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420章 石队进组(求月票,万字大章)

第420章 石队进组(求月票,万字大章)

    周奕迷迷糊糊地醒来,看见了一旁穿着睡衣的陆小霜。

    “我怎么睡着了……”

    “肯定是太累了。”陆小霜笑着说。

    “小霜,我睡多久了?”

    “也就半个小时吧。”

    周奕坐起来,发现身上盖了折过来的被子一角。

    “不行,我得走了。”

    查档案的事还没有结果,自己就离开了这么久。

    “对了,小霜。”

    “你放心,我不会乱跑的,这么好的房子我这辈子还没住过呢。”陆小霜乖巧地笑道,“你不用担心我。”

    周奕点点头:“要是有什么需求,你可以随时和钱总他们夫妻俩说,不用客气,他们信得过。”

    “嗯好。”虽然前面喊钱红星叔叔,喊姚玉玲姐姐,但陆小霜后面很快就明白两人是夫妻关系了。

    “对了周大哥,你能帮我去我奶奶家跟她说一声我没事吗?这么久了,我怕她会担心。”

    周奕想了想,答应了,陆小霜的两个叔叔一家子虽然对她不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那也仅仅只是道德层面的。

    在法律层面,上一世和这一世专案组都查过了,这些人和案子没有任何关系。

    陆小霜现在也被放出来了,确实至少得告诉下她奶奶,要不然还不知道老太太得急成什么样呢。

    “你别急,我一会儿就先去一趟,然后再回局里。”

    “哦,还有一件事。虽然乔姐之前已经问得够细了,但毕竟你当时被下了药,可能对你的记忆有影响。如果后面你还想起什么线索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钱总家里有电话。”

    陆小霜点点头。

    “哪怕是很小的细节也没关系,不是非常确定也没关系,说不定就会很关键。”周奕强调道。

    “周大哥……”陆小霜欲言又止道,“其实……上次吃西餐的时候,你问我的那个问题,有件事我当时忘记跟你说了……”

    ……

    离开宏城宝坻后,周奕先去了一趟陆家的大杂院。

    当着老太太的面,打给了钱红星家,让祖孙俩通了个电话。

    听到孙女的声音,老太太总算是吃了颗定心丸了。

    她说前几天警察来了好几次,找她二儿子和小儿子两家人问个不停,她耳朵不好,也听不清究竟问了些什么。

    这下好了,知道孙女没事,她就放心了。

    离开大杂院后,周奕驱车赶回专案组。

    一路上都在思考陆小霜提到的那个人,郑建新。

    陆小霜说,就在那天学校组织观看有周奕的那期《问心》节目的晚上,从阶梯教室出来时,和她一个专业的男同学郑建新借着还书的名义,给她送了一封情书。

    她当时就拒绝了,都没有拆开来看,就把情书还给了对方。

    自此之后,郑建新同学就再也没找过她,甚至看见她还会躲着走。

    那天在吃西餐的时候,周奕问她关于感情方面的问题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周奕对自己有意思,所以才这么关心。

    她就没说郑建新的事,毕竟那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插曲。

    高中的时候,也有人给她写过情书,偷偷地塞到她的课桌里,不过那时候她一门心思只想着学习,情书倒是没看,可背面却直接当成了草稿纸用。

    后来兼职打工的地方,除了好运来饭店那个死胖子领班外,也有正常想追求她的,但都因为她装傻充愣不接茬而不了了之。

    她当时不想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让周奕有不好的感觉,所以就没说。

    不过这几天,躺在公安局留置室的铁床上,她回忆当初的种种,察觉到了不对劲。

    周奕从最初就对自己安危的特别关心,再到那次吃饭时的问题,以及周奕强调过多次“等一切风平浪静”。

    让她意识到了,周奕像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有危险在靠近自己了。

    所以她才会在车上问出那个问题。

    但那句话出口之后,她又后悔了,因为她相信周奕,不论是因为什么,她都相信他。

    所以才有了后面那句话。

    然后她就想起了当初郑建新向自己表白的事,因为周奕说了,哪怕是再小的细节。

    对于周奕而言,这条线索既惊讶又略显尴尬。

    惊讶是因为上一世的调查里,专案组并没有发现郑建新暗恋陆小霜这件事。

    按照上一世的案情,对陆小霜有暗恋情节的人,无疑会是重点怀疑对象。

    但专案组的记录里没有这点,就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上一世郑建新没表白,但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第二,上一世郑建新和这一世一样,也被陆小霜拒绝了,因此这件事没人知道。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郑建新这个人把对陆小霜暗恋的情愫隐藏得非常好,除了两个当事人本人之外,别人都不知道。

    这种心理,确实存在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的犯罪心理可能。

    但尴尬之处在于,郑建新作为陆小霜同专业的少数男同学之一,本来就在核心调查范围名单上。

    而这个名单上的人,上一世全部都有明确可查的不在场证明。

    这一世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可疑目标,说明这些人和上一世一样,都有不在场证明,排除了嫌疑。

    不过既然陆小霜本人提供了线索,那该查还是得查。

    回到专案组,所有人见他都在打哈欠。

    反倒是他,可能在钱红星家深度睡眠了半个小时,现在精神还不错。

    “严哥,有进展吗?”周奕看见了陈严,问道。

    陈严满脸倦意地摇摇头:“我先去洗把脸,精神一下……”

    “行,那我先去了解一些情况,你等我啊,一会儿咱们去办点别的事。”

    周奕先去找了向杰,又去内勤组翻了一下之前的调查进度记录,最后还遇到了彪哥。

    快速地把现在的案件调查进度做了了解和梳理。

    因为这一世的宏大案,虽然有一些线索和方向,但也由于案情的复杂程度直线上升,导致信息更加混乱了。

    首先是针对肖冰的一些调查进展。

    第一件事,是向杰说昨晚八点四十左右,一位在长途汽车站附近巡逻的民警,发现了一个可疑人员,怀疑是肖冰。

    此人在被发现后,立刻夺路而逃,由于天太黑,民警追到一半人就不见了。

    驻守在车站附近的警力立刻展开搜查,但一直查到了天亮,也没发现肖冰的踪影。

    向杰说,按道理,附近每个片区都有巡逻的警力。人追丢了后民警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上报了,搜查网也快速拉开。

    可就是没找到这个人。

    如果肖冰自己没有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话,那就只能归结为肖冰运气好,临时拦到了出租车或者黑摩的,在周边地区封锁之前逃走了。

    现在正在排查火车站附近的出租车和黑摩的。

    第二件事,是关于肖冰家附近的那家新华书店。

    店员在看了肖冰的照片后,确认他是书店的常客,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买书。

    至于五月一号那天,肖冰有没有来书店买书,这个就不太肯定了,因为当天书店客流量很大,店员都比较忙。

    不过警方把那本《数字化生存》给书店看了后,他们确认,这本书确实是他们这边卖出去的,上面还盖着章。

    不过具体哪天卖的查不到,因为没有销售记录。

    但其中一位店员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本书的印刷批次,和现在书店卖的不一样。

    因为畅销书卖得好,就会不断加印,书店进货的时候就会有印刷批次的区别。

    而刚好,现在这个批次的书,是四月二十九号才到货的。

    也就是说,五月一号那天肖冰不可能去书店,他撒谎了。

    至于撒谎的目的,必然是为了掩盖五月一号那天的行踪,那他这天究竟去哪儿了,去干了什么?

    恐怕只有等抓到肖冰,审讯了才能知道。

    然后是关于徐柳的调查。

    常规调查还在进行,和上一世的轨迹差不多,难点不在一个个的问话上,而在于问完之后的信息核实和确认。

    本来人手就不够,又持续有新线索冒出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

    关于徐柳的调查,现在主要聚焦在两个方向。

    第一,给徐柳提供经济供养的那个男人。

    这件事的调查,兵分了两路。

    一路人马去了徐柳的老家淮兴,请当地警方配合,调查徐柳在高考之后去市里打工的线索。

    基于徐柳上大学一开始,就已经不愁生活开销了,严重怀疑这个男人是她在那个暑假期间结识的。

    另一路人则对宏城本地青山区和南明区的所有酒店、宾馆进行入住登记调查,如果这个男人不是本地人,那来宏城找徐柳,两人必定会在酒店幽会。

    而且徐柳的室友们也提供了一个信息,大一第一学期,徐柳大概每三到四周都会有一个周末不回寝室住。曾经有人随口问过她一句,她的回答是去附近短途游了,其他人也就没在意了,毕竟都知道徐柳“家境挺好”的。

    周奕听到后心说,可惜这年头没朋友圈啊,要是有朋友圈,估计高低得在朋友圈盗一堆图营造精致人设。

    这个走访工作也很累,因为这种偷情关系,大概率女方是不会登记的,男的先开好房,女的过会儿直接进去就行了。

    所以得拿着徐柳的照片反反复复的问,不光问前台,还得问客房保洁,专案组生怕漏掉后再回头就查不到了。

    同时,专案组还调查了另一个方向。

    就是根据徐柳二十九、三十号请假这点,重点调查宏大师生里,在这两天也同样有请假行为的人。

    因为按照正常逻辑推测,徐柳假借家人生病住院为由向辅导员请假,大概率是要和情人双宿双飞去度假,毕竟连着五一放假有三天时间。

    如果有请假的人,就进行重点调查。

    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个漏洞,就是学校里副教授级别以上的老师,工作性质是比较弹性的,因为副教授往上,除了教学任务之外,还有科研工作、学术交流评审等,时间高度自主。

    所以只能通过课表的实际落实来判断,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行为异常的目标,尤其是徐柳的几位男性任课老师,二十九和三十号白天基本都课表,并准时出勤。

    第二个方向,就是周奕新提供的传呼机。

    倪建荣亲自吩咐的,他直属的手下自然要放在心上了,所以正在查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和讲座签到记录。

    周奕去内勤组,找负责人王主任要关于郑建新的调查记录。

    内勤组基本就是王主任从指挥中心抽调出来的精锐骨干组成的,由他亲自带队。

    内勤组的办公室里,资料堆积如山,王主任坐在那儿,一个个档案袋地翻。

    每个档案袋上面都写着一个对应的名字。

    “刘长勇,赵茜,樊天佑……”王主任摇摇头,“不对,这堆都是老师的。”

    转头去翻另一堆:“对,这堆是男同学的。刘岩……郭鹏……郑建新……”

    “有了,在这儿呢。”说着把档案袋交给了周奕。

    周奕打开看了看,主要是问询的签字口供,还有一些后续调查核实的记录。

    王主任扶了下眼镜说:“这个郑建新我记得小乔核实过案发时间段的不在场证明了。怎么,有问题?”

    周奕翻看着郑建新的口供随口回答:“出现了一些新的线索,这个人我还需要再了解下情况。王主任,这个我能先拿走吗?”

    “可以啊,不过你要是再找这个郑建新录口供,得照章办事签字画押,然后拿回来给我核对入档。”

    周奕点点头:“我明白了,谢谢王主任。”

    果然,郑建新上一世和这一世的口供里,全都没有提及自己暗恋陆小霜并送情书的事情。

    看来有必要问一问。

    从内勤组出来,周奕在走廊上看见了一个人的背影,挥手喊道:“石队。”

    石涛本来要拐弯下楼了,回头一看是周奕,便停下了脚步。

    周奕小跑几步到了石涛面前:“石队,你怎么来了?”

    石涛无奈地叹了口气:“哎,倪支队说人手实在不够了,让我也加入专案组。”

    “那好事儿啊,倪支队说得没错,专案组现在忙得是团团转,石队你作为局里的领导,得身先士卒给我们做榜样啊。”周奕打趣道。

    石涛压低了声音说:“也就是你年轻,有冲劲,不懂这里面的道理。”

    “什……什么道理?”周奕疑惑地问。

    石涛看看周围没人,小声说:“这种方方面面都牵扯到的案子,麻烦得很。办好了,也捞不着什么好处,毕竟上头那么多领导呢,功劳怎么排也排不到我们啊,顶多有个集体荣誉。可要是办不好的话……哼哼,谁都得倒霉。”

    周奕心说,果然,还是石涛的经典风格。

    可石涛下一句话让周奕心中一紧。

    “我十年前见识过这种事儿。”

    十年前,专案组?莫非石涛说的是七二七枪击案?

    “石队,十年前是什么案子啊?”周奕试探着问。

    “就是那个……”石涛刚要说,突然闭嘴了。

    然后挥挥手道:“嗨,你那时候才几岁,陈年旧事了,跟你没关系。”

    不管石涛是不是在装傻充愣,转移话题,反正这件事已经没法再问了。

    再追问,容易引起怀疑。

    “石队,那接下来你负责哪块工作?”

    “就之前你们吴队负责的,新北镇那边的目击者走访调查,还有那个矿洞的勘查。”

    “哦,那个还没进展吗?”

    石涛无奈地说:“进展啥啊,老吴被停……病……病假之后,这事儿就耽搁了,后面人不都抽调去抓那个肖冰了嘛。”

    周奕叹了口气,吴队离开专案组也好几天了,这案子说有进展吧,好像有,但实际感觉又没有,闹心。

    “那现在石队你这边还有人能用吗?”

    石涛挠挠头说:“这哪儿还有人啊,就我跟老顾两个人去挨家挨户地问呗,何彬他们还在外面搜捕肖冰呢。哦,你算是提醒我了,我还得找老邱去要两个人,这矿洞我和老顾可没法儿下去。”

    “矿洞不是已经勘查过了吗?”周奕觉得奇怪。

    “我也这么想的啊,不是都勘查过了吗,怎么还要查。可我今天早上给你们吴队打了个电话,本来是想问问他之前的情况,结果他叮嘱我这个矿洞还得查。”

    石涛说,吴永成的意思是,他前期通过当地镇政府了解了情况,得知这些废弃矿洞都是非法违规开采的,所以地下结构很乱很复杂,很多矿洞内部都是相通的。

    因此全面勘查基本办不到。

    所以当时第一次勘查时,在发现人头和凶器后,就只是继续深入搜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发现其他痕迹后,就退了出来,把那个洞口给封上了。

    “但老吴今天跟我说,他觉得矿洞这边还得查,他说他想明白了,继续深入没找到痕迹不代表就真的没痕迹了,因为矿洞本身就不是一条直线型的。”

    周奕马上明白了吴永成的意思:“吴队是不是说,发现陆小霜的那个洞口,可能未必就是凶手抛尸的洞口?”

    石涛一听,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老吴跟你说过了?”

    “没有,我猜的。吴队的意思应该不是在原本的洞口里继续往里搜查,而是去找可能内部连通起来的其他矿洞洞口,是吧?”

    石涛连连点头:“对对对,没错,他就是这么说的。好家伙,你跟你们家吴队这是有特异功能啊,两人想得一模一样。”

    周奕从来没有去过新北镇,更没有见过矿洞现场,最多就是加入专案组后看过现场勘查的资料。

    刚才石涛转述吴永成的话,点醒了他。

    确实存在抛尸进入的洞口和发现的洞口不是同一个的可能。

    因为有几点可疑之处。

    首先就是救出陆小霜的那个洞口,是因为有小孩去捡煤渣才听到了洞里的呼救声。

    那说明这个洞口的位置并没有特别偏僻,从现场勘查的照片来看,矿洞附近是地势比较平坦的,并没有杂草遍布或者特别荒芜。

    否则小孩子也不敢跑去捡煤渣。

    但这种周遭环境,其实是不适合进行如此明显的抛尸行为的。

    因为周围视野比较开阔,非常容易暴露。

    其次,矿洞外的现场勘查,并没有在附近发现车辆的轮胎痕迹。

    如果说矿洞里的脚印,可以通过细致的检查故意抹除掉,还能说得过去,符合凶手性格谨慎的特征。

    那汽车留下的痕迹,也人为抹除掉,就匪夷所思了。

    总不能凶手把车每开出去一段距离,就下车处理痕迹?

    还是那句话,如此怪异的行为,非常容易暴露,形成目击者的记忆特征。

    最后,就是自己回到宏城的那天晚上,在吴永成家里,他提到关于矿洞的勘查情况时,就曾经强调过矿洞的非法开采和内部连通问题。

    周奕不确定,吴永成是不是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怀疑,凶手抛尸可能还存在其他洞口了。

    但当时的周奕满脑子都是想搞清楚陆小霜为什么会变成犯罪嫌疑人,所以没有留意到这点。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吴队真的是老江湖。

    可惜他为了能让自己进入专案组,做出了牺牲。

    但周奕没明白,为什么吴永成当时不把自己的怀疑说出来?

    难道是觉得自己肯定会发现?

    顿时,周奕感觉脸上有点烫,因为有些羞愧。

    最后还是石涛接手后,吴永成才点明了问题所在。

    不知道吴队有没有感到失望……

    这让周奕想起了另一个细节,吴永成提过,新北镇的煤矿枯竭后,地方上没钱填埋,所以只能用木板把洞口给堵上。

    但有些人连这种木板都偷,所以才会导致一些洞口直接暴露。

    从凶手的角度而言,位置偏僻,不会有人经过的洞口,才是首选,因为安全系数高。

    然后相比没了木板的洞口,周奕更倾向于有木板的洞口,因为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不过这种木板封洞,一般就是四周用横木卡住形成一个框架,然后再用木板铺上去钉死。

    虽然拆开很费劲,但事后更不容易引起别人怀疑,所以周奕觉得,要重点关注。

    尤其是钉子卸下来再钉上,是避免不了留下痕迹的。

    他让石涛遵循这两点去找,估计可以事半功倍。

    石涛连连点头,说还得是你跟老吴靠谱,他这就跟顾长海去新北镇挨个儿找。

    送走石涛,周奕立刻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就是关于陆小霜吸入甲烷和一氧化碳的问题。

    他当即回在局里,想找宋义明请教下,不过法医室里没见着宋义明,倒是看见了许念。

    许念见到周奕,有些惊讶:“你怎么又回来了?”

    “哦,我回来是……”周奕一愣,“什么叫又?”

    “上午我看见你了。陆小霜的犯罪嫌疑人身份撤销了?”

    周奕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嗯,撤销了,所以我来接她,毕竟她父母也不在这边。”

    “哦,这样啊……那你现在把她安顿在哪儿了?她这情况回学校恐怕不太安全吧。”许念咬了下嘴唇问道,“不会是你家吧?要不然可以让她去我家……”

    “不用,我给她送到一个朋友那儿了,很安全。”

    许念点点头,小声说了一句:“那就好,这样你也放心了。”

    周奕察觉到了一丝微妙,立刻转移话题道:“请教你一个问题,是关于人体吸入甲醛和一氧化碳致死所需要的时间大概多久?”

    许念说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还是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有害气体浓度问题。

    浓度越高,死亡时间越快,如果空气中甲烷的含量超过百分之七十,那么人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五分钟就没命了。

    这让周奕当即又跑去技术科找老邱,问矿洞里的有害气体含量检测结果。

    老邱给的反馈是,第一次做现场勘查时不具备检测条件,不过最近刚刚补了。

    而检测结果表明,矿洞内的两种有害气体含量实际上并不高,整体均浓度低于百分之五。

    老邱说,原因也很简单,新北镇地下的煤矿被挖得实在是太干净了。

    矿洞里之所以有甲烷,就是因为煤矿在形成时,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甲烷。

    但煤矿挖空了,所以只有当初残留的少量甲烷,不会形成新的甲烷气体了。

    而且甲烷的密度远低于氧气,在密闭空间里会聚集在上层空间。

    这也是陆小霜的口供里,站起来走了没多远就头晕目眩倒下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倒下之后却还能持续在洞里进行爬行,寻找出口的原因。

    然后就是一氧化碳。

    理论上,矿洞内本身是没有一氧化碳的。

    但正因为开矿时会有大量甲烷,而甲烷又极易爆炸,所以就需要专门的人来配比炸药,通过爆炸把甲烷全部引爆清除掉。

    当初龙志强团伙的孟大海就是干这个的。

    清除甲烷的爆破工作,反而会产生一氧化碳。

    所以合法的煤矿生意,就会再把一氧化碳排出去。

    但这就需要成本和时间,对那些唯利是图的不法煤老板而言,就都是钱,是他们的命根子。

    所以才会有非法开采和安全事故出现。

    虽然矿洞里的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但老邱说,一氧化碳仅比氧气轻百分之三,基本还是和氧气混合在一起的,不会像甲烷一样浮在上层。

    所以被害人持续吸入,对身体的伤害会很大。

    邱科长的这番解释,让周奕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经过治疗的陆小霜明明已经醒了,后面却又突发险情被抢救。

    就是因为一氧化碳的持续性吸入对身体的伤害。

    至于这种情况下多久要人命,老邱说我给不了你精准的时间。

    而且他还补了一句让周奕哭笑不得的话,他说自己可不会帮你做实验。

    大概是因为周奕让宋义明实验的事吓到他了,怕也要求技术科拿有害气体实验一下。

    最后老邱根据情况,给了一个极限参考时间,两个小时。

    人处在那个环境里,并且是一直处于倒下或者趴下的情况下,极限生存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邱志勇斩钉截铁的说:“哪怕神仙来了,也活不过两个小时!”

    这个信息的价值,和宋义明做切肉油炸实验一样有用。

    因为这样就可以基本确定凶手把陆小霜和人头扔进矿洞里的时间了。

    五月一号的下午。

    也就是说,和周奕前面预估的一样。

    凶手在警察满大街翻垃圾桶找尸块的时候,趁机把昏迷的陆小霜、旅行袋里的人头和凶器,运到了新北镇的矿洞,实施了目前看来案件的最后一步犯罪行为。

    这个时间,应该是在下午的两点到五点之间。

    而谢国强在第一次案情会上明确指示,还要严查可疑车辆和行人,是在当天的四点多。

    时间上,刚好错开。

    当然不能因此就当事后诸葛亮,因为当时确实没人会想到这一层。

    发现尸块,快速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搜寻,是很正确的处理方式。

    上一世也是这么干的,所以连周奕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他也是选择第一时间去大观街用自己的方法找人头,来确认死者身份。

    毕竟谁能想到,在这时候,满大街警察的时候,凶手堂而皇之地去郊区抛尸。

    所以周奕给石涛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在走访目击者的时候,一定要重点留意五月一号下午两点到五点之间,出现在新北镇的陌生车辆。

    石涛激动不已,连声说周奕你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啊。

    但是挂上电话,周奕心里就产生了新的疑问。

    凶手明明在四月三十号的下午就已经挟持控制陆小霜了,为什么偏偏要等到五月一号才把人扔进矿洞里?

    按照之前的分析,凶手之所以不杀陆小霜,只是因为需要她的死亡原因不是被杀害。

    但周奕想不到有什么理由需要精确到五月一号这一天。

    四月三十号当天把人绑了,绑完以后直接运到新北镇扔矿洞里不就行了吗?

    反正陆小霜在矿洞里最终的死因早一天和晚一天也没多大区别。

    周奕琢磨着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三十号那天时间上不允许,和抛尸的时间产生了冲突?

    关于抛尸时间,专案组之前做过全面的分析。

    徐柳是二十八号晚上开始失踪的,当晚想要完成碎尸和抛尸的可能性极低。

    二十九号白天进行抛尸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因为二十九号是大晴天,白天抛尸很容易暴露行踪,被目击者看到留下踪迹。

    同理,三十号白天抛尸的可能性也很小。

    尤其是最新得到的线索确认,三十号下午凶手还对陆小霜实施了绑架挟持,时间上就更紧迫了。

    所以最有可能的抛尸时间,应该是二十九号的晚上。

    九十年代,地级市的环卫局除了一些特殊地方外,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做到对路面的垃圾桶和居民生活垃圾堆积点每天一清理。

    专案组找了环卫局进行确认,宏大由于人口密度太大,学生每天产出的垃圾太多,学校的后勤部门每天会把校内垃圾统一拉到侧门,交给环卫局拉走处理。

    属于一天一清,毕竟关于垃圾处理,教育部门有专门的经费付给环卫部门。

    以及附近的小吃街每天产出大量厨余垃圾,也需要及时处理外。

    宏大附近,甚至大部分市区的街面垃圾桶,都是隔天清理的。

    毕竟当年也没有什么垃圾分类,街面上垃圾桶又很多。

    而环卫局调查核实后,确认二十九号的晚上九点到十点,刚倾倒过宏大附近路面上的垃圾桶。

    蒋彪为此还带着人去垃圾场翻了整整一天一夜,就是为了确认之前被倾倒的垃圾里有没有尸块。

    结果一无所获。

    从这点可以确认,至少抛尸时间是在二十九号的晚上十点以后,到三十号八点之前这二十二个小时内。

    专案组统一倾向于是三十号的凌晨十二点到天亮之前。

    因为后半夜行踪更隐蔽,更符合凶手抛尸的犯罪心理。

    当然,在审讯陆小霜之前,专案组也不能排除凶手就是三十号下午极短时间抛尸的可能性。

    毕竟,到目前为止,也没找到有效的目击者。

    对,不是没有线索,实际上警方在办案走访时,是会得到大量线索的。

    但问题在于,群众提供的线索是非常片面的,是站在自我立场上的,很多时间一番追查后都会发现货不对板。

    除非是抓到凶手了,拿着凶手的照片再找目击者辨认,准确性还高一点。

    否则有预谋的快速经过并往垃圾桶扔东西,有目击者也未必会留意。

    所以理论上,抛尸是在挟持绑架陆小霜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本质上两件事不冲突。

    凶手三十号当天没有把陆小霜丢去矿洞,一定有什么必然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天下午不是凶手不想,而是凶手不能。

    有什么突发事件导致凶手只能选择第二天才去矿洞。

    甚至,不排除凶手五月一号下午去矿洞,是在铤而走险。

    毕竟三十号晚上,警方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搜寻尸块了。

    凶手只要上街走动下,在围观人群里停留一下,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陆小霜是个大活人,凶手还不能让她“死于非命”,要么放了,要么铤而走险,在警察眼皮底下再次实施犯罪。

    放了自然不可能,那剩下的路就只有一条了。

    也就是说,三十号下午两点之后的这段时间,可能是个关键。

    周奕立刻就想起了肖冰前面提到过的学校的庆祝活动,莫非凶手也要参加这个活动?无故离开的话容易引起怀疑,导致不在场证明不成立?

    看来得把这件事跟向杰说下,让他安排人把这个活动的参与人员名单也查一遍。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这事儿只能等找到这个叫“露露”的女人后再说了。

    周奕这才想起来,自己还让陈严等自己呢,都把这茬给忘了。

    正要下楼,却突然听到前面三大队的办公室里,传来雷鸣般的鼾声。

    “这个时候,会是谁啊?总不会是吴队吧?”周奕好奇地走过去,推开了虚掩着的门。

    然后就看见蒋彪仰面靠在椅子上,张大了嘴,雷鸣般的鼾声就是从他嘴里发出的。

    周奕愣了下,看样子估计是蒋彪累得睡着了。

    刚想退出去关上门,让他好好睡会儿,鼾声戛然而止。

    蒋彪猛地站起来问道:“谁!”

    “彪哥,是我,打扰你睡觉了。”周奕无奈地笑着说,这警觉性未免也太高了吧。

    看清来人,蒋彪又坐了下来,伸出两只大手搓了搓脸说:“哦周奕啊,你不是在专案组那边吗,怎么回来了?”

    “刚找法医和技术科了解了一些情况。彪哥你再眯会儿吧,我这就回去了。”

    蒋彪摇摇头说:“不睡了,我也是回来找资料的,觉得有点累,想着稍微坐会儿,没想到居然睡着了。”

    周奕看看蒋彪,满脸胡子拉碴,脸上全是汗渍和尘土,黑眼圈都快赶上熊猫了。

    原本他那一米九几铁塔般的身子,显然感觉有点摇摇欲坠的样子。

    “彪哥,你多久没休息了?”周奕没有离开,拿起杯子想给蒋彪倒杯热水,可试了试,角落里的两个暖水瓶都是空的,只能作罢。

    蒋彪打了个哈欠道:“不知道啊,没算。”

    蒋彪从一开始,就负责搜寻尸块,虽然后面尸块找差不多了,但骨头却一根都没找到,那搜寻工作就不能停。

    除了骨头之外,还有两件事也归他管。

    第一,就是查那些炸尸用的菜籽油,至少十五斤的菜籽油,要么是特定场所本身就具备的,比如饭店、食品加工厂;要么就是在二十八号前后,为了实施犯罪而购买的,当然凶手不会蠢到一次性买这么多,肯定是分批次购买。

    第二,就是案发现场,除了像饭店、食品加工厂这种特定地点,需要挨家挨户地查之外;同时也要发动群众,获取更多可疑线索。

    毕竟碎尸可能未必会搞出引人怀疑的动静,之前东海小区有过案例了。

    但半夜油炸大量肉片,不管是声音还是气味,都是掩盖不住的。

    不过显然,这两点还没出什么有效结果,否则信息就会同步过来了。

    除了这三件事之外,后面肖冰逃跑,蒋彪的工作又多了一件,因为只有他手里,有大量的外围警力可用。

    宏大案和龙志强案最大的区别在于,同样短时间内调动大量警力,龙志强案目标明确,形势严峻,对社会安定危害极大,所以几乎所有警力都会在第一时间砸下去,短时间内甚至不用考虑宏城公安机关的正常运转。

    而且龙志强是外来人,目的显然是逃跑,就会和警方形成明面上的博弈,变成一场争分夺秒的猫鼠游戏。

    但宏大案不一样,凶手在暗处,案子短时间内被侦破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在安排警力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公安机关日常正常运转的情况,就不可能把所有警力一口气全砸下去。

    时间太长如果把公安队伍拖垮了,那社会治安怎么维持。

    毕竟九十年代,社会上狠人、流氓、混混还是挺多的。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石涛没有加入专案组,除了他个人意愿上不想掺和这种功劳分不到多少,但很棘手的案子外。周奕估计还有一点,是谢局让石涛先去敲打敲打一些可能会趁机捣乱的不安定份子。

    所以石涛今天加入专案组,未必是真缺他这一个人。

    而是谢局前面交给他的任务应该完成的差不多了,所以该把他拉进来也干活了。

    这样才合理,尤其是吴永成被“休病假”后,理论上石涛就应该立刻补位上了。

    “周奕。”蒋彪突然说道,“你说我是不是不适合干这工作啊?”

    周奕一愣,彪哥这是直接被搞得怀疑人生了?

    “彪哥,别妄自菲薄啊。你在大规模搜查上的能力,整个宏城谁能比你更有经验。”周奕宽慰道。

    “可他奶奶的就奇了怪了,我都快把宏城翻个遍了,野狗嘴里叼的骨头我都抢下来看过了,愣是一根都找不到。”

    蒋彪闷闷不乐地说:“你说当初许家光也扔了骨头吧,虽说到最后有些确实没找到,但好歹也打捞出了一大半。这回倒好,一根都没。”

    “我说句不好听的,我现在就是那个整个宏城最招恨的警察,为了找徐柳的骨头,能得罪的部门我都得罪了。”

    这番话,让周奕哭笑不得。

    “彪哥,你这形容未免也太逗了吧。”周奕想让氛围变得轻松一些,转移话题道。

    蒋彪反问:“哪个形容?”

    “就是从野狗嘴里抢骨头。”

    蒋彪瞪大了眼睛说:“我这不是形容啊,我是真这么干的啊……”

    周奕一下子懵逼了,我去,居然真被逼得去狗嘴里抢骨头了啊。

    “彪哥,我觉得你先别急。关于找不到骨头这件事,我觉得可能根本思路上就出了问题。”

    蒋彪一听,迫不及待地问:“周奕,你快说说,什么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