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林宇不再理会小鬼子的反应,对着船员们喊:“把物资搬上船,咱们回去!”
船员们立刻行动起来,驾着小船往返于两船之间,将彩电、电风扇、精米和花生油一一搬上自己的船。
小鬼子们站在船上,看着物资被搬空,脸色难看至极,却不敢有丝毫阻拦。
他们知道,现在主动权完全在林宇手里,只能任由他拿捏。
半个钟头后,所有物资都被搬完,林宇的船队满载着物资,朝着青山村的方向驶去。
小鬼子的船在老鸦礁海域停留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无奈地掉头离开,船速慢得像是在发泄不满。
“小宇,你这招太绝了!”王大春凑到林宇身边,兴奋地说,“只放一个人,既拿到了物资,又还握着八个俘虏,下次还能继续跟他们谈!”
林宇笑了笑,望着远处的海面:“跟小鬼子打交道,就得这样,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好说话。只有牢牢掌握主动权,才能让他们乖乖听话,不敢再骚扰咱们。”
船队驶离老鸦礁海域时,阳光渐渐穿透云层,洒在满船的物资上,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笑容。
林宇知道,这次交易只是开始,只要还握着六个俘虏,小鬼子就不敢轻举妄动,而他们则可以通过一次次交易,拿到更多的物资,让青山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回到村里,乡亲们早就等在码头,看到满船的物资,都欢呼起来。
孩子们围着彩电和电风扇兴奋地转圈圈,老人们则看着精米和花生油,笑得合不拢嘴。
林宇站在码头上,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又看了看身边的二妮,心里满是踏实。
老鸦礁交易过去没几天,林宇家中的无线电就再次响起,是小鬼子主动发来的信号。
这次对方的语气明显缓和许多,翻译鬼子在无线电里说,他们愿意一次性准备好所有物资,将剩余六名俘虏全部换回,希望林宇能定一个具体的交易时间,双方彻底了结此事。
林宇听后心里盘算着。
一次性换回所有俘虏,既能避免后续频繁交易的麻烦,还能一次性拿到大量物资,正好用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便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定了三天后的上午十点,交易地点依旧选在老鸦礁,同时重申了“只许一艘船来、不许带武器”的规矩,小鬼子那边痛快地答应下来,连一句讨价还价的话都没有,显然是急于将人全部赎回。
可小鬼子这边嘴上答应得痛快,背地里却没闲着。
交易时间定好的第二天,赵队长就又带着两名警员来到了青山村,一见面就无奈地跟林宇说,小鬼子又通过大使馆施压,上面要求再次彻查“扣押人质”一事,他也是没办法才来走一趟。
林宇心里早有准备,笑着将赵队长迎进院子。
此时村里的乡亲们也都得了消息,不等林宇招呼,就主动围了过来。
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故意大声聊着“最近近海渔获多”的话题;年轻的船员们则在码头整理渔网,见到警员过来,都笑着打招呼,绝口不提俘虏的事。
赵队长跟着林宇在村里转了一圈,既没看到可疑的人影,也没发现任何关押俘虏的痕迹,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说是小鬼子故意找茬,还主动邀请警员留下吃饭,态度热情得让人无法拒绝。
其实赵队长心里也清楚,小鬼子在海上多次挑衅,林宇他们不过是自卫反击,更何况他也不愿帮着外人欺负自己人。
因此这次调查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较真,只是在村里转了一圈,随便问了几个村民,便找了个“没发现异常”的理由,带着警员离开了。
临走前他还悄悄跟林宇说:“下次注意点,别让小鬼子抓住把柄,省得我总来跑一趟。”
林宇笑着应下,目送赵队长的车走远。
他心里清楚,这次能这么顺利应付过去,不仅是因为赵队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关键的是村里人心齐。
自从上次联手对抗小鬼子后,乡亲们早就拧成了一股绳,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愿意跟着他一起扛。
而此时被关押在鹰嘴岛的几名俘虏,在王大春的严格看守下,每天只能帮忙整理渔网、搬运物资,连靠近海边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对外传递消息了,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着被赎回。
距离交易还有两天时间,林宇开始着手准备 。
他让小张提前去老鸦礁布置埋伏,确保交易时的安全;让林海清点村里的船只,准备好搬运物资的工具;还特意跟王大春交代,交易当天要将俘虏看好,确保万无一失。
林宇知道,这次一次 是与小鬼子的最后一次博弈,只要顺利完成,不仅能拿到足够的物资改善村里的生活,还能彻底摆脱小鬼子的骚扰,让青山村的乡亲们真正过上安稳日子。
交易前一天下午,林宇带着小张和五名船员,驾着三艘船再次前往老鸦礁勘察。
此时的老鸦礁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礁石间的航道平静无波,但林宇丝毫不敢放松,这是与小鬼子的最后一次交易,对方急于赎回所有俘虏,说不定会在最后关头铤而走险。
“小张,你带两艘船藏在东侧的礁石缝里,船上的高压水枪都对准航道入口,只要看到除交易船外的其他船只,立刻用***封锁海面。”林宇指着远处的礁石,语气严肃,“另外三艘船跟我守在西侧,咱们形成夹击之势,确保小鬼子不敢耍花样。”
小张点头应下,立刻带着船员去布置埋伏。
回到村里时,王大春已经带着俘虏从鹰嘴岛出发,正朝着码头驶来。
林宇站在码头等候,看到押解俘虏的船靠近,立刻上前叮嘱:“明天交接时,把俘虏的绳子解开,但要让他们排成一队,每两个船员看住一个,别给他们逃跑的机会。”
王大春拍着胸脯保证:“小宇你放心,这些鬼子被我看得服服帖帖的,绝对不敢乱动!”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林宇就带着船队出发了。
三艘押解俘虏的船走在中间,两侧是负责掩护的船只,每艘船上都配备了高压水枪和渔网,船员们精神抖擞,眼神里满是警惕。
上午九点半,船队抵达老鸦礁,小张的埋伏船已经在东侧礁石缝里藏好,远远地朝着林宇比了个“安全”的手势。
另外,林海带着几个水性的船员穿着潜水服,又一次潜入了海里,防止小鬼子耍诈,好及时应对。
没过多久,小鬼子的交易船就出现在视野里。
这艘船比上次的船大了一圈,船身被帆布盖得严严实实,显然装满了物资。
船靠近后,翻译鬼子探出头,朝着林宇的船喊:“我们按约定带了所有物资,你们把人都带来了吗?”
林宇示意船员押着俘虏走到船边,对着翻译鬼子喊:“人都在这儿,先把物资送过来,我们核验无误后,再放你们的人。”
小鬼子的船员立刻开始卸物资,一箱箱彩电、电风扇被搬下船,精米和花生油的桶堆成了小山。
小张带着两名船员驾着小船过去核验,每打开一个箱子都仔细检查。
彩电的包装完好,通电测试后画面清晰;电风扇运转正常,没有异响;精米颗粒饱满,没有掺杂质;花生油的封条完好,没有泄漏。
“小宇,没问题!所有物资都符合要求,大米也是最好的!”小张朝着林宇大喊。
林宇点点头,对身边的船员说:“把俘虏带过去,让他们排成一队,一个个上船。”
几个俘虏看到自己人,眼里满是激动,却不敢擅自行动,只能乖乖地跟着小鬼子的船员上船。
整个交接过程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小鬼子显然是怕了林宇的威慑,没敢带任何支援船,也没藏武器。
等最后一个俘虏登上交易船,翻译鬼子对着林宇喊:“这次交易还算顺利,希望咱们以后不要再有冲突。”
林宇冷笑一声,对着翻译鬼子喊:“只要你们不再来骚扰咱们的海域,咱们自然不会找你们麻烦。要是你们还敢来,下次可就不是用物资能解决的了!”
小鬼子的交易船不敢多停留,立刻掉头离开,朝着远海驶去。
林宇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长长松了口气。
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博弈,终于以他们的胜利告终。
船员们开始忙着将物资搬上船,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脸上满是笑容。
小张凑到林宇身边,兴奋地说:“林宇哥,这次咱们赚大了!这么多物资,尤其是这些粮食,这得够咱们村里吃多长时间啊!”
林宇点点头,看着满船的物资,心里满是踏实。
有了这些物资,村里的日子就能彻底好起来,也可以接济一下周围其他村子的村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