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170章 天下诸国的皮,又痒痒了!

170章 天下诸国的皮,又痒痒了!

    半个月后,赵朔在大安殿后面的仁政殿,接见了张林和张世杰。

    张林今年四十二岁,身形高大魁梧,比寻常汉子高了半个头。肩宽背阔,面庞方正,留着干净利落的胡须。

    赵朔对麾下千户一级的军官,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都见过张林几十次了,知道张林有个绰号叫“张大刀”。此人不但杀伐骁勇,而且人情练达,曾经和李全拜过把子,和杨安儿也以兄弟相称。

    但赵朔还真不知道,张林有水军方面的才干。

    张世杰就是赵朔第一次相见,此人看年纪还不到三十岁,身材中等,不似张林那么雄壮。但身姿挺拔如松,面上轮廓分明,两道浓眉入鬓,双目炯炯有神,气质着实英武不凡。

    君臣见礼已毕。

    赵朔道:“本王今日招你们俩前来的目的,想必你们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为了筹建我国海军之事。首先就是筹备海军的地点,你们俩有何意见?”

    张林站起来,微微躬身,道:“末将以为,我国的海军基地,无非是两处选择,一个是登州港,一个是莱州港。这两地的港口都是现成的,王上直接下旨征用即可。”

    “登州港在隋唐时期,就是中原地区通往辽东、高丽和扶桑的主要门户。”

    “当初唐太宗征高丽时,海路劲卒就是在登州港附近集结。沿途充分利用庙岛群岛和辽东、朝鲜的近海海面航行,便于粮食及淡水的补给,是最为安全可靠的航线。”

    “莱州港也不错,南通吴越、北通幽燕,是‘南海北海之通津’。无论我国日后征伐高丽、扶桑,还是南征宋国,都甚是方便。”

    “而且,莱州港到高丽和扶桑,虽然比登州港要绕一些远路,但以现在的航海技术,更为可靠和安全。”

    “到底如何选择,请王上示下。”

    赵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张世杰看来,道:“张世杰,你说呢?登州港好,还是莱州港好?”

    张世杰却微微摇头,道:“末将以为,这两个港口都不太好。张千户只是考虑了日后用兵的方便,却没有考虑王上组建水师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将封国各地通过海路联在一起。”

    “既然如此,王上就需要能够远渡重洋的,前所未有的大船。也就是说,需要前所未有的深港。”

    “登州港、莱州港的情况,末将已经调查过了,恐怕并不符合王上的需要。倒是胶州板桥镇的港口,不但冬无酷寒,夏无暑热,而且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一百多年前,板桥镇港口为宋国所有时,是长江以北第一大港。来自高丽、扶桑、大食以及南海诸国的商船频繁停靠,‘少海连樯’‘千帆林立,商贾辐辏’。”

    “只是后来金国兴起,板桥镇港口迅速衰落下去,如今只是做些私港贸易。”

    “从长远来看,末将以为,将板桥镇港口,作为我国的海军基地最为适宜。”

    板桥镇港口?

    赵朔还真有些印象,这个港口就在后世大名鼎鼎的青岛港的附近,可以算作青岛港的前身。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青岛港肯定比登州港、莱州港强得多。

    赵朔当即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就选板桥镇港口吧。除了张世杰说的那些理由之外,本王以为登州港、莱州港贸易甚多,海军征用,恐怕对百姓多有不便。现在板桥镇港口的贸易最少,海军征用,最不扰民。”

    “王上英明!”

    “选定了海军基地,就是造船了。关于这点,你们俩有什么想说的?”

    张世杰微微摇头,道:“末将混迹襄阳水师近十年,只懂一些水上作战的本事,关于造船之事就所知不多了。”

    张林道:“如果王上只想征高丽、扶桑和宋国的话,凭现在的造船技术就差不多了。但如果王上想要航向远洋,就必须用更好的木材做龙骨。”

    “据末将所知,世上最坚硬的木材叫铁力木。这种木材生长在大理国,以及宋国的广南西路(广西),以及广南东路(广东)的深山之中。”

    “深山伐巨木,再完整的运出来贩卖,肯定价格相当不菲。而且,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宋国和大理国的官府知道,说不得就会横加阻挠。”

    赵朔想了一下,道:“那铁力木就先算了,你们先依照我给出的图纸,造一种新型船只。如果实在缺了铁力木不行,本王自有办法。”

    “是。”

    赵朔给的图纸,就是荷兰远洋船只的大致样子了。

    华夏船造船主要用杉木。

    杉木肯定是不如橡木坚固的,这些杉木船只能否如荷兰船只一样抗深海中的风浪,赵朔也信心不足。

    不过,没关系。

    现在他的海军只是刚刚开始组建而已,先仿造出荷兰远洋船只再说。

    另外,赵朔看到后世网络上一个观点,华夏古代船只抗风浪的能力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采用卯榫结构。

    这种结构几乎不用钉子,堪称巧夺天工。不过用在远洋船只上,纯以木材卯榫组合的船只,就不如简单粗暴用钉子组合的船只坚固了。

    赵朔也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不对,交代张林和张世杰造船时进行一些试验,看看什么部位用卯榫结构好,什么部位用钉子好。怎么坚固就怎么来,完全不必考虑钉子的成本。

    另外,赵朔还发了一道旨意给西都的郭德海,让他现在就开始砍伐黑海沿岸的巨大橡木,为日后造橡木巨船做准备。

    刚砍下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造船的,至少得经过三年的阴干。

    现在就得开始未雨绸缪了,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另外,赵朔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记载。

    四百多年后,罗斯人和土耳其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速海海战。

    在这场大战中,土耳其人集中所有的火炮,向罗斯彼得大帝的指挥舰猛轰。结果,这些炮弹刚碰到彼得大帝指挥舰的舰体就被反弹出去,彼得大帝的指挥舰连中数弹,却丝毫没有受损。

    原来,这艘战舰是用罗斯沃罗涅日地区的“刺橡木”制成的。这种特殊的橡木表面泛紫黑色,看上去平平常常的,却坚硬似钢铁。

    后来,彼得大帝把这种神奇的刺橡树封为国宝,派兵日夜守卫。沃罗涅日市,也因此以俄国“海军的摇篮”的名号载入史册。

    这种刺橡木的坚固程度未必就在铁力木之下,开采起来可比铁力木容易多了。

    现在到底有没有“沃罗涅日”这个名字,赵朔也不大清楚。

    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术赤,告诉术赤沃罗涅日的大致方位,请术赤帮忙寻找。

    当然了,即便只有普通橡木也已经能够造远洋船只了。找到了这种神奇的“刺橡木”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找不着也没关系。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眨眼间就是十个月之后。

    张林被任命为海军正红旗万户,张世杰被任命为海军正红旗第一千户。

    现在这个万户是不满员的。

    赵朔将张林所在的那个千户,从汉军镶黑旗中抽调出来,作为海军正红旗的骨干。

    然后允许张林从山东沿海渔民中招兵四千,进行操练。

    船厂也开始组建起来,赵朔暂时定下了三千工匠的名额。

    这些船厂的工匠和赵朔其他工坊内的工匠的待遇等同。他们不但待遇颇佳,而且有了发明创造会给予重赏。

    这个船厂也是张林主管,开始仿造荷兰远洋船只。

    第四批的三十万移民已经出发,他们将前往遥远的西罗斯和南亚地区。

    赵朔的汉军八旗开始扩军,新设了汉军正红旗第二万户,汉军正蓝旗第二万户。

    毕竟,山东河北有一千五百万子民呢,八万野战军确实不够多。赵朔也不着急,先扩军两万,让汉军八旗的总人数达到十万再说。

    这十个月的时间,窝阔台开始巡视草原,大加赏赐,或明或暗地增强自己的权威。

    他酗酒的毛病依旧没改。铁木真去世前,要他每月饱饮不超过三次。察合台不放心窝阔台,临回封国之前特意留下了一个监酒官,专门监督窝阔台执行铁木真的遗旨。不过结果嘛,只能说呵呵了。

    察合台离得太远,也只能无可奈何。

    再说了,察合台的封国刚刚建立没多久,国内政务千头万绪,也着实顾不了那么多。

    术赤倒是不忙,他身体不怎么好,将封国内的军政大事,交由长子斡儿答负责,次子拔都辅佐。

    拖雷没有回波斯,一直留在蒙古草原上。表面上他和窝阔台兄友弟恭,暗地里不知多少争斗。

    哈撒儿去世了。

    他的一切,由三个儿子也苦、脱忽、移相哥平分了。

    总而言之,在这十个多月的时间里,包括赵朔在内的蒙古诸部,都在处理内政,整个世界一片和平。

    事实上,自从成吉思汗去世后,整个世界已经维持了大体两年的和平了。

    金国新都汴梁城,皇宫内。

    现在金国的皇帝,已经不是金宣宗完颜珣了,而是他的三子完颜守绪。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丝竹之声,婉转悠扬。佳人歌喉,娇俏甜润。

    今日是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的寿辰,他将朝中主要文武官员召集至此,一边饮酒作乐,一边观赏八十八名美人的轻歌曼舞,共享太平盛世。

    当初成吉思汗率领数十万大军西征归来,是何等的威风赫赫?金国君臣简直都要吓尿了。

    结果,成吉思汗没有打金国,而是休整一年后,率先攻打的夏国。

    夏国覆灭后,成吉思汗又死了。

    从那以后,蒙古不动刀兵两年之久,金国贵人们又可以纵情享乐了,这不是太平盛世是什么?

    当然了,也有金国重臣,看到了这表面上太平盛世下隐藏的致命危机。

    一曲舞罢,参知政事、代枢密副使赤盏合喜豁然而起,道:“陛下,臣有话说!”

    “说什么?”完颜守绪目光迷离,道:“如果是公事,明日再说。如果是私事,倒是尽可以讲来。赤盏爱卿是国家重臣,朕定然会想办法周全。”

    赤盏合喜脖子一梗,道:“此事虽是公事,但是微臣今日实在是不吐不快!如今,我大金已经失去了东北、山东、河北、陕西部分地区,连国都都被迫从中都迁到了汴梁,实在是国家危亡之秋也!”

    “今日乃是陛下的寿诞之日,的确应该庆贺一番。但如此规模,是否太过?还有,近两年来,我大金文恬武嬉,诸贵人沉迷于享乐之中,丝毫不图恢复之事,臣深以为忧啊!”

    “大胆!”

    完颜守绪还没说话呢,当朝首相移剌蒲阿已经痛斥出声。

    移剌蒲阿既然姓“移剌”,自然就不是女真人,而是契丹人了。

    当初金宣宗完颜珣病危之际,完颜守绪的异母哥哥英王完颜守纯先已入宫侍疾,完颜守绪从东宫敲门求见,命令蒲阿身穿盔甲领兵屯守在艮岳,以防备突发情况。

    完颜守绪即位后感叹道:“要不是有蒲阿,哪里有朕的今天?”于是,移剌蒲阿连续被加官进爵,如今已经成为金国事实上的首相。

    完颜守绪纵情享乐,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想这么干,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出于移剌蒲阿的撺掇了。

    移剌蒲阿道:“赤盏合喜你懂什么?什么国家的危急存亡之秋?我大金所畏惧者,不过蒙古一国。自从铁木真去世,蒙古可曾对外动过一兵一卒?他们早就陷入内部的争权夺利之中,无暇顾及我大金了,吾等为何不能享乐?”

    “就是这个道理!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铁木真死了之后,蒙古人一年时间都没选出来新的大汗,这就说明他们内部争权夺利的太厉害了,连国君都定不下来!”

    “我可是听说了,铁木真遗旨,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结果,他这一死,那遗旨也没什么用了,众蒙古贵人根本就不听,还是要通过忽里勒台大会选出大汗。”

    “选出大汗来?一国之君怎能选出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蒙古蛮子果然是蛮子,粗鄙不堪,根本就不知如何治国!恐怕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我也听说了一件趣事。铁木真将大汗之位传给了窝阔台,却将主要兵力给了拖雷。二人斗得厉害呢,险些在蒙古众贵人面前大打出手!”

    “窝阔台连蒙古可汗的大位都坐不安稳,怎么可能有胆子攻打我们大金?哈哈!”

    ……

    众金国权贵纷纷附移剌蒲阿和。

    赤盏合喜满怀悲凉,待人们的声音渐低,跪倒在地道:“蒙古内斗诚然不假。但是,我大金难道不该趁此良机,攻打蒙古,恢复故土吗?无论如何,也不应忘记大安之耻,耽于享乐,请陛下明鉴啊!”

    “呃……”

    公允来讲,完颜守绪绝不算什么昏君,只是喜欢享乐,再加上耳根子软一些,谁的意见都会认真考虑。碰上个不靠谱的大臣,就会做出不靠谱之事。

    他也觉得赤盏合喜所言有些道理,向着移剌蒲阿看来,道:“移剌爱卿,你说呢?故土总不能不恢复,我们是不是向外打一打,看一看蒙古如今的实力?”

    移剌蒲阿想了一下,道:“陛下英明!微臣以为,山东河北乃是蒙古驸马赵朔所占据,此人有蒙古第一勇士之称,着实不可易与。不过,陕西没有什么蒙古名将镇守。陛下可命忠孝军出击,恢复陕西。如果到时候,陕西的蒙古兵马不堪一击,我大金再试图恢复山东以及河北。”

    “如此甚好,就这么办吧。”

    完颜守绪自觉已经采纳了两位重臣的意见,所做的决断已经非常完美。

    他大手一挥,道:“还愣着做什么?接着奏乐!接着舞!”

    ……

    ……

    与此同时,伊拉克地区,亦思法杭城内。

    亦思法杭在后世叫做伊斯法罕,属于伊朗。但在这个时代,它和北面的哈马丹同属于伊拉克的阿只迷地区。而后世的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时代被称为伊拉克的阿拉比地区。

    “尊贵的札兰丁苏丹。臣脱欢太石受了魔鬼的诱惑,背弃了当初效忠花剌子模苏丹的誓言,背叛了花剌子模,实在是罪孽深重。无论您如何处置,我都毫无怨言。”

    统治伊拉克地区的脱欢太石,恭恭敬敬地跪倒在扎兰丁的面前。

    扎兰丁身后是五万大军。

    当初赵朔破了可疾云城,斩花剌子模苏丹摩珂末,将伊拉克地区的大部分贵人也杀死了。

    留在伊拉克的贵人脱欢太石趁机崛起,占领了伊拉克地区。

    札兰丁被成吉思汗追杀,逃往印度河南岸,只剩下了八千军。不过,成吉思汗率主力离开花剌子模后,扎兰丁率领八千大军,走海路抵达了伊拉克。

    在原本的历史上,札兰丁走的是陆路,在沙漠中死了一半人,仅有四千人到了伊拉克,争斗的甚为艰难。

    如今陆路已经被蒙古军占领,札兰丁只能走海路,倒是因祸得福,八千军全须全尾地抵达了伊拉克。

    三年多的时间里,扎兰丁连战连捷,总兵力达到五万之众,并于今日终于迫使脱欢太石投降、

    整个伊拉克已经完全落入了札兰丁的掌握之中。

    “我花剌子模忠勇的将士们!”

    札兰丁向着身后的五万将士看来,高声道:“铁木真一死,蒙古就陷入了内斗之中,再也无暇顾忌远方的领土。比如那拖雷汗,就在蒙古草原和蒙古大汗窝阔台争,连波斯都没回来。这是真神在保佑我札兰丁!在保佑花剌子模!大家随我杀回去,攻入波斯,恢复花剌子模!”

    “攻入波斯,恢复花剌子模!”

    “攻入波斯,恢复花剌子模!”

    ……

    五万大军高声相和,似乎真神真的在保佑着他们,蒙古已经不行了,花剌子模恢复就在眼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