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598 小舔不算舔

0598 小舔不算舔

    严嵩心中纳罕,不知道裴元要带他去见什么人。只是他刚刚被裴元敲打过,这会儿也不敢多问。

    裴元向严嵩说完,就看向旁边的陈心坚,“已经帮我约好了吧?”

    陈心坚闻言连忙道,“已经约好了,毛侍郎说,今晚恭候千户大驾。”

    裴元笑了笑,随意道,“这么客气啊,那肯定是刘滂把之前那事儿给他提过了。”

    严嵩竖起耳朵听着,心中纳闷之余,倒也理出了点思绪。

    要说毛侍郎,朝中也只有礼部左侍郎毛纪对的上了。

    只是双方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清贵的礼部三堂,不知道是怎么牵扯上的。

    而且听着话里的意思,他们的交情还不浅?

    严嵩正胡思乱想着,就听裴元道,“走吧。”

    严嵩赶紧跟上,随着裴元向澄清坊那边去。

    等到了毛纪的宅子,早有管事等在外面,见一行锦衣卫过来,当头的又是颇为雄壮的男子,立刻猜到是前段时间名扬京师的裴千户。

    那管事连忙恭敬问候,随后引着裴元进了宅子。

    裴元让陈心坚等人侯着,单独带了严嵩,在管事的引路下,前往会客的大堂。

    路上的时候,裴元慢悠悠道,“等会儿我说什么,就乖乖听着。”

    严嵩闻言,赶紧表态,“严某一定惟千户马首是瞻。”

    裴元知道严嵩这话没多少诚意,拉了他一把的夏言,最后不也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嘛,严嵩虽然是个小人,但也有小人的用处。

    裴元现在手里没什么可用之才,能用就好。

    还未到堂前,就见毛纪从堂中迎了出来。

    毛纪的神色淡淡,不是像是有多热情的样子,但裴元知道原因,并没有丝毫的介意。

    就在前几天,毛纪八十岁的老母去世了。

    报丧的人一前一后发出,先发的早就入京,后发的正在慢慢赶往京城。

    为得,就是帮毛纪全力争取时间,做好失去权势前的最后安排。

    裴元早就在留意着毛纪的事情,也一直派了锦衣卫秘密盯梢。

    是以得到的消息很快,前来送信的锦衣卫,比那先期报丧的人,还要早一点进的城。

    这同样,也给裴元争取出了一点点时间。

    毛纪见到两人,瞥了裴元一眼,随意的询问道,“我和你以往只论公事,少有私交,今天怎么找到我这里来了?”

    毛纪说的不留情面,但却并非如此。

    毛纪经历过超级败家子弘治皇帝在宗教上挥金如土的那段岁月,因此对当今天子那“什么都信一点,又什么都不太当回事”的宗教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相比弘治皇帝的挥霍无度,朱厚照除了给自己起外号,在宗教上的花费并不多。

    甚至就连他给番僧请几百亩土地供养寺院,都能被前任礼部尚书傅珪顶了回去,可想而知,这位皇帝就算想败家,也未必有人搭理。

    别说宗教花费了,他自己修的养男人的豹房,五年也才花了二十四万两银子。

    这比起弘治皇帝在搞法会上的花费,还不够一年的一个零头。

    朱厚照在宗教上花钱的主要大头,其实都是用在笼络和赏赐藏地的高僧上了。

    藏地是政教一体的地方,对这些僧人的笼络,本质是带着强烈的政治意图的,并不能完全视为宗教问题。

    当地的宗教信仰已经让那些法王、教王获得了足够的尊崇,只有藏地提供不了的奢靡生活才能腐化他们,让他们心向大明,甘愿为大明修通能直抵他们核心的驿站道路。

    以毛纪的见识,虽然觉得那些偏僻土地不能耕不能种,羁縻安抚就好,但是皇帝把钱花在这上面,倒也能够接受。

    草原也同样不能耕不能种,但是为了解决来自草原的麻烦,朝廷每年要掏多少钱?

    可尽管有这样的认识,礼部上下对朱厚照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尽量减少他在这些乱七八糟事物上的开销,并且努力缩减弘治时代遗留下的宗教负担。

    这个态度从前任礼部尚书傅珪,到毛纪和李逊学这两个侍郎,都是比较一致的。

    这本来是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

    因为礼部连个和他打配合、踢皮球的人都没有,这总不能他们自己承担责任吧?

    那还不如不管呢……

    然而,在今年,地方上按照旧例呈报各地祥瑞后,事情出现了变化。

    以往的时候,镇邪千户所韩千户远在南京,礼部只能按惯例上报。

    这种事情,特别是好事情,皇帝向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一般都会派遣礼部官员致祭,然后风风光光的大搞法会,说不定呈报的官员还会升个一官半职。

    可是今年,毛纪意外从属下的僧录司得知,今年南北两地的寺院杂税是分别解送的。

    细一打听才知道,镇邪千户所有个副千户在智化寺坐堂,专门署理淮河以北的事务。

    当时正好有一堆呈报祥瑞的文书送来,毛纪烦不胜烦,就试探性的向智化寺递了过去。

    结果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公文就送了回来。

    毛纪打开一看,好家伙,直接批了“妖言惑众,所查不实”八个大字。

    如此一来,自然不需要再劳师动众了。

    毛纪心中欢喜不已,自此,凡是遇到和宗教礼仪相关的东西,就都先送去智化寺。

    两人之前在公事上的小默契且不提,毛纪给王华挖的那个坑,却是裴元帮着遮掩的。

    单纯从这些来算,毛纪也不该摆出这样的脸色。

    好在裴元也是识趣的,意识到应该是毛纪可能是对严嵩有点印象,所以不想在人前,显露出和锦衣卫有私下交往。

    裴元笑了笑,也不接毛纪这话,直接向他介绍道,“这是严嵩严惟中,之前的时候馆选了庶吉士,又留在翰林院做编修。后来因为回家养病,就辞官回江西去了。”

    毛纪闻言,这才释了心中疑惑。

    难怪他刚才觉得此人有点眼熟,原来这人曾经在翰林院待过一段时间。

    只不过严嵩这种小卡拉米和毛纪这种翰林院大佬的差距有些大,翰林院职能部门不少,又是个一百多人的大衙门。

    能对严嵩这种只短暂任职的家伙有点眼熟,已经算是毛纪记性好了。

    严嵩连忙对毛纪施礼,“后学末进见过少宗伯。”

    毛纪想着裴元领此人过来的意图,示意严嵩无须多礼,又笑问道,“现在君明臣贤,妖氛扫除,惟中可是要出来做事了?”

    刚才裴元一说养病,一说江西,毛纪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不就是因为刘瑾的关系?

    正当毛纪以为裴元是领着严嵩来跑官的,就听裴元抢着答道,“惟中兄有个内弟,叫做欧阳必进,乃是这一科的贡士。惟中兄这次上京,只是为了陪这内弟考恩科的,并没别的事情。”

    “今日惟中兄偶然与我说起此事,我想着少宗伯刚好读卷回来,就忍不住拉着惟中兄过来打听打听。”

    “就这?”毛纪松了口气。

    这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虽说是明日公布黄榜,但是二甲三甲早就已经排好了,众人已经知道结果。

    而且现在成绩都出来了,也牵扯不到舞弊的事情。

    毛纪略一回想,记起了这个名字,只是没有在堂前说话的道理。

    于是,便请两人入内饮茶。

    等到分宾主落座,毛纪方道,“若是老夫没有记错的话,欧阳必进应当位列三甲,名次居中。”

    严嵩有些意外。

    欧阳必进的才学,他还是有数的,怎么也不该落个三甲。

    裴元想知道这次殿试读卷有没有按照自己预期的走。

    于是故作不信的说道,“欧阳必进的才学我素来清楚,以他的能力,怎么可能只有三甲?”

    毛纪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还不是因为杨廷和一个人霸着卷子选,占用了太多的时间,最后导致大家都没空仔细阅卷了,很多都是瞎几把打分的。

    这一科二甲和三甲的打分现场,绝对堪称灾难。

    只不过,没资格上桌的人,永远不知道桌上摆着什么。

    毛纪不动声色的答道,“这就不太好说了,可能是那欧阳必进发挥不佳,也可能是同科贡士答得更好。”

    “这次殿试不但有十七位读卷官审核,首辅也是亲自过问了的。排名等次都无可置疑。”

    裴元听说杨廷和亲自过问,不由心中一跳。

    他装作不在意的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说起来,我上次去山东做事,回来的时候,也遇到了几个赶考的举子。我当时还好心送了他们一程呢。”

    毛纪之前被锁在贡院里忙活会试的事情,从贡院出来后,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回乡奔丧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他对那些市井传言,自然并未留心。

    听裴元这般说,毛纪不由赞赏的看着裴元,“裴小友能有这份急人所难的侠义之心,果然与众不同。”

    裴元不在意的笑着问道,“那少宗伯可在黄榜上看到过谢彬这个名字?”

    毛纪幼年时就能过目成诵,对下午刚看过的黄榜还是有印象的。

    他想了想,便道,“谢彬应该是二甲第九名。”

    裴元吃了一惊,脱口而出道,“怎么这么高?”

    谢彬那憨样,不像是能考这么高分的啊。会试的时候,他的名次很靠后啊。

    因为殿试不刷人,裴元也就没去提点他那些弟弟们。真要是一帮人名次太高了,全都分配到了清贵岗位,反倒是个麻烦事。

    裴元现在要的,可是能帮着做事的人。

    三甲就挺好的。

    毛纪也不想说什么“无可置疑”了,慢慢的喝着茶水。

    裴元问谢彬也不过是打个掩护,于是又问道,“少宗伯可知道唐皋排第几名?”

    “唐皋?”毛纪疑惑了下,想着没在黄榜上见过这个名字,于是下意识问道,“他也是你送来京城的举子吗?他参加殿试了?”

    接着毛纪心中一跳,想到了杨廷和手边的那三份卷子。

    只是,要是随便遇到什么人,就能恰巧名列一甲,那也太离奇了。

    裴元见毛纪这般问,心中顿时狂喜。

    在不刷人的情况下,黄榜上无名,大致就能证明唐皋进入一甲了。

    再加上毛纪之前提过,首辅亲自过问的事情,裴元几乎能板上钉钉的确认,这次殿试的走向,完全在他的预期中。

    就是不知道急于转移矛盾焦点的朱厚照,能发挥出多少主观能动性了。

    裴元迎着毛纪疑惑的目光,故意误导道,“那就不知道了,说不定之前就落榜回乡了呢。”

    毛纪一听,感觉这才合理。

    裴元又问了霍韬、黄初、柏峻和蔡昂的名字。

    霍韬是二甲第一,原本会试成绩还不错的柏峻,沦落到了三甲第三。

    黄初和蔡昂依旧没有出现在黄榜上。

    霍韬展示出了他的政治敏感性,他的卷子在没有裴元的帮助下,依旧进了杨廷和的手中,只是因为朱厚照记住了唐皋等三人的答案,才被淘汰掉。

    至于其他人,裴元都没问。

    还是那句话,殿试不刷人,什么成绩都无所谓。

    真要像是唐皋这样在翰林院泡三年的,那才废了,这将完全错过裴元势力的高速膨胀期。

    裴元问过名次,又示意严嵩和毛纪寒暄了几句。

    双方都是翰林,本该有些共同话题。

    只是毛纪实在没有心情,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接接话。

    裴元见状,也不多留,在确认计划没有变故后,就起身与毛纪告辞了。

    毛纪象征性的送了下,随后便留步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等到出了毛纪的宅子,裴元见离得远了,才扭头看了严嵩一眼,“知道本千户今天为何带你来这里吗?”

    严嵩刚才就在想着此事。

    他也明白,裴元这么郑重其事的过来,肯定不单是为了打听什么欧阳必进的名次。

    毕竟明天一早,就要传胪放榜了,根本没有提前来问的必要。

    他小心道,“还望千户指教。”

    裴元道,“我把你叫来,是为了让毛纪认认你这个人。”

    裴元说完,又随口对严嵩问道,“知道从京城往山东去,必经的驿站是哪个吗?”

    严嵩愣了下,不知道裴元怎么跳到这个问题。

    从京城到山东,一路都很平坦,没有什么必经不可的驿站。

    如果一定要找的话,那肯定是从京城往南的第一个马驿,良乡固节驿站。

    朝廷官员只要有乘马资格的,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取马。

    严嵩于是答道,“应该是良乡驿。”

    裴元平静的点头吩咐道,“那你明早就收拾东西出城,去良乡驿等着吧。”

    严嵩的脚步顿住,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千户的意思是?”

    裴元也停住脚步,慢慢道,“毛侍郎的老母去世了,要回家丁忧。现在消息还没传开,但应该也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话,也会路过良乡驿。”

    “你和他陌路相识,又有点交情,理该陪着一起去山东看看的。”

    严嵩立刻明白裴元想让他干什么了,他迟疑道,“千户是想让我结交毛侍郎?”

    裴元毫不客气的说道,“不是结交,是攀附!是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去毛家的坟头跟着拜的那种!”

    严嵩这会儿还没进化到完全体,听了裴元这话,脸上不由红一阵白一阵的。

    裴元似笑非笑道,“你该不会以为毛纪没了这个侍郎,以后就起不来了吧?”

    严嵩连忙道,“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

    现在的社会大环境,确实有很多一不小心离开岗位就回不来的。

    毕竟有的是人等着卡位置。

    比如说最强打野王丛兰,这位户部侍郎自从离京之后,就立刻被人卡了位置。

    结果丛兰挂着一个户部侍郎的名头,从南杀到北,又从东杀到西,就是没有回来的机会。

    毛纪的这个礼部侍郎可是超级香饽饽。

    因为不管翰林学士,还是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最方便转职的就是礼部侍郎。

    现在可有不少翰林盯着这个呢。

    权势这种东西,谁肯轻易撒手,说不定等毛纪回来,随便给个南京官就打发了。

    严嵩除了担心白舔一场,还有一些原因是面子作祟。

    他毕竟已经是和天子君臣相得的人了,再这样做,有些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裴元道,“毛纪现在丁忧离朝,正好可以避开杨廷和与杨一清的龙争虎斗。等他丁忧回来,说不定朝廷疲惫,也需要修养生息了。”

    “到那时候,没有参与这场争斗的毛纪,很有可能会成为多方接受的人选,成为稳定朝廷的力量。”

    “等他回来,不说能不能以侍郎和翰林学士的身份入阁,就算退半步担任个尚书也不是难事。”

    “你还觉得毛纪不值得你攀附吗?”

    听到裴元这么看好毛纪,严嵩心中那点芥蒂顿时烟消云散了。

    小舔不算舔,那是我的来时路!

    严嵩有些尴尬的说道,“严某倒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以刚才所见,那毛侍郎颇为清高,只怕看不上我。”

    裴元皱了皱眉,这确实也是个问题。毛纪对待严嵩的态度,刚才就已经很明显了。

    如果严嵩太过上赶着往前凑,恐怕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还会被毛纪鄙薄他的为人。

    裴元想了一下,问道,“你之前不是说陛下很看好你吗?”

    严嵩对这倒是挺有信心的,在听说了那搞钱的法子之后,天子当时的眼神十分火辣。

    严嵩稍微谦虚了下,“应该是。”

    裴元想了下,说道,“好办。”

    “等到下次毛纪面圣的时候,我会让司礼监掌印太监在那时提醒陛下,说得到情报,你严嵩要回江西了。”

    “那时候,就看你严某人,在陛下那里有多大的面子了。”

    “要是陛下能有礼遇,毛纪定然会高看你一眼。要是不能,你就好自为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