点,确认数量和质量都无误后,朝着林宇比了个“OK”的手势。
“可以放人了吧?”翻译鬼子见物资核验完毕,迫不及待地喊,“我们已经按要求带了翻倍的物资,你们不能再耍花样!”
林宇笑了笑,对身边的船员说:“把最左边那个俘虏带过来。”
船员立刻押着一个瘦高个鬼子走到船边,解开他手上的绳子,推他跳上小鬼子的船。
翻译鬼子一看只放了一个人,顿时急了,指着林宇怒骂:“你怎么只放一个?我们带了这么多物资,你不是说换剩余的七个俘虏吗?你不讲信誉!”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些物资换所有人了?”林宇拿起大喇叭,声音带着明显的讥讽,“我从一开始说的就是‘用这些物资交换’,可没说交换几个人。
现在是一个人,换不换?不换的话,你们就带着物资回去,以后也别再来谈了。”
小鬼子的船上传来一阵骚动,八字胡小鬼子探出头,脸色铁青地对着翻译鬼子说了几句日语。
翻译鬼子脸色发白,对着林宇喊道:“你太过分了!我们已经妥协了,你怎么还得寸进尺?”
“过分?”林宇冷笑一声,“上次换人时候你们耍诈扣人,怎么不说过分?找领事馆施压,想逼我们无条件放人,怎么不说过分?现在跟我谈信誉,你们配吗?”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强硬,“给你们十秒钟考虑,要么接受一个人,要么带着物资滚蛋,别在这儿浪费时间!”
船员们纷纷举起枪,对准小鬼子的船,老张的埋伏船也从礁石缝里探出头,高压水枪的枪口对准了船身。
小鬼子们看着这架势,知道林宇是来真的,再僵持下去不仅换不到人,还可能连物资都保不住。
八字胡小鬼子咬了咬牙,对着翻译鬼子说了句什么。
“我们换!”翻译鬼子无奈地喊,“但下次交换,你们必须多放几个人!”
“下次?”林宇挑了挑眉,用大喇叭朝着小鬼子的船喊,“下次还在这个位置,还是这么交易,你们带翻倍的物资,我放一个人。想多放?可以,那就带更多的物资来。
另外,提醒你们一句,别再耍花样,要是再敢带支援船或者藏武器,咱们的交易就彻底终止,剩下的六个俘虏,你们永远别想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